一种经颈外静脉行深静脉置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54787发布日期:2018-09-29 00:5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经颈外静脉行深静脉置管和一种经颈外静脉行深静脉置管方法。



背景技术:

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核心的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的导管/套管,以及不锈钢的穿刺引导针芯。使用时将导管和针芯一起穿刺入血管内,当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后,回撤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导管留置在血管内从而进行输液治疗。

静脉留置针操作方便,但是留置的深度较短,在进行高营养注射时,容易导致局部静脉疼痛等不适。

深颈静脉置管可减小对静脉的刺激。但是目前经颈外静脉行深静脉置管,操作需要护士使用专用的注射器(针头长约9cm,整体长约17cm),穿刺患者的颈外静脉,该注射器在穿刺时,由于脖子的长短不一、下颌角的影响及颈外静脉的血管鼓起的位置,均会影响操作,降低成功率,护士掌握该项技能学习曲线很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颈外静脉行深静脉置管,使护士能更容易、更快速掌握深颈静脉置管的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经颈外静脉行深静脉置管,包括

主管,主管内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密封块,以将主管分成相互隔离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

侧管,侧管连接在主管的侧壁上,并与下半部分联通,侧管背向主管的一端设置有注射器接口;

套管,套管同轴固定在主管的下半部分上,并与下半部分联通;

钢针,钢针的一端设置有针柄,另一端设置有穿刺斜面,工作状态时,穿刺斜面从主管的上半部分穿过密封块,并从套管穿出,以在穿刺时,带着套管进入静脉;

导丝,当钢针带着套管穿入静脉,且钢针退出后,导丝通过注射器接口穿入到静脉内;当套管退出后,导丝的一头留置颈外静脉内,另一头在皮肤外;

启闭阀,启闭阀设置在侧管或注射器接口上,以控制空气、血液或导丝在侧管的进出;

注射器,注射器与注射器接口连接,工作时,注射器在侧管和下半部分内形成负压,以在钢针穿过血管壁时,抽出静脉内的血液;

中心留置管,中心留置管沿导丝进入静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启闭阀包括具有弹性的环体,环体上设置有开口,环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供侧管穿过的通孔,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倒钩,当开口的另一侧卡入倒钩时,倒钩勾住开口的另一侧,将开口闭合,此时,环体的内壁卡住侧管,将侧管封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启闭阀包括用于启闭注射器接口的阀板、扭簧和销轴,注射器接口的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销轴固定在安装槽内,阀板铰接在销轴上,阀板上开设有容纳槽,扭簧套在销轴上且设置在容纳槽内,扭簧的一端与安装槽的侧壁抵触,另一端与容纳槽的壁抵触,推动阀板关闭注射器接口,工作时,注射器接口或导丝推动阀板,以开启注射器接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导丝架,导丝架包括操作架和用于收纳导丝的收纳管,操作架的一端与收纳管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引导导丝进入注射器接口的导管,收纳管与导管间设置有操作部,工作时,手指伸入操作部拨动导丝,使导丝从导管进入注射器接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导丝上设置有用于显示导丝伸入静脉长度的刻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经颈外静脉行深静脉置管方法,包括

步骤一:确定穿刺部位;

步骤二: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

步骤三:握住针柄,将钢针刺入穿刺部位的皮肤;

步骤四:拉动注射器,在下半部分和侧管内形成负压;

步骤五:持续推动钢针,发现软管内有血液回流,放平钢针,继续往前把钢针斜面全部送进血管,再把套管推进静脉,拔出钢针

步骤六:卸掉注射器;

步骤七:将导丝从注射器接头穿入,直至导丝伸入静脉内;

步骤八:用手按住静脉内的导丝,接着将套管和侧管沿导丝退出;

步骤九:将中心留置管沿导丝穿入人体,拔出导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医护人员在穿刺时不用操作专用注射器穿刺局部,而是通过针柄,控制钢针穿刺人体,钢针整体结构短、体积小,不易使病人和家属产生恐惧,且减小体积后,钢针受患者的下颌角、脖子长短、静脉变异等情况的影响较小,减少了操作的风险。较短的钢针也方便护士的操作,缩短护士学习相关技能的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标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为图3标记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经颈外静脉行深静脉置管,包括

主管1,主管1内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密封块2,以将主管1分成相互隔离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

侧管3,侧管3连接在主管1的侧壁上,并与下半部分联通,侧管3背向主管1的一端设置有注射器接口4;

套管5,套管5同轴固定在主管1的下半部分上,并与下半部分联通;

钢针6,钢针6的一端设置有针柄7,另一端设置有穿刺斜面,工作状态时,穿刺斜面从主管1的上半部分穿过密封块2,并从套管5穿出,以在穿刺时,带着套管5进入静脉;

启闭阀8,启闭阀8设置在侧管3或注射器接口4上,以控制空气、血液或导丝10在侧管3的进出;

注射器9,注射器9与注射器接口4连接,工作时,注射器9在侧管3和下半部分内形成负压,以在钢针6穿过血管壁时,抽出静脉内的血液;

导丝10,当钢针6带着套管5穿入静脉,且钢针6退出后,导丝10通过注射器接口4穿入到静脉内;当套管5退出后,导丝10的一头留置颈外静脉内,另一头在皮肤外;

中心留置管,中心留置管沿导丝10进入静脉。

在进行静脉置管时,医护人员先用手探知静脉位置,并确定穿刺位置,消毒,接着用手术洞巾覆盖患者,将穿刺位置显露出来,而后医护人员将注射器9连接注射器接口4,同时开启启闭阀8。然后医护人员捏住针柄7,将钢针6穿入患者皮肤,钢针6的头伸入患者皮肤后,医护人员轻微拉动注射器9,在下半部分和侧管3内形成负压,而后,医护人员持续推动钢针6,当在侧管3处看到血液回流时说明钢针6已经穿刺到静脉,而后医护人员放平钢针6,使钢针6沿静脉走向伸入到静脉内,当穿刺斜面全部穿入静脉后,医护人员将套管5完全穿入人体,医护人员关闭启闭阀8,防止血液继续回流,然后拔出钢针6、卸掉注射器9,而后操作人员将导丝10从注射器9接头穿入,导丝10沿侧管3和钢针6穿入静脉,然后将输液置管沿导丝10穿入人体。通过上述步骤,医护人员在穿刺时不用操作专用注射器9穿刺人体,而是通过针柄7,控制钢针6穿刺人体,钢针6整体结构短、体积小,不易使病人和家属产生恐惧,且减小体积后,钢针6受患者的下颌角、脖子长短、静脉变异等情况的影响较小,减少了手术的风险。较小的钢针6也方便医护人员操作,缩短医护人员学习相关技能的时长。启闭阀8在专用注射器中被广泛运用,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启闭阀8包括具有弹性的环体81,环体81上设置有开口82,环体81的侧壁上开设有供侧管3穿过的通孔83,开口82的一侧设置有倒钩84,当开口82的另一侧卡入倒钩84时,倒钩84勾住开口82的另一侧,将开口82闭合,此时,环体81的内壁卡住侧管3,将侧管3封闭。

侧管3穿过通孔83,将环体81挂在侧管3上,在穿刺前,医护人员扳动倒钩84,环体81的弹性使开口82的另一侧脱出,打开开口82,此时,环体81的内壁也放开侧管3,使侧管3畅通。在穿刺时,发现侧管3有血液回流后,医护人员按下环体81,环体81的另一侧卡入倒钩84,将开口82封闭,此时,环体81的内壁卡住侧管3,防止血液继续回流,从而防止血液回流量大,引起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恐慌,影响手术正常进行。且可减少注射器9卸下后至穿导丝10前这段时间内,血液的回流。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启闭阀8包括用于启闭注射器接口4的阀板91、扭簧92和销轴93,注射器接口4的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94,销轴93固定在安装槽94内,阀板91铰接在销轴93上,阀板91上开设有容纳槽95,扭簧92套在销轴93上且设置在容纳槽95内,扭簧92的一端与安装槽94的侧壁抵触,另一端与容纳槽95的壁抵触,推动阀板91关闭注射器接口4,工作时,注射器接口4或导丝10推动阀板91,以开启注射器接口4。

在接入注射器9或者穿入导丝10时,注射器9或导丝10推动阀板91,从而打开启闭阀8,使侧管3畅通,方便血液回流和导丝10的穿入。在卸掉注射器9时,扭簧92推动阀板91回位,关闭启闭阀8,从而防止血液继续回流,减少注射器9卸下后至穿导丝10前这段时间内,血液的回流。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导丝架11,导丝架11包括操作架11c和用于收纳导丝10的收纳管11a,操作架11c的一端与收纳管11a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引导导丝10进入注射器接口4的导管11b,收纳管11a与导管11b间设置有操作部11d,工作时,手指伸入操作部11d拨动导丝10,使导丝10从导管11b进入注射器接口4。

在穿导丝10前,医护人员先将导丝10穿入收纳管11a,减少导丝10与外部环境的接触,在穿导丝10时,医护人员抓住操作架11c,将导管11b对准注射器接口4,而后用手指穿入操作部11d,拨动导丝10,导丝10从导管11b进入到注射器接口4内。通过上述设置,操作人员单手抓住操作架11c,而后用手指拨动导丝10,可用单手完成将导丝10穿入人体的操作,操作简单,且可减少导丝10与外部环境的接触,减少导丝10受环境污染的概率。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导丝10上设置有用于显示导丝10伸入静脉长度的刻度。

通过刻度的设置,操作人员可方便的得知导丝10伸入静脉的长度,从而防止导丝10伸入过长,避免引起心率紊乱等症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经颈外静脉行深静脉置管方法,包括

步骤一:确定穿刺部位;

步骤二: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

步骤三:握住针柄7,将钢针6刺入穿刺部位的皮肤;

步骤四:拉动注射器9,在下半部分和侧管3内形成负压;

步骤五:持续推动钢针6,发现软管内有血液回流,放平钢针6,继续往前把钢针6斜面全部送进血管,再把套管5推进静脉,拔出钢针6

步骤六:卸掉注射器9;

步骤七:将导丝10从注射器9接头穿入,直至导丝10伸入静脉内;

步骤八:用手按住静脉内的导丝10,接着将套管5和侧管3沿导丝10退出;

步骤九:将中心留置管沿导丝10穿入人体,拔出导丝10。

通过上述方法,医护人员在穿刺时不用操作注射器9穿刺人体,而是通过针柄7,控制钢针6穿刺人体,钢针6整体结构短、体积小,不易使病人和家属产生恐惧,且减小体积后,钢针6受患者的下颌角、脖子长短、静脉异变等情况的影响较小,减少了手术的风险。较小的钢针6也方便医护人员操作,缩短医护人员学习相关技能的时长。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