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及其配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71684发布日期:2018-08-28 22:30阅读:32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浊液。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氧嗪酸钾,又名奥替拉西钾,其分子式为c4h2kn3o4,分子量为195.17,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难溶于水,其分子结构如下:

氧嗪酸钾作为一种尿酸氧化酶抑制剂,主要用于生物实验中构建高尿酸及痛风模型,从而对降尿酸和痛风药物进行筛选,但由于其难溶于水的性质,导致在使用氧嗪酸钾溶液注射小鼠、浸泡细胞等都非常困难。因此,如何制得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对氧嗪酸钾在医学药学实验、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其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长时间放置后氧嗪酸钾仍能均匀地分散在水溶液中。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的配制方法,其能使氧嗪酸钾固体粉末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溶液中,有效增强氧嗪酸钾的分散稳定性,使氧嗪酸钾能以悬浊液的形态长期稳定地存在,从而制得一种分散稳定性好、储存简单的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氧嗪酸钾1~3份、羧甲基纤维素0.2~1份以及去离子水50~60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氧嗪酸钾1份、羧甲基纤维素0.3份以及去离子水52份。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进一步由配制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的方法来实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重量份称取氧嗪酸钾,加入到一半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氧嗪酸钾分散液;

步骤二:按重量份称取羧甲基纤维素,加入到四分之一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羧甲基纤维素溶液;

步骤三:向步骤一制得的氧嗪酸钾分散液中加入步骤二制得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搅拌均匀,再加入余下的四分之一重量份的去离子水,涡旋,得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

优选的是,步骤一的具体操作包括:

步骤a:按重量份称取氧嗪酸钾,然后加入重量为氧嗪酸钾重量2倍的β-环糊精,混合均匀,再加入氧化锆球,然后置于转速为500r/min、球料比为5:1的条件下球磨12h,取出后过100目筛网,得氧嗪酸钾和β-环糊精混合细粉;

步骤b:称取一半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向去离子水中加入质量比为1:2:4的三乙醇胺、碳酸钾和氢氧化钾混合物,搅拌,得均一溶液,将均一溶液置于50℃水浴环境中,于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然后边搅拌边加入步骤一中制得的氧嗪酸钾和β-环糊精混合细粉,再置于2000r/min、30℃条件下涡旋20min,取出,冷却,得氧嗪酸钾分散液,其中,三乙醇胺、碳酸钾和氢氧化钾混合物的总添加量为氧嗪酸钾重量的2倍。

优选的是,步骤二的具体操作包括:按重量份称取羧甲基纤维素,然后加入质量比为1:2:2的氯化钾、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物,搅拌均匀,得羧甲基纤维素混合粉末,再称取四分之一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将该四分之一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加热至50℃,然后边搅拌边加入羧甲基纤维素混合粉末,待羧甲基纤维素混合粉末完全溶解后,放入50℃的保温箱中静置24h,取出,再加入质量比为1:2的甘油和乙醇混合物,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后,抽滤,取滤液,得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其中,氯化钾、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物的总添加量为羧甲基纤维素重量的1.5倍,甘油和乙醇混合物的总添加量与羧甲基纤维素的重量相等。

优选的是,步骤三的具体操作包括:将步骤一制得的氧嗪酸钾分散液置于转速为1000r/min、40℃水浴环境中,先搅拌15min,然后以1.5ml/min的速度滴加步骤二制得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再加入余下的四分之一重量份的去离子水,继续搅拌20min,然后再加入质量比为1:1:3的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硅油和乙二醇混合物,再置于2000r/min、35℃条件下涡旋45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得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其中,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硅油和乙二醇混合物的总添加量为氧嗪酸钾重量的2倍。

优选的是,步骤二中进行抽滤时,用100目的滤布进行抽滤。

优选的是,氧化锆球的直径为3mm。

优选的是,制得的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置于4℃恒温箱内保存。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中含有的羧甲基纤维素能起到助溶作用,增强氧嗪酸钾固体粉末在水溶液中的分散稳定性,使制得的氧嗪酸钾悬浊液具有长期的分散稳定性。

(2)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配制方法时,β-环糊精能起到润滑作用,防止氧嗪酸钾在球磨的过程中发生大量团聚,以保证氧嗪酸钾固体粉末粒度的均一性,此外,事先用三乙醇胺、碳酸钾和氢氧化钾混合物处理去离子水,以提高氧嗪酸钾在水溶液中的分散量和分散稳定性,而且β-环糊精还能防止氧嗪酸钾在加入到水溶液的过程中发生团聚,生成难溶的块状沉淀,从而提高最后制得的氧嗪酸钾悬浊液的稳定性。

(3)本发明提供的配制方法中,将易溶于水的氯化钾、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粉末与羧甲基纤维素预先混合,再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可以防止羧甲基纤维素溶于水时形成块状物,从而使羧甲基纤维素完全溶解于水中,形成均匀的溶液,由于羧甲基纤维素加入到水中后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溶胀,因而将羧甲基纤维素加入到水中后再静置24h,可以使羧甲基纤维素充分溶胀,形成透明均匀的溶液,再加入甘油和乙醇混合物,可以提高溶液的稳定性,防止羧甲基纤维素在长期放置的过程中析出,从而获得稳定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

(4)本发明提供的配制方法中,预先将氧嗪酸钾固体粉末制成分散液,再加入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可以使氧嗪酸钾很好地分散在水溶液中,形成稳定的悬浊液,此外,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硅油和乙二醇混合物能起到乳化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氧嗪酸钾悬浊液的稳定性,使氧嗪酸钾悬浊液在长期放置的过程中仍能保持较佳的状态,从而避免频繁配制氧嗪酸钾悬浊液,节省时间。

(5)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配制方法可以制备一种分散稳定性好、储存简单的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实施例1>

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的配制方法包括:按重量份称取氧嗪酸钾1份,然后加入重量为氧嗪酸钾重量2倍的β-环糊精,混合均匀,再加入氧化锆球,然后置于转速为500r/min、球料比为5:1的条件下球磨12h,取出后过100目筛网,得氧嗪酸钾和β-环糊精混合细粉;称取一半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去离子水的总重量份数为52份),向去离子水中加入质量比为1:2:4的三乙醇胺、碳酸钾和氢氧化钾混合物,搅拌,得均一溶液,将均一溶液置于50℃水浴环境中,于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然后边搅拌边加入步骤一中制得的氧嗪酸钾和β-环糊精混合细粉,再置于2000r/min、30℃条件下涡旋20min,取出,冷却,得氧嗪酸钾分散液,其中,三乙醇胺、碳酸钾和氢氧化钾混合物的总添加量为氧嗪酸钾重量的2倍;按重量份称取羧甲基纤维素0.3份,然后加入质量比为1:2:2的氯化钾、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物,搅拌均匀,得羧甲基纤维素混合粉末,再称取四分之一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将该四分之一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加热至50℃,然后边搅拌边加入羧甲基纤维素混合粉末,待羧甲基纤维素混合粉末完全溶解后,放入50℃的保温箱中静置24h,取出,再加入质量比为1:2的甘油和乙醇混合物,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后,抽滤,取滤液,得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其中,氯化钾、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物的总添加量为羧甲基纤维素重量的1.5倍,甘油和乙醇混合物的总添加量与羧甲基纤维素的重量相等;将制得的氧嗪酸钾分散液置于转速为1000r/min、40℃水浴环境中,先搅拌15min,然后以1.5ml/min的速度滴加制得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再加入余下的四分之一重量份的去离子水,继续搅拌20min,然后再加入质量比为1:1:3的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硅油和乙二醇混合物,再置于2000r/min、35℃条件下涡旋45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得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其中,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硅油和乙二醇混合物的总添加量为氧嗪酸钾重量的2倍。

其中,进行抽滤时,用100目的滤布进行抽滤;氧化锆球的直径为3mm;制得的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置于4℃恒温箱内保存。

<实施例2>

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的配制方法包括:按重量份称取氧嗪酸钾2份,然后加入重量为氧嗪酸钾重量2倍的β-环糊精,混合均匀,再加入氧化锆球,然后置于转速为500r/min、球料比为5:1的条件下球磨12h,取出后过100目筛网,得氧嗪酸钾和β-环糊精混合细粉;称取一半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去离子水的总重量份数为50份),向去离子水中加入质量比为1:2:4的三乙醇胺、碳酸钾和氢氧化钾混合物,搅拌,得均一溶液,将均一溶液置于50℃水浴环境中,于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然后边搅拌边加入步骤一中制得的氧嗪酸钾和β-环糊精混合细粉,再置于2000r/min、30℃条件下涡旋20min,取出,冷却,得氧嗪酸钾分散液,其中,三乙醇胺、碳酸钾和氢氧化钾混合物的总添加量为氧嗪酸钾重量的2倍;按重量份称取羧甲基纤维素0.2份,然后加入质量比为1:2:2的氯化钾、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物,搅拌均匀,得羧甲基纤维素混合粉末,再称取四分之一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将该四分之一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加热至50℃,然后边搅拌边加入羧甲基纤维素混合粉末,待羧甲基纤维素混合粉末完全溶解后,放入50℃的保温箱中静置24h,取出,再加入质量比为1:2的甘油和乙醇混合物,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后,抽滤,取滤液,得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其中,氯化钾、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物的总添加量为羧甲基纤维素重量的1.5倍,甘油和乙醇混合物的总添加量与羧甲基纤维素的重量相等;将制得的氧嗪酸钾分散液置于转速为1000r/min、40℃水浴环境中,先搅拌15min,然后以1.5ml/min的速度滴加制得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再加入余下的四分之一重量份的去离子水,继续搅拌20min,然后再加入质量比为1:1:3的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硅油和乙二醇混合物,再置于2000r/min、35℃条件下涡旋45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得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其中,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硅油和乙二醇混合物的总添加量为氧嗪酸钾重量的2倍。

其中,进行抽滤时,用100目的滤布进行抽滤;氧化锆球的直径为3mm;制得的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置于4℃恒温箱内保存。

<实施例3>

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的配制方法包括:按重量份称取氧嗪酸钾3份,然后加入重量为氧嗪酸钾重量2倍的β-环糊精,混合均匀,再加入氧化锆球,然后置于转速为500r/min、球料比为5:1的条件下球磨12h,取出后过100目筛网,得氧嗪酸钾和β-环糊精混合细粉;称取一半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去离子水的总重量份数为60份),向去离子水中加入质量比为1:2:4的三乙醇胺、碳酸钾和氢氧化钾混合物,搅拌,得均一溶液,将均一溶液置于50℃水浴环境中,于1000r/min的转速下搅拌30min,然后边搅拌边加入步骤一中制得的氧嗪酸钾和β-环糊精混合细粉,再置于2000r/min、30℃条件下涡旋20min,取出,冷却,得氧嗪酸钾分散液,其中,三乙醇胺、碳酸钾和氢氧化钾混合物的总添加量为氧嗪酸钾重量的2倍;按重量份称取羧甲基纤维素1份,然后加入质量比为1:2:2的氯化钾、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物,搅拌均匀,得羧甲基纤维素混合粉末,再称取四分之一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将该四分之一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加热至50℃,然后边搅拌边加入羧甲基纤维素混合粉末,待羧甲基纤维素混合粉末完全溶解后,放入50℃的保温箱中静置24h,取出,再加入质量比为1:2的甘油和乙醇混合物,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后,抽滤,取滤液,得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其中,氯化钾、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物的总添加量为羧甲基纤维素重量的1.5倍,甘油和乙醇混合物的总添加量与羧甲基纤维素的重量相等;将制得的氧嗪酸钾分散液置于转速为1000r/min、40℃水浴环境中,先搅拌15min,然后以1.5ml/min的速度滴加制得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再加入余下的四分之一重量份的去离子水,继续搅拌20min,然后再加入质量比为1:1:3的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硅油和乙二醇混合物,再置于2000r/min、35℃条件下涡旋45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得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其中,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硅油和乙二醇混合物的总添加量为氧嗪酸钾重量的2倍。

其中,进行抽滤时,用100目的滤布进行抽滤;氧化锆球的直径为3mm;制得的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置于4℃恒温箱内保存。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效果,发明人提供比较实验如下:

<比较例1>

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的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原料配方中不添加羧甲基纤维素。

<比较例2>

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的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将制得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置于转速为1000r/min、40℃水浴环境中,先搅拌15min,然后以1.5ml/min的速度滴加制得的氧嗪酸钾分散液,再进行后续操作。

<比较例3>

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的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制备氧嗪酸钾分散液的过程中,不添加β-环糊精以及三乙醇胺、碳酸钾和氢氧化钾混合物,其他工艺过程和参数不变。

<比较例4>

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的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制备羧甲基纤维素溶液的过程中,不添加氯化钾、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物以及甘油和乙醇混合物,其他工艺过程和参数不变。

评价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稳定性的方法:将制得的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置于4℃恒温箱内放置0h、24h和30d后,分别观察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的状态,并统计结果。

经统计,实施例1~3和比较例1~4所制备的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的稳定性情况如下表1:

[表1]

从上表1能够看出,实施例1~3所制备的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的分散稳定性均很好,虽然放置30天后有少量颗粒物质沉积在底部,但是振荡后又能够均匀地分散,形成均一的悬浊液,其中,实施例1所制备的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最为稳定,为最佳实施例。

比较例1与实施例1相比,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的配制方法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原料配方中没有添加羧甲基纤维素。从上表1能够看出,比较例1所制备的悬浊液中有大量的氧嗪酸钾粉末沉积在底部,分散稳定性远低于实施例1所制备的悬浊液,这是因为羧甲基纤维素能起到助溶作用,可以有效增强氧嗪酸钾固体粉末在水溶液中的分散稳定性,使氧嗪酸钾能均匀地分散在水溶液中,而且长期放置后不容易沉积分层。

比较例2与实施例1相比,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的配制方法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调换了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和氧嗪酸钾分散液的滴加顺序,即向羧甲基纤维素溶液中滴加氧嗪酸钾分散液。从上表1能够看出,比较例2所制备的悬浊液分散不均匀,有大量的羧甲基纤维素和氧嗪酸钾的块状物沉积在底部,说明比较例2所制备的悬浊液的分散稳定性远低于实施例1所制备的悬浊液,说明改变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和氧嗪酸钾分散液的滴加顺序会大大降低悬浊液的分散稳定性,这主要是因为羧甲基纤维素溶液是比较粘稠的溶液,氧嗪酸钾分散液不容易分散在大量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中,氧嗪酸钾容易发生团聚结成块状物沉积,同时还会附带部分羧甲基纤维素沉积,从而大大降低了悬浊液的分散稳定性。

比较例3与实施例1相比,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的配制方法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制备氧嗪酸钾分散液的过程中,没有添加β-环糊精以及三乙醇胺、碳酸钾和氢氧化钾混合物。从上表1能够看出,比较例3所制备的悬浊液分散不均匀,有较多的氧嗪酸钾块状物沉积在底部,说明比较例3所制备的悬浊液的分散稳定性远低于实施例1所制备的悬浊液,这主要是因为β-环糊精能起到润滑作用,可以防止氧嗪酸钾在球磨的过程中发生大量团聚,以保证氧嗪酸钾固体粉末粒度的均一性,而用三乙醇胺、碳酸钾和氢氧化钾混合物事先处理去离子水后,可以提高氧嗪酸钾在水溶液中的分散量和分散稳定性,此外,β-环糊精还能防止氧嗪酸钾在加入到水溶液的过程中发生团聚,生成难溶的块状沉淀。

比较例4与实施例1相比,氧嗪酸钾稳定悬浊液的配制方法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制备羧甲基纤维素溶液的过程中,没有添加氯化钾、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物以及甘油和乙醇混合物。从上表1能够看出,比较例4所制备的悬浊液分散不均匀,底部沉积有较多的氧嗪酸钾和羧甲基纤维素块状物,说明比较例4所制备的悬浊液的分散稳定性远低于实施例1所制备的悬浊液,这主要是因为羧甲基纤维素溶于水形成的是粘稠的溶液,单独将羧甲基纤维素加入水中时,容易形成羧甲基纤维素的块状物,通过向羧甲基纤维素粉末中添加水溶性比羧甲基纤维素更大的氯化钾、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物,可以防止羧甲基纤维素单独加入水中时形成块状物,从而使羧甲基纤维素能完全溶解于水中,形成均匀的溶液,而甘油和乙醇混合物具有一定的乳化作用,可以提高羧甲基纤维素溶液的稳定性,防止羧甲基纤维素在长期放置的过程中析出,以保证羧甲基纤维素对氧嗪酸钾的助溶作用,从而使最终制得的氧嗪酸钾悬浊液分散均匀,且具有长期的分散稳定性。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