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湿化妆品组合物及保湿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1999发布日期:2018-08-24 20:00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湿化妆品组合物及保湿霜。



背景技术:

健康皮肤的基本要素是光滑、充盈、富有弹性。随着年龄的增加,皮肤逐渐干燥、起皱、松弛,呈现老化的外观。皮肤的含水量逐渐降低是引起这种衰老外观的病理机制之一。当角质层的水含量低于10%,皮肤干燥、脱屑,叠瓦状平行排列的角质细胞出现裂隙。皮肤屏障被损坏,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物理因素如风寒、冷热以及生物因素如微生物的侵蚀,皮肤内的水、电解质也容易蒸发或流失。因此,维持皮肤的含水量,保证角质层的屏障功能是护肤美容最重要的基本手段。

皮肤的保湿主要靠给角质层提供水分而实现。但水分运输到角质层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水通道蛋白得以实现的,水通道蛋白的开启受矿物质离子强度以及钙、镁、钾等离子的调控,因此具有一定矿物质离子强度且富含钙、镁、钾等离子的环境将有利于水分跨膜运输到角质层,从而提高皮肤的水分含量。槭树汁因为富含天然矿物元素使上述理论变为可能,可以全部替代化妆品中的水。

市售的含槭树汁产品都有水的存在,水的存在会改变槭树汁中矿物质离子的浓度,影响槭树汁中营养成分和水解β-葡聚糖的跨膜运输。

因此,本发明尝试使用槭树汁代替水,以促进角质层对上述物质的吸收。经过试验,本发明人发现,槭树汁显著促进了水解β-葡聚糖的透皮吸收率,从而达到更好的保湿等护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湿化妆品组合物,不会刺激皮肤,滋润皮肤并防止肌肤水份蒸发、改善微循环,增强肌肤湿润度,在肌肤与补水产品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保湿化妆品组合物,其包含(a)40-95wt%的槭树汁,(b)0.01-10wt%的水解β-葡聚糖,和(c)任选的,护肤化妆品中常用的成分,其中本发明的保湿化妆品组合物不包含通常作为单独组分添加的水。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还包含(d)1-10wt%的晚红瓦松汁。所述的晚红瓦松为景天科瓦松属多肉草本植物,拉丁学名为orostachyserubescens(maxim.)ohwi,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渴、止血、收敛之效。

本发明的化妆品组合物可显著提高保湿护肤效果。

本发明的护肤化妆品组合物不包含任何外加的水,但不排除所采用的槭树汁中固有的水分以及其它成分中不可避免引入的少量或痕量的水。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保湿化妆品组合物中不添加edta盐、多磷酸钠、偏磷酸钠、葡萄糖酸等螯合剂。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增加水解β-葡聚糖的透皮吸收率的方法,包括将槭树汁添加到包含水解β-葡聚糖不包含水的保湿化妆品组合物中。所述方法可显著提高水解β-葡聚糖的透皮吸收率,从而实现显著改善的保湿效果。

本发明也涉及槭树汁和水解β-葡聚糖的组合物在不包含水的保湿化妆品组合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中所涉及的槭树属于槭树科槭属,可来自色木(acermonomaxim.)、白牛子(aeermandshurieummaxim.)、拧筋歌(acertriflorumkom.)、糖械(aeernegundol.)这四个品种。

所述组分(a)槭树汁的采集时间从每天8:00开始,到12:00为止,采集时在离地40-60公分高的槭树干上钻小孔,放入导液设备,槭树汁采集过滤后采用常规方法灭菌,得到无色透明、无沉淀、无杂物,具有槭树清香营养丰富的汁液。所采集的槭树汁不经过辐照处理,不添加防腐剂,以期最大限度保留槭树汁的营养成分。

所述组分(d)晚红瓦松汁,取新鲜晚红瓦松地上部份,常规压榨取汁,过滤后采用常规方法灭菌,得到无色透明、无沉淀、无杂物,具有晚红瓦松清香营养丰富的汁液。

本发明的保湿化妆品组合物可包含40-95wt%的槭树汁,优选45-90wt%,更优选57-87wt%以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计算。

所述组分(b)水解β-葡聚糖是由β-葡聚糖经水解反应而制备的分子量极小的分子片段,其分子量通常为1-10kda,优选3-8kda,更优选5-7kda。上述水解β-葡聚糖能够快速渗透至角质层以下,提供持久的皮肤保湿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水解β-葡聚糖具有分子量小、快速渗透的特点,可直达真皮层从而达到深层锁水、补水,还可以促进体内igm抗体产生,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本发明的保湿化妆品组合物可包含0.01-10wt%的水解β-葡聚糖,优选0.1-5wt%,更优选0.5-2wt%,以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计算。

本发明的保湿化妆品组合物还可包含1-10wt%的晚红瓦松汁,优选2-8wt%,更优选4-6wt%,以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计算。

本发明的保湿化妆品组合物还任选地包含组分(c)护肤化妆品中常用的成分,其中包括媒介物、活性成分、表面活性剂和辅料等。组分(c)是本领域已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具体选择其类型和用量。通常,组分(c)在本发明组合物中的含量为0-65wt%,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计算。

所述媒介物例如是稀释剂、分散剂或载体等。所有这些媒介物都是本领域已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具体选择其类型和用量。例如,所述媒介物包括但不限于乙醇、双丙甘醇、丁二醇等。通常,在本发明组合物中,所述媒介物占组分(c)总重量的0.5-20%。

所述活性成分包括例如润肤剂、保湿剂、皮肤调理剂等。所有这些活性成分都是本领域已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具体选择其类型和用量。

例如,所述润肤剂包括但不限于油橄榄果油、澳洲坚果油、甜杏仁油、葡萄籽油、鳄梨油、玉米油、芝麻油、大豆油、花生油、白池花籽油、红花籽油、狗牙蔷薇果油、刺阿干树仁油、霍霍巴籽油、向日葵籽油、毛瑞榈果油、角鲨烷、棕榈酸乙基己酯、肉豆蔻酸异丙酯、氢化聚异丁烯、异十六烷、霍霍巴酯类、聚二甲基硅氧烷、异十二烷、碳酸二乙基己酯、碳酸二辛酯、月桂酰肌氨酸异丙酯、异壬酸异壬酯、氢化聚癸烯、甘油三(乙基己酸)酯、鲸蜡醇乙基己酸酯、双-二乙氧基二甘醇环己烷1,4-二羧酸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油醇芥酸酯、辛基十二醇肉豆蔻酸酯、辛基十二醇、聚二甲基硅氧烷、辛基聚甲基硅氧烷、鲸蜡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等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所述的固体润肤剂包括但不限于鲸蜡醇、硬脂醇、鲸蜡硬脂醇、山嵛醇、鲨肝醇、月桂酸、牛油果树果脂、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蜂蜡、小烛树蜡、巴西棕榈蜡、羊毛脂、地蜡、霍霍巴籽蜡、石蜡、微晶蜡、氢化米糠蜡、氢化椰油甘油酯类、甘油山嵛酸酯/二十酸酯、肉豆蔻醇肉豆蔻酸酯、双-二甘油多酰基己二酸酯-2、牛油果树果脂、木鲁星果棕籽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润肤剂在所述组合物中的含量是本领域已知的。通常,在本发明组合物中,所述润肤剂占组分(c)总重量的1-50%重量。

例如,所述保湿剂包括但不限于甘油、双甘油、丙二醇、1,3-丙二醇、1,2-戊二醇、聚乙二醇-8、聚乙二醇-32、甲基葡糖醇聚醚-10、甲基葡糖醇聚醚-20、peg/ppg-17/6共聚物、甘油聚醚-7、甘油聚醚-26、甘油葡糖苷、ppg-10甲基葡糖醚、ppg-20甲基葡糖醚、peg/ppg/聚丁二醇-8/5/3甘油、蔗糖、海藻糖、鼠李糖、甘露糖、棉子糖、甜菜碱、赤藓醇、木糖醇、生物糖胶-2、尿素、甘油聚醚-5乳酸酯、透明质酸钠、聚谷氨酸钠、水解小核菌胶、出芽短梗酶多糖、银耳多糖、酸豆籽多糖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保湿剂在所述组合物中的含量是本领域已知的。通常,在本发明组合物中,所述保湿剂占组分(c)总重量的1-30%重量。

所述皮肤调理剂可包括用于具有保湿、抗皱、祛斑、祛痘、控油等功效的活性成分,包括但不限于曲酸、抗坏血酸、抗坏血酸葡糖苷、熊果苷、传明酸、烟酰胺、植物甾醇、植物甾醇/山嵛醇/辛基癸醇月桂酰谷氨酸酯、苯乙基间苯二酚、姜黄根提取物、白桦树皮提取物、神经酰胺2、神经酰胺3、乙酰植物鞘氨醇、甘草酸二钾、尿囊素、白藜芦醇、花榈木树皮提取物、毛喉鞘蕊花根提取物、胡椒籽提取物、泛醌、胆甾醇、胆甾醇硬脂酸酯、抗坏血酸二棕榈酸酯、季戊四醇四(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生育酚(维生素e)、生育酚乙酸酯、红没药醇、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吡哆素二辛酸酯、吡哆素二棕榈酸酯、视黄醇棕榈酸酯、植物甾醇/辛基十二醇月桂酰谷氨酸酯、双-山嵛醇/异硬脂醇/植物甾醇二聚亚油醇二聚亚油酸酯、植物甾醇澳洲坚果油酸酯、各种肽类、各种植物提取物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皮肤调理剂在所述组合物中的含量是本领域已知的。通常,在本发明组合物中,所述皮肤调理剂占组分(c)总重量的0.01-50%重量。

所述辅料包括但不限于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增稠剂、防腐剂、香料、ph调节剂等。所有这些辅料成分都是本领域已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具体选择其类型和用量。

所述表面活性剂用于降低界面的表面张力,达到清洁、乳化、稳定体系之目的,其可以是常用于化妆品的任何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所需选择其类型及用量。例如,所述表面活性剂可包括但不限于脂肪酸皂(例如月桂酸钠、棕榈酸钠等)、高级烷基硫酸盐(例如月桂基硫酸钠等)、烷基醚硫酸盐(例如peg-月桂基硫酸三乙醇胺、peg-月桂基硫酸钠等)、n-酰基肌氨酸(例如月桂酰基肌氨酸钠等)、高级脂肪酸酰胺磺酸盐(例如月桂基甲基牛磺酸钠等)、烷基苯磺酸盐、高级脂肪酸酯硫酸盐(例如,硬化椰子油脂肪酸甘油硫酸钠等)、n-酰基谷氨酸盐、α-烯烃磺酸盐、月桂基二甲氨基乙酸甜菜碱、烷基甜菜碱、酰氨基甜菜碱、磺基甜菜碱、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类(例如,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脱水山梨糖醇单异硬脂酸酯、脱水山梨糖醇单月桂酸酯、脱水山梨糖醇单棕榈酸酯、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脱水山梨糖醇倍半油酸酯、甘油聚甘油脂肪酸酯类(例如,单芥酸甘油酯、倍半油酸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苹果酸酯等)、丙二醇脂肪酸酯类(例如,单硬脂酸丙二醇酯等)、氢化蓖麻油衍生物、甘油烷基醚等、peg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类(例如,peg-山梨糖醇单月桂酸酯、peg-山梨糖醇单油酸酯、peg-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等)、peg-甘油脂肪酸酯类(例如,peg-甘油单硬脂酸酯、peg-甘油单异硬脂酸酯等)、peg-脂肪酸酯类(例如,peg-二硬脂酸酯、二硬脂酸乙二醇酯等)、peg-烷基醚类(例如peg-2-辛基十二烷基醚等)、peg-蓖麻油硬化蓖麻油衍生物(例如,peg-氢化蓖麻油、peg-氢化蓖麻油单异硬脂酸酯、peg-硬化蓖麻油马来酸等)、蔗糖脂肪酸酯等。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在组合物中的含量是本领域已知的。通常,在本发明组合物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占组分(c)总重量的1-50%重量。

例如,所述乳化剂包括但不限于鲸蜡硬脂醇橄榄油酸酯、山梨坦橄榄油酸酯、聚山梨醇酯-60、聚山梨醇酯-80、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peg-20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peg-40氢化蓖麻油、ppg-26-丁醇聚醚-26、peg-4聚甘油-2硬脂酸酯、peg-60氢化蓖麻油、硬脂醇聚醚-2、硬脂醇聚醚-21、ppg-13-癸基十四醇聚醚-24、鲸蜡硬脂基葡糖苷、peg-100硬脂酸酯、甘油硬脂酸酯、甘油硬脂酸酯se、椰油基葡糖苷、鲸蜡硬脂醇聚醚-25、peg-40硬脂酸酯、聚甘油-3甲基葡糖二硬脂酸酯、甘油硬脂酸酯柠檬酸酯、聚甘油-10硬脂酸酯、聚甘油-10肉豆蔻酸酯、聚甘油-10二油酸酯、聚甘油-10月桂酸酯、聚甘油-10异硬脂酸酯、聚甘油-10油酸酯、聚甘油-10二异硬脂酸酯、聚甘油-6月桂酸酯、聚甘油-6肉豆蔻酸酯、蔗糖二硬脂酸酯、蔗糖多硬脂酸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乳化剂在所述组合物中的含量是本领域已知的。通常,在本发明组合物中,所述乳化剂占组分(c)总重量的0.5-10%重量。

例如,所述增稠剂包括但不限于卡波姆类、丙烯酸(酯)类及其衍生物、黄原胶、阿拉伯胶、聚乙二醇-14m、聚乙二醇-90m、琥珀酰聚糖、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高分子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稠剂在所述组合物中的含量是本领域已知的。通常,在本发明组合物中,所述增稠剂占组分(c)总重量的0.1-10%重量。

例如,所述防腐剂包括但不限于羟苯甲酯、羟苯丙酯、苯氧乙醇、苯甲醇、苯乙醇、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山梨酸钾、苯甲酸钠、氯苯甘醚、脱氢乙酸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防腐剂在所述组合物中的含量是本领域已知的。通常,在本发明组合物中,所述防腐剂占组分(c)总重量的0.01-2%重量。

所述ph调节剂包括但不限于精氨酸、柠檬酸、氨丁三醇、柠檬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本发明的保湿化妆品组合物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合适的方法制备。例如,可使用化妆品领域中常用的溶解槽、乳化锅、分散器、输送泵等容器来制备。制备时,先将水溶性物质投入水相溶解釜,将油溶性物质投入油相溶解釜,分别将两个釜的温度加热至80℃左右,其中对于易结块的原料,可先用分散器将其预分散。待溶解完成后将油相和水相输送至乳化锅中,均质乳化约5-15分钟。乳化完成后将料体温度降至常温,任选加入香精、防腐剂等,并视需要调节产物的ph。相关检测指标都合格后方可灌装出货。以上制备方法可根据剂型要求进行删减或调整,可根据需要制备乳液、膏、霜或凝胶等各种剂型。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下述配方的保湿组合物(如表1所示),优选保湿霜,该保湿霜显示出优异的保湿等护肤功效。

表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照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对照例仅仅是用于更详细具体地说明之用,而不应理解为用于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在不同体系中水解β-葡聚糖的透皮吸收率

在本实施例中,测试和对比水解β-葡聚糖在含水体系与不含水体系中的透皮吸收率。具体测试配方见下表2。

表2

测试方法:采用由“人角质形成细胞”培养得到的“重建人表皮”,重建人表皮下侧有维持培养基。按照上述测试配方,分别用槭树汁或水,将水解β-葡聚糖配制成0.5%的溶液,取32μl/cm2的上述溶液分别涂抹于皮肤模型表皮层面,分别接触8h后开始检测。每个点做3个平行。检测前用磷酸缓冲液清洗皮肤组织,进行组织匀浆,再通过elisa法检测被组织吸收的水解β-葡聚糖含量。测试结果见下表3。

表3

以上结果表明,与含水体系相比,在不含水而含槭树汁的体系中,水解β-葡聚糖的透皮吸收率显著提高。

实施例2:本发明的爽肤水组合物vs.对照爽肤水组合物各爽肤水组合物的配方如下表4所示。

表4

上述爽肤水组合物如下制备:

1.将羟苯甲酯和苯氧乙醇混合加热至70℃,搅拌溶解,冷却至室温。

2.将黄原胶、丁二醇、甘油、甲基葡糖醇聚醚-20混合均匀。

3.将槭树汁(或水)、水解β-葡聚糖、柠檬酸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步骤1和2所得混合物,搅拌分散均匀。

4.加入精氨酸调节ph,出料。

将上述制备的各组合物用于实验,以测试保湿效果。测试方法如下:采用多功能皮肤测试仪的corneometercm825探头进行皮肤含水量测试,该探头是通过测定皮肤的电容值反映皮肤水分的变化,cm值越高代表角质层含水量越高。每天早晚各一次将约0.02克的各组合物样品滴加到志愿者的手臂上事先标记的方形区域内,并将样品均匀涂抹于该区域内。用仪器测定样品使用前(基准)和使用15天的皮肤表皮的水分含量,每一个区域重复测试三次取平均值。测试结果表明,在连续使用15天后,本发明的爽肤水a可将皮肤的保湿性能提高至160%以上,对照爽肤水b可将皮肤的保湿性能提高至126%,爽肤水c可将皮肤的保湿性能提高至132%,爽肤水d可将皮肤的保湿性能提高至118%。因此,与对照爽肤水组合物b-d相比,本发明的爽肤水组合物a具有更好的保湿皮肤的效果。

经统计和询问得知,经使用本发明爽肤水后,对皮肤温和没有刺激性,安全,无毒副作用,对皮肤无任何损伤,90%的志愿者经用爽肤水2周后皮肤光滑、充盈、富有弹性。

实施例3:保湿霜

所述保湿霜的配方如下表5-7所示。

表5

表6

表7

试验保湿效果测试。

挑选20-50岁500个人,男女各半,身体健康,生活规律,无皮肤病,随机分为10组,每组50人,其中一组是市售保湿产品,受试对象清洁脸部皮肤后,擦干,用手将2g制得样品涂抹在脸部皮肤上,然后在测试环境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63%的环境中测定左脸的水分含量。在左脸上划出2个2cm×2cm的正方形实验区域,作为样品的测试区,采用多功能皮肤测试仪的corneometercm825探头进行皮肤含水量测试,该探头是通过测定皮肤的电容值反映皮肤水分的变化,cm值越高代表角质层含水量越高。多功能皮肤测试仪分别测定涂抹制得样品前和涂抹制得样品后2、4小时的脸部皮肤含水率,记录结果。具体结果见表8。比较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比较结果表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8:保湿效果测试结果表

测试结果表明,保湿霜a-f制得的保湿霜对皮肤有显著保湿效果,相对市售产品,保湿效果也更好。随时间的延长,水分的散失也更慢。

由保湿霜a、b、c与保湿霜a、b、c对比可知,水解β-葡聚糖、槭树汁合用时保湿效果才显著;保湿霜d、e、f与保湿霜a、b、c对比可知,加入晚红瓦松汁后,对皮肤保湿效果有极大的提升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