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化妆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48714发布日期:2018-11-07 09:29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湿效果高、使用感也优异的液态化妆品。更详细而言,涉及尽管高配合了保湿剂也不黏腻、为轻柔光滑的感触的液态化妆品。
背景技术
对于化妆水等低粘度液态化妆品,寻求涂布于肌肤时的水润感、清爽的感触。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通过制成为配合了少量的油分的微乳液配方,抑制配合了作为美白成分的水杨酸衍生物的情况下所产生的黏腻、发涩。然而,专利文献1的化妆品所配合的保湿剂至多10质量%左右,如果为了提高保湿效果而将保湿剂的量增加至其以上,则存在不能充分地缓和由其导致的黏腻且欠缺浓厚感的情况。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含浸着配合了茶提取物和/或咖啡因进而配合了聚丙烯酸钠的化妆品的片状化妆品对于肌肤没有刺激性、且肌肤的紧致感、湿润感、松弛改善效果优异。即,启示了具有肌肤紧致效果的咖啡因等现有的有效成分所具有的对于肌肤的刺激性能够被聚丙烯酸钠缓和。然而,对于由保湿剂导致的黏腻等的效果,没有任何研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4232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32193号公报技术实现要素: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便在高配合了聚亚烷基二醇等保湿剂的情况下也不产生黏腻、具有浓厚感、为水润的使用感触的液态化妆品。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高配合(10质量%以上)了保湿剂的微乳液配方中进一步配合聚丙烯酸,能够抑制起因于保湿剂的黏腻,也能够赋予浓厚感,至此完成本发明。即,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态化妆品,其特征在于,其为含有:(a)保湿剂10~40质量%、(b)油分0.01~3质量%、(c)亲水性表面活性剂0.01~5质量%、和(d)聚丙烯酸或其金属盐0.001~0.3质量%的化妆品,平均乳化粒径为500nm以下。发明的效果本发明的液态化妆品即便高配合有保湿剂,也能够抑制由此导致的黏腻、发涩,并且具有浓厚感和水润的感触,具有优异的使用感。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液态化妆品所配合的保湿剂(成分a)只要是化妆品中等通常使用的物质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定。可列举出例如:蔗糖、山梨糖醇、甘油、1,3-丁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等蔗糖类或多元醇类,分子中具有3个以上的羟基的多元醇母核与环氧丙烷2~100摩尔和环氧乙烷50摩尔以下加成聚合而成的聚醚系化合物,乙基葡萄糖醇聚醚-10(ethylgluceth-10)、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硫酸粘多糖、卡洛宁酸、去端肽胶原蛋白(atelocollagen)、胆固醇-12-羟基硬脂酸酯、胆汁酸单盐、dl-吡咯烷酮羧酸单盐、短链可溶性胶原蛋白、刺梨(rosaroxburghii)提取液、欧蓍(achilleamillefolium)提取物、丙二醇、二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其以上分子量的聚乙二醇等二醇类,甘油、双甘油、其以上分子量的聚甘油类,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木糖醇、赤藓糖醇等糖醇,果糖、葡萄糖、半乳糖、麦芽糖、乳糖、海藻糖等糖类,聚丙二醇/聚乙二醇共聚物或其二甲基醚等。本发明的液态化妆品中的保湿剂的配合量为10~40质量%,优选为15~40质量%。通过配合这样的多于通常量的保湿剂,成为保湿效果特别优异的化妆品。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液态化妆品所配合的保湿剂含有聚亚烷基二醇的情况下,其配合量相对于化妆品总体优选为0.1~3质量%。如果聚亚烷基二醇的配合量超过3质量%则有反而产生黏腻的情况。本发明的液态化妆品所使用的油分(成分b),没有特别的限定,优选液态油分。可列举出例如:山茶油、澳洲坚果油、橄榄油、蓖麻油、红花油、大豆油、茶籽油、可可脂、椰子油、氢化椰子油、棕榈油、木蜡、氢化蓖麻油、蜂蜡、小烛树蜡、巴西棕榈蜡、羊毛脂、液态羊毛脂、霍霍巴蜡、硬质羊毛脂、聚氧乙烯羊毛脂醇醚、聚氧乙烯胆固醇醚等天然油脂类,液体石蜡、地蜡、角鲨烯、石蜡、纯地蜡、凡士林、微晶蜡等烃系油脂类,肉豆蔻酸异丙酯、肉豆蔻酸辛基十二烷基酯、棕榈酸异丙酯、12-羟基硬脂酸胆固醇酯、二2-乙基己酸乙二醇酯、二季戊四醇脂肪酸酯、四2-乙基己酸季戊四醇酯、2-乙基己酸甘油三酯、三异硬脂酸三羟甲基丙烷、2-乙基己酸鲸蜡酯、蓖麻油脂肪酸甲酯、三异辛酸甘油酯(triethylhexanoin)等合成油性成分,二甲基聚硅氧烷、甲基苯基聚硅氧烷、甲基氢聚硅氧烷等链状聚硅氧烷,十甲基聚硅氧烷、十二甲基聚硅氧烷、四甲基四氢聚硅氧烷等环状聚硅氧烷,能够形成三维结构的有机硅树脂以及硅橡胶等有机硅类等。其中,优选选自烃油、极性油、硅油、碳原子数12~22高级脂肪酸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油分,特别优选三异辛酸甘油酯。本发明的化妆品中所配合的油分为0.01~3质量%,优选为0.05~2质量%,更优选为0.1~1质量%。如果配合量小于0.01质量%,则发涩、黏腻的使用感的改善效果不充分;如果超过3质量%配合,则有微乳液的稳定性变差的情况。对于本发明的化妆品中所配合的亲水性表面活性剂(成分c),没有特别的限定,可列举出例如:聚氧乙烯(以下,称为poe)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poe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poe失水山梨糖醇三油酸酯等poe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类,poe山梨糖醇单油酸酯、poe山梨糖醇五油酸酯、poe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等poe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类,poe甘油单硬脂酸酯、poe甘油单异硬脂酸酯、poe甘油异硬脂酸酯等poe甘油脂肪酸酯类,poe单油酸酯、poe二硬脂酸酯、poe二油酸酯等poe脂肪酸酯类,poe油基醚、poe硬脂基醚、poe山嵛基醚、poe2-辛基十二烷基醚、poe2-己基癸基醚、poe2-庚基十一烷基醚、poe2-癸基十四烷基醚、poe2-癸基十五烷基醚、poe胆甾烷醇醚等poe烷基醚类,poe壬基苯基醚等poe烷基苯基醚类,poe·pop嵌段共聚物类,poe·pop鲸蜡基醚、poe·pop2-癸基十四烷基醚、poe·pop氢化羊毛脂等poe·pop烷基醚类,poe蓖麻油等poe蓖麻油或氢化蓖麻油衍生物、poe山梨糖醇蜂蜡等poe蜂蜡/羊毛脂衍生物、poe植物甾醇醚、poe聚醚改性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类等。其中,优选选自hlb为13以上的聚氧亚烷基加成型烷基醚、聚氧亚烷基加成型烷基酯、聚氧亚烷基加成型失水山梨糖醇、聚氧亚烷基加成型氢化蓖麻油、聚氧亚烷基加成型植物甾醇的亲水性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或者优选选自n-酰基谷氨酸盐和酰基烷基牛磺酸盐的亲水性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特别优选poe氢化蓖麻油、poe植物甾醇醚。本发明的化妆品中所配合的亲水性表面活性剂通常为0.01~5质量%,优选为0.05~3质量%,更优选为0.1~1质量%。如果配合量小于0.01质量%则有乳化稳定性变差的情况,如果超过5质量%配合则有黏腻等使用性变差的情况。本发明的液态化妆品进而含有聚丙烯酸或其金属盐(成分d)作为必需成分。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聚丙烯酸可以从化妆品等中一向用作增稠剂的物质中选择,没有特别的限定,也可以使用市售品。本发明中,作为聚丙烯酸的金属盐,可列举出钠、钾等碱金属盐作为优选的例子。对于聚丙烯酸的数均分子量,没有特别的限定,通常为10,000~250,000,优选为10,000~100,000,进而优选使用10,000~50,000左右的聚丙烯酸。本发明的液态化妆品中所配合的聚丙烯酸的配合量为0.001~0.3质量%,优选为0.002~0.2质量%,更优选为0.003~0.1质量%。如果配合量小于0.001质量%,则黏腻的抑制效果不充分;如果超过0.3质量%配合则有粘度变高而失去液态化妆品所特有的良好的亲肤性、水润的感触的情况。本发明的液态化妆品中进而优选配合hlb为7以下的亲油性表面活性剂(成分e)。对于本发明的化妆品中所配合的hlb为7以下的亲油性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的限定,可列举出例如:二异硬脂酸聚甘油-2酯、聚氧乙烯脂肪酸甘油酯、聚氧乙烯/甲基聚硅氧烷共聚物、脂肪酸失水山梨糖醇酯、脂肪酸聚氧乙烯失水山梨糖醇酯、聚氧乙烯烷基醚、聚乙二醇脂肪酸酯、链烷酰基二乙醇胺、脂肪酸异丙醇酰胺等,特别优选二异硬脂酸聚甘油-2酯。本发明的液态化妆品中的亲油性表面活性剂的配合量优选为0.01~5质量%,更优选为0.1~3质量%。如果配合量小于0.01质量%则得不到配合的效果(乳化稳定性的提高等),而如果超过5质量%配合则有黏腻等使用性变差的情况。本发明的液态化妆品优选所配合的油性、水性和两亲性成分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的单液相且分散有热力学稳定的、溶胀的、大的胶束的体系(狭义的微乳液)。但是,本发明中的微乳液也包含广义的微乳液,所述广义的微乳液包括热力学不稳定的分散体系和透明或半透明的经时稳定的分散体系。构成本发明的化妆品的微乳液,其平均乳化粒径为10~500nm,其粘度为2000mpa·s以下(30℃),特别优选为300mpa·s以下。本发明的液态化妆品可以通过如下工序制造:例如,作为第一阶段将前述成分(b)和(c)(根据情况还有(e))混合而加热至70℃,调制成单相微乳液组合物之后,作为第二阶段,稀释为包含水分的相(含有成分(a)和(d))。本发明的液态化妆品也可以根据需要配合其他的添加剂,对于其种类和配合量,在不有损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适宜选择。作为其他的添加剂,可列举出例如:香料、色素、缓冲剂、盐、美白剂、防腐剂、抗氧化香料、着色剂、其他的粉末、药剂、增稠剂、紫外线吸收剂、活性助剂等。本发明的液态化妆品优选以透明或半透明的化妆水、精华(美容液)等形式提供。因为通过制成为这样的构成,不仅有效利用了优异的保湿效果而且能够实现优异的使用感。实施例以下,列举具体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的任何限定。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实施例、比较例和配方例中的配合量全部为质量%。调制具有下述表1~3所示组成的液态化妆品。接着,使用这些液态化妆品,通过20名评委进行实际使用试验。试验项目为不黏腻、不发涩、浓厚感、水润感。各评委按照以下的评分基准对于各试验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其评分的总和分为4等级。将分级的结果组合示于表1~3中。评分基准(不黏腻、不发涩、浓厚感、水润感):5分:非常优异。4分:优异。3分:普通。2分:差。1分:非常差。评价等级:◎:总分为80分以上○:总分为60分以上且小于80分△:总分为40分以上且小于60分×:总分小于40分[表1]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比较例1比较例2比较例3三异辛酸甘油酯0.010.010.01-0.010.01poe氢化蓖麻油(60)0.20.20.20.20.20.2二异硬脂酸聚甘油-2酯0.20.20.20.20.20.2甲基葡萄糖醇聚醚-100.50.50.50.50.50.5聚乙二醇20000111111聚丙烯酸钠0.0010.010.3--0.4甘油101010101010丁二醇666666苯氧乙醇0.30.30.30.30.30.3乙醇555555柠檬酸适量适量适量适量适量适量柠檬酸钠适量适量适量适量适量适量依地酸盐适量适量适量适量适量适量香料适量适量适量适量适量适量水余量余量余量余量余量余量平均乳化粒径(nm)150150150-150150黏腻○◎○△×△浓厚感○◎◎△△◎水润感○○○○○△[表2]实施例4实施例5比较例4比较例5三异辛酸甘油酯0.011-5poe氢化蓖麻油(60)0.20.20.210二异硬脂酸聚甘油-2酯0.20.20.210聚丙烯酸钠0.0050.0050.0050.005聚乙二醇200001111甲基葡萄糖醇聚醚-100.50.50.50.5丁二醇6666甘油10101010苯氧乙醇0.30.30.30.3乙醇5555香料适量适量适量适量柠檬酸适量适量适量适量柠檬酸钠适量适量适量适量依地酸盐适量适量适量适量水余量余量余量余量平均乳化粒径(nm)150200-300黏腻○○△×发涩○○△△水润感○○○△浓厚感○○○○[表3]实施例6实施例7比较例6实施例8实施例9三异辛酸甘油酯0.010.010.010.010.01poe氢化蓖麻油(60)0.20.20.20.20.2二异硬脂酸聚甘油-2酯0.20.20.20.20.2甲基葡萄糖醇聚醚-100.50.50.50.50.5聚乙二醇2000011135聚丙烯酸钠0.0030.01-0.30.3甘油88888羧基乙烯基聚合物--0.2--丁二醇66666苯氧乙醇0.30.30.30.30.3乙醇55555柠檬酸适量适量适量适量适量柠檬酸钠适量适量适量适量适量依地酸盐适量适量适量适量适量香料适量适量适量适量适量苛性钾--适量--水余量余量余量余量余量平均乳化粒径(nm)150150150150150黏腻○◎×○△发涩○○△○○浓厚感○◎○◎◎水润感○○△○○根据表1所示的结果,即便是以总计17.5质量%配合了保湿剂的化妆品,通过配合0.001~0.3质量%的聚丙烯酸,黏腻被抑制,能够得到浓厚感和水润的感触(实施例1~3)。与此相对,不含有油分的比较例1和含有油分但不含有聚丙烯酸的比较例2,感觉到黏腻、浓厚感也变差。需要说明的是,配合了超过0.3质量%的聚丙烯酸的比较例3,尽管浓厚感优异但黏腻、欠缺水润感。根据表2的结果,即便使油分量在0.01~1质量%之间变化,通过配合0.005质量%的聚丙烯酸,黏腻、发涩也会被抑制(实施例4和5);不配合油分的情况下得不到效果(比较例4);相反地,如果将油分量设为5质量%,则为了将其乳化所需要的表面活性剂的量增加,所以产生黏腻、丧失水润感(比较例5)。表3的结果显示,配合了总计15.5质量%保湿剂的化妆品的黏腻、发涩由于聚丙烯酸的添加而被抑制(实施例6和7、比较例6)。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包含在保湿剂中的聚亚烷基二醇的量超过3质量%,虽然能够得到优异的浓厚感,但与聚亚烷基二醇的量为3质量%以下的情况相比较,则表现出产生若干的黏腻(但实际使用上没有问题)(实施例8、9)。(配方例1)化妆水:制造方法:将a混合在70℃下溶解。将其边搅拌边添加至b的混合液中进行乳化,得到化妆水。平均粒径200nm。(配方例2)美白用白浊美容液:制造方法:向搅拌溶解的水相(b)中,边搅拌边添加经加热溶解的表面活性剂/油分层(a),得到白浊美容液。平均粒径200nm。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