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与肛管扩张器相对固定的PPH辅助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5973发布日期:2019-01-05 10:20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与肛管扩张器相对固定的PPH辅助器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与肛管扩张器相对固定的pph辅助器械。



背景技术:

痔疮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肛肠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它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时肛门肿物脱出及便血,发病早期经过保守治疗,大部分症状可得到改善。若痔病发展至三、四期时,保守治疗则显得力不从心,通常需要手术治疗。针对反复便血的二期内痔及三、四期混合痔,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是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吻合术(pph)。

pph微创痔疮手术又称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是建立在肛垫学说基础上的运用吻合器治疗环状脱垂痔的新技术。目前主流是tst微创手术全程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它是在pph术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痔疮治疗技术,tst微创术利用了特制的肛肠镜形成不同开环式窗口,利用吻合探头、锁定痔核,针对痔核的大小和多少来调节痔上黏膜的切除范围,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肛门的正常功能。

然而,现有技术中采用tst手术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首先,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tst,主体器械和pph其实一样的,就是在扩肛器上增加了一些压住粘膜的分界条,然后切除的痔核是分段的,但是费用高,如天臣pph2600元,报90%,天臣tst4300元,只报70%。

其次,在实际临床中,为了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有的临床在做pph手术时,选用压舌板或者脑外科用的脑压板,挡住一部分直肠粘膜,也能达到tst的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不能使得肛门扩张器之间进行相对固定,容易导致压舌板或者脑压板滑落入直肠,增加了手术难度,同时取出困难。其次,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专门针对直肠黏膜设计而成保护板,不能更好的遮挡和保护直肠黏膜。

中国专利文献cn200820210122.3,申请日20081104,专利名称为:一种用于肛肠手术的辅助器械,公开了一种用于肛肠手术的辅助器械,包括:中空的本体,设置在本体的后端的缝合连接部,设置在本体的前端的插入导向部;在手术操作位置痔上粘膜及全部或部分的痔组织可以从该本体内穿过,所述本体的壁上开有至少一个开口,痔上粘膜及全部或部分的痔组织可以通过所述的开口进入到本体中空的内部。

上述专利文献的用于肛肠手术的辅助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不采用辅助导管,仅依赖于本体壁上的开口,就能够让该实用新型更好地来针对非环形切割的痔外科手术,缩短了这个手术的步骤,既利于手术的快速实施,又能进一步减少病人的痛苦。但是,关于一种专门用于遮挡和保护直肠黏膜,使得肛门扩张器之间进行相对固定,防止落入直肠的技术方案则无相应的公开。

综上所述,需要一种专门用于遮挡和保护直肠黏膜,使得肛门扩张器之间进行相对固定,防止落入直肠的pph辅助器械,而关于这种pph辅助器械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专门用于遮挡和保护直肠黏膜,使得肛门扩张器之间进行相对固定,防止落入直肠的pph辅助器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与肛管扩张器相对固定的pph辅助器械,所述的pph辅助器械包括肛管扩张器本体、直肠黏膜保护板;所述的肛管扩张器本体上设有直肠黏膜保护板;

所述的肛管扩张器本体包括扩肛部和限位部;所述的限位部上设有镂空孔;所述的限位部的内壁面设有卡槽;

所述的直肠黏膜保护板包括插入遮挡部和外侧固定部;所述的插入遮挡部和外侧固定部是一体成型的,且插入遮挡部和外侧固定部之间呈夹角分布;所述的插入遮挡部的两个外表面均为直形面;所述的外侧固定部上设有卡扣,该卡扣和限位部上的卡槽相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插入遮挡部的长度为8cm,所述的外侧固定部的长度为3c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肛管扩张器本体的远端设有椎形管。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镂空孔为四个,四个镂空孔环形分布在限位部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卡槽为楔形空腔结构;所述的卡扣为楔形钩状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限位部上的卡槽为环形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卡扣与卡槽之间的配合为过渡配合的方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直肠黏膜保护板的外表面涂有润滑涂层。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卡槽上设有弹性咬合片。

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一种可与肛管扩张器相对固定的pph辅助器械,专门用于遮挡和保护直肠黏膜,使得肛门扩张器之间进行相对固定,防止落入直肠,对于术中医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患者,舒适度好,减少疼痛。

2、肛管扩张器本体的远端设有椎形管,椎形管具有导向缓冲作用,防止扩张器本体在置入时损伤直肠黏膜;卡槽与直肠黏膜保护板的卡扣相配合,从而实现直肠黏膜保护板和扩张器主体相对固定,具有以下效果:a.将直肠黏膜保护板进行固定,确保了直肠黏膜板的位置稳定,能够在术中稳定的保护直肠黏膜,因为手术是一个动态过程,稍有操作不当,就有可能损伤直肠黏膜;b.因直肠黏膜保护板是固定的,使得直肠黏膜保护板不会滑脱,同时,当直肠黏膜保护板取出时,取出方便。

3、插入遮挡部和外侧固定部之间呈夹角分布,该设计方式便于插入直肠黏膜保护板,且插入简单省力。

4、插入遮挡部的长度为8cm,所述的外侧固定部的长度为3cm;该尺寸规格是根据临床经验设计而成,避免尺寸过长,引起直肠黏膜损伤,尺寸过短,则不能较好的保护直肠黏膜。

5、插入遮挡部的两个外表面均为直形面,直形面与肛管扩张器本体之间的贴合性好,使得两个能够紧密贴合在一起。

6、直肠黏膜保护板的外表面涂有润滑涂层,润滑涂层主要是对直肠黏膜保护板的润滑作用,减少皮肤组织对对直肠黏膜保护板的阻力作用,使得直肠黏膜保护板更容易置入。

7、通过将卡槽和卡扣均设计为楔形状结构,使得卡扣与卡槽之间不仅能固定作用,还有相互咬合锁定作用。从而实现直肠黏膜保护板更加稳定的固定在肛管扩张器上。

8、限位部上的卡槽为环形状。这样,使得直肠黏膜保护板上的卡扣能够360度任意方向固定,方便操作,固定效果确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可与肛管扩张器相对固定的pph辅助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肛管扩张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直肠黏膜保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实施例2中卡槽与开扣连接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5是实施例3中的卡槽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肛管扩张器本体11.扩肛部

12.限位部13.镂空孔

14.卡槽2.直肠黏膜保护板

21.插入遮挡部22.外侧固定部

23.卡扣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可与肛管扩张器相对固定的pph辅助器械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可与肛管扩张器相对固定的pph辅助器械,所述的pph辅助器械包括肛管扩张器本体1、直肠黏膜保护板2;所述的肛管扩张器本体1上设有直肠黏膜保护板2。

请参照图2,图2是肛管扩张器本体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肛管扩张器本体1包括扩肛部11和限位部12;所述的限位部12上设有镂空孔13;所述的限位部12的内壁面设有卡槽14。

请参照图3,图3为直肠黏膜保护板2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直肠黏膜保护板2包括插入遮挡部21和外侧固定部22;所述的插入遮挡部21和外侧固定部22是一体成型的,且插入遮挡部21和外侧固定部22之间呈夹角分布;所述的插入遮挡部21的长度为8cm,所述的外侧固定部22的长度为3cm;所述的插入遮挡部21的两个外表面均为直形面;所述的外侧固定部22上设有卡扣23,该卡扣23和限位部12上的卡槽14相配合。

该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的肛管扩张器本体1用于对直肠进行扩张作用,作为一种优选,肛管扩张器本体1的远端设有椎形管,椎形管具有导向缓冲作用,防止扩张器本体在置入时损伤直肠黏膜。

所述的肛管扩张器本体1包括肛管部和限位部12,其中,限位部12上设有镂空孔13和卡槽14,其镂空孔13为四个,四个镂空孔13环形分布在限位部12上。便于插入相关器械。所述的卡槽14与直肠黏膜保护板2的卡扣23相配合,从而实现直肠黏膜保护板2和扩张器主体相对固定,具有以下效果:1.将直肠黏膜保护板2进行固定,确保了直肠黏膜板的位置稳定,能够在术中稳定的保护直肠黏膜,因为手术是一个动态过程,稍有操作不当,就有可能损伤直肠黏膜;2.因直肠黏膜保护板2是固定的,使得直肠黏膜保护板2不会滑脱,同时,当直肠黏膜保护板2取出时,取出方便。

所述的直肠黏膜保护板2包括插入遮挡部21和外侧固定部22,其中,插入遮挡部21和外侧固定部22之间呈夹角分布,该设计方式便于插入直肠黏膜保护板2,且插入简单省力。

所述的插入遮挡部21的长度为8cm,所述的外侧固定部22的长度为3cm;该尺寸规格是根据临床经验设计而成,避免尺寸过长,引起直肠黏膜损伤,尺寸过短,则不能较好的保护直肠黏膜。

所述的插入遮挡部21的两个外表面均为直形面,直形面与肛管扩张器本体1之间的贴合性好,使得两个能够紧密贴合在一起。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卡扣23与卡槽14之间的配合为过渡配合的方式,过渡配合使得肛管扩张器本体1和直肠黏膜保护板2之间不会脱落。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直肠黏膜保护板2的外表面涂有润滑涂层,润滑涂层主要是对直肠黏膜保护板2的润滑作用,减少皮肤组织对对直肠黏膜保护板2的阻力作用,使得直肠黏膜保护板2更容易置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卡槽14上设有弹性咬合片,通过设置弹性咬合片,主要作用是能够使得直肠黏膜保护板2上的卡扣23通过挤压方式与卡槽14相配合,使得直肠黏膜保护板2不会移动。

实施例2

请参照图4,图4为实施例2中卡槽14与开扣连接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卡槽14为楔形空腔结构;所述的卡扣23为楔形钩状结构。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卡槽14和卡扣23均设计为楔形状结构,使得卡扣23与卡槽14之间不仅能固定作用,还有相互咬合锁定作用。从而实现直肠黏膜保护板2更加稳定的固定在肛管扩张器上。

实施例3

请参照图5,图5是实施例3中的卡槽14分布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限位部12上的卡槽14为环形状。这样,使得直肠黏膜保护板2上的卡扣23能够360度任意方向固定,方便操作,固定效果确切。

本发明的一种可与肛管扩张器相对固定的pph辅助器械,专门用于遮挡和保护直肠黏膜,使得肛门扩张器之间进行相对固定,防止落入直肠,对于术中医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患者,舒适度好,减少疼痛。肛管扩张器本体1的远端设有椎形管,椎形管具有导向缓冲作用,防止扩张器本体在置入时损伤直肠黏膜;卡槽14与直肠黏膜保护板2的卡扣23相配合,从而实现直肠黏膜保护板2和扩张器主体相对固定,具有以下效果:a.将直肠黏膜保护板2进行固定,确保了直肠黏膜板的位置稳定,能够在术中稳定的保护直肠黏膜,因为手术是一个动态过程,稍有操作不当,就有可能损伤直肠黏膜;b.因直肠黏膜保护板2是固定的,使得直肠黏膜保护板2不会滑脱,同时,当直肠黏膜保护板2取出时,取出方便,插入遮挡部21和外侧固定部22之间呈夹角分布,该设计方式便于插入直肠黏膜保护板2,且插入简单省力;插入遮挡部21的长度为8cm,所述的外侧固定部22的长度为3cm;该尺寸规格是根据临床经验设计而成,避免尺寸过长,引起直肠黏膜损伤,尺寸过短,则不能较好的保护直肠黏膜;入遮挡部的两个外表面均为直形面,直形面与肛管扩张器本体1之间的贴合性好,使得两个能够紧密贴合在一起;直肠黏膜保护板2的外表面涂有润滑涂层,润滑涂层主要是对直肠黏膜保护板2的润滑作用,减少皮肤组织对对直肠黏膜保护板2的阻力作用,使得直肠黏膜保护板2更容易置入;通过将卡槽14和卡扣23均设计为楔形状结构,使得卡扣23与卡槽14之间不仅能固定作用,还有相互咬合锁定作用。从而实现直肠黏膜保护板2更加稳定的固定在肛管扩张器上;限位部12上的卡槽14为环形状。这样,使得直肠黏膜保护板2上的卡扣23能够360度任意方向固定,方便操作,固定效果确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