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粪菌复合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12042发布日期:2018-09-25 16:11阅读:11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粪菌复合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肠道微生物生态系统是哺乳动物体内最复杂和最大的微生态系统。然而,现今大量抗生素的普遍使用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使得人类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发生了很大改变,正常的肠道菌群受到破坏,甚至发展为难辨梭菌感染,并由此导致了一些新的疾病的产生。“粪菌移植”(fecalmicrobiotatransplantation,fmt)是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粪菌移植作为难治性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的关键挽救治疗,起到的很好的效果。中国运用粪菌移植原理治疗疾病的历史已有1700年之久,公元300年至400年间,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饮粪汁一升,即活”,即使用人粪清治疗食物中毒、腹泻、发热、濒死患者。《本草纲目》中也有用人粪便治疗严重腹泻和食物中毒的内容。现代医学史上,最早的粪菌移植报道于1958年,美国外科医生eiseman等对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严重伪膜性肠炎的4例患者实施粪便移植。1981年,bowden等采用经小肠置管输入粪液的方法治愈16例伪膜性肠炎患者。1983年,瑞典schwan等采用粪便菌液对复发性难治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cdi)患者进行直肠灌肠。2013年,粪菌移植治疗方案被列入美国治疗复发性cdi的临床指南。由于粪菌移植使用的均为活菌,粪菌需要移植到特定的患病部位进行繁殖,才能够起到治疗肠道疾病的效果。目前,标准化全粪菌移植,是在实验室内借助现代仪器设备人性化地分离获得高度纯化的菌群,再经内镜或者引流管将量化的菌液输注到患者肠内。全粪菌移植方式主要包括:鼻饲管、鼻空肠管、上消化道内镜(胃镜)、结肠镜置管或者保留灌肠。这些全粪菌移植方式的缺点是对操作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不方便、患者痛苦不易接受、影响日常生活质量、给药时间长,且不能保证移植后的全粪菌中的有益菌群的生长和活性在受体肠道中占据优势。因此,这些全粪菌移植方法并不具有成为常规疗法的前景。目前,现有研究中存在以粪微生态肠溶胶囊包裹粪菌液,这种方式制成的粪微生态双层肠溶胶囊采用甘油作为保护剂,不含甘油的粪微生态肠溶胶囊在-80℃下保存72h后有效活菌数就会显著降低,保存时间短(闫晨,曹海龙,许梦雀,等.粪微生态肠溶胶囊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j].中华消化杂志,2016,36(6):407-411.)。为了保护和维持粪菌胶囊中的有益菌群数量,现有研究对制备粪菌时的冻干保护剂、冻干条件进行了优化,比如中国专利cn104922158a,但是其主要是为了提升粪菌在制备时冻干的损失情况,并未明确如何延长粪菌胶囊的保存时间。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全粪菌胶囊保存时间短、定植效果不显著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全粪菌复合胶囊,保存时间较长、有益菌群含量显著增加,移植后的作用效果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粪菌复合胶囊,包括壁材和芯材,所述壁材为肠溶胶囊壳,所述芯材包括全粪菌和益生元;所述全粪菌复合胶囊中的有效活菌数为1×1010~2.88×1010个/粒。优选的,所述肠溶胶囊壳选自小肠肠溶胶囊壳或结肠肠溶胶囊壳。优选的,所述全粪菌和益生元的质量比为5~10:2~5。优选的,所述全粪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3~5℃的无菌生理盐水浸泡粪便,搅拌后过滤,取滤液,收集液相组分为粪便滤液;(2)将步骤(1)得到的粪便滤液以1500~3000r/min的转速离心,取沉淀与无菌生理盐水混合,得到全粪菌。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过滤依次采用孔径2mm、1mm、0.5mm和0.25mm的滤网过滤。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粪便质量与无菌生理盐水体积的比为1g:300~800ml;所述步骤(2)中,所述沉淀质量与无菌生理盐水体积的比为1:5~15。优选的,所述益生元包括水苏糖、低聚半乳糖低聚甘露糖和低聚木糖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全粪菌复合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全粪菌和益生元混合,冷冻干燥,得到芯材;将芯材分装入肠溶胶囊壳中,得到全粪菌复合胶囊。优选的,所述冷冻干燥的条件为:冷冻干燥温度-50~-53℃,冷冻干燥时间在24h以内。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技术方案所述全粪菌复合胶囊在制备全粪菌移植制剂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粪菌复合胶囊,包括壁材和芯材,所述壁材为肠溶胶囊壳,所述芯材包括全粪菌和益生元;所述全粪菌复合胶囊中的有效活菌数为1×1010~2.88×1010个/粒。本发明将全粪菌和益生元作为芯材,利用益生元选择性促进有益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特性,显著提高全粪菌中的有益菌群数量,降低致病菌群数量,一方面能够提高全粪菌中具有作用的有益微生物存活时间,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本发明所述全粪菌复合胶囊在肠道定植后的作用效果,对于难治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便秘、腹泻、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食物不耐受、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自闭症、肥胖、糖尿病、哮喘、特应性皮炎、湿疹和阿尔茨海默症等患者均有显著疗效。本发明提供的全粪菌复合胶囊所含全粪菌均为活菌,口服给药的方式能够有效简化全粪菌定植操作;以肠溶胶囊壳作为壁材,可以精准地定位在肠道的病变位置释放全粪菌,也可以提高患者的接受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4中肥胖人群口服全粪菌复合胶囊的前后食物不耐受相关指标的对比图(n=15);图2为实施例4中肥胖人群口服全粪菌复合胶囊前后的肠易激综合征ibs量表评分的对比图(n=15);图3为实施例4中肥胖人群口服全粪菌复合胶囊前后的心理量表评分的对比图(n=15);图4为实施例4中肥胖人群口服全粪菌复合胶囊前后的差异菌群以及与供体的关系。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粪菌复合胶囊,包括壁材和芯材,所述壁材为肠溶胶囊壳,所述芯材包括全粪菌和益生元;所述全粪菌复合胶囊中的有效活菌数为1×1010~2.88×1010个/粒。本发明提供的全粪菌复合胶囊有效期为30d,在此期间胶囊中的全粪菌生物活性不会发生显著改变。在本发明中,所述肠溶胶囊优选的选自小肠肠溶胶囊或结肠肠溶胶囊,根据患病部位的不同,可以选择具体的种类。肠溶胶囊能够有效抵御胃液的分解,在肠道ph值条件下才会大量释放有效物质。因而利用肠溶胶囊壳作为壁材能够有效保护全粪菌抵达肠道,减少全粪菌损失,进而实现通过口服途径给药。本发明对所述肠溶胶囊的组成和来源无特殊限定,采用符合药典标准的肠溶胶囊壳即可。在本发明中,当所述肠溶胶囊选择为小肠肠溶胶囊时,所述胶囊壳在ph值为6~7的范围内溶解,在酸性环境下(胃液)中基本不释放有效物质。小肠的ph值在6~7的范围内,口服本发明所述的全粪菌复合胶囊后,当胶囊移动到小肠部位时胶囊壳被溶解,胶囊内的全粪菌定位释放于小肠部分,完成全粪菌移植,全粪菌在小肠内繁殖并发挥生物活性,达到重建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目的。同时,本发明所述的全粪菌复合胶囊中所含益生元也被释放到小肠中,能够为移植的全粪菌提供充足养分,防止有益微生物被患者肠道内恶劣环境影响而失效。在本发明中,当所述肠溶胶囊选择为结肠肠溶胶囊时,所述胶囊壳在ph值为7~8的范围内溶解,在酸性环境下(胃液)中基本不释放有效物质。本发明所述全粪菌复合胶囊在结肠中的表现同上,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发明中,所述芯材中,全粪菌和益生元的质量比优选为5~10:2~5,更优选为6~8:3~4。本发明所述的全粪菌复合胶囊中,芯材含量根据全粪菌每克的活菌数确定。在本发明中,所述益生元主要起到刺激全粪菌中的有益菌群增殖的作用,并且能够提高全粪菌复合胶囊的保存期限,即维持和提高全粪菌复合胶囊中全粪菌的有效活菌数。按照本发明限定的全粪菌和益生元质量比进行复配,能够显著提高全粪菌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并将全粪菌复合胶囊的有效期限延长到30d左右。所述益生元的添加量低于本发明所述范围则无法起到有效促进有益微生物生长以及维持全粪菌有效活菌数的作用;益生元的添加量高于本发明所述范围则容易导致全粪菌菌群失衡,在患者肠道内定植后也无法发挥有效的治疗作用。在本发明中,所述全粪菌优选的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1)以3~5℃的无菌生理盐水浸泡粪便,搅拌后过滤,取滤液,得到粪便滤液;(2)将步骤(1)得到的粪便滤液以1500~3000r/min的转速离心,取沉淀与无菌生理盐水混合,得到全粪菌。在本发明中,所述粪便来源于健康供体的离体粪便,所述健康供体的判断标准如下:(一)供体选入标准:a1、年龄18~23岁,身体健康,未婚男女;a2、生活规律,无不良嗜好;a3、三个月内无抗生素应用史;a4、无胃肠道疾病;a5、血清学和粪便传染性病原体检查及培养均为阴性;a6、肠道菌群种类及多样性好:经高通量肠道菌群16srdna基因检测后判断为,益生菌种类及菌群的多样性好。(二)供体排除标准:b1、药物服用史:三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泻药、减肥药或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者;b2、病毒接触史:曾经或近期暴露于hiv病毒、甲肝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者;b3、疾病史:精神性疾病、恶性肥胖、便秘、糖尿病、炎症性肠病、过敏、代谢综合征、免疫力低下、自身免疫性疾病、肠道相关疾病、慢性疲劳综合症、消化系统手术史、胃肠道恶性肿瘤或息肉者、特异反应性疾病,如湿疹、哮喘和胃肠道嗜酸性细胞相关疾病等;b4、病毒学和病原学:血清学检测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甲肝病毒(hav)、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巨细胞病毒、eb病毒(ebv)、梅毒、类圆线虫和阿米巴原虫等;粪便样本检测出幽门螺杆菌、耶尔森菌、弯曲杆菌、志贺菌属、沙门菌属、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轮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弓形虫和贾第虫等;b5、存在高风险性行为史、吸毒或违禁药物使用史、近期有监禁史或近期有疫区旅游史。满足上述供体选入标准的全部条件,并且不存在供体排除标准中的任意一项的人类,即判断为健康供体。在本发明中,所述离体粪便的离体时间优选的不超过1h,更优选的不超过0.5h。全粪菌移植主要是利用健康人群的正常肠道菌群结构调理患者被破坏的肠道菌群结构,因而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健康供体判断标准能够准确地寻找到肠道菌群正常的全粪菌原料,即获得对于肠道紊乱具有治疗作用的全粪菌菌群。本发明对所述粪便中的全粪菌组成无特殊限定,选择本发明所述健康供体的离体粪便即可。本发明通过提供离体粪便前一周的饮食调整,能够有效避免健康供体摄入高糖、高脂以及刺激性食物,进而使得到的离体粪便中全粪菌菌群结构更为合理,提高本发明所述全粪菌复合胶囊的治疗效果。得到粪便后,本发明以3~5℃的无菌生理盐水浸泡粪便1~2min,后搅拌过滤,取滤液,得到粪便滤液。在本发明中,采用低温(3~5℃)的无菌生理盐水浸泡粪便的目的是为了在低温下保持粪便中菌群活性。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粪便的质量与无菌生理盐水的体积之间的比为1g:300~800ml,更优选为1g:400~600ml。本发明在浸泡结束后对粪便和无菌生理盐水的混合物进行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在本发明中,所述搅拌时间优选为1~2min。本发明对所述搅拌的搅拌方式无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已知的搅拌方式混匀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搅拌后的过滤是为了去除粪便中的残渣和大颗粒物质。为了进一步提升过滤效果,本发明优选的采用逐级过滤的方式进行。当采用逐级过滤时,本发明优选的依次采用孔径2mm、1mm、0.5mm和0.25mm的滤网过滤,取最后一次滤得的滤液,即为全粪菌滤液。得到全粪菌滤液后,本发明将全粪菌滤液以1500~3000r/min的转速离心,离心得到的沉淀用无菌生理盐水重悬,从而得到全粪菌。本发明所述的全粪菌制备方法中,从全粪菌浸泡至离心沉淀用无菌生理盐水重悬的过程用时优选的不超过40min,更优选为20~30min,以保持全粪菌菌群的稳定性和活性。在本发明中,所述离心转速优选为2000~2500r/min。在本发明中,所述离心时间优选为3~5min,更优选为4min。在本发明所述的离心转速下,全粪菌滤液中的微生物被沉降,实现全粪菌菌群与粪便中水溶性物质的分离,进一步纯化全粪菌。本发明为了进一步提高纯化效果,优选的采用多次离心的方式。具体的,本发明优选的对全粪菌滤液离心2~4次,从第二次离心起将上一次离心所得沉淀与无菌生理盐水混合,以1500~3000r/min的转速离心3~5min,取最后一次离心得到的沉淀用无菌生理盐水重悬,得到全粪菌。在本发明中,所述多次离心时,上一次离心所得沉淀的质量与无菌生理盐水的体积比优选为1:4~8,更优选为1:5~7。在本发明中,所述重悬时,最后一次离心得到的沉淀质量与无菌生理盐水的体积之比优选为1:5~15,更优选为1:8~12。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全粪菌菌群结构合理,有益微生物被大量保留,活性和稳定性好。在本发明中,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全粪菌菌群中有效活菌数在6.8×1010个/g以上,更优选为19.6~32.4×1010个/g。在本发明中,所述益生元优选的包括水苏糖、低聚半乳糖、低聚甘露糖和低聚木糖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的,所述益生元至少包括水苏糖和低聚半乳糖这两种。水苏糖与低聚半乳糖复配后能够显著提高益生元特性,将水苏糖与低聚糖半乳糖、低聚甘露糖复配后能够更近一步的提高益生元效果,即提高益生元有关促进有益菌群生长、维持和增强全粪菌活性的作用。在本发明中,当所述益生元优选的包括水苏糖和低聚半乳糖时,二者的质量比优选为1:10~10:1。更优选的,所述益生元还包括低聚甘露糖,所述水苏糖和所述低聚甘露糖的质量比优选为1:5~5:1。本发明对所述益生元的制备方法无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已知方法即可,比如直接混合。试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全粪菌复合胶囊与不含有益生元的全粪菌肠溶胶囊相比,全粪菌菌群中的双歧杆菌、柔嫩梭菌、阿克曼氏菌以及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含量显著升高,全粪菌菌群中的梭菌、嗜血杆菌和嗜胆菌等主要致病菌群含量显著降低。即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全粪菌复合胶囊中全粪菌结构更为合理,移植到患者肠道后的治疗效果更佳。试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全粪菌复合胶囊能够有效改善肥胖人群的食物不耐受相关指标、降低肥胖人群的肠易激综合征ibs量表评分、降低肥胖人群的焦虑和抑郁评分、肥胖人群中的瘤胃菌丰度显著上升等,即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全粪菌复合胶囊对于难治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便秘、腹泻、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食物不耐受、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自闭症、肥胖、糖尿病、哮喘、特应性皮炎、湿疹以及阿尔茨海默症有显著疗效。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全粪菌复合胶囊的制备方法,将全粪菌和益生元混合,冷冻干燥,得到芯材;将芯材分装入肠溶胶囊壳中,得到全粪菌复合胶囊。在本发明中,对全粪菌和益生元的混合物进行冷冻干燥是为了去除其中的水分,并提高全粪菌的稳定性。在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中,全粪菌和益生元混合后进行冷冻干燥,益生元还能够起到冻干保护剂的作用,防止冷冻干燥步骤可能造成的显著降低全粪菌中有效活性,保护全粪菌的活性和稳定性。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冷冻干燥方式优选为真空冷冻干燥。在本发明中,所述冷冻干燥温度优选为-50~-53℃,更优选为-52℃;在本发明中,所述冷冻干燥时间优选的控制在24h以内,更优选为18~24h。在本发明中,当所述冷冻干燥方式为真空冷冻干燥时,所述真空度优选为10~20pa,更优选为10pa。本发明对将芯材分装至肠溶胶囊壳中制成胶囊的过程无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已知的胶囊制备方式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芯材的填装量根据芯材所含的有效活菌数以及胶囊壳容量确定,使得最终得到的全粪菌复合胶囊中有效活菌数达到1×1010~2.88×1010个/粒即可。本发明提供的全粪菌复合胶囊制备方法简单,操作容易,适宜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全粪菌复合胶囊在制备全粪菌移植制剂中的应用。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全粪菌复合胶囊可以与全粪菌移植技术联用,也可以作为唯一有效成分施用,均可以达到有效的全粪菌移植目的,操作简便,胶囊无异味,患者接受程度高。进一步来说,为了提高全粪菌移植效果,接受全粪菌移植的患者应空腹服用本发明提供的全粪菌复合胶囊;更优选的,接受全粪菌移植的患者在服用前一天做肠道清洁,以便全粪菌能够更有效的到达病患部分,加快移植速度。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1)材料收集:按照健康供体的判断标准选择健康供体,将健康供体捐献的离体新鲜粪便放入粪便采集桶;(2)菌液稀释:将100g离体新鲜粪便加入400ml、4℃的无菌生理盐水中浸泡1分钟,用搅拌器搅拌均匀,约1分钟;(3)过滤:用不锈钢筛网依次过滤,滤网目数逐级递增2mm、1mm、0.5mm、0.25mm,去除粪便残渣和大颗粒物质,取最终过滤的滤液,即得全粪菌滤液;(4)将全粪菌滤液进行离心清洗:分3次第1次离心:5分钟、2000r/min,去上清,留沉淀物(5ml),加生理盐水至45ml,摇匀;第2次离心:3分钟、2000r/min,去上清,留沉淀物,加生理盐水至45ml,摇匀;第3次离心:3分钟、2000r/min,去上清,留沉淀物,加生理盐水至20ml,得到全粪菌,同时加入3.7g重量比为1:1的水苏糖和低聚半乳糖,摇匀;(5)冷冻干燥:将全粪菌和益生元的混合物分装冻干瓶中,在-20℃下冷冻2h定型后,上冷冻干燥机-50℃、20kpa下冷冻24h,制备成芯材;(6)分装胶囊:在生物安全柜中将芯材装入小肠肠溶性胶囊壳中制备成胶囊。所述小肠肠溶性胶囊壳,按重量份计包括:明胶100重量份;水3~8重量份;海藻酸钠8~15重量份;丙烯酸树脂8~15重量份;醋酸正丁酯20~45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5~25重量份。胶囊壳能够在ph值6~7的范围内溶解,胶囊装填量0.15g,每颗全粪菌复合胶囊含2.88×1010个活性菌。患者口服制备得到的全粪菌复合胶囊,全粪菌复合胶囊在小肠肠液的作用下溶解,将全粪菌定位移植至小肠部位。实施例2(1)材料收集:按照健康供体的判断标准选择健康供体,将健康供体捐献的离体新鲜粪便放入特殊的粪便采集桶;(2)菌液稀释:将100g离体新鲜粪便加入500ml、4℃的无菌生理盐水中浸泡1分钟,用搅拌器搅拌均匀,约1分钟;(3)过滤:用不锈钢筛网依次过滤,滤网目数逐级递增2mm、1mm、0.5mm、0.25mm,去除粪便残渣和大颗粒物质,收集全粪菌悬液;(4)离心清洗:分2次第1次离心:5分钟2500转,去上清,留沉淀物(5ml),加生理盐水至45ml,摇匀;第2次离心:3分钟2500转,去上清,留沉淀物,加生理盐水至20ml,得到全粪菌,同时加入3.7g低聚甘露糖,摇匀;(5)冷冻干燥:将全粪菌和益生元的混合物分装冻干瓶中,在-20℃下冷冻2小时定型后,上冷冻干燥机-53℃、20kpa下冷冻20小时,制备成芯材;(6)分装胶囊:在生物安全柜中将全粪菌粉装入结肠肠溶胶囊壳中制备成胶囊,该胶囊壳系用明胶加辅料和适宜的肠溶材料制成的空心硬胶囊,定位于回盲部及结肠前端崩解释药的肠溶胶囊,能够在ph值7~8的范围内溶解,产品执行《中国药典》标准,胶囊装填量0.09g,每颗全粪菌胶囊含2.88×1010个活性菌。患者口服制备得到的全粪菌复合胶囊,全粪菌复合胶囊在结肠肠液的作用下溶解,将全粪菌定位移植至结肠部位。对比例1除不添加益生元外,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对照全粪菌胶囊。实施例3将对比例1制备的对照全粪菌胶囊和实施例1制备的全粪菌复合胶囊置于4℃下的冰箱保存24h后,利用16s基础检测保存后的胶囊中全粪菌种类和丰度变化,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表1、是否加入益生元对全粪菌中主要有益菌群含量的影响菌(属)对比例1实施例1双歧杆菌4.3355.153柔嫩梭菌3.6324.081阿克曼氏菌0.0390.047乳酸杆菌0.0140.020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对比例1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胶囊中有益微生物菌群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对比发现,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全粪菌复合胶囊比对比例1制备的对照全粪菌胶囊的有益菌群含量均有显著提高。表2.健康供体全粪菌中主要致病菌群在添加特定益生元前后的含量对比菌(属)对比例1实施例1梭菌0.5850.54嗜血杆菌0.0580.049嗜胆菌0.0120克雷伯氏菌00不动杆菌00螺杆菌00沙门氏菌00志贺氏菌00由表2数据可知,对比例1和实施例1提供的胶囊中致病菌群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经比较发现,对比例1制备的对照全粪菌胶囊中,主要致病菌群的含量要高于实施例1制备的全粪菌复合胶囊。综合表1和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以益生元作为芯材能够有效调节全粪菌的菌群结构,显著提高有益菌群含量并降低有害菌群含量,使菌群结构更合理,移植后的全粪菌作用效果更显著。实施例4本次试验对全粪菌复合胶囊的作用效果进行验证。(1)干预对象:体重指数(bmi)≥28、食物不耐受检测至少存在1种或1种以上不耐受食物的肥胖人群,共15例;(2)健康供体:根据预先设定的饮食参考表提前一周对健康供体饮食进行调整,避免摄入高糖、高脂以及刺激性食物,多吃果蔬和富含膳食纤维食物;(3)按照实例1制备全粪菌复合胶囊;(4)干预对象在干预第一天口服30粒全粪菌移植胶囊复合物,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第30天利用16s技术测定比较其各项的指标变化情况,包括:食物不耐受种类和级别、腹痛评分、每日排便频次、肠易激综合征(ibs)量表评分、焦虑量表(sas)评分、抑郁量表(sds)评分以及干预前后受体(肥胖)人群肠道菌群构成种类及含量丰度变化情况。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肥胖人群服用本发明提供的全粪菌复合胶囊前后的腹痛评分、每日排便次数以及2级食物不耐受的食物种类数量均有显著降低(p<0.01),1级食物不耐受和3级食物不耐受的食物种类数量也相应的降低。如图2所示,肥胖人群服用本发明提供的全粪菌复合胶囊前后的ibs-sss量表评分显著降低(p<0.01),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全粪菌复合胶囊能够显著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如图3所示,肥胖人群服用本发明提供的全粪菌复合胶囊前后的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1),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全粪菌复合胶囊能够显著改善肥胖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如图4所示,肥胖人群服用本发明提供的全粪菌复合胶囊后,在科分类水平上,其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丰度显著上升,p<0.01,并与健康供体趋于一致;据文献报道,瘤胃菌科可以促进scfas生成,从而可以改善宿主葡萄糖和能量的代谢。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全粪菌复合胶囊能够有效地调节肥胖人群肠道菌群结构。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全粪菌复合胶囊服用后能够有效地移植到患者病患部位,并快速发挥治疗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的食物不耐受、腹痛、腹泻、肠易激综合征、心理健康状况等症状。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