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中药敷剂,具体是指一种治疗肩周炎颈椎病的热敷剂及其热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节奏的提高,身边患肩周炎、颈椎病、等疾病的人群越来越多,上述病痛为人们带来了不便。目前治疗手段是以西药、手术及中西药结合为主,但采用手术治疗的危险大,手术预后不佳且容易复发;直接向疼痛部位注射药物、做牵引、小针刀、针灸,按摩推拿等方式也只能暂时解决疼痛,内服药物多为含激素的止痛类药物,长期服用会对人体产生很严重的不良反应;人们也会采用中药内服进行治疗,但是疗效慢,疗程长,这都为使用者带来了不便。关于肩周炎颈椎病的治疗,热敷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可以解除肩颈部肌肉痉挛,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使肌肉放松,能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祛风除湿、缓解痉挛、止痛的作用。申请人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利用中药热敷方法治疗肩周炎颈椎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而且简便易行、无损伤、痛苦小、治愈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治疗肩周炎颈椎病的热敷剂,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肩周炎颈椎病的热敷剂及其热敷方法,热敷方法效果显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肩周炎颈椎病的热敷剂及其热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或其提取物制得:伸筋草5-15份、川芎5-15份、透骨草5-15份、红花5-15份、防风5-15份、羌活5-15份、艾叶10份、白芷5-15份、独活5-15份、两面针5-15份、乳香5-15份、没药5-15份、威灵仙5-15份、细辛3-10份、半夏3-10份、茯苓3-10份、川乌3-10份、徐长卿5-15份、牛大力5-15份、小萝伞5-15份、大萝伞5-15份、驳骨草5-15份、当归5-15份、延胡索5-15份、胆南星3-10份、天茄根5-15份。
一种治疗肩周炎颈椎病的热敷剂及其热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将各组份去杂质,烘干后按重量配比混合研磨成100~150目的中药粉末,放于纱布袋内,所得中药粉未加入30~40度米酒在45~80℃下加热搅拌制成所述中药敷剂。蒸热后局部外熨,每日1-2次,每次1个小时,连用7天后换新药,28天一疗程。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所选用的药材的药理学基础为:
伸筋草,性味:苦、微辛、温,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之功效,用于治疗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川芎,性味:辛、温,有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透骨草,性味:甘、辛、温,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解毒化疹之功效,用于治疗肢体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筋骨拘挛、心腹腰膝疼痛;
红花,性味:辛、温,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经闭、症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防风,性味:辛、甘、微温。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脾虚湿盛;
羌活,性味:辛、苦、温,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头痛无汗、油印寒湿痹、风水浮肿、疮疡肿毒;
艾叶,性味:辛、苦、温,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之功效,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
白芷,性味:辛、温,有祛风燥湿、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独活,性味:辛、苦、微温,有祛风除湿,痛痹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
两面针,性味:苦、辛、平,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跌扑损伤、胃痛、牙痛、风湿痹痛、毒蛇咬伤、外治烧烫伤;
乳香,性味:辛、苦、温,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症瘕腹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没药,性味:辛、苦、平,有散瘀定痛、消肿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威灵仙,性味:辛、咸、温,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细辛,性味:辛、温,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半夏,性味:辛、温、有毒,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
茯苓,性味:甘、淡、平,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功效,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川乌,性味:辛、苦、热、有大毒,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徐长卿,性味:辛、温,有祛风化湿、止痛止痒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胃痛胀满、牙痛、腰痛、跌扑损伤、荨麻疹、湿疹;
牛大力,性味:甘、平,有补虚润肺、强筋活络之功效,用于治疗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炎、遗精、白带;
小萝伞,性味:苦、甘、辛、温,有活血调经、怯风除湿之功效,用于治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大萝伞,性味:苦、凉,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之功效,用于治疗扁桃体炎、白喉、咽喉炎、痢疾、肠伤寒、风湿疼痛、腰肌劳损、风火牙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蛇咬伤、疮疡肿毒、下肢溃疡;
驳骨草,性味:苦、凉,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肠炎、痢疾、风湿骨痛、跌打伤折;
当归,性味:甘、辛、温,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延胡索,性味:辛、苦、温,有活血、利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胆南星,性味:苦、微辛、凉,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之功效,用于治疗痰热咳嗽、咯痰黄稠、中风痰迷、癫狂惊痫;本发明是基于中药热敷治疗肩周炎颈椎病的原则,从依据肩周炎颈椎痛的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认为:就肩周炎颈椎病,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肩周炎颈椎病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热敷效果好,简便易行、无损伤、痛苦小、治愈率高、见效快、治疗彻底无复发,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热敷剂,特别适合临床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是对于本发明内容的进一步说明以作为对本发明技术内容的阐释,但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并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所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所作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与调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一种治疗肩周炎颈椎病的热敷剂及其热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或其提取物:伸筋草5份、川芎5份、透骨草5份、红花5份、防风5份、羌活5份、艾叶5份、白芷5份、独活5份、两面针5份、乳香5份、没药5份、威灵仙5份、细辛3份、半夏3份、茯苓3份、川乌3份、徐长卿5份、牛大力5份、小萝伞5份、大萝伞5份、驳骨草5份、当归5份、延胡索5份、胆南星3份、天茄根5份。
一种所述的治疗肩周炎颈椎病的热敷剂的热敷方法,将上述各组份去杂质,烘干后按重量配比混合研磨成100目的中药粉末,放于纱布袋内,所得中药粉未加入30~40度米酒在45~80℃下加热搅拌制成所述中药敷剂。蒸热后局部外熨,每日1次,每次1个小时,连用7天后换新药,28天一疗程。
实施例2:一种治疗肩周炎颈椎病的热敷剂及其热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或其提取物:伸筋草10份、川芎10份、透骨草10份、红花10份、防风10份、羌活10份、艾叶10份、白芷10份、独活10份、两面针10份、乳香10份、没药10份、威灵仙10份、细辛5份、半夏5份、茯苓5份、川乌5份、徐长卿10份、牛大力10份、小萝伞10份、大萝伞10份、驳骨草10份、当归10份、延胡索10份、胆南星5份、天茄根10份。
一种所述的治疗肩周炎颈椎病的热敷剂的热敷方法,将上述各组份去杂质,烘干后按重量配比混合研磨成120目的中药粉末,放于纱布袋内,所得中药粉未加入30~40度米酒在45~80℃下加热搅拌制成所述中药敷剂。蒸热后局部外熨,每日2次,每次1个小时,连用7天后换新药,28天一疗程。
实施例3:一种治疗肩周炎颈椎病的热敷剂及其热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或其提取物:伸筋草15份、川芎15份、透骨草15份、红花15份、防风15份、羌活15份、艾叶15份、白芷15份、独活15份、两面针15份、乳香15份、没药15份、威灵仙15份、细辛10份、半夏10份、茯苓10份、川乌10份、徐长卿15份、牛大力15份、小萝伞15份、大萝伞15份、驳骨草15份、当归15份、延胡索15份、胆南星10份、天茄根15份。
一种所述的治疗肩周炎颈椎病的热敷剂的热敷方法,将上述各组份去杂质,烘干后按重量配比混合研磨成150目的中药粉末,放于纱布袋内,所得中药粉未加入30~40度米酒在45~80℃下加热搅拌制成所述中药敷剂。蒸热后局部外熨,每日1次,每次1个小时,连用7天后换新药,28天一疗程。
应用实施例
将本发明实施例1、2、3用于治疗肩周炎颈椎病的热敷剂对不同肩周炎颈椎病的患者采用随机测试,经过200例子疗效验证,结果显示:该热敷剂对坐骨神经痛、风湿关节痛、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跌打内伤、麻木等病的疗效显著,且简便易行、无损伤、痛苦小、治愈率高、见效快,治疗彻底无复发。以下通过运用本发明实施例1、2、3、所得的用于治疗肩周炎颈椎病的中药热敷剂后的临床疗效观察实例:
1、宋某某,男,55岁。患腰椎间盘突出8年,自诉腰痛、腿麻,治疗前无法正常行走,卧床中,腰痛难忍,夜不能眠,紧急外出时需家人搀扶,连续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中药敷剂4个疗程痊愈,其之前还有胃部反酸,食欲差,脚部冰冷,脚底盗汗,脾胃虚的症状,在使用本发明的中药敷剂后也均得到缓解,症状减轻。
2、张某某,女,49岁。患肩周炎3年,自诉右肩关节周围、右上臂、右肩后肩上疼痛,抬举刚及脐上,后伸及裤腰带,肩部肌肉萎缩,夜晚疼痛加重,天气变冷疼痛加重。连续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中药敷剂2个疗程痊愈。
3、赵某某,女,33岁。患肩周炎3个月,自诉前臂艰难抬起,抬臂高度不过头,后背时手腕超不过胯关节,平抬时与身体约成130度,但不能在向上举。连续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中药敷剂1个疗程痊愈。
4、彭某某,女,48岁。患神经根型颈椎病1年半,自诉平时头晕、头痛、颈部酸痛伴双下肢麻木,呈间歇发作。连续实用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中药敷剂2个疗程痊愈。
在跟踪验证的200例患者中,男女患者各半,年龄为28-80岁,平均年龄54岁,医院确诊肩周炎或者颈椎病的患者占126例,自感有相关病症而未去就诊占74例。疗效佳占198例,自感效果无效占2例。痊愈后停药2个月复发率为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