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脊髓损伤实验模型的装置和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71652发布日期:2019-01-02 23:1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备脊髓损伤实验模型的装置和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实验器械领域,涉及脊髓损伤实验,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脊髓损伤实验模型的装置和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脊柱、脊髓损伤常发生于工矿、交通事故,战时和自然灾害时可成批发生。伤情严重复杂,多发伤、复合伤较多,并发症多。脊髓损伤高发于16-30岁青壮年人群,不仅给个人生理和心理带来灾难性打击,同时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脊髓损伤的有效救治已成为急需突破的重点领域,过去几十年,大量研究集中于寻找有助于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策略方法,但目前仍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疗措施,部分原因在于对脊髓损伤后病理机制的认识不够充分。为了研究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通常需要先采用动物模型(大小鼠脊髓损伤)进行研究,而实验的基础是要有一致性好、操作简便、易于重复的脊髓损伤实验模型。现有技术中目前都是人工通过利器对大小鼠脊髓造成损伤来制备实验模型,但是这种纯人工操作由于每次操作人员不同及力度不一等影响因素,导致每次实验模型造成的病理损伤程度都不一样,难以重复实验,并行的实验之间由于实验模型的不同而很难有对照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脊髓损伤实验模型的装置和固定机构、夹持头和固定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夹持制备脊髓损伤实验模型,造成实验模型不统一,实验结果之间难以对比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制备脊髓损伤实验模型的装置,包括损伤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的固定机构位于损伤机构的下方,固定机构与损伤机构相互独立且相对位置可调节;

所述的损伤机构包括调节基座,调节基座上安装有损伤夹持头,所述的损伤夹持头包括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第一夹持片的顶端和第二夹持片的顶端固结在一起,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之间从顶部到底部呈渐开状设置,第一夹持片的底端固结有第一夹持针,第二夹持片的底端固结有第二夹持针;

第一加持片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凸起,第二加持片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块,每次限位凸起和限位块接触时第一夹持针和第二夹持针之间的距离相等;

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底板,底板上固定有一对立柱,立柱顶部固定有一对平行的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与底板平行设置,每个套筒内穿有一根横杆,横杆的一端固结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与底板平行设置且与横杆垂直设置,一对第二套筒同轴布置;

每个第二套筒内套装有一个固定螺纹筒,固定螺纹筒的内端固定有外端板,外端板的一侧固结有垂直外端板的固定齿板,固定齿板上铰接有内端板的一侧,内端板的另一侧固结有垂直内端板的活动齿板,固定齿板和活动齿板的配合用于夹持脊椎;

固定螺纹筒内安装有螺杆,螺杆的内端伸出固定螺纹筒的内端穿过外端板且与内端板可转动式相连,螺杆的外端伸出螺纹筒的外端且端部设置有螺栓头,转动螺杆即可调节活动齿和固定齿之间的夹角;

第一套筒上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第二套筒上设置有第二紧固螺栓。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调节基座包括配重底座,配重底座上安装有可拆卸的纵向轨道,纵向轨道上安装有纵向滑块,纵向滑块上配套有第四紧固螺栓;

纵向滑块上安装有转动座,转动座能够绕着竖向轴旋转,转动座上设置有第一锁定手柄;转动座上安装有摇摆座,摇摆座能够相对转动座摆动,摇摆座上设置有第二锁定手柄;

摇摆座上固结有竖向轨道,竖向轨道上安装有竖向滑块,竖向滑块上安装有竖向升降螺栓,竖向升降螺栓用于控制竖向滑块在竖向轨道上升降;

竖向滑块上固结有横向固定轨道,横向固定轨道上安装有横向移动轨道,横向固定轨道上安装有横向运动螺栓,横向运动螺栓用于控制横向移动轨道在横向固定轨道上运动;

横向运动轨道的端部安装有横向固定块,横向固定块上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用于夹持固定损伤夹持头,固定座上配套有第五紧固螺栓。

所述的配重底座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的纵向轨道的底部设置有一对安装柱,安装柱插入在安装孔内,安装孔上配套有第三紧固螺栓,用于锁定安装柱。

所述的竖向轨道和竖向滑块之间、横向固定轨道和横向运动轨道之间均通过齿轮和齿条配合传动,竖向升降螺栓和横向运动螺栓均与齿轮相连。

所述的纵向滑块、转动座、摇摆座、竖向轨道和横向移动轨道上均设置有刻度条。

所述的第一夹持针和第二夹持针均呈四棱锥状。

所述的限位块可拆卸式安装在第二夹持片上。

所述的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上均加工有多个通孔。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固定机构,包括底板,底板上固定有一对立柱,立柱顶部固定有一对平行的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与底板平行设置,每个套筒内穿有一根横杆,横杆的一端固结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与底板平行设置且与横杆垂直设置,一对第二套筒同轴布置;

每个第二套筒内套装有一个固定螺纹筒,固定螺纹筒的内端固定有外端板,外端板的一侧固结有垂直外端板的固定齿板,固定齿板上铰接有内端板的一侧,内端板的另一侧固结有垂直内端板的活动齿板,固定齿板和活动齿板的配合用于夹持脊椎;

固定螺纹筒内安装有螺杆,螺杆的内端伸出固定螺纹筒的内端穿过外端板且与内端板可转动式相连,螺杆的外端伸出螺纹筒的外端且端部设置有螺栓头,转动螺杆即可调节活动齿和固定齿之间的夹角;

第一套筒上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第二套筒上设置有第二紧固螺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ⅰ)本发明的装置通过损伤机构和夹持机构的配合,能够增加脊髓损伤实验模型制备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准性,能够制备出标准化的统一的脊髓损伤实验模型,对于后续的脊髓损伤病理评估做好基础,从而能够提高实验结果的精准性及一致性。本发明的装置操作方便,成本较低,便于工业化推广。

(ⅱ)本发明的固定机构能够很稳定地夹持脊椎,在脊髓损伤实验模型制备过程中方便实验操作人员操作,固定机构的可调整范围较大,适用面广,通过螺杆调整夹紧程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损伤机构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损伤机构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损伤夹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损伤机构,2-固定机构,3-调节基座,4-损伤夹持头,5-刻度条;

201-底板,202-立柱,203-第一套筒,204-横杆,205-第二套筒,206-固定螺纹筒,207-外端板,208-固定齿板,209-内端板,210-活动齿板,211-螺杆,212-螺栓头,213-第一紧固螺栓,214-第二紧固螺栓;

301-配重底座,302-纵向轨道,303-纵向滑块,304-安装孔,305-安装柱,306-第三紧固螺栓,307-第四紧固螺栓,308-转动座,309-第一锁定手柄,310-摇摆座,311-第二锁定手柄,312-竖向轨道,313-竖向滑块,314-竖向升降螺栓,315-横向固定轨道,316-横向移动轨道,317-横向运动螺栓,318-横向固定块,319-固定座,320-第五紧固螺栓;

401-第一夹持片,402-第二夹持片,403-第一夹持针,404-第二夹持针,405-限位凸起,406-限位块,407-通孔。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固定机构,包括底板201,底板201上固定有一对立柱202,立柱202顶部固定有一对平行的第一套筒203,第一套筒203与底板201平行设置,每个套筒203内穿有一根横杆204,横杆204的一端固结有第二套筒205,第二套筒205与底板201平行设置且与横杆204垂直设置,一对第二套筒205同轴布置;

每个第二套筒205内套装有一个固定螺纹筒206,固定螺纹筒206的内端固定有外端板207,外端板207的一侧固结有垂直外端板207的固定齿板208,固定齿板208上铰接有内端板209的一侧,内端板209的另一侧固结有垂直内端板209的活动齿板210,固定齿板208和活动齿板210的配合用于夹持脊椎;

固定螺纹筒206内安装有螺杆211,螺杆211的内端伸出固定螺纹筒206的内端穿过外端板207且与内端板209可转动式相连,螺杆211的外端伸出螺纹筒206的外端且端部设置有螺栓头212,转动螺杆211即可调节活动齿板210和固定齿板208之间的夹角;

第一套筒203上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213,第二套筒205上设置有第二紧固螺栓214。

实施例2: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一种用于制备脊髓损伤实验模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损伤机构1和固定机构2,所述的固定机构2位于损伤机构1的下方,固定机构2与损伤机构1相互独立且相对位置可调节;

所述的损伤机构1包括调节基座3,调节基座3上安装有损伤夹持头4,所述的损伤夹持头4包括第一夹持片401和第二夹持片402,第一夹持片401的顶端和第二夹持片402的顶端固结在一起,第一夹持片401和第二夹持片402之间从顶部到底部呈渐开状设置,第一夹持片401的底端固结有第一夹持针403,第二夹持片402的底端固结有第二夹持针404;

第一加持片401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凸起405,第二加持片402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块406,每次限位凸起405和限位块406接触时第一夹持针403和第二夹持针404之间的距离相等;

所述的固定机构2采用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机构。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夹持针403和第二夹持针404均呈四棱锥状,便于夹持损伤。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限位块406可拆卸式安装在第二夹持片402上。限位块406可以根据不同的损伤要求更换不同的厚度,进而可以调整第一夹持针403和第二夹持针404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夹持片401和第二夹持片402上均加工有多个通孔407,用于降低第一夹持片401和第二夹持片402由于材料本身带来的刚度,便于夹持,同时也减轻重量,节约材料。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方案,调节基座3包括配重底座301,配重底座301上安装有可拆卸的纵向轨道302,纵向轨道302上安装有纵向滑块303,纵向滑块303上配套有第四紧固螺栓307;

纵向滑块303上安装有转动座308,转动座308能够绕着竖向轴旋转,转动座308上设置有第一锁定手柄309;转动座308上安装有摇摆座310,摇摆座310能够相对转动座308摆动,摇摆座310上设置有第二锁定手柄311;

摇摆座311上固结有竖向轨道312,竖向轨道312上安装有竖向滑块313,竖向滑块313上安装有竖向升降螺栓314,竖向升降螺栓314用于控制竖向滑块313在竖向轨道312上升降;

竖向滑块313上固结有横向固定轨道315,横向固定轨道315上安装有横向移动轨道316,横向固定轨道315上安装有横向运动螺栓317,横向运动螺栓317用于控制横向移动轨道316在横向固定轨道315上运动;

横向运动轨道316的端部安装有横向固定块318,横向固定块318上安装有固定座319,固定座319用于夹持固定损伤夹持头4,固定座319上配套有第五紧固螺栓320。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配重底座30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304,所述的纵向轨道302的底部设置有一对安装柱305,安装柱305插入在安装孔304内,安装孔304上配套有第三紧固螺栓306,用于锁定安装柱305。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竖向轨道312和竖向滑块313之间、横向固定轨道315和横向运动轨道316之间均通过齿轮和齿条配合传动,竖向升降螺栓314和横向运动螺栓317均与齿轮相连。方便调整。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纵向滑块303、转动座308、摇摆座311、竖向轨道312和横向移动轨道316上均设置有刻度条5,方便调节位置。

本实施例的装置在使用时,先通过固定机构2固定大小鼠的脊椎,脊椎的两端分别夹持在活动齿板210和固定赤坂208之间,通过旋转螺杆211,可以带动活动齿板210的开合,固定机构2中各个连接结构可以调整伸缩,用于调整夹持不同的脊椎。

固定机构2固定好脊椎后放在损伤夹持头4正下方的配重底座301上,通过调节基座3上的各个活动关节调整损伤夹持头4的横向、纵向和竖向的具体位置。损伤夹持头4的第一夹持针403和第二夹持针404通过操作人员捏合第一夹持片401和第二夹持片402带动,第一夹持针403和第二夹持针404在脊髓上造成损伤,形成损伤模型。每次捏合第一夹持片401和第二夹持片402时,无论用力大小,由于限位凸起405和限位块406的限定作用,每次的距离都是一定的,保证实验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