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川乌炮制工艺及其产品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8486发布日期:2018-11-24 11:56阅读:7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炮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制川乌炮制工艺及其产品与应用。

背景技术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idebx.的母根的加工品,性味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功能主治为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一般炮制后内服。生川乌酊外用能刺激皮肤,继而产生麻木感,故外用作某些神经痛及风湿的镇痛剂。川乌含有乌头碱,而乌头碱则对心脏、血压、心率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中毒后可出现流涎、恶心、呕吐、腹泻头晕、舌头四肢发麻、手足抽搐、呼吸困难、心律紊乱等等表现。由于川乌的毒性之大,川乌的炮制就显得格外重要。

《中国药典》2015版中记载制川乌的制法如下:取川乌,大小个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4~6小时(或蒸6~8小时)至取大个及实心者切开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切片,干燥。制川乌在《药典》制法较为笼统,无明确的关键控制参数;传统采用常压隔水蒸制,加水量、加料量、温度等没有详细标准;而且费工费时,产量较低,重现性较差。川乌经过上述加工工序加工之后,虽然毒性得到缓解,但是由于川乌的有效成分生物碱容易发生水解,长时间浸泡会使有效成分也大量流失。因此,川乌在考虑炮制去毒的同时,还要重视有效成分的含量,如何能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依然是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制川乌炮制工艺。本发明的制川乌炮制工艺,一方面在《药典》制法的指导下,优化了制川乌生产工艺过程,采用逐渐升温法,通过化蒸制工艺过程,控制蒸制温度与蒸制时间,在保证去毒效果的同时,确保有效成分的含量符合法定标准;产品外观及内在质量提升,保证了品种工艺的稳定性与重现性。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制川乌饮片,该制川乌饮片按照如上所述的炮制工艺制得。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按照如上所述的制川乌饮片在制备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的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制川乌炮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切片的步骤:将川乌切成薄片;

浸泡的步骤:将川乌重量的1-1.2倍量的水倒入川乌中,浸泡至刚好川乌吸收完水分;

保湿升温蒸制的步骤:将浸泡后的川乌片置于锅炉内,采用逐渐升温法,并控制锅炉内湿度为50-60%,隔水蒸制1-2h;

生姜甘草共煎的步骤:将蒸制后的川乌片置于生姜与甘草的煎液中共煎至收汁完毕;

干燥的步骤:将共煎后的川乌片置于干燥箱内进行干燥,即得制川乌。

进一步地,在切片的步骤中,所述川乌的厚度为2-4mm。

进一步地,在保湿升温蒸制的步骤中,所述逐渐升温法的条件如下:在温度为100-110℃、蒸汽压力为0.01mpa的条件下蒸制20-40min;在温度为105-115℃、蒸汽压力为0.03mpa的条件下蒸制20-40min;在温度为110-120℃、蒸汽压力为0.08mpa的条件下蒸制5-15min。

进一步地,所述逐渐升温法的条件如下:在温度为105℃、蒸汽压力为0.01mpa的条件下蒸制30min;在温度为110℃、蒸汽压力为0.03mpa的条件下蒸制30min;在温度为115℃、蒸汽压力为0.08mpa的条件下蒸制10min。

进一步地,在生姜甘草共煎的步骤中,所述生姜与甘草的煎液的制备如下:取重量比为(2-4):1生姜、甘草,加入水,进行一次煎煮,煎煮时间为1-2h,分离滤液与滤渣;滤渣加入水,进行二次煎煮,煎煮时间为0.5h,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得到煎液。

进一步地,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为生姜与甘草重量的4-5倍,煎煮温度保持在80-90℃;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为生姜与甘草重量的2-3倍,煎煮温度保持在90-100℃。

进一步地,所述生姜与甘草的重量比为3:1。

进一步地,在干燥的步骤中,所述干燥的条件为初始温度为100-120℃,保持2-3h。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制川乌饮片,该制川乌饮片按照如上所述的炮制工艺制得。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按照权如上所述的制川乌饮片在制备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的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制川乌炮制工艺,一方面在《药典》制法的指导下,优化了制川乌生产工艺过程,在关键工序之一的浸泡与蒸制环节,优化并明确相关控制参数,减少浸泡的水量,然后采用逐渐升温升压法,优化蒸制工艺过程,控制蒸制温度、压力与蒸制时间,在保证去毒效果的同时,确保有效成分的含量符合法定标准;产品外观及内在质量提升,保证了品种工艺的稳定性与重现性。

(2)本发明通过控制浸泡的加水量,避免有效成分大量发生水解,有效保留成分,避免成分流失。

(3)本发明通过与生姜甘草共煎,可以提高双酯型生物碱转化成无毒的单酯型生物碱的转化率,从而更有效地降低制川乌的毒性,且能够更好地保存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也就是说能够更好地达到减毒存性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采用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一种制川乌炮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切片的步骤:将川乌切成薄片;优选地,所述川乌的厚度为2-4mm。

浸泡的步骤:将川乌重量的1-1.2倍量的水倒入川乌中,浸泡至刚好川乌吸收完水分;

保湿升温蒸制的步骤:将浸泡后的川乌片置于锅炉内,采用逐渐升温法,并控制锅炉内湿度为50-60%,隔水蒸制1-2h;所述逐渐升温法的条件如下:在温度为100-110℃、蒸汽压力为0.01mpa的条件下蒸制20-40min;在温度为105-115℃、蒸汽压力为0.03mpa的条件下蒸制20-40min;在温度为110-120℃、蒸汽压力为0.08mpa的条件下蒸制5-15min。作为最优选方案,所述逐渐升温法的条件如下:在温度为105℃、蒸汽压力为0.01mpa的条件下蒸制30min;在温度为110℃、蒸汽压力为0.03mpa的条件下蒸制30min;在温度为115℃、蒸汽压力为0.08mpa的条件下蒸制10min。逐渐升温法的另一优点是:在饱和蒸汽作用下,蒸汽由外及里,逐渐穿透物料,避免“夹生片”与“花色片”,饮片外观性状均一,内在质量达到“制透”和“减毒增效”的炮制目的。

生姜甘草共煎的步骤:将蒸制后的川乌片置于生姜与甘草的煎液中共煎至收汁完毕;其中,所述生姜与甘草的煎液的制备如下:取重量比为(2-4):1生姜、甘草,加入水,进行一次煎煮,煎煮时间为1-2h,分离滤液与滤渣;滤渣加入水,进行二次煎煮,煎煮时间为0.5h,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得到煎液。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为生姜与甘草重量的4-5倍,煎煮温度保持在80-90℃;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为生姜与甘草重量的2-3倍,煎煮温度保持在90-100℃。作为最优选方案,所述生姜与甘草的重量比为3:1。

干燥的步骤:将共煎后的川乌片置于干燥箱内进行干燥,即得制川乌。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干燥的条件为初始温度为100-120℃,保持2-3h。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川乌饮片,该制川乌饮片按照如上所述的炮制工艺制得。

此外,按照如上所述的制川乌饮片在制备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的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

以下是本发明具体的实施例,在下述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原材料、设备等除特殊限定外均可以通过购买方式获得。

实施例1

一种制川乌炮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切片的步骤:将川乌切成厚度为2mm的薄片;

浸泡的步骤:将川乌重量的1倍量的水倒入川乌中,浸泡至刚好川乌吸收完水分;

保湿升温蒸制的步骤:将浸泡后的川乌片置于锅炉内,采用逐渐升温法,在温度为100℃、蒸汽压力为0.01mpa的条件下蒸制20min;在温度为105℃、蒸汽压力为0.03mpa的条件下蒸制20min;在温度为110℃、蒸汽压力为0.08mpa的条件下蒸制5min;并控制锅炉内湿度为20%,进行隔水蒸制;

生姜甘草共煎的步骤:将蒸制后的川乌片置于生姜与甘草的煎液中共煎至收汁完毕;其中,所述生姜与甘草的煎液的制备如下:取重量比为2:1生姜、甘草,加入生姜与甘草重量4倍的水,进行一次煎煮,煎煮温度保持在80℃,煎煮时间为1h,分离滤液与滤渣;滤渣加入生姜与甘草重量2倍的水,进行二次煎煮,煎煮温度保持在90℃,煎煮时间为0.5h,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得到煎液。

干燥的步骤:将共煎后的川乌片置于干燥箱内进行干燥,干燥的条件为初始温度为100℃,保持2h,即得制川乌。

实施例2

一种制川乌炮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切片的步骤:将川乌切成厚度为0.5cm的薄片;

浸泡的步骤:将川乌重量的1.1倍量的水倒入川乌中,浸泡至刚好川乌吸收完水分;

保湿升温蒸制的步骤:将川乌片置于锅炉内,采用逐渐升温法,在温度为105℃、蒸汽压力为0.01mpa的条件下蒸制30min;在温度为110℃、蒸汽压力为0.03mpa的条件下蒸制30min;在温度为115℃、蒸汽压力为0.08mpa的条件下蒸制10min;并控制锅炉内湿度为60%,进行隔水蒸制;

生姜甘草共煎的步骤:将蒸制后的川乌片置于生姜与甘草的煎液中共煎至收汁完毕;其中,所述生姜与甘草的煎液的制备如下:取重量比为3:1生姜、甘草,加入生姜与甘草重量的4.5倍的水,进行一次煎煮,煎煮温度保持在85℃,煎煮时间为1.5min,分离滤液与滤渣;滤渣加入生姜与甘草重量的2.5倍的水,进行二次煎煮,煎煮温度保持在95℃,煎煮时间为0.5h,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得到煎液;

干燥的步骤:将共煎后的川乌片置于干燥箱内进行干燥,干燥的条件为初始温度为110℃,保持2.5h,即得制川乌。

实施例3

一种制川乌炮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切片的步骤:将川乌切成厚度为0.6cm的薄片;

浸泡的步骤:将川乌重量的1.2倍量的水倒入川乌中,浸泡至刚好川乌吸收完水分;

保湿升温蒸制的步骤:将浸泡后的川乌片置于锅炉内,采用逐渐升温法,在温度为110℃、蒸汽压力为0.01mpa的条件下蒸制40min;在温度为115℃、蒸汽压力为0.03mpa的条件下蒸制40min;在温度为120℃、蒸汽压力为0.08mpa的条件下蒸制15min;并控制锅炉内湿度为60%,进行隔水蒸制;

生姜甘草共煎的步骤:将蒸制后的川乌片置于生姜与甘草的煎液中共煎至收汁完毕;其中,所述生姜与甘草的煎液的制备如下:取重量比为4:1生姜、甘草,加入生姜与甘草重量5倍的水,进行一次煎煮,煎煮温度保持在90℃,煎煮时间为2h,分离滤液与滤渣;滤渣加入生姜与甘草重量3倍的水,进行二次煎煮,煎煮温度保持在100℃,煎煮时间为0.5h,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得到煎液。

干燥的步骤:将共煎后的川乌片置于干燥箱内进行干燥,干燥的条件为初始温度为120℃,保持3h,即得制川乌。

效果评价及性能检测

对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2制得的制川乌饮片中外观、毒性成分、有效成分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及结果参见表1。以《中国药典》2015版的川乌制法作为对比例1,对比例2采用实施例2的炮制工艺,区别在于缺少生姜甘草共煎的步骤,其余步骤条件相同。hplc法分别测定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2的制川乌的双酯型生物碱总量(以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总量计算)和单酯型生物碱总量(以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碱计算)。

表1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制川乌饮片的外观以及有效成分含量检测结果

双酯型生物碱既是川乌的毒性成分也是有效成分,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根据《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的规定,制川乌双酯型生物碱总量(以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总量计算)不得超过0.040%和单酯型生物碱总量(以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碱计算)应为0.070%-0.15%。由表1所示,本发明在《药典》制法的指导下,优化了制川乌生产工艺过程,在关键工序之一的浸泡与蒸制环节,优化并明确相关控制参数,减少浸泡的水量,然后采用逐渐升温升压法,控制蒸制温度、压力与蒸制时间,在保证去毒效果的同时,确保有效成分的含量符合法定标准,保证饮片生产的重现性与稳定性,易于规模化大生产以及对生产过程予以参数化控制,尽量减少人为误差或操作标准的缺失对饮片炮制的潜在风险,使之被控制在可接受的低级别风险范围,从而确保饮片质量符合法定标准。尤其是实施例3为本发明最优的实施方案,其单酯型生物碱总含量与双酯型生物碱总含量最高,说明有效成分流失最少。

此外,本发明研究发现川乌通过与生姜甘草共煎,可以提高双酯型生物碱转化成无毒的单酯型生物碱的转化率,从而更有效地降低制川乌的毒性,且能够更好地保存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也就是说能够更好地达到减毒存性的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