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开孔泡沫的血液样本操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5236发布日期:2018-12-11 23:30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利用开孔泡沫的血液样本操控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2014年10月14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bloodsamplemanagementusingopencellfoam"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063,536以及2015年8月20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bloodsamplemanagementusingopencellfoam"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207,618的优先权,每件所述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入结合在此。

概括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液转移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液转移装置、一种血液转移和化验系统、一种刺血针和血液转移装置以及一种装载抗凝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采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保健程序,其包括从患者身上取出至少一滴血液。血液样本通常从住院的、家庭护理的、以及急救室的患者通过手指针刺、足跟针刺、或静脉穿刺来采集。一旦被采集,则血液样本就可以被分析以获得医学上有用的信息,例如化学成分、血液学或凝结物。

血液化验确定患者的生理和生化状态,如疾病、矿物质含量、药品有效性、及器官功能。血液化验可以在临床实验室中或在患者附近的护理点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接收血液样本的血液转移装置。该血液转移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延伸的侧壁以及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的致动构件。在外壳内设置有可变形材料,所述可变形材料能够从初始位置变形至变形位置,在初始位置,所述可变形材料适于保持血液样本,在变形位置,血液样本的一部分被从所述可变形材料释放。在外壳内设置有粘弹性构件,所述粘弹性构件位于可变形材料与外壳的侧壁之间以及位于可变形材料与致动构件之间。粘弹性构件与致动构件和可变形材料接合,使得致动构件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对粘弹性构件施加力,粘弹性构件再将该力均匀地分配在可变形材料上并使可变形材料从初始位置变形至变形位置。

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适于接收样本的样品转移装置,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延伸的侧壁以及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的致动构件。该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可变形材料,其中可变形材料能够从初始位置变形至变形位置,在初始位置,可变形材料适于容纳样本,在变形位置,样本的至少一部分被从可变形材料释放。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粘弹性构件,其位于可变形材料与外壳的侧壁之间以及位于可变形材料与致动构件之间。粘弹性构件与致动构件和可变形材料接合,使得致动构件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对粘弹性构件施加力,该力使可变形材料从初始位置变形至变形位置。

在某些构造中,可变形材料包括孔。该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可变形材料的孔内的干抗凝剂粉末。外壳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端部处的分配末端。最佳地,外壳包括设置在分配末端内的阀,其中阀能够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转换。在可变形材料位于变形位置以及阀位于打开位置的情况下,样本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可以被从可变形材料释放并可以通过分配末端流动。

在某些构造中,粘弹性构件具有粘弹性构件硬度。致动构件也可以具有致动构件硬度。在某些构造中,粘弹性构件硬度小于致动构件硬度。致动构件可以位于外壳的第二端部处。可选地,致动构件可以是按钮,样本可以是血液。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一种样品转移和化验系统,其可以包括适于接收样本的样品转移装置。该样品转移装置可以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延伸的侧壁、位于第一端部处的分配末端、位于第二端部处的致动构件以及设置在分配末端内的阀。致动构件可以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阀可以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转换。该样品转移装置还可以包括具有孔并设置在外壳内的可变形材料,其中可变形材料能够从初始位置变形至变形位置,在初始位置,可变形材料适于容纳样本,在变形位置,样本的至少一部分被从可变形材料释放。该样品转移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粘弹性构件,所述粘弹性构件位于可变形材料与外壳的侧壁之间以及位于可变形材料与致动构件之间。粘弹性构件可以与致动构件和可变形材料接合,使得致动构件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对粘弹性构件施加力,该力使可变形材料从初始位置变形至变形位置。在可变形材料位于变形位置以及阀位于打开位置的情况下,从可变形材料释放的样本的所述部分可以通过分配末端流动。样品转移和化验系统还可以包括样本化验装置,其具有适于接收样品转移装置的分配末端的接收端口,所述接收端口用于将样本的至少一部分从样品转移装置封闭地转移至样本化验装置。

在某些构造中,样品转移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可变形材料的孔内的干抗凝剂粉末。粘弹性构件可以具有粘弹性构件硬度,致动构件可以具有致动构件硬度,粘弹性构件硬度可以小于致动构件硬度。在某些构造中,致动构件是按钮。在其它构造中,样品是血液。

依照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一种刺血针和样品转移装置,其包括刺血针外壳,所述刺血针外壳具有前端部、后端部和刺入元件,所述刺入元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刺血针外壳内,并且适于在预致动位置与刺入位置之间运动,在预致动位置,刺入元件保持在刺血针外壳内,在刺入位置,刺入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穿过刺血针外壳的前端部。刺血针和样品转移装置进一步包括能够与刺血针外壳的后端部接合的样品转移装置。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一种适于接收血液样本的血液转移装置,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换的致动构件。血液转移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开孔泡沫材料,所述开孔泡沫材料中具有干抗凝剂粉末。

在某些构造中,血液转移装置还包括与开孔泡沫材料流体连通的毛细管。外壳还可以包括可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运动的盖子,在关闭位置,开孔泡沫材料被密封在外壳内,在打开位置,开孔泡沫材料的一部分暴露出来。毛细管可以适于接收在血液样本与开孔泡沫材料内的干抗凝剂粉末混合之后的血液样本。毛细管可以包括分配末端。

致动构件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可以使血液样本通过毛细管的分配末端分配。第一毛细管可以设置在外壳的第一端部与开孔泡沫材料之间。该装置还可以包括与开孔泡沫材料流体连通的第二毛细管,其中第二毛细管设置在外壳的第二端部与开孔泡沫材料之间。第二毛细管可以适于接收在血液样本与开孔泡沫材料内的干抗凝剂粉末混合之后的血液样本。致动构件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可以使血液样本通过第二毛细管的分配末端分配。第一毛细管的内表面和第二毛细管的内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抗凝剂涂层。第一毛细管和第二毛细管可以具有不同的长度。可选地,第一毛细管和第二毛细管可以具有不同的内径。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参照下文对本发明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以及获得它们的方式将变得更加明显,且将更好理解发明本身,其中:

图1a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血液转移装置的可变形材料的示意图。

图1b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血液转移装置的可变形材料的示意图。

图1c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血液转移装置的可变形材料的示意图。

图1d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血液转移装置的可变形材料和粘弹性构件的示意图。

图1e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血液转移装置的可变形材料和粘弹性构件的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血液转移装置的横截面前视图。

图3a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血液转移装置的前视图。

图3b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3a中的血液转移装置在使用步骤期间的前透视图。

图3c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3a中的血液转移装置在使用步骤期间的前视图。

图4a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血液转移装置的前视图。

图4b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图4a中的血液转移装置的步骤的透视图。

图4c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图4a中的血液转移装置的步骤的透视图。

图4d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图4a中的血液转移装置的步骤的透视图。

图4e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图4a中的血液转移装置的步骤的透视图。

图5a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血液转移装置的前视图。

图5b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图5a中的血液转移装置的步骤的透视图。

图5c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图5a中的血液转移装置的步骤的透视图。

图5d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图5a中的血液转移装置的步骤的透视图。

图6a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刺血针和血液转移装置的前视图。

图6b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图6a中的刺血针和血液转移装置的步骤的透视图。

图6c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图6a中的刺血针和血液转移装置的步骤的透视图。

图6d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图6a中的刺血针和血液转移装置的步骤的透视图。

图7a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血液转移装置的前视图。

图7b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图7a中的血液转移装置的步骤的前视图。

图7c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图7a中的血液转移装置的步骤的前视图。

图7d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图7a中的血液转移装置的步骤的前视图。

图8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血液转移装置套件的俯视图。

图9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血液转移装置的横截面前视图。

图10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图9中的血液转移装置的步骤的前视图。

图1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图9中的血液转移装置的步骤的前视图。

图1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图9中的血液转移装置的步骤的前视图。

图13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图9中的血液转移装置的步骤的前视图。

图14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血液转移装置的横截面前视图。

图15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图14中的血液转移装置的步骤的前视图。

图16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图14中的血液转移装置的步骤的前视图。

图17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图14中的血液转移装置的步骤的前视图。

图18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图14中的血液转移装置的步骤的前视图。

图19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注射器组件的透视图。

图20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19中的注射器组件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对应的附图标记贯穿几个视图指示对应的部件。这里展现的范例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这些范例不能够理解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如下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和使用所述的为实现本发明预期到的实施例。然而,各种修改、等效物、变形及替代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仍然是显而易见的。任何以及所有这些修改、变形、等效物和替代例旨在落入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

为了下文描述的目的,术语"上"、"下"、"右"、"左"、"竖直"、"水平"、"顶"、"底"、"横向"、"纵向"及其衍生术语将涉及如附图中所取向的本发明。然而,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可采取各种可替代的变形,除非有明确相反规定。还应当理解,在附图中示出的以及在下面说明书中所述的特定装置仅仅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所以,与在此所公开的实施例相关的特定尺寸及其它物理特性不被认为是限制性的。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血液转移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参照图2,适于接收血液样本12(图3b)的血液转移装置10包括外壳或本体14、可变形材料16和粘弹性构件18。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壳14包括第一端部20、第二端部22、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延伸的侧壁24、位于第一端部20处的分配末端26、位于第二端部22处的致动构件28、阀30、帽盖32以及手指凸缘34。

血液转移装置10可以包括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的致动构件28。在一个实施例中,致动构件28位于外壳14的第二端部22处。在一个实施例中,致动构件28是按钮。致动构件具有致动构件硬度。

血液转移装置10可以包括用于在使用之前保护性地覆盖血液转移装置10的帽盖32。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使用之前,帽盖32保护性地覆盖血液转移装置10的分配末端26。

血液转移装置10可以包括能够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转换的阀30。在一个实施例中,阀30设置在分配末端26内。在阀30位于打开位置的情况下,从材料16释放的血液样本12的一部分能够通过分配末端26流动。在一个实施例中,从材料16释放的血液样本12的一部分能够通过分配末端26流动到血液化验装置60。在阀30位于关闭位置的情况下,血液样本12的所有部分都不能从血液转移装置10流出。

参照图3a-7d,血液化验装置60包括适于接收血液转移装置10的分配末端26的接收端口62。血液化验装置60适于接收血液转移装置10的分配末端26,用于将血液样本12的一部分(图3c)从血液转移装置10的材料16封闭地转移到血液化验装置60。血液化验装置60适于接收血液样本12以分析血液样本并获得化验结果。在一个实施例中,血液化验装置60是监护点化验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材料16包括孔40(图2)并且设置在血液转移装置10的外壳14内。材料16能够从初始位置变形至变形位置,在初始位置,材料16适于保持血液样本12,在变形位置,血液样本12的一部分被从材料16释放。在一个实施例中,材料16包括位于材料16的孔40内的干抗凝剂粉末42。将抗凝剂装载至具有孔40的材料16的方法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材料16是海绵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材料16是开孔泡沫。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孔泡沫如下文详细所述的那样用抗凝剂处理,以形成在材料16的整个孔40中精细地分布的干抗凝剂粉末。开孔泡沫可以装载血液样本。血液基于毛细管原理被浸渍到开孔泡沫中。当血液被装载到开孔泡沫中时,血液暴露于开孔泡沫的整个内部微孔结构中的抗凝剂粉末。一旦开孔泡沫被装载血液,就可以使开孔泡沫变形例如压缩以挤压出稳定的血液样本。在一个实施例中,稳定的血液样本可以被转移到诊断器械,例如血液化验装置、监护点化验装置或类似的分析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材料16为不与血液起化学作用的柔软、可变形的开孔泡沫。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孔泡沫可以是三聚氰胺泡沫,例如可在市场上从basf获得的泡沫。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开孔泡沫可以包括甲醛-三聚氰胺-亚硫酸氢钠共聚物。开孔泡沫可以是耐热且抗许多有机溶剂的柔性、亲水性开孔泡沫。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孔泡沫可以是海绵材料。

现在将论述将抗凝剂装载至具有孔40的材料16的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将材料16浸渍在抗凝剂和水的液体溶液中;蒸发液体溶液中的水;并且在材料16的孔40内形成干抗凝剂粉末42。

本发明的方法通过用抗凝剂和水的溶液浸渍材料,然后干燥材料16以形成在材料16的整个孔40中精细地分布的干抗凝剂粉末42,而能够精确控制抗凝剂在材料16中的装载。

抗凝剂例如肝素(heparin)或edta(乙二胺四醋酸)以及其它血液稳定剂可以通过在所希望浓度的液体溶液中浸渍材料16而作为液体溶液被引入到材料16中。在蒸发液相后,例如在从水和肝素的溶液中蒸发掉水后,可以形成干抗凝剂粉末,并且其被精细地分布在材料16的整个内部结构中。例如,干抗凝剂粉末可以在材料16的整个孔40中精细地分布。以类似的方式,材料16可以进行处理,以提供疏水性、亲水性、或反应性的内部孔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粘弹性构件18设置在血液转移装置10的外壳14内,其位于材料16与外壳14的侧壁24之间以及位于材料16与致动构件28之间。例如,参照图2,粘弹性构件18包括设置在材料16与外壳14的侧壁24之间的第一部分50和设置在材料16与致动构件28之间的第二部分52。

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粘弹性构件18优选地由例如柔韧材料制成,例如柔软的弹性体。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粘弹性构件由诸如硅树脂的粘弹性材料或热塑性弹性体(tpe)制成。粘弹性构件18起到材料16与刚性的周围部件(例如外壳14的侧壁24和致动构件28)之间的中间构件的作用。在一个实施例中,粘弹性构件18起到阻尼件或柔软的粘弹性阻尼件的作用。如下所述,粘弹性构件18将外部施加的应变经由致动构件28均匀地再分配给材料16。以这种方式,粘弹性构件18由于材料16的过度变形局部化而使血液溶血减到最小。另外,粘弹性构件18控制材料16的变形速度,并减缓经由致动构件28施加以使材料16变形的力的速率。

粘弹性构件18具有粘弹性构件硬度。粘弹性构件硬度小于致动构件硬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形成粘弹性构件18的材料的粘弹性构件硬度在肖氏硬度计刻度上可以具有对于柔软的弹性体而言的a型范围中的硬度值。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粘弹性构件18具有为大约5的肖氏a硬度。

血液转移装置10可以包括手指凸缘34。当希望从材料16排出或输送血液样本12的一部分时,用户通过将拇指放在致动构件28上并且使手指在手指凸缘34周围延伸而抓取血液转移装置10。以这种方式,血液转移装置10被用户以与传统皮下注射器的操作类似的众所周知且广泛认可的方式抓住。接着,用户在位于致动构件28上的拇指与抓取手指凸缘34的手指之间实施挤压运动,从而使致动构件28在基本上沿着箭头a(图2)的方向上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

粘弹性构件18与致动构件28和材料16接合,使得致动构件28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对粘弹性构件18施加力,粘弹性构件再将该力均匀地分配在材料16上并使材料16从初始位置变形至变形位置。以这种方式,粘弹性构件18由于材料16的过度变形局部化而使血液溶血减到最小。另外,粘弹性构件18控制材料16的变形速度,并减缓经由致动构件28施加以使材料16变形的力的速率。

在材料16位于变形位置以及外壳14的阀30位于打开位置的情况下,从材料16释放的血液样本12的部分能够通过分配末端26流动。

图3a-7d示出了其它示例性实施例。图3a-3c所示的实施例包括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类似的部件,并且类似的部件由附图标记后面加字母a表示。图4a-4e所示的实施例也包括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类似的部件,并且类似的部件由附图标记后面加字母b表示。图5a-5d所示的实施例也包括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类似的部件,并且类似的部件由附图标记后面加字母c表示。图6a-6d所示的实施例也包括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类似的部件,并且类似的部件由附图标记后面加d表示。图7a-7d所示的实施例也包括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类似的部件,并且类似的部件由附图标记后面加e表示。为简洁起见,与图3a-7d所示的实施例相关的这些类似部件以及使用血液转移装置10a-10e(图3a-7d)的类似步骤将不再全部论述。

参照图3a-3c,在一个实施例中,血液转移装置10a包括本体或波纹管70和帽盖72,帽盖能够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转换。在一个实施例中,帽盖72经由铰接部分74连接至波纹管70。

在使用血液转移装置10a期间,可以使用刺血针装置来刺破患者的皮肤表面s。接着,将帽盖72运动到打开位置以暴露材料16a。然后将血液转移装置10a定位成使得材料16a邻近患者的被刺入的皮肤表面s放置,以便血液样本12能够被转移到材料16a。例如,材料16a可以接触被刺入的皮肤表面s以吸取血液样本12。当血液12被装载到材料16a中时,血液12暴露于材料16a的整个内部微孔结构中的抗凝剂粉末。一旦材料16a被装载血液12,就使帽盖72运动到关闭位置,并且材料16a变形例如被压缩以挤压出稳定的血液样本12。在一个实施例中,稳定的血液样本12可以被转移到诊断器械,例如血液化验装置60a。

参照图4a-4e,在一个实施例中,血液转移装置10b包括第一本体部分80、经由铰接部分84连接至第一本体部分80的第二本体部分82、位于第一本体部分80内用于接收材料16b的腔室86、朝着第一本体部分80延伸到第二本体部分82中的突出元件88以及与腔室86流体连通的无菌帽盖89。血液转移装置10b能够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转换。

在使用血液转移装置10b期间,可以使用刺血针装置100来刺破患者的皮肤表面s。接着,将血液转移装置10b运动到打开位置以暴露腔室86内的材料16b。然后将血液转移装置10b定位成使得材料16b邻近患者的被刺入的皮肤表面s放置,以便血液样本12能够被转移到材料16b。例如,材料16b可以接触被刺入的皮肤表面s以吸取血液样本12。当血液12被装载到材料16b中时,血液12暴露于材料16b的整个内部微孔结构中的抗凝剂粉末。一旦材料16b被装载血液12,就使血液转移装置10b运动到关闭位置,并且材料16b变形例如被压缩以挤压出稳定的血液样本12。例如,可以挤压血液转移装置10b,这样,突出元件88使材料16b变形,从而经由无菌帽盖89挤压稳定的血液样本12。在一个实施例中,稳定的血液样本12可以被转移到诊断器械,例如血液化验装置60b。

参照图5a-5d,在一个实施例中,血液转移装置10c包括第一本体部分90、可移除地连接至第一本体部分90的第二本体部分92、位于第一本体部分90内用于接收材料16c的腔室94以及可动地设置在第二本体部分92内的滑动钮96。血液转移装置10c能够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转换。滑动钮96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

在使用血液转移装置10c期间,可以使用刺血针装置来刺破患者的皮肤表面s。接着,从第一本体部分90移除第二本体部分92,以打开血液转移装置10c和暴露腔室94内的材料16c。然后将血液转移装置10c定位成使得材料16c邻近患者的被刺入的皮肤表面s放置,以便血液样本12能够被转移到材料16c。例如,材料16c可以接触被刺入的皮肤表面s以吸取血液样本12。当血液12被装载到材料16c中时,血液12暴露于材料16c的整个内部微孔结构中的抗凝剂粉末。一旦材料16c被装载血液12,就将第二本体部分92连接至第一本体部分90以关闭血液转移装置10c,并且材料16c变形例如被压缩以挤压出稳定的血液样本12。例如,滑动钮96能够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以压缩材料16c并将稳定的血液样本12经由分配末端26c挤压出来。在一个实施例中,稳定的血液样本12可以被转移到诊断器械,例如血液化验装置60c,如图5d所示。

图6a-6d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参照图6a-6d,刺血针和血液转移装置110包括刺血针装置120和血液转移装置10d。

在一个实施例中,刺血针装置120包括具有前端部124和后端部126的刺血针外壳122、具有刺入元件130的刺血针结构128、保护盖132和夹持部分134。在一个实施例中,刺血针装置120是接触激活式刺血针装置。刺血针装置120可以包括用于在使用之前保护性地覆盖刺血针装置120的保护盖132。刺血针外壳122可以包括夹持部分134,用以基本上改善刺血针外壳122与用户指尖之间的夹持。

刺入结构128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刺血针外壳122内,并且适于在预致动位置与刺入位置之间运动,在预致动位置,刺入元件130保持在刺血针外壳122内,在刺入位置,刺入元件130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穿过刺血针外壳122的前端部124。

参照图6a-6d,在一个实施例中,血液转移装置10d包括位于血液转移装置10d内用于接收材料16d的腔室140、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换的按钮142、以及能够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转换的无菌帽盖144。在一个实施例中,帽盖144经由铰接部分146连接至血液转移装置10d。在一个实施例中,血液转移装置10d连接至刺血针外壳122的后部端126,如图6a-6d所示。

在使用刺血针和血液转移装置110期间,可以使用刺血针装置120来刺破患者的皮肤表面s。接着,将血液转移装置10d的帽盖144运动到打开位置以暴露腔室140内的材料16d。

然后将刺血针和血液转移装置110定位成使得材料16d邻近患者的被刺入的皮肤表面s放置,以便血液样本12能够被转移到材料16d。例如,材料16d可以接触被刺入的皮肤表面s以吸取血液样本12。当血液12被装载到材料16d中时,血液12暴露于材料16d的整个内部微孔结构中的抗凝剂粉末。一旦材料16d被装载血液12,就使帽盖144运动至关闭位置以关闭血液转移装置10d,并且材料16d变形例如被压缩以挤压出稳定的血液样本12。例如,按钮142能够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以压缩材料16d并将稳定的血液样本12经由分配末端26d挤压出来。在一个实施例中,稳定的血液样本12可以被转移到诊断器械,例如血液化验装置60d。

参照图7a-7d,在一个实施例中,血液转移装置10e包括第一端部150、第二端部152、位于血液转移装置10e的外壳14e内的内部机构、以及能够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转换的帽盖154。

在使用血液转移装置10e期间,可以使用刺血针装置来刺破患者的皮肤表面s。接着,移除帽盖154以打开血液转移装置10e并暴露血液转移装置10e内的材料16e。然后将血液转移装置10e定位成使得材料16e邻近患者的被刺入的皮肤表面s放置,以便血液样本12能够被转移到材料16e。例如,材料16e可以接触被刺入的皮肤表面s以吸取血液样本12。当血液12被装载到材料16e中时,血液12暴露于材料16e的整个内部微孔结构中的抗凝剂粉末。一旦材料16e被装载血液12,帽盖154就连接至血液转移装置10e以关闭血液转移装置10e,并且材料16e变形例如被压缩以挤压出稳定的血液样本12。例如,可以将血液转移装置10e按压在一表面上而触发血液转移装置10e的外壳14e内的内部机构,以自动地压缩材料16e并将稳定的血液样本12经由分配末端26e挤压出来。在一个实施例中,稳定的血液样本12可以被转移到诊断器械,例如血液化验装置60e。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参照图8,本发明的刺血针和血液转移系统200包括具有血液转移装置202、接触激活式刺血针装置204和酒精拭子206的套件201。在一个实施例中,套件201的各部件被打包在一起。

参照图1a-1e,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操作原理。参照图1b和1c,可变形材料16中接收血液12。当血液12被装载到材料16中时,血液12暴露于材料16的整个内部微孔结构中的抗凝剂粉末。一旦材料16被装载血液12,材料16就直接变形例如被压缩以挤压出稳定的血液样本12。

参照图1d和1e,可变形材料16中接收血液12。当血液12被装载到材料16中时,血液12暴露于材料16的整个内部微孔结构中的抗凝剂粉末。一旦材料16被装载血液12,材料16就经由粘弹性构件18间接地变形例如被压缩以挤压出稳定的血液样本12。

对于小体积样本,例如从手指针刺获取的毛细血管血液样本,本发明的血液转移装置提供了血液与开孔泡沫的整个微孔中的抗凝剂的均匀混合。本发明的血液转移装置能够在开孔泡沫的孔内捕获血凝块或其它污染物,防止其被分配到诊断样本端口中。本发明的血液转移装置能够实现用于接收和分配血液样本的简单、低成本设计。基于可变形开孔泡沫的血液样本操控可以用于和调整用于毛细血管、静脉和动脉样本操控。

图9-20示出了本发明的其它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血液转移装置,其包括开孔泡沫材料和毛细管,用以采集血液样本、稳定血液样本例如使血液样本与抗凝剂混合、计量血液样本以及将稳定的血液样本分配给诊断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开孔泡沫材料,所述开孔泡沫材料可以放置在注射器组件内,用于混合并稳定血液。例如,开孔泡沫材料可以与动脉血液气体注射器一起使用。以这种方式,稳定的血液被分配用于血液气体分析。

图9-13示出了本发明的血液转移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参照图9-13,适于接收血液样本302的血液转移装置300包括外壳304、开孔泡沫材料306和毛细管308,开孔泡沫材料中具有干抗凝剂粉末310。

参照图9-13,外壳304包括第一端部320、第二端部322、第一部分324、第二部分326、第三部分328、设置在第二部分326与第三部分328之间的手指抓取部330、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换的致动构件332、以及能够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运动的盖子334,在关闭位置,开孔泡沫材料306被密封在外壳304内,在打开位置,开孔泡沫材料306的一部分暴露出来。在盖子334位于打开位置并且开孔泡沫材料306与血液样本302接触的情况下,血液样本302被吸收到开孔泡沫材料306内部并与其中的干抗凝剂粉末310混合。在一个实施例中,致动构件332是由橡胶材料形成的按钮。

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孔泡沫材料306包括孔312并且设置在血液转移装置300的外壳304内。参照图9-13,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孔泡沫材料306设置在外壳304的第一部分324内。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孔泡沫材料306包括位于开孔泡沫材料306的孔312内的干抗凝剂粉末310。

开孔泡沫材料306适于接收血液样本302,使得血液样本302与开孔泡沫材料306内部存在的干抗凝剂粉末310混合。以这种方式,稳定的血液样本可以从开孔泡沫材料306流到毛细管308中,用于最终的计量和分配,正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

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孔泡沫306用抗凝剂处理,以形成在开孔泡沫306的整个孔312中精细地分布的干抗凝剂粉末310。开孔泡沫306可以装载血液样本302。血液302基于毛细管原理被浸渍到开孔泡沫306中。当血液302被装载到开孔泡沫306中时,血液302暴露于开孔泡沫306的整个内部微孔结构中的抗凝剂粉末310。稳定的血液样本302可以被转移到诊断器械,例如血液化验装置、监护点化验装置或类似的分析装置。

如上所述,将抗凝剂装载至具有孔312的开孔泡沫材料306的方法可以包括:将开孔泡沫材料306浸渍在抗凝剂和水的液体溶液中;蒸发液体溶液中的水;并且在开孔泡沫材料306的孔312内形成干抗凝剂粉末310。

本发明的方法通过用抗凝剂和水的溶液浸渍材料,然后干燥开孔泡沫材料306以形成在开孔泡沫材料306的整个孔312中精细地分布的干抗凝剂粉末310,而能够精确控制抗凝剂在开孔泡沫材料306中的装载。

抗凝剂例如肝素或edta(乙二胺四醋酸)以及其它血液稳定剂可以通过在所希望浓度的液体溶液中浸渍开孔泡沫材料306而作为液体溶液被引入到开孔泡沫材料306中。在蒸发液相后,例如在从水和肝素的溶液中蒸发掉水后,可以形成干抗凝剂粉末,并且其被精细地分布在开孔泡沫材料306的整个内部结构中。例如,干抗凝剂粉末可以在开孔泡沫材料306的整个孔312中精细地分布。以类似的方式,开孔泡沫材料306可以进行处理,以提供疏水性、亲水性、或反应性的内部孔表面。

参照图9-13,毛细管308与开孔泡沫材料306流体连通,并且毛细管308的一部分设置在血液转移装置300的外壳304内。毛细管308包括第一端部340、分配末端342和内壁表面344。毛细管308的第一端部340与开孔泡沫材料306流体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毛细管308的内壁表面344包括抗凝剂涂层。

毛细管308适于接收在血液样本302与开孔泡沫材料306内的干抗凝剂粉末310混合之后的血液样本302。参照图13,在血液样本302被接收在毛细管308内的情况下,致动构件332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使血液样本302通过毛细管308的分配末端342分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毛细管308或血液转移装置300的外壳304可以包括灌充线(fillline),例如位于血液转移装置300的侧壁350上的刻度,用于提供与容纳在毛细管308内的稳定的血液样本302的液位或量有关的指示。这样的标记可以设置在侧壁350的外表面上、侧壁350的内表面上、或者与血液转移装置300的侧壁350一体形成或以其它方式形成在侧壁350内。

参照图10-13,在使用血液转移装置300来采集血液样本302、稳定血液样本302例如使血液样本302与抗凝剂混合、计量血液样本302以及将稳定的血液样本302分配给诊断装置期间,可以使用刺血针装置来刺破患者的皮肤表面s。

接着,参照图10,将盖子334运动到打开位置以暴露开孔泡沫材料306的一部分。然后将血液转移装置300定位成使得开孔泡沫材料306邻近患者的被刺入的皮肤表面s放置,以便血液样本302能够被转移到开孔泡沫材料306。例如,当一滴血液302接触开孔泡沫材料306时,血液302由于开孔泡沫的多个孔312的强有力的毛细管作用而被顷刻吸收。

当血液302被装载到开孔泡沫材料306中时,血液302暴露于开孔泡沫材料306的整个内部微孔结构中的抗凝剂粉末310。参照图11和12,一旦开孔泡沫材料306被装载血液302,就将盖子334运动到关闭位置,在关闭位置,开孔泡沫材料306被密封在外壳304内,稳定的血液样本302被从开孔泡沫材料306吸取到毛细管308中。

参照图11,在血液转移装置300的第二端部322位于第一端部320下方时,毛细血管血液从开孔泡沫材料306到毛细管308的转移得到改善。在一个实施例中,毛细管308的内壁表面344包括抗凝剂涂层,用以提供稳定的血液样本302的二级混合。

稳定的血液样本302被允许充满毛细管308至适合的标记或灌充线,例如位于如上所述的血液转移装置300的侧壁350上的刻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毛细管308直至标记的长度限定了所采集的血液样本的体积,例如进行血液计量。

参考图13,致动构件332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使稳定的血液样本302通过毛细管308的分配末端342分配。例如,稳定的血液样本302可以使用空气压力从毛细管308分配。在一个实施例中,致动构件332可以是被推动以分配稳定的血液样本302的按钮。例如,当希望排出毛细管308内容纳的稳定的血液样本302时,用户可以把拇指放在外壳304的致动构件332上以及把手指放在手指抓取部330周围延伸而抓住血液转移装置300。接着,用户在位于外壳304的致动构件332上的拇指与抓取手指抓取部330的四个手指之间实施挤压运动,从而将致动构件332从第一位置推动或运动至第二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稳定的血液样本302可以被转移到诊断器械,例如血液化验装置。

血液转移装置300包括开孔泡沫材料306和毛细管308,用以采集血液样本302、稳定血液样本302例如使血液样本302与开孔泡沫材料306内的干抗凝剂粉末310混合、计量血液样本302以及将稳定的血液样本分配给诊断装置。

毛细血管血液样本可以通过毛细管转移,所述毛细管具有涂覆有干抗凝剂的内壁。这种毛细管可能会由于毛细管流动的层流性质以及干抗凝剂的缓慢扩散动力性而导致血液与抗凝剂混合不足。本发明的血液转移装置300通过使血液样本在进入毛细管308以便最终分配之前与开孔泡沫材料306内的干抗凝剂粉末310混合,而能够实现毛细血管血液样品的更均匀混合。

图14-18示出了本发明的血液转移装置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参照图14-18,适于接收血液样本402的血液转移装置400包括外壳404、开孔泡沫材料406、第一毛细管408和第二毛细管414,开孔泡沫材料中具有干抗凝剂粉末410。

参照图14-18,外壳404包括第一端部420、第二端部422、第一部分424、第二部分426、第三部分428、设置在第二部分426与第三部分428之间的手指抓取部430、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换的致动构件432、以及能够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运动的盖子434,在关闭位置,第一毛细管408的入口460和开孔泡沫材料406被密封在外壳404内,在打开位置,第一毛细管408的入口460暴露出来。在盖子434位于打开位置并且第一毛细管408的入口460与血液样本402接触的情况下,血液样本402经由第一毛细管408被转移至开孔泡沫材料406并与其中的干抗凝剂粉末410混合。在一个实施例中,致动构件432是柱塞。

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孔泡沫材料406包括孔412并且设置在血液转移装置400的外壳404内。参照图14-18,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孔泡沫材料406设置在外壳404的第一部分424内。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孔泡沫材料406包括位于开孔泡沫材料406的孔412内的干抗凝剂粉末410。

如上所述,开孔泡沫材料406适于接收血液样本302,使得血液样本402与开孔泡沫材料406内部存在的干抗凝剂粉末410混合。以这种方式,稳定的血液样本可以从开孔泡沫材料406流到第二毛细管414中,用于最终的计量和分配,正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

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孔泡沫406用抗凝剂处理,以形成在开孔泡沫406的整个孔412中精细地分布的干抗凝剂粉末410。开孔泡沫406可以装载血液样本402。血液样本402经由第一毛细管408被转移至开孔泡沫材料406。当血液402被装载到开孔泡沫406中时,血液402暴露于开孔泡沫406的整个内部微孔结构中的抗凝剂粉末410。稳定的血液样本402可以被转移到诊断器械,例如血液化验装置、监护点化验装置或类似的分析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孔泡沫材料406为不与血液起化学作用的柔软、可变形的开孔泡沫。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孔泡沫材料406是可从basf获得的泡沫。这种泡沫是三聚氰胺泡沫,三聚氰胺泡沫是一种包括甲醛-三聚氰胺-亚硫酸氢钠共聚物的开孔泡沫材料。三聚氰胺泡沫是耐热且抗许多有机溶剂的柔性、亲水性开孔泡沫。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孔泡沫材料406可以是海绵材料。

如上所述,将抗凝剂装载至具有孔412的开孔泡沫材料406的方法可以包括:将开孔泡沫材料406浸渍在抗凝剂和水的液体溶液中;蒸发液体溶液中的水;并且在开孔泡沫材料406的孔412内形成干抗凝剂粉末410。

本发明的方法通过用抗凝剂和水的溶液浸渍材料,然后干燥开孔泡沫材料406以形成在开孔泡沫材料406的整个孔412中精细地分布的干抗凝剂粉末410,而能够精确控制抗凝剂在开孔泡沫材料406中的装载。

抗凝剂例如肝素或edta(乙二胺四醋酸)以及其它血液稳定剂可以通过在所希望浓度的液体溶液中浸渍开孔泡沫材料406而作为液体溶液被引入到开孔泡沫材料406中。在蒸发液相后,例如在从水和肝素的溶液中蒸发掉水后,可以形成干抗凝剂粉末,并且其被精细地分布在开孔泡沫材料406的整个内部结构中。例如,干抗凝剂粉末可以在开孔泡沫材料406的整个孔412中精细地分布。以类似的方式,开孔泡沫材料406可以进行处理,以提供疏水性、亲水性、或反应性的内部孔表面。

参照图14-18,血液转移装置400包括第一毛细管408和第二毛细管414。第一毛细管408与开孔泡沫材料406流体连通,并且设置在外壳404的第一端部420与开孔泡沫材料406之间。第二毛细管414与开孔泡沫材料406流体连通,并且设置在外壳404的第二端部422与开孔泡沫材料406之间。因此,开孔泡沫材料406设置在第一毛细管408与第二毛细管414之间。以这种方式,参照图14,外壳404、第一毛细管408和第二毛细管414保护血液转移装置400内的开孔泡沫材料406。

第一毛细管408包括入口460、第二端部462和内壁表面464。第一毛细管408与开孔泡沫材料406流体连通,并且第一毛细管408的一部分设置在血液转移装置400的外壳404内。第二毛细管408的第二端部462与开孔泡沫材料406流体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毛细管408的内壁表面464包括抗凝剂涂层。

参照图15,在外壳404的盖子434位于打开位置并且第一毛细管408的入口460与血液样本402接触的情况下,血液样本402经由第一毛细管408被转移至开孔泡沫材料406并与其中的干抗凝剂粉末410混合。

第二毛细管414包括第一端部470、分配末端472和内壁表面474。第二毛细管414与开孔泡沫材料406流体连通,并且第二毛细管414的一部分设置在血液转移装置400的外壳404内。第二毛细管414的第一端部470与开孔泡沫材料406流体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毛细管414的内壁表面474包括抗凝剂涂层。

第二毛细管414适于接收在血液样本402与开孔泡沫材料406内的干抗凝剂粉末410混合之后的血液样本402。参照图18,在血液样本402被接收在第二毛细管414内的情况下,致动构件432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使血液样本402通过毛细管414的分配末端472分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毛细管414或血液转移装置400的外壳404可以包括灌充线,例如位于血液转移装置400的侧壁450上的刻度,用于提供与容纳在第二毛细管414内的稳定的血液样本402的液位或量有关的指示。这样的标记可以设置在侧壁450的外表面上、侧壁450的内表面上、或者与血液转移装置400的侧壁450一体形成或以其它方式形成在侧壁450内。

参照图14-18,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毛细管408和第二毛细管414具有不同的长度。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毛细管408可以短于第二毛细管41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毛细管408和第二毛细管414具有不同的内径。

参照图15-18,在使用血液转移装置400来采集血液样本402、稳定血液样本402例如使血液样本402与抗凝剂混合、计量血液样本402以及将稳定的血液样本402分配给诊断装置期间,可以使用刺血针装置来刺破患者的皮肤表面s。

接着,参照图15,使盖子434运动到打开位置以暴露第一毛细管408的入口406。然后将血液转移装置400定位成使得第一毛细管408的入口460邻近患者的被刺入的皮肤表面s放置,以便血液样本402可以经由第一毛细管408被转移至开孔泡沫材料406。

当血液样本402经由第一毛细管408被装载至开孔泡沫材料406中时,血液402暴露于开孔泡沫材料406的整个内部微孔结构中的抗凝剂粉末410。参照图16和17,一旦开孔泡沫材料406被装载血液402,就使盖子434运动到关闭位置,在关闭位置,第一毛细管408的入口460和开孔泡沫材料406被密封在外壳404内,稳定的血液样本402被从开孔泡沫材料406吸取到第二毛细管414中。

参照图16,在血液转移装置400的第二端部422位于第一端部420下方时,毛细血管血液从开孔泡沫材料406到第二毛细管414的转移得到改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毛细管414的内壁表面474包括抗凝剂涂层,用以提供稳定的血液样本402的二级混合。

稳定的血液样本402被允许充满第二毛细管414至适合的标记线或灌充线,例如位于如上所述的血液转移装置400的侧壁450上的刻度。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毛细管414直至标记的长度限定了所采集的血液样本的体积,例如进行血液计量。

参照图18,致动构件432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运动使稳定的血液样本402通过第二毛细管414的分配末端472分配。例如,稳定的血液样本402可以使用空气压力从第二毛细管414分配。在一个实施例中,致动构件432可以是被推动以分配稳定的血液样本402的柱塞。例如,当希望排出第二毛细管414内容纳的稳定的血液样本402时,用户可以把拇指放在外壳404的致动构件432上以及把手指放在手指抓取部430周围延伸而抓住血液转移装置400。接着,用户在位于外壳404的致动构件432上的拇指与抓取手指抓取部430的四个手指之间实施挤压运动。从而将致动构件432从第一位置推动或运动至第二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稳定的血液样本402可以被转移到诊断器械,例如血液化验装置。

血液转移装置400包括开孔泡沫材料406以及第一毛细管408和第二毛细管414,用以采集血液样本402、稳定血液样本402例如使血液样本402与开孔泡沫材料406内的干抗凝剂粉末410混合、计量血液样本402以及将稳定的血液样本分配给诊断装置。

毛细血管血液样本可以通过毛细管转移,所述毛细管具有涂覆有干抗凝剂的内壁。这种毛细管可能会由于毛细管流动的层流性质以及干抗凝剂的缓慢扩散动力性而导致血液与抗凝剂混合不足。本发明的血液转移装置400通过使血液样本在进入第二毛细管414以便最终分配之前与开孔泡沫材料406内的干抗凝剂粉末410混合,而能够实现毛细血管血液样品的更均匀混合。

图19和20示出了本发明的注射器组件的示例性实施例。参照图19和20,注射器组件500包括开孔泡沫材料502,开孔泡沫材料中具有干抗凝剂粉末504。开孔泡沫材料502设置在注射器组件500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注射器组件500包括注射器筒506,所述注射器筒506具有第一端部508、第二端部510以及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延伸并限定内部514的侧壁512。参照图19和20,开孔泡沫材料502设置在注射器筒506的内部514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注射器组件500包括柱塞杆516和止动件518。注射器组件516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止动件518与柱塞杆516的第二端部522接合并可滑动地设置在注射器筒506的内部514内。止动件518相对于注射器筒506的内部514的尺寸设计成提供与注射器筒506的侧壁512的密封接合。

开孔泡沫材料502放置在注射器筒506中,用于混合和稳定血液。血液利用嵌入在注射器筒506内部的开孔泡沫材料502被采集在注射器筒506中。然后稳定的血液被分配以便分析。在一个实施例中,注射器组件是动脉血液气体注射器,稳定的血液可以被分配以便血液气体分析。

虽然本发明已经描述为具有示例性设计,但是本发明能够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进一步修改。本申请因此旨在覆盖使用其总体原理的本发明的任何变形、用途、或适配。进一步,本申请旨在覆盖落入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手段范围内的以及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定内的相对于本发明的偏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