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减轻或消除癌因性疲乏的药膳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58939发布日期:2018-11-24 11:59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减轻或消除癌因性疲乏的药膳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减轻或消除癌因性疲乏的药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变迁,社会模式、行为习惯改变和环境污染、垃圾食品等恶劣因素增多,使得近几十年来,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急速上升趋势。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率亦显著上升,2014年因癌死人数约221万,占全国死亡率的22.4%。肿瘤已经逐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人们对肿瘤的危机意识越来越高,治疗方法亦呈现多样化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医疗手段日新月异,癌症患者生存周期也逐渐延长。然而,肿瘤患者在治疗、康复过程中常常要经受由手术、放疗及化疗后产生的包括抑郁、恶心呕吐、疲乏等不良反应,从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放弃治疗,继而影响患者生存率。由此,新一代肿瘤的治疗不再单纯追求肿瘤的消失或局部缩小,同时将改善患者整体(包括机体及精神症状)机能状态纳入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fatigue,crf)被评为“最重要却无法治疗的症状之一”“最常见、最痛苦的症状之一”是一种持续性令人痛苦的主观疲劳感,主要表现为乏力、情绪低落、认知能力下降、兴趣丧失、无法从事原先可以胜任的工作,且疲乏程度与近期的活动是没有相关性的,而与癌症或癌症治疗相关,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与机体功能,经充足睡眠及休息后无法缓解。1999年国际疾病分类把crf正式纳入疾病的诊断。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icd)第10版描述癌因性疲乏的症状主要为非特异性的无力、虚弱、全身衰退、嗜睡、疲劳等。与正常人的疲劳相比,癌因性疲乏的特点是发生快、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不能通过休息缓解等。据不完全统计:90%患者在放疗期间会出现疲乏感,而75%~100%的患者在化疗期间会产生严重疲乏感。crf会影响患者心理、生理和生活质量,不仅加重病情,增加经济负担,严重者更迫使病人放弃治疗。这些负面影响最后会反过来加重疲乏症状,形成恶性循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及实验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方式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以疾病治疗为中心”难以解决人的健康问题,且毒副作用大也不可持续,况且,目前对其病因及病理机制尚不明确,所以临床上仍未有确切理想的治疗方法和护理“金标准”。而关于中医药治疗crf的临床经验报道较多,且益气健脾、补肾固本为主的治法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其疗效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来验证。因此,采取中医中药益气健脾、补肾固本手段对癌因性疲乏进行干预值得深入研究。

中医中药是对整个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研究,它的核心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过去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防治及放化疗辅助治疗方面,近年来随着“回归自然”潮流的兴起,药食同源、医食同源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药食同源养生产品在慢性疾病调理方面正展现出广阔开发应用前景,或许将成为crf的突破口,在这一领域进一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肿瘤已成为一种常见疾病,对全球健康构成巨大威胁,以癌因性疲乏为代表的肿瘤合并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健脾益肾法在减轻或消除本病发生发展方面展现出广阔前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癌因性疲乏现代医学研究

crf最初由美国haylock和hark于1979年首先提出,历经数十载,总结如下:病理机制研究包括体内异常的细胞因子水平、五羟色胺神经递质传导异常、垂体轴功能异常、atp代谢障碍等,而普遍接受的诱因有五个方面:①肿瘤的直接影响。②治疗不良反应(化疗、放疗、手术等)。③肿瘤或肿瘤治疗合并症(贫血、营养不良等)。④慢性合并症(疼痛、睡眠紊乱、低免疫力等)。⑤心理社会因素(抑郁、焦虑等)五个方面。马慧利等从实验室研究发现,与无疲乏胃癌患者对比,疲乏胃癌患者tnf-a、tgf-β1、il-1β等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上调。而癌因性疲乏不仅与细胞因子相关,米登海认为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因子之间的紊乱是癌因性疲乏的原因之一。bower等报道了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的血清皮质醇水平显著低于无疲乏的患者。针对crf的诊断和评估主要借助量表,包括piper疲乏量表、bfi量表等。其治疗包括精神兴奋剂、促红细胞生成素、抗抑郁、糖皮质激素、5-羟色胺拮抗剂等药物干预和有氧运动、心里干预、营养支持、改善睡眠等非药物干预。有研究表明地塞米松可成为化疗相关性疲乏的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通过对心理行为干预改变患者消极的想法,有助于缓解crf的加剧和恶性循环。但这些治疗手段疗效一般,甚至副作用大于获益,甚至损及脏腑而使疲乏加重,故此尚缺乏明确有效的干预手段。

癌因性疲乏中医研究

中医学对肿瘤的诊治有悠久历史,缺乏明确的肿瘤命名,有“积聚”、“岩”、“肠覃”、“癌”“瘤”等类似命名。癌因性疲乏与肿瘤是相生相成的,“癌因性疲乏”病名同样并未出现在中医古文献中,而其主要症状与中医“虚劳”相似,分析历代文献总结如下:crf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是多种致病因素长期存在,多种疾病反复不愈而成,病程较长,须长期坚持调理,陈文治《诸证提纲·虚损》言:“大抵虚而至损,其病也深,成之者,非一朝一夕,治之者必徐退渐减,若求速效,必至反伤。”《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虚损门》中又说:“治劳之法……惟当温养滋补,以久取效。”病因病机主要有:先天不足、饮食失调、劳逸失常、外感六淫等导致脏腑受损,阴阳气血不和所致,防治关键在于扶正补虚,归根究底是正虚,从整体和辩证角度改善机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方隅《医林绳墨·虚损》中所言:“大抵虚劳之药,不可大热,不可大寒,不可大补,必须温养之剂,通和营卫,发生真元,致使精神内守,血气内和,而复天赋之禀受乎"。癌症患者本因正虚邪盛导致阴阳气血失衡,又附加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手段,破气耗血更甚,故此中医治疗方法如中药汤剂、针灸刮痧、药膳食疗、导引推拿及中药注射剂等,在减轻或消除crf方面有积极意义。

同类型药膳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药膳食疗是亚健康调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且有待发扬与创新。药膳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不断探索、积累而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一门临床实用学科,是中华民族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其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列女传》中,作为祖国宝贵文化遗产,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中医药膳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药食一体观”为依据,选用符合“药食同源、药食同理、药食同功”的药食材料进行搭配使用。《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备急千金要方》中首设“食治”专篇,提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的重要思想。药膳较之于中成药和西药,其药效相对缓和,副作用相对较小,在慢性疾病的调理上,有其独特优势,其在养生保健及健康管理中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发扬,中国药膳研究会、中国中医药学会药膳专业委员会及世界中联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团体逐渐发展壮大,典型专著《中国药膳大辞典》记载药膳方多达7000首,据统计使用频次超过100的中药有大枣、枸杞、当归、山药、甘草、黄芪、人参、白术、菊花、山楂、茯苓、肉苁蓉等27味。

但是大部分停留在经典著作药膳方整理中,挖掘传统文化精髓缺乏创新性与时代性,缺乏组方原则和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更缺少在此基础研究上适应大众养生需求的产业化发展,且产品现有开发程度不高,技术设备落后,成分提取单一、提取工艺复杂或易致生物活性改变,多数以原料或粗加工半成品的形式入药,对口味要求不高,深加工技术薄弱、产业链短,没有真正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应在精专上多做拓展,借鉴中医中药特色治则治法,与组方配伍规律相结合,将中医药膳的相关理论基础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借助学科间交叉优势使其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研发简便、可口、安全、高效的药食同源食品,势在必行。

四君子汤加减方均是药食同源类代表药物,整体和拆方研究均表明有扶正补虚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发。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功效是益气健脾,是传统中药汤剂调理脾胃的代表及基础方,为“补法”的典型代表,益气健脾之祖方,补方中的金科玉律。现代关于其药理研究甚多,自20世纪60年代后,国内外围绕其主治和功效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证实其益气健脾疗效确切,主要调理胃肠活动、抗肿瘤、增强抵抗力、抗胃肠黏膜损伤、改善肠道菌群等。近来有研究报道:可抑制肿瘤细胞转移扩散等;同时该配方可明显改善免疫力,对炎性肠病有良好恢复作用,预防癌前病变进一步恶变。拆方是目前应用于中药复方组方理论研究中最为常用的方法,进行拆方研究旨在不降低原方疗效的基础上精简方剂,降低成本;确定组方中某一药味或组分的功效及在组方中的地位。在拆方研究中,遵循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中药性味归经及功效、七情相合和或者药物配伍规律进行组方。综合概述:四君子汤中正平和,益而无害,取古语“君子鼓中和”之义,常服温和脾胃,进益饮食,犹如宽厚和平之君子,不为奸险卒暴之行也,是人体健康之根本,可从根源上防治crf。但是,四君子汤由于药物利用率低、煎煮流程复杂及感官评价较差而不利于日常食用,使其疗效推广受限,有待进一步研发。

总之,药食同源类药膳现有开发程度不高,技术设备落后,成分提取单一、提取工艺复杂或易致生物活性改变,多数以原料或粗加工半成品的形式上市,对口味要求不高,产业链短,没有真正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应在精专上多做拓展,借鉴中医中药特色治则治法,与组方配伍规律相结合,注重产品感官评价,研发简便、可口、安全、高效的药食同源饮品,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同类药膳提取工艺复杂、药膳的生物活性容易改变,口感较差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减轻或消除癌因性疲乏的药膳,所述药膳是由以下原料制成:人参8-12g、茯苓12-18g、炙甘草3-7g、山药20-30g、山楂3-7g、陈皮3-7g、枸杞子12-18g、黄精20-30g、沙棘叶16-24g。

优选地,所述药膳是由以下原料制成:人参10g、茯苓15g、炙甘草5g、山药25g、山楂5g、陈皮5g、枸杞子15g、黄精25g、沙棘叶20g。

该药膳以四君子汤为基础进行加减,配合药食两用食物沙棘叶,从先后天之本着手,恢复机体整体平衡状态。

优选地,所述药膳为速溶药茶(本发明将其称为沙棘固本速溶茶)。随着“药膳养生”和“治未病”意识的提高,消费群体从碳酸饮料过渡到茶饮料、包装水,又上升为健康功能性饮料,尤其是速溶药茶饮料,以其丰富的种类和方便、快捷的饮用方式,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追捧。

该药膳的制备方法是:将所有原料粉碎成5-15目,加水浸泡,然后煎煮,过滤,滤液浓缩,添加辅料后进行喷雾干燥,最后制粒得到速溶药茶。所述辅料为调味剂和稀释剂。

优选地,煎煮次数为2次,第一次加水量为药材质量的15倍,水煎煮时间2.5小时;第2次加水量为药材质量的10倍,水煎煮时间1.5小时。

中医学无“癌症”病名记载,但古医籍中有许多关于癌症临床表现的记载,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困,真脏见,十月之内死。”《灵枢·百病始生》所说:“壮人无积,虚则有之。脾胃怯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景岳全书》:“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故肿瘤是在人体正气亏虚的状态下,由"痰、瘀、毒、热、湿"等邪气长期交结而成的有形之物,其发病的根本是正气亏虚,故扶助正气在肿瘤的治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扶正补虚,调节人体气血阴阳、脏腑经络,从而达到改善身体状态、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crf与肿瘤伴随而生,参考crf患者表现的一系列脏腑功能低下、疲乏、消瘦等症状,因此可将其归纳在“虚劳”范畴。

虚劳又称“虚损”,是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症候的总称,是由禀赋薄弱、后天失养及外感内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日久不复为主要病机,历代古籍对虚劳的论述甚多,如:《素问·脏器法时论》的“五脏虚证”、《素问·宣明五气篇》的“五劳所伤证”、《素问·调经论》的五不足证、《素问·玉机真藏论》的“五虚死”证等。凡属机体正气不足、五脏精气亏虚的病症,均可划为虚劳病。对于虚劳的治疗,以扶正补虚为基本原则。正如《素问》说:“虚则补之”、“精气夺则虚”。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对劳倦内伤各有阐发,尤重脾胃,长于甘温补中,创立了治疗虚劳的新理论。李中梓在《医宗必读》则强调脾肾两脏,在虚劳中的重要性:“夫人之虚,不厉于气,即属于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而独举脾肾者,水为万物之元,土为万物之母,二脏安和,一身皆治,百疾不生”。现代医家也认为肿瘤患者以脾肾亏虚多见,尤其脾肾阳虚证贯穿了肿瘤的整个过程。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精微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饮食养生的关键;脾胃理论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饮食入口,必先经脾之运化、胃之受纳腐熟,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景岳全书》“血者水谷之精也,源源而来生化于脾”。若脾胃受损则百病由生,正如李东垣《脾胃论》指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肾为先天之本,藏先天之精,肾精化为肾气,肾气盛则精神健旺,筋骨强劲,动作敏捷。其中对机体有温煦、激发、兴奋、封藏等作用者称之为肾阳,亦称为元阳、真阳、真火,即肾的功能与热力方面,为人体阳气的根本,对人体各脏腑组织的功能起推动、温煦作用,是生命的本元。

故在五脏六腑中,从脾肾论治恶性肿瘤有其故,而健脾益肾法在肿瘤治疗中的运用和研究越来越广泛,并且在减轻放化疗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抑制癌灶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恶变等方面已经显示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正如李士材《病机沙篆》谓:“夫人之虚,不属于气,即属于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而独举脾肾者,水为天一之元,土为万物之母,二脏安和,诸经各治,百疾不生”。因此,补脾益肾(兼顾先后天之本)则虚损易复,这亦是中医“治病求本”思想的体现。

沙棘固本速溶茶处方来自湖南中医药大学著名的中医药膳学及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研究专家谢梦洲教授创制的中医药膳方,由沙棘叶、人参、茯苓、黄精、枸杞等9味中药组成,全方诸药食材均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的药理作用,共奏益气健脾,补肾固本之功效,达到扶正补虚、平衡阴阳的目的,从而减轻或消除癌因性疲乏。由于沙棘固本速溶茶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的主要活性成分系人参皂苷和多糖,两者皆溶于水,速溶药茶饮料皆以水为溶剂,故本专利采用水煎煮法提取,采用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的含量,单因素试验法考察水提次数、药材粉碎粒径,响应面设计试验法优选了沙棘固本速溶茶水提工艺参数,故申请专利保护。

组方依据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依据及临床常用药对,坚持辩证立法和以法选药结合的原则,参考历古籍文献、国内外相关研究及专利资料,立足前人经验,针对crf的发生发展特点,确立以益气健脾、补肾固本为主的原则。同时考虑原料的功效、配伍和安全性,在药食同源理念的指导下,利用药食相互为用、互为补充,采用传统和现代科学技术加工工艺,我们初步筛选出四君子加减方(四君子汤去白术加山药、山楂、陈皮、枸杞、黄精、沙棘叶等)为原料以达到协同作用。方中人参补气健脾,安神固脱;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相互配伍共奏益气健脾、补肾固本之效为君药;枸杞子滋补肝肾,强筋骨;山药健脾润肺,补肾涩精,助五脏、强筋骨;茯苓益气健脾,宁心安神,上述四味相互配伍能补益肾精、益气健脾共为臣药。佐以山楂消食健胃、活血化瘀;陈皮理气和中,燥湿化痰,沙棘叶补脾健胃、活血化瘀共奏行气活血之效,使得补而不滞,滋而不腻,防止虚不受补、滋腻困脾。炙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食材均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的药理作用,按一定比例配合使用,遵从“八法”中的补法、“七情”相须、四气五味及归经理论,这些药食材经过上千年堆积考验,逐渐沉淀沿用至今,其安全性得到历史的验证,相合为用色、香、味、形、效俱全,不但能使机体内环境维持相对平衡,共奏益气健脾,补肾固本之功效,最终起到扶正补虚、平衡阴阳的目的,从而减轻或消除癌因性疲乏。

由此,我们从创新、便捷的角度开发药食同源新产品,探究此干预方式对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并对其改善情况进行评估,为产品研发提供参考与依据,以期研发一款集色、香、味、体、效于一体的速溶茶饮,在临床试验水平上探究产品防治crf的作用,为其研发提供参考与依据。探索减轻或消除crf的新措施,既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对日常饮水的需求,特别是基于“脾肾为先后天之本”的理念,又丰富了国内药食同源类养生产品,从而探讨药膳在癌因性疲乏的优势,将有利于中医药膳的推广和发扬,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及科学意义。

为了调节口感,且考虑到本品食用人群可能存在三高患者,拟加入木糖醇、糊精、可溶性淀粉作为混合辅料,以使该产品既能满足日常饮水所需,还能满足人们对美味食品的追求,又对crf具有防治作用。因而,我们提出研发药食同源新产品:沙棘固本速溶颗粒——色、香、味、体俱佳——益气健脾、补肾固本——阴阳平和、正气充足——预防或减轻crf的发生。研制的这款能够实现以独特风味吸引消费者,以防病治病引导消费者,以食用方便、确切疗效稳定消费者,全面综合产品风味、营养、功效,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固本等作用的药膳产品是大众所需要的,也是未来中医药产、学、研相结合的典范,药食同源产业化、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值得深入研究。

拆方单味药食同源药物被证实可防治crf:人参中含有许多抗肿瘤活性成分,已成为防治肿瘤的公认中药材,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增强机体免疫力等,而其分子机制主要包括基因、蛋白、相关信号通路等的调控与表达。茯苓多糖不但具有促进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和nk细胞活性,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吞噬能力,还可逆转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能;炙甘草含有黄酮类、三萜类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功效。山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划痕愈合率,具有抗肿瘤活性。山楂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三萜酸、黄酮等,其黄酮类成分有降压、调血脂、增加冠脉流量、强心、抗肿瘤等药理作用。陈皮提取物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抗肿瘤中药提取物。枸杞子含有核黄素、烟酸等化学成分,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的药理作用。黄精含天门冬氨酸、毛地黄糖甙、蒽醌类化合物、粘液质、糖类、烟酸、锌、铜、铁等多种成分。具有抗缺氧、抗疲劳、抗衰老作用;能增强免疫功能,增强新陈代谢等作用。

制备方法

本处方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著名方剂“四君子汤”加减而来。其处方组成为:人参(人工种植)10g、茯苓15g、炙甘草5g、山药25g、山楂5g、陈皮5g、枸杞子15g、黄精25g、沙棘叶20g,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固本的功效,主要用于减轻或消除癌因性疲乏。本品已制成药食同源食品,故对其工艺申请专利保护。

考虑传统中药汤剂以水煎煮为主,参考相关文献,上述单味药食物水提液药理研究表明:可抗氧化、增强抵抗力,因此采用水提法。

1.工艺流程

原料鉴定(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称量——冲洗水浸泡——水提、过滤——合并、浓缩——喷雾干燥——过筛——制粒——颗粒分装————成品检验——入库。

人参(学名:panaxginseng,又称为亚洲参,在中国东北土名“棒槌”)是具有肉质的根。含有一种叫人参皂甙的化学物质,它对调节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抗疲劳、调节物质代谢等有明显功效,所以对防治肿瘤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水提法可增强免疫力、发挥抗肿瘤作用。

茯苓(又称玉灵、茯灵、万灵桂、茯菟)是拟层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常寄生在松树根上,形如甘薯,球状,外皮淡棕色或黑褐色,内部粉色或白色,精制后称为白茯苓或者云苓。其主要成分为茯苓聚糖,含量很高。药理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能降胃酸,对消化道溃疡有预防效果;对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有抗肿瘤的作用;能多方面对免疫功能进行调节;能使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加速回升;并有镇静的作用。可用发酵醇沉法、稀碱浸提法、水提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等。

甘草(又名乌拉尔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甘草总黄酮是甘草抗炎活性组分之一,其中异甘草素作为乌拉尔甘草的黄酮类成分可能是甘草总黄酮抗炎的活性成分。药用成分主要包括:甘草黄酮、甘草酸、甘草多糖、甘草次酸等。可用70%乙醇提取、水提法、乙酸乙酯萃取(富集甘草总黄酮)。

山药(即薯蓣,别名怀山药、淮山药、土薯、山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药用成分主要包括:薯蓣皂甙元、多巴胺、盐酸山药碱、多酚氧化酶、尿囊素、止杈素ⅱ、糖蛋白等。可用醇提法、水提法、微波辅助提取法。

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bunge),又名山里果、山里红。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黄烷及其聚合物类、三萜类和有机酸类等,其黄酮类化合物牡荆素,是一种抗癌作用较强的药物,其提取物对抑制体内癌细胞生长、增殖和浸润转移均有一定的作用。水提、醇提、超声提取均可增强免疫力、抗氧化、发挥抗肿瘤作用。

陈皮又称为橘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药用成分主要包括:正癸醛、柠檬醛、柠檬烯、辛醇、枸橘甙、橙皮甙、柚皮甙等。水提、水提醇沉、醇提均可增强免疫力、发挥抗肿瘤作用。

枸杞子又叫甜菜子、红耳坠、地骨子,是茄目茄科枸杞属植物的果实。药用成分主要包括:枸杞多糖、甜菜碱、天仙子胺、玉蜀黍黄素、酸浆红素、隐黄质、东莨菪素、胡萝卜素、核黄素、烟酸等。水提法、超声提取、醇提均可增强免疫力、发挥抗肿瘤作用。

黄精又叫鸡头黄精、黄鸡菜、笔管菜,是百合科草本植物黄精、滇黄精、多花黄精的根茎。含天门冬氨酸、毛地黄糖甙、蒽醌类化合物、甾体皂苷、粘液质、糖类、烟酸、木脂素、铜、铁等多种成,其中多糖和甾体皂苷类成分在黄精中量较大,为其主要药效成分。水提法、超声提取、醇提均可增强抗缺氧、抗疲劳、抗衰老等作用。

沙棘叶又叫醋柳、黄酸刺、酸刺柳,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沙棘的干燥叶子。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多种氨基酸、蛋白质、亚油酸、磷脂、黄酮及钙、铁、锌、钾、硒等11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常用来制成保健茶等。水提法、超声波辅助法、微波法可发挥抗氧化、提神抗疲劳、减缓衰老的作用。

根据上述处方分析,各味药食物中的有效成分大都可以溶于水,且出于经济,健康且传统中药多为水煎等多角度考虑,处方采用水浸提法。

第一,本处方与其他处方不同之处是:对防治大肠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广阔市场前景,拆方单味药食同源药物被证实可防治大肠癌:人参中含有许多抗肿瘤活性成分,已成为防治肿瘤的公认中药材,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免疫等,而其分子机制主要包括基因、蛋白、相关信号通路等的调控与表达。茯苓多糖不但具有促进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和nk细胞活性,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吞噬能力,还可逆转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能,显著抑制实体瘤增长;炙甘草含有黄酮类、三萜类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功效。山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划痕愈合率,具有抗肿瘤活性。山楂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三萜酸、黄酮等,其黄酮类成分有降压、调血脂、增加冠脉流量、强心、抗肿瘤等药理作用。陈皮提取物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抗肿瘤中药提取物。枸杞子含有核黄素、烟酸等化学成分,对人体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的药理作用。

第二,沙棘固本速溶茶系速溶茶粉剂,溶解速度快,起效快,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

第三,沙棘固本速溶茶因加有天然调味剂矫味剂口感更好,可长期食用。

第四,沙棘固本速溶茶防治大肠癌的有效成分皆溶于水,故本方采用水提取,可最大限度的提取抗肿瘤活性成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四君子汤为基础进行加减,配合药食两用食物沙棘叶,从先后天之本着手,恢复机体整体平衡状态。结合中医药膳与现代饮品制作工艺的优势,运用中医药膳学理论、现代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工艺学作为指导,“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药膳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仪器与材料

1.1仪器

ultimate300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包括g1316a四元梯度泵,g1313a标准型自动进样器,g1316a恒温箱,g1314a紫外检测器,agilentchemstation色谱工作站);uv9100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yp-b5001型电子天平(上海光正医源仪器有限公司);rhp-400型高速多功能粉碎机(浙江永康市荣浩工业有限公司);shh.w21电子三用水箱(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shb-ⅲ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yjd20老药师常温煎药机(长沙市卓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re-200013旋转蒸发仪(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1.2药材及试剂

人参(吉林)、沙棘叶(甘肃)、枸杞子(云南)等药材皆购自老百姓大药房,经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周日宝教授鉴定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有关规定;

人参皂苷rg1对照品(批号:110703-200726)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供含量测定用;人参皂苷rb1对照品(批号:110704-200921)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供含量测定用;人参皂苷re对照品(批号:110702-200925)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供含量测定用;无水葡萄糖对照品(批号:110833-201506)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供含量测定用;甲醇、乙腈为色谱纯,水为重蒸馏水,其他hplc用试剂皆为色谱纯;5%苯酚、浓硫酸、乙醚无水乙醇等比色用试剂皆为国产分析纯试剂。

2方法与结果

2.1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沙棘固本速溶茶水提液中多糖的含量

2.1.1对照品溶液制备取无水葡萄糖对照品约0.025g,精密称定,置250ml量瓶中,加适量水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制得含0.1004mg/m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

2.1.2沙棘固本速溶茶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移取各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水提样品液(约相当于生药量0.5g),加乙醚100ml加热回流1小时,静置,放冷,小心弃去乙醚液,残渣置水浴上挥尽乙醚。加入80%乙醇100ml,加热回流1小时,趁热滤过,滤渣与滤器用热80%乙醇30ml分次洗涤,滤渣连同滤纸置烧瓶中,加水150ml,加热回流2小时。趁热滤过,用少量热水洗涤滤器,合并滤液与洗液,放冷,移至2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供试品1;吸取2ml供试品1置10ml试管中,加水至刻度线,得供试品2。精密吸取1ml供试品2,加入1ml蒸馏水,1ml5%的苯酚,5ml浓硫酸,摇匀,室温置10min,40℃水浴加热15min,冷却至室温,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

2.1.3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精密吸取葡萄糖对照品溶液和沙棘固本速溶茶水提样品溶液1ml,按照2.1.2项下方法在400nm-600nm范围内分别进行全波长扫描,结果对照液和供试液最大吸收波长皆在490nm,故选择490nm为测定波长。

2.1.4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吸取无水葡萄糖对照品溶液0ml、0.2ml、0.4ml、0.6ml、0.8ml、1.0ml,分别置于10ml具塞试管中,分别加蒸馏水补至2.0ml,各再精密加入5%苯酚溶液1ml,摇匀,迅速加入5ml浓硫酸,摇匀,室温放置10min,置40℃水浴加热15min,取出,迅速冷却至室温,以相应试剂为空白,在490nm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对无水葡萄糖溶液浓度进行线性回归,得线性方程:y=0.017176+0.043539x,r=0.9929。

2.1.5方法学考察:仪器精密度rsd为1.96%;供试品溶液在6h内吸光值稳定,测定应在6h内完成;重复性试验rsd为4.57%;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沙棘固本速溶茶多糖平均回收率为103.4%,rsd为1.16%。

2.2hplc法测定沙棘固本速溶茶水提液中人参皂苷rg1、rb1的含量

2.2.1色谱条件ultimate3000色谱柱;固定相为c18烷基键合硅胶;流动相为水-乙腈;运行时间30min;检测波长203nm;柱温30℃;按人参皂苷rg1、re、rb1分别计算理论塔板数均>4000,分离度>1.5。

2.2.2人参皂苷rg1、re、rb1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1)取人参皂苷rg1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0.0103g),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定容至刻度,制得1.03mg/ml的人参皂苷rg1对照品溶液。

(2)取人参皂苷rb1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0.0101g),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定容至刻度,制得1.01mg/ml的人参皂苷rb1对照品溶液。

(3)取人参皂苷re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0.0104g),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定容至刻度,制得1.04mg/ml的人参皂苷re对照品溶液。

2.2.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移取各沙棘固本速溶茶水提样品液适量,过0.22μm微孔滤膜至进样小瓶中,即制得沙棘固本速溶茶水提液供试品溶液。

2.2.4阴性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按处方比例称取除去人参的其他药材,依照水提液的制备工艺和供试品溶液的处理方法制备阴性对照品溶液。

2.2.5人参皂苷rg1、re、rb1标准曲线的制备及线性范围

(1)取1.03mg/ml的人参皂苷rg1对照品溶液依次稀释成100μg/ml、90μg/ml、80μg/ml、70μg/ml、60μg/ml、50μg/ml、40μg/ml、30μg/ml、20μg/ml、10μg/ml的浓度,按2.2.1项下色谱分离条件进样10μl,测定峰面积积分值,以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y、人参皂苷rg1浓度x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表明,线性回归方程为:y=0.8028x+0.1463,r2=0.9994,即人参皂苷rg1对照品溶液浓度在10μg/ml~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取1.01mg/ml的人参皂苷rb1溶液依次稀释成100μg/ml、90μg/ml、80μg/ml、70μg/ml、60μg/ml、50μg/ml、40μg/ml、30μg/ml、20μg/ml、10μg/ml的浓度,按2.2.1项下色谱分离条件进样10μl,测定峰面积积分值,以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y、人参皂苷rb1浓度x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表明,线性回归方程为:y=0.7954x+0.2763,r2=0.9997,即人参皂苷rb1对照品溶液浓度在10μg/ml~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3)取1.04mg/ml的人参皂苷re溶液依次稀释成100μg/ml、90μg/ml、80μg/ml、70μg/ml、60μg/ml、50μg/ml、40μg/ml、30μg/ml、20μg/ml、10μg/ml的浓度,按2.2.1项下色谱分离条件进样10μl,测定峰面积积分值,以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y、人参皂苷re浓度x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表明,线性回归方程为:y=0.3871x+0.1593,r2=0.9992,即人参皂苷re对照品溶液浓度在10μg/ml~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2.6分离条件的考察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品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照2.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分析,结果可知,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有一相同的色谱峰,而阴性对照液未见干扰。

2.2.7方法学考察:(1)人参皂苷rg1的仪器精密度rsd为0.97%;供试品溶液在48h内稳定,测定应在48h内完成;重复性试验rsd为1.24%;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沙棘固本速溶茶中人参皂苷rg1平均回收率为102.6%,rsd为1.25%。(2)人参皂苷rb1的仪器精密度rsd为0.95%;供试品溶液在48h内稳定,测定应在48h内完成;重复性试验rsd为1.19%;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沙棘固本速溶茶中人参皂苷rb1平均回收率为101.8%,rsd为1.19%。(3)人参皂苷re的仪器精密度rsd为1.03%;供试品溶液在48h内稳定,测定应在48h内完成;重复性试验rsd为1.25%;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沙棘固本速溶茶中人参皂苷re平均回收率为102.4%,rsd为1.17%。

2.3沙棘固本速溶茶水煎煮提取基本方法

将沙棘叶、人参、茯苓、黄精、枸杞等9味中药适当粉碎成一定目数,浸泡一定时间,加一定倍量水,煎煮一定时间,期间不断搅拌,同法煎煮2次或3次,过滤,合并滤液,定容至一定体积。

2.3.1沙棘固本速溶茶水煎煮提取次数的考察

将沙棘叶、人参、茯苓、黄精、枸杞等9味中药三份,每份适当粉碎成10目,取100克,按表1设计方案钟的参数分别制备三份水煎煮液,50℃减压浓缩并定容至100ml,按2.1.2及2.2.3分别处理成供试液,每份按2.1.2项下测定多糖含量,按2.2.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进样10μl,测定三种人参皂苷含量,结果见表1,由表1结果可知,水煎煮2次多糖提取量占水煎煮三次的91%以上,三种人参皂苷之和提取量占水煎煮三次的95%以上,故水煎煮2次为佳。

表1沙棘固本速溶茶水煎煮次数考察

2.4响应面设计试验法优选沙棘固本速溶茶水煎煮工艺参数

2.4.1因素水平表的设计及实验方法

在预试验的基础上,对沙棘固本速溶茶水煎煮关键工艺参数,即加水量、水煎煮时间、浸泡时间采用三因素三水平box-bebnken试验设计的响应面设计试验法,通过designexpert8.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筛选最优水煎煮提取工艺参数,按多糖含量百分比占总百分的60%及三种人参皂苷之和百分比占总百分比的40%计算y值并以此为评价指标,各因素水平见表2。

表2沙棘固本速溶茶水煎提box-behnken设计试验因素水平及编码表

注:加水量为药材量25倍时,第一次加水15倍量、第二次加水10倍量;加水量为药材量20倍时,第一次加水12倍量、第二次加水8倍量;加水量为药材量15倍时,第一次加水9倍量、第二次加水6倍量。水提时间为4.5h时,第一次2.5h、第二次2.0h;水提时间为3.5h时,第一次2.0h、第二次1.5h;水提时间为2.5h时,第一次1.5h、第二次1.0h。

2.4.2沙棘固本速溶茶水煎提响应面试验安排及结果

响应面试验安排及结果见表3,表3共15个试验点,其中12个为析因点,3个为零点,析因点为自变量取值加水量(a)、水煎时间(b)、和浸泡时间(c)所构成的顶点,零点为区域的中心点,其中零点试验重复3次,用以估算试验误差。

表3沙棘固本速溶茶水煎提响应曲面设计试验测定结果

注:y值计算方法:将每试验号的多糖含量除以全部试验号的多糖含量之和再乘60%,加上每试验号的三种人参皂苷含量之和除以全部试验号的三种人参皂苷含量之和相加再乘40%。即

2.4.3模型的建立及显著性分析

利用designexpert8.0软件对表3试验数据进行二次回归拟合,得y值对加水量(a)、水煎时间(b)和浸泡时间(c)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方程为:

y=93.85+2.50*a+0.53*b-0.22*c+0.22*a*b-0.28*a*c+0.33*b*c-0.66*a2-

0.47*b2+0.78*c2,对该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4。

表4回归模型方差分析表

试验选用的模型p值<0.05具有显著性,失拟项不显著(p=0.3136>0.05),说明该模型是有统计意义的;复相关系数r2adj=0.8315,说明该模型能解释83.15%响应值的变化,因而该模型的拟合程度比较好,可以用此模型来分析和预测沙棘固本速溶茶水煎工艺参数。

2.4.4沙棘固本速溶茶水煎工艺各因素对加强指数影响的曲面分析结果

利用designexpert8.0软件对沙棘固本速溶茶水煎工艺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曲面分析,从回归方程各项方差的进一步检验也可看出,一次项中影响显著因素为a、b,在所选的各因素水平范围内,按照对结果的影响排序:a>b>c,即加水量>提取时间>浸泡时间,三个因素中,各两两因素之间交互作用不明显。

2.4.5沙棘固本速溶茶水煎工艺条件优化结果

采用design-expert8.0软件对方程y求解,得到沙棘固本速溶茶水煎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加水量为药材量的25倍,水煎煮提取时间为3.95h,浸泡时间为1.00h,理论上y值为97.07%。

2.4.6验证试验结果

对沙棘固本速溶茶水煎煮工艺所得到的优化条件进行微调:加水量为药材量的25倍(第一次15倍、第二次10倍),水煎煮时间4小时(第一次2.5h、第二次1.5h)浸泡时间为1.00h,三批小试验证试验实际测得y值为98.22%,rsd=1.53%(n=3),与理论值相接近,所以基于响应曲面法所得的优化水煎煮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

3小结与讨论

3.1全方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主要活性成分系人参皂苷和多糖,人参皂苷具有抗肿瘤作用,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的作用。因此,选择此两种成分作为含量测定指标。

3.2沙棘固本速溶茶属茶饮料型药膳食品,故采用水作为提取溶剂,而人参皂苷类成分在水中比在50%~70%乙醇中溶解度低,多糖系大分子成分,扩散慢,故本方水煎煮加水量多,水煎煮时间较长,使人参皂苷类成分和多糖充分提出。

3.3预实验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优化沙棘固本速溶茶水煎煮工艺时,由于药材粉碎过细,导致药液黏度太大,过滤困难,人参皂苷类和多糖损失较多,误差太大,结果无统计意义,故正式试验时,药材粉碎程度控制在10目筛左右,采用三因素三水平box-bebnken试验设计的响应面设计试验法优化沙棘固本速溶茶水煎煮工艺参数,获得较好的实验结果。

实施例2:沙棘固本速溶茶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本研究采用icr小鼠经口灌胃给予受试样品,连续观察14天,从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了解受试样品是否具有毒性,以及毒性反应程度和涉及的器官,为进一步毒性试验的剂量设计、毒性反应指标的选择和临床试验的开展提供实验依据。

1.实验材料

1.1受试样品

沙棘固本速溶茶,批号:20180123,深褐色固体颗粒,易溶于水,每克样品相当于原药材2.36g。成人推荐食用量2.0g/次,2次/天,开水调服,由湖南中医药大学提供,保存于低温干燥环境,避免阳光直射。

1.2实验动物

spf级icr小鼠20只,雌雄各半,平均体重:19.3g,体重范围16.1~21.8g,购自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湘)2016-0002,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号:no.43004700041968,在湖南省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屏障环境c区饲养(温度范围:20.0~26.0℃;相对湿度范围:40.0%~70.0%),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湘)2015-0016。鼠饲料由北京科澳协力饲料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k(京)2014-0010,饲料合格证编号:no.11002900035009。

1.3主要仪器

pl2002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ms105du型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中国有限公司。

2.实验方法

2.1动物伦理与保护

本实验经中心实验动物管理(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后实施,完全按国家相关实验动物福利法规和本中心相关标准操作规程的规定执行。

2.2实验设计的依据

预实验结果:沙棘固本速溶茶易溶于水,可配置的最大给样浓度≥1.0g/ml,故采用24h内单次给样法进行实验,icr小鼠按20ml/kg经口灌胃给予沙棘固本速溶茶,给样剂量为20g/kg(相当于人体推荐食用量的300倍),给样后未观察到动物出现死亡等异常情况。

2.3试验分组及剂量设计

根据预实验结果,本实验采用最大给样量法进行正式试验,选取检疫合格icr小鼠20只,雌雄各半,动物禁食不禁水6h后,按20ml/kg经口灌胃给予受试样品(1.0g/ml),沙棘固本速溶茶给样剂量为20g/kg。

2.4检测指标

2.4.1一般临床观察:给样后0~4h内仔细观察并记录各组动物是否出现毒性反应以及毒性反应症状、出现时间以及死亡情况等,如动物死亡,则进行大体解剖观察,存活动物此后连续观察14天;

2.4.2体重:给样当天及给样后第7天、第14天进行动物称重;

2.4.3大体解剖观察:观察结束时,处死所有存活动物,进行大体解剖观察,如脏器发现明显病变,则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3.实验结果

3.1一般临床观察

给样当天0~4h内及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给样组小鼠未见明显异常反应,试验期内未出现动物死亡情况。

3.2体重

如表5所示:给样前及给样后第7天、第14天称重,小鼠体重呈正常增长且体重增重在正常范围内。

表5小鼠体重结果

3.3大体解剖观察

最后一次观察结束后处死所有存活小鼠并进行大体解剖检查,肉眼观察脏器的位置、大小、色泽、粘连、表面和切面的质地等,均未见积液及肿瘤等异常改变。

4.实验结论

本实验条件下,小鼠经口灌胃给予沙棘固本速溶茶,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的剂量(noael)≥20g/kg(相当于人体推荐食用量的300倍)。

实施例3:沙棘固本速溶茶对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mgc803的抑制作用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细胞人胃癌上皮mgc803细胞,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1.1.2药物与试剂沙棘固本速溶茶中药总组分溶液配制:称取一定量的沙棘固本速溶茶中药总组分,用完全培养液溶解配制成实验需要的浓度,分别用0.45μm、0.22μm的一次性过滤器过滤除菌,4℃保存备用。使用时,用预温的完全培养液将上述沙棘固本速溶茶中药总组分母液稀释至实验所需浓度。

1.2细胞培养

1.2.1细胞培养前的准备

(1)细胞培养所需物品需在超净工作台内紫外线照射30min以上。

(2)调整细胞培养箱的各项参数至所需要求。

(3)在进行实验之前,超净工作台、工作服和肿瘤细胞培养实验室内均需紫外线照射30min以上。

1.2.2细胞的复苏

将-80℃冰箱中保存的人结直肠癌细胞冻存管快速取出,用镊子夹住冻存管口,迅速放入37℃恒温水浴箱中,并不停的来回晃动使其快速解冻。融化后,擦拭干净,在超净工作台内用吸管轻轻吸入到装有8-10ml完全培养基的25cm细胞培养瓶中,移入37℃、5%co2、相对饱和湿度为95%的孵育箱中静置培养,第二天换液,每天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并及时记录细胞的生长状况。根据细胞状态及时进行实验处理。

1.2.3细胞的传代

每天观察癌细胞的生长状态,待细胞密度达到90%时进行消化传代。从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取出培养瓶,镜检观察后,置于超净工作台内,用酒精棉球擦拭瓶口及瓶身,打开瓶盖,吸出原培养瓶中的培养基,pbs缓冲液润洗细胞两次,加1~3ml含0.25%edta的胰酶进行消化,拧紧瓶盖。倾斜晃动培养瓶,尽可能使胰酶覆盖整个瓶底,于培养箱内静置1-2min,随时观察消化情况。在倒置光学显微镜内见到大部分细胞脱落变圆时,加7~21ml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轻轻吹打细胞层,尽量把细胞层吹落、吹散,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后接种于2个培养瓶内,添加7~8ml完全培养基,消毒瓶口及瓶身,移入培养箱内继续培养,观察记录细胞的生长情况。

1.2.4细胞的冻存

选取生长状态良好,且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于冻存前一天更换培养液,按细胞传代的方法消化、收集细胞并离心去上清,加入无血清细胞冻存液1~1.8ml吹匀吹散细胞,分装保存于2ml冻存管内,拧紧管盖,封口膜封口。做好冻存记录,清楚标记冻存细胞名称、冻存批次、冻存时间、冻存者的名字。最后放入-80℃冰箱内长期冻存。

1.3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及ic50

制备单细胞悬液,并使用细胞计数板行细胞计数,适当稀释最终调整细胞悬液的浓度为5×104/ml;在96孔板中接种细胞悬液,每孔100μl,每组设6个平行孔,将培养板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过夜(37℃、5%co2);24小时后向培养板中每孔分别加入不同浓度沙棘固本速溶茶中药总组分溶液,继续培养48h后进行cck-8检测,向每孔加入10μlcck-8溶液,注意不要将cck-8溶液加入到孔壁上,同时要避免在孔中生成气泡;加入cck-8溶液后置于培养箱中1h后用酶标仪测定在450nm处的吸光度,实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细胞的增殖抑制率=(1-实验组od/对照组od)×100%。

2.结果

2.1对人胃癌上皮细胞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

表6沙棘固本速溶茶中药总组分不同浓度对人胃癌上皮细胞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n=5,x±s,%)

注:中药组为给药中药提取物组,空白对照组为培养液中有肿瘤细胞不给药组,阳性对照组为给化疗药5-fu组。

如表6所示,经沙棘固本速溶茶中药总组分处理48h后,人胃癌上皮细胞mgc803细胞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大,由spss21软件计算可得沙棘固本速溶茶中药对人胃癌上皮细胞mgc803细胞作用48h抑制效果最佳,其ic50值(即半衰期)为6.6900g/l,证明沙棘固本速溶茶可有效抑制人胃癌上皮细胞mgc803的生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