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甲氧基水杨酸钾与凝血酸复配稳定性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49079发布日期:2019-06-11 22:02阅读:10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甲氧基水杨酸钾与凝血酸复配稳定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化妆品市场日趋成熟,爱美的女性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形象,美白作为一个重要的化妆品品类,受到广大女性的青睐,在市场上占据相当大的份额。美白产品中添加的各种美白原料也日新月异,甲氧基水杨酸钾(4msk)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美白原料,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的作用,同时对于紫外线导致的色素沉着也具有卓越的防御效果,其美白效果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然而单一的美白原料效果往往不及两种或多种美白原料复配使用的效果显著。凝血酸,也就是传明酸,具有降低酪氨酸酶活性从而起到美白作用、淡化以生成的黑斑的同时还兼具抗炎功能,将凝血酸与4mask复配作为美白产品的主要成分能够产生更为显著的美白效果,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但是,凝血酸与4msk复配体系极其不稳定,两者在光照条件下容易发生光化学反应,产品发生颜色变化,从无色或白色向粉红色或黄色转变,从而影响了产品的外观、色泽,使产品在消费者使用环节的体验下降。

为了规避凝血酸与4msk复配体系不稳定导致美白产品变色的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在美白产品中添加色素作为遮蔽剂或者减少甲氧基水杨酸钾和凝血酸的使用量。遮蔽剂会对对人体皮肤产生副作用,选择需谨慎;而限制凝血酸和4msk的使用量,则会导致美白产品的功效降低,得不偿失。因此,探索如何在保证美白效果不被减损的前提下,克服甲氧基水杨酸钾与凝血酸复配稳定性差的问题,对于美白化妆品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甲氧基水杨酸钾与凝血酸复配稳定性差,导致美白产品变色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甲氧基水杨酸钾与凝血酸复配稳定性的方法,有效提高了美白产品外观、色泽的稳定性,并且可以使甲氧基水杨酸钾和凝血酸的使用量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剂量,保障美白产品的美白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方法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美白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甲氧基水杨酸钾与凝血酸复配稳定性的方法,在甲氧基水杨酸钾与凝血酸复配体系中添加光保护剂,并调节体系的ph值控制在4.5~6.5。

本发明通过在甲氧基水杨酸钾与凝血酸复配体系中添加光保护剂并调节ph值来提高复配稳定性,光保护剂可以抑制甲氧基水杨酸钾与凝血酸在光照条件下的光化学反应的发生;将ph值控制在4.5~6.5的目的是提供一个相对偏弱酸性的体系,有利于4msk和凝血酸复配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本发明调节ph所用的原料选自柠檬酸、柠檬酸钠、酒石酸、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本发明调节ph所用的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柠檬酸0.01~5份、柠檬酸钠0.01~3份、酒石酸0.01~2份、盐酸0.001~0.01份、氢氧化钠0.01~0.05份、氢氧化钾0.01~0.05份、碳酸钠0.01~2份、碳酸氢钠0.01~3份。

作为优选,所述光保护剂选自二苯酮-4,己二酸二丁酯,二乙氨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月桂醇聚醚-7柠檬酸酯,聚甘油-2二聚羟基硬脂酸酯,乙基己基三嗪酮,双-乙基己氧苯酚甲氧基苯基三嗪,月桂基葡糖苷和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提高甲氧基水杨酸钾与凝血酸复配稳定性的方法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所述化妆品中包含甲氧基水杨酸钾与凝血酸复配体系。

作为优选,所述化妆品为美白类、祛斑类、淡斑类、消除黑色素类或淡化皮肤颜色类化妆品制剂。

作为优选,所述化妆品制剂为洗面奶、面霜、面膜、精华液、爽肤水、乳液、凝胶或水剂,并且不限于上述制剂产品类型。

一种美白乳液,由a相,b相和c相组成:以重量份计:

a相:edta二钠0.1~0.3份,黄原胶0.2~1份,甘油1~5份,丁二醇2~4份,植物提取组合物1~8份和水60~80份;

b相:peg-100硬脂酸酯1~3份,鲸蜡硬脂醇0.5~1.5份,硬脂酸甘油酯0.5~1份,c14-22醇1~5份,c12-20烷基葡糖苷1~5份,角鲨烷1~5份,棕榈酸乙基己酯2~7份和聚二甲基硅氧烷0.5~3份;

c相:氢氧化钠0.04~0.25份,防腐剂0.1~0.2份,甲氧基水杨酸钾0.1~1份,凝血酸0.1~3份,香精0.01~0.2份和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保护剂0.1~10份;所述c相的ph值控制在4.5~6.5。

一种美白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加入水锅中,加入黄原胶,浸泡10min,80~85℃加热搅拌至原料全部溶解完全;

(2)加入a相原料,保温80~85℃搅拌至原料全部溶解完全,保温10min灭菌后保温备用;

(3)将b相原料加入油相锅中,搅拌加热80~85℃溶解完全,保温备用;

(4)将a相原料抽入乳化锅中,在均质搅拌下将b相原料抽入乳化锅中,均质5min,搅拌保温10min后开始降温;

(5)当温度降到40~45℃时加入c相原料,搅拌均匀出料,即得到美白乳液。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添加光保护剂和调节产品ph值解决了甲氧基水杨酸钾与凝血酸复配在短时间内受光照后会产生变色现象的问题,有效保护了产品外观、色泽的稳定性,并且可以使甲氧基水杨酸钾和凝血酸的使用量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剂量;

(2)采用本发明提高甲氧基水杨酸钾与凝血酸复配稳定性的方法制得的美白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产品的外观和色泽稳定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现明显的颜色变化,证明对于防止和延缓因甲氧基水杨酸钾和凝血酸相互作用产生的光化学反应是有效的,可以使产品能够保持更长久的稳定性,使消费者获得更佳的使用体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有设备和原料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行业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方法。

以下以制备美白乳液为例做具体说明,但不限于美白乳液,还包括洗面奶、面霜、面膜、精华液、爽肤水、乳液、凝胶或水剂,不再赘述。

实施例1

(1)按照下列配比称取原料备用:

a相:edta二钠0.1g,黄原胶0.2g,甘油1g,丁二醇2g,植物提取组合物1g和水80g;

b相:peg-100硬脂酸酯1g,鲸蜡硬脂醇0.5g,硬脂酸甘油酯0.5g,c14-22醇1g,c12-20烷基葡糖苷1g,角鲨烷1g,棕榈酸乙基己酯2g和聚二甲基硅氧烷3g;

c相:氢氧化钠0.04g,防腐剂0.1g,甲氧基水杨酸钾0.1g,凝血酸0.1g,香精0.01g;光保护剂0.1g;ph调节剂0.08g;c相ph值控制在6.5;

其中,光保护剂组分为:二苯酮-40.01g,己二酸二丁酯0.01g,二乙氨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0.01g,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0.01g,月桂醇聚醚-7柠檬酸酯0.01g,聚甘油-2二聚羟基硬脂酸酯0.01g,乙基己基三嗪酮0.01g,双-乙基己氧苯酚甲氧基苯基三嗪0.01g,月桂基葡糖苷0.01g,三乙醇胺0.01g;

ph调节剂组分为:柠檬酸0.01g,柠檬酸钠0.01g,酒石酸0.01g,盐酸0.001g,氢氧化钠0.01g,氢氧化钾0.01g,碳酸钠0.01g,碳酸氢钠0.01g;

(2)将水加入水锅中,加入黄原胶,浸泡10min,80℃加热搅拌至原料全部溶解完全;

(3)加入a相其他原料,保温80℃搅拌至原料全部溶解完全,保温10min灭菌后保温备用;

(4)将b相原料加入油相锅中,搅拌加热80℃溶解完全,保温备用;

(5)将a相原料抽入乳化锅中,在均质搅拌下将b相原料抽入乳化锅中,均质5min,搅拌保温10min后开始降温;

(6)当温度降到40℃时加入c相原料,搅拌均匀出料,即得到具有防止变色和延长产品外观、色泽的稳定性的美白乳液。

实施例2

(1)按照下列配比称取原料备用:

a相:edta二钠0.3g,黄原胶1g,甘油5g,丁二醇4g,植物提取组合物8g和水60g;

b相:peg-100硬脂酸酯3g,鲸蜡硬脂醇1.5g,硬脂酸甘油酯1g,c14-22醇5g,c12-20烷基葡糖苷5g,角鲨烷5g,棕榈酸乙基己酯7g和聚二甲基硅氧烷0.5g;

c相:氢氧化钠0.25g,防腐剂0.2g,甲氧基水杨酸钾1g,凝血酸3g,香精0.2g;光保护剂10g;ph调节剂15.12g;c相的ph值控制在4.5;

其中,光保护剂组分为:二苯酮-41g,己二酸二丁酯1g,二乙氨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1g,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1g,月桂醇聚醚-7柠檬酸酯1g,聚甘油-2二聚羟基硬脂酸酯1g,乙基己基三嗪酮1g,双-乙基己氧苯酚甲氧基苯基三嗪1g,月桂基葡糖苷1g,三乙醇胺1g;

ph调节剂组分为:柠檬酸5g,柠檬酸钠3g,酒石酸2g,盐酸0.01g,氢氧化钠0.05g,氢氧化钾0.05g,碳酸钠2g,碳酸氢钠3g;

(2)将水加入水锅中,加入黄原胶,浸泡10min,85℃加热搅拌至原料全部溶解完全;

(3)加入a相其他原料,保温85℃搅拌至原料全部溶解完全,保温10min灭菌后保温备用;

(4)将b相原料加入油相锅中,搅拌加热85℃溶解完全,保温备用;

(5)将a相原料抽入乳化锅中,在均质搅拌下将b相原料抽入乳化锅中,均质5min,搅拌保温10min后开始降温;

(6)当温度降到45℃时加入c相原料,搅拌均匀出料,即得到具有防止变色和延长产品外观、色泽的稳定性的美白乳液。

实施例3

(1)按照下列配比称取原料备用:

a相:edta二钠0.2g,黄原胶0.8g,甘油3g,丁二醇3g,植物提取组合物5g和水70g;

b相:peg-100硬脂酸酯2g,鲸蜡硬脂醇1.0g,硬脂酸甘油酯0.8g,c14-22醇3g,c12-20烷基葡糖苷3g,角鲨烷4g,棕榈酸乙基己酯5g和聚二甲基硅氧烷2.0g;

c相:氢氧化钠0.10g,防腐剂0.15g,甲氧基水杨酸钾0.15g,凝血酸0.2g,香精0.1g;光保护剂2.3g;ph调节剂10.065g;c相的ph值控制在5.0;

其中,光保护剂组分为:二苯酮-40.05g,己二酸二丁酯0.05g,二乙氨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0.08g,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0.02g,月桂醇聚醚-7柠檬酸酯0.03g,聚甘油-2二聚羟基硬脂酸酯0.5g,乙基己基三嗪酮0.5g,双-乙基己氧苯酚甲氧基苯基三嗪0.75g,月桂基葡糖苷0.25g,三乙醇胺0.07g,

ph调节剂组分为:柠檬酸4g,柠檬酸钠2g,酒石酸1g,盐酸0.005g,氢氧化钠0.04g,氢氧化钾0.02g,碳酸钠1g,碳酸氢钠2g;

(2)将水加入水锅中,加入黄原胶,浸泡10min,83℃加热搅拌至原料全部溶解完全;

(3)加入a相其他原料,保温83℃搅拌至原料全部溶解完全,保温10min灭菌后保温备用;

(4)将b相原料加入油相锅中,搅拌加热83℃溶解完全,保温备用;

(5)将a相原料抽入乳化锅中,在均质搅拌下将b相原料抽入乳化锅中,均质5min,搅拌保温10min后开始降温;

(6)当温度降到42℃时加入c相原料,搅拌均匀出料,即得到具有防止变色和延长产品外观、色泽的稳定性的美白乳液。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c相中所添加光保护剂为月桂醇聚醚-7柠檬酸酯,添加量为5g,其余工艺完全相同。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c相中未添加光保护剂和ph调节剂,其余工艺完全相同。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c相中添加光保护剂,但未添加ph调节剂,其余组分及工艺完全相同。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c相中添加ph调节剂,但未添加光保护剂,其余组分及工艺完全相同。

对实施例1-4和对比例1-3的美白乳液于严酷条件下(50℃,开放,2天)的稳定性性能做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视觉评估标准:

稳定:a(无变色或轻微变色);

有些不稳定:b(有些变色);

不稳定:c(显著变色)。

表1.对实施例1-4和对比例1-3的美白乳液稳定性测试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高甲氧基水杨酸钾与凝血酸复配稳定性的方法得到的美白乳液(实施例1-4)相对于未添加光保护剂或未调节ph的美白乳液产品的稳定性得到大大提高,严酷条件下(50℃,开放,2天)无变色或轻微变色,产品的外观和色泽稳定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现明显的颜色变化,证明对于防止和延缓因甲氧基水杨酸钾和凝血酸相互作用产生的光化学反应是有效的,可以使产品能够保持更长久的稳定性,使消费者获得更佳的使用体验。通过比较对比例1-3则可以进一步看出,提高甲氧基水杨酸钾与凝血酸复配稳定性需要兼顾光保护剂和ph值的调节(4.5~6.5),二者互相联动,协同增效,缺一不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甲氧基水杨酸钾与凝血酸复配稳定性的方法,在甲氧基水杨酸钾与凝血酸复配体系中添加光保护剂,并调节体系的ph值控制在4.5~6.5。本发明通过添加光保护剂和调节产品ph值解决了甲氧基水杨酸钾与凝血酸复配在短时间内受光照后会产生变色现象的问题,有效保护了产品外观、色泽的稳定性,并且可以使甲氧基水杨酸钾和凝血酸的使用量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剂量。制得的产品的外观和色泽稳定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现明显的颜色变化,证明对于防止和延缓因甲氧基水杨酸钾和凝血酸相互作用产生的光化学反应是有效的,可以使产品能够保持更长久的稳定性,使消费者获得更佳的使用体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