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科用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7112发布日期:2018-12-19 06:39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生儿科用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儿科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新生儿科用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新生儿,就是指的是胎儿娩出母体并自脐带结扎起,至出生后满28天这一段时间的婴儿。宝宝出生后,应尽早进行哺乳,这样可以促进母亲乳汁分泌。新生儿健康应具有十个方面的标准,自主呼吸必备条件,需要注意初次呼吸注意的事项以及体检、常见病等。新生儿在出生后需要对其进行清洗、梳理等护理,然后放在育婴箱检查观测一段时间。而现有的这一护理装置都是人工抱着新生儿进行操作,没有专门的设备,且上述步骤需要在不同的地方进行,不经新生儿会感到不舒服,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生儿科用护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新生儿护理设备功能单一、集成度低、护理效果不佳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生儿科用护理装置,包括移动架,移动架的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移动架上设有转盘,转盘的下部固定设有转轴,转轴通过齿轮副与设置在移动架上的第一电机相连接,转盘上设有清洗机构、拭干机构、育婴箱机构和支撑管,支撑管位于转盘的中心,支撑管的外壁上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设置在支撑管管壁上的显示器相连接,控制器通过位于支撑管内部的管线分别与清洗机构、拭干机构、育婴箱机构相连接。

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外水箱和内水盆,外水箱设置在转盘上,外水箱上设有进水管,外水箱的底部设有出水管,外水箱两侧的内壁上设有水平滑道,内水盆的两侧设有滑轨,滑轨位于水平滑道中且与水平滑道相配合,外水箱的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内水盆的底部设有滤水通孔,内水盆内设有透气垫,透气垫位于滤水通孔上方,透气垫上设有枕垫。

所述进水管包括热水进水管和冷水进水管,热水进水管、冷水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有电磁控制阀,电磁控制阀与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拭干机构包括恒温箱体,恒温箱体的下部水平设有上蛇形水管和下蛇形水管,上蛇形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有电磁控制阀,下蛇形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也均设有电磁控制阀,恒温箱体的上部设有保温床,保温床的内部设有防水垫,防水垫上设有吸水布。

所述保温床的一侧设有干粉盒,干粉盒中设有干粉扑,保温床的内壁上设有吸尘条。

所述育婴箱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转盘上的立柱,立柱上铰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可拆卸设有至少一个育婴箱体,支撑架的下部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部设有滑块,转盘上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凸轮,滑块与凸轮相配合。

所述育婴箱体底部的一侧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中设有中心杆,中心杆通过第一轴承设置在安装槽中,安装槽的底部设有微电机,微电机通过锥齿轮副与中心杆相连接,中心杆的上部设有橡胶按摩头。

所述育婴箱体内部底面上设有杀菌垫,婴箱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接。

本发明通过清洗机构对新生儿进行水浴清洗,通过拭干机构对清洗后的新生儿进行恒温擦拭和擦粉护理,最后放在育婴箱机构中,整个过程可在同一位置进行,减少转移新生儿造成的不适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清洗机构通过内水盆底部的滤水通孔实现内水盆中水量多少的调节,当清洗完成后,打开出水管,减少外水箱中的水量,沥干新生儿身上的水分,再放在恒温箱中,用毛巾擦拭,这样减少新生儿“出浴”过程中的水分,提高舒适度,同时降低细菌传染。恒温箱采用水暖,减少电加热保温的辐射,提高舒适度。育婴箱机构采用可拆卸式育婴箱体,便于转移,同时通过支撑架可同时支撑多个育婴箱体,组合式设计,提高装置的利用率,同时便于重复利用。本发明结构设计巧妙,集成度高,节约成本,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对新生儿的护理质量,填补市场空缺,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清洗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拭干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拭干机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育婴箱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育婴箱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实施例1,一种新生儿科用护理装置,包括移动架1,移动架1的底部设有行走轮2,便于装置的移动,行走轮上设有锁紧机构,此机构与现有行走轮上的锁紧机构相同,防止在工作过程中装置出现滑动。所述移动架1上设有转盘3,转盘通过支撑座设置在移动架上,转盘3的下部固定设有转轴4,转轴竖直设置,转盘水平设置,转轴4通过齿轮副5与设置在移动架1上的第一电机6相连接,齿轮副包括主动齿和从动齿,主动齿设置在第一电机上,从动齿轮设置在转轴上,主动齿和从动齿相啮合,第一电机通过齿轮副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实现转盘的转动,第一电机采用步进双向电机。转盘3上固定设有清洗机构7、拭干机构8、育婴箱机构9和支撑管10,岁转盘进行同步转动。支撑管10位于转盘3的中心,清洗机构7、拭干机构8、育婴箱机构9分别位于支撑管的四周,分别用于对新生儿的清洗、梳理、安放,三个过程可在同一位置有序进行。支撑管10的外壁上设有控制器12,控制器12与设置在支撑管10管壁上的显示器13相连接,控制器12通过位于支撑管10内部的管线11分别与清洗机构7、拭干机构8、育婴箱机构9相连接。控制器控制清洗机构、拭干机构、育婴箱机构的执行动作,并将一些数据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

进一步,所述清洗机构7包括外水箱7-1和内水盆7-2,外水箱7-1可采用保温材料制成,外水箱的内壁光滑,抑菌性较好;内水盆7-2采用保温材料制成,内壁光滑,抑菌性较好。外水箱7-1固定设置在转盘3上,外水箱7-1上设有进水管7-3,外水箱7-1的底部设有出水管7-4,所述进水管7-3包括热水进水管和冷水进水管,热水进水管、冷水进水管和出水管7-4上均设有电磁控制阀7-11,电磁控制阀7-11与控制器12相连接,控制器控制电磁控制阀的开启与关闭。外水箱7-1两侧的内壁上设有水平滑道7-5,内水盆7-2的两侧设有滑轨7-6,滑轨7-6位于水平滑道7-5中且与水平滑道7-5相配合,内水盆通过滑轨沿水平滑道在外水箱内滑动,实现位置的调节,同时通过滑动内水盆实现对盆内宝宝晃动,安抚新生儿,便于清洗同时提高舒适度。外水箱7-1的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7-7,温度传感器7-7与控制器12相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测试外水箱中水温,温度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然后控制器将温度信息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如果水温过高,控制器控制冷水进水管打开,往外水箱中注入冷水,如果温度过低,控制器控制热水进水管打开,往外水箱中注入热水,确保水温保持合适;其中热水进水管、冷水进水管均与外部水源相连接。所述内水盆7-2的底部设有滤水通孔7-8,外水箱中的水量较多时,水通过滤水通孔进入内水盆中,可进行“水浴”清洗,减少外水箱中的水量,内水盆中的水全部流出,用于沥干新生儿身上的水分,内水盆7-2内设有透气垫7-9,透气垫可渗水,透水性较好,透气垫7-9内设有滤布,过滤掉水中有害物质,透气垫7-9位于滤水通孔7-8上方,透气垫7-9上设有枕垫7-10,用于定位新生儿躺姿,提高新生儿的舒适度。

实施例2,一种新生儿科用护理装置,所述拭干机构8包括恒温箱体8-1,恒温箱体采用保温材料制成,恒温箱体8-1的下部水平设有上蛇形水管8-2和下蛇形水管8-3,上蛇形水管8-2用于通凉水、下蛇形水管8-3用于通热水,通过上蛇形水管8-2和下蛇形水管8-3保持箱体中温度适合,由于是水暖可同时保持箱体中湿度合适。上蛇形水管8-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有电磁控制阀7-11,下蛇形水管8-3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也均设有电磁控制阀7-11,上蛇形水管8-2和下蛇形水管8-3中水的通断均可由控制器控制电磁控制阀实现,恒温箱体中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温度。恒温箱体8-1的上部设有保温床8-4,保温床8-4的内部设有防水垫8-5,防水垫不渗水,确保保温床的干燥,防水垫8-5上设有吸水布8-6,用于快速吸收新生儿身上的水分。

进一步,由于婴儿的皮肤比较嫩,容易遭到细菌的感染,特别是颈部和腋部,刚产出时,容易发生感染,因此,需要在婴儿的皮肤上,擦一层爽肤粉,保持婴儿身体的清爽。保温床8-4的一侧设有干粉盒8-7,干粉盒8-7中设有干粉扑8-8,拭干新生儿身上的水分后,通过干粉扑将爽肤粉散在新生儿上,保温床8-4的内壁上设有吸尘条8-9,用于吸收在扑粉过程中产生的粉体,防止粉体进入新生儿口中或眼睛中,造成不适。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一种新生儿科用护理装置,所述育婴箱机构9包括对称设置在转盘3上的立柱9-1,立柱9-1上铰接有支撑架9-2,支撑架的两侧设有销轴,销轴与立柱上的轴孔相配合,实现支撑架与立柱的铰接,支撑架绕铰接点摆动。支撑架9-2上可拆卸设有至少一个育婴箱体9-3,支撑架上设有卡座,育婴箱体上设有卡扣,育婴箱体通过卡扣与支撑架卡接,实现快速稳定拆装,支撑架上设有多个育婴箱,提高装置的利用率。同时当需要移动新生儿时可连同育婴箱体一起移动,提高新生儿的舒适度,同时较少细菌接触。支撑架9-2的下部设有连接杆9-4,连接杆9-4的底部设有滑块9-5,转盘3上设有第二电机9-6,第二电机9-6的输出轴上设有凸轮9-7,滑块9-5与凸轮9-7相配合,第二电机通过凸轮转动,在凸轮的作用下连接杆带动支撑架前后摆动,用于安抚新生儿,帮助其睡眠。

进一步,所述育婴箱体9-3底部的一侧设有安装槽9-8,安装槽9-8中设有中心杆9-9,中心杆伸出安装槽,中心杆9-9通过第一轴承9-10设置在安装槽9-3中,安装槽9-3的底部设有微电机9-11,微电机9-11通过锥齿轮副9-12与中心杆9-9相连接,锥齿轮副9-12包括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设置在微电机的输出轴上,从动锥齿轮设置在中心杆的下部,微电机通过锥齿轮副带动中心杆转动,中心杆9-9的上部设有橡胶按摩头9-16,新生儿或婴幼儿肚子出现胀气或者肠绞痛的时候,将新生儿或婴幼儿的肚子处放在橡胶按摩头上,给新生儿或婴幼儿模拟飞机抱能够有效的缓解;不使用时,将新生儿或婴幼儿放在另一侧即可;所述育婴箱体9-3内部底面上设有杀菌垫9-13,婴箱体9-3内设有温度传感器9-14和湿度传感器9-15,温度传感器9-14和湿度传感器9-15均与控制器12相连接,用于检测育婴箱体中的温度和湿度,确保宝宝舒适。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