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溃疡性结肠炎颗粒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42000发布日期:2019-01-08 20:30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抗溃疡性结肠炎颗粒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颗粒剂及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抗溃疡性结肠炎颗粒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性疾病涉及粘膜和大肠粘膜下层直肠。在特殊情况下,定义为结肠炎,可能会影响整个大肠。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内镜下结肠呈糜烂、溃疡等弥漫性炎症,组织病理学表现为黏膜或黏膜下弥漫性炎症反应、杯状细胞减少、隐窝结构破坏。研究报道显示uc的发生与体内抑炎因子和催炎因子的失衡密切相关。炎症细胞因子异常增多或抑炎细胞因子异常减少均可促进肠黏膜炎症的变化,而持久的免疫调节失衡则促使炎症趋于慢性化。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il-10表达水平降低,tnf-α表达水平升高,使体内免疫调节失衡,从而诱发溃疡性结肠炎。目前我国uc发病呈上升趋势。陕西中医药大学相关课题组在前期研究发现,马齿苋多糖对dss诱导的uc小鼠模型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可明显改善小鼠结肠的病理结构,平衡体内炎症因子和抑炎因子的水平。有文献报道,肉桂水提液对uc有很好的疗效。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直接采用马齿苋和肉桂形成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无毒副作用以及可作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抗溃疡性结肠炎颗粒剂及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溃疡性结肠炎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溃疡性结肠炎颗粒剂是由马齿苋以及肉桂制备而成;所述马齿苋与肉桂的起始重量比是10-14:3-7。

上述马齿苋与肉桂的重量比是11-12:4-5。

一种抗溃疡性结肠炎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溃疡性结肠炎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比是10-14:3-7的比例称取马齿苋以及肉桂并将马齿苋与肉桂混合,得到混合物;

2)在步骤1)所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水,在60℃-100℃的温度下提取1-6h,过滤药渣,浓缩至稠浸膏;

3)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稠浸膏置于-80℃冰箱冷冻不低于24小时,取出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干燥,完成后研磨成细粉;

4)取步骤3)制备得到的细粉与蔗糖混合;所述细粉与蔗糖的重量比是1:2-5;

5)向步骤4)制备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80%乙醇溶液,制成手捏成团、轻按即散的软材;

6)将步骤5)制备得到的软材以挤压制粒的方式通过1号药筛制成颗粒。

上述步骤1)中,马齿苋与肉桂的重量比是11-12:4-5。

上述步骤2)中混合物与水的料液比是1:10-50。

上述步骤2)中混合物与水的料液比是1:40。

上述步骤2)的提取温度是90℃,提取时间是5h。

上述步骤3)中干燥的时间是24h。

上述步骤4)中,细粉与蔗糖的重量比不低于1:3。

上述抗溃疡性结肠炎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在步骤6)之后还包括:

7)将步骤6)制备得到的颗粒放入烘箱内干燥,干燥后用1号筛除去粗大颗粒,4号筛除去细粉,得成品。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溃疡性结肠炎颗粒剂及制备方法,该抗溃疡性结肠炎颗粒剂由马齿苋以及肉桂制备而成;马齿苋与肉桂的起始重量比是10-14:3-7。该制备方法是1)按重量比是10-14:3-7的比例称取马齿苋以及肉桂并将马齿苋与肉桂混合,得到混合物;2)在步骤1)所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水,在60℃-100℃的温度下提取1-6h,过滤药渣,浓缩至稠浸膏;3)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稠浸膏置于-80℃冰箱冷冻不低于24小时,取出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干燥,完成后研磨成细粉;4)取步骤3)制备得到的细粉与蔗糖混合;细粉与蔗糖的重量比是1:2-5;5)向步骤4)制备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80%乙醇溶液,制成手捏成团、轻按即散的软材;6)将步骤5)制备得到的软材以挤压制粒的方式通过1号药筛制成颗粒。本发明选用寒热药对马齿苋和肉桂配伍,其中马齿苋味酸性寒,归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下痢,崩漏便血,是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常用中药;肉桂为常用温里药,味辛性热,归脾、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的功效;肉桂含桂皮醛等成分,对胃肠粘膜具有缓和刺激的作用,并能促进长运动,使消化道分泌增加、增强消化机能,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肠痉挛引起的疼痛。马齿苋和肉桂配伍,二者一寒一热,一君一臣,马齿苋主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症,肉桂温经散寒,缓解马齿苋的寒性。且二者都是药食同源中药,无毒副作用,可以作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长期服用。

附图说明

图1是dss诱导uc小鼠体症的影响图;

图2是不同实验组的h&e染色结果如下图;

图3是不同实验组out数目分析的韦恩图;

图4是不同样品内部肠道菌群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图;

图5是马齿苋与肉桂的颗粒剂回调菌群的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溃疡性结肠炎颗粒剂,由马齿苋以及肉桂制备而成;马齿苋与肉桂的起始重量比是10-14:3-7,优选比例是11-12:4-5。

与此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溃疡性结肠炎颗粒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比是10-14:3-7的比例称取马齿苋以及肉桂并将马齿苋与肉桂混合,得到混合物,马齿苋与肉桂的重量比优选11-12:4-5。2)在步骤1)所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水,在60℃-100℃(优选90℃)的温度下提取1-6h(优选5h),过滤药渣,浓缩至稠浸膏;混合物与水的料液比是1:10-50,优选1:40;

3)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稠浸膏置于-80℃冰箱冷冻不低于24小时,取出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干燥24h,完成后研磨成细粉;

4)取步骤3)制备得到的细粉与蔗糖混合;所述细粉与蔗糖的重量比是1:2-5,优选不低于1:3;

5)向步骤4)制备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80%乙醇溶液,制成手捏成团、轻按即散的软材;

6)将步骤5)制备得到的软材以挤压制粒的方式通过1号药筛制成颗粒。

7)将步骤6)制备得到的颗粒放入烘箱内干燥,干燥后用1号筛除去粗大颗粒,4号筛除去细粉,得成品。

本发明的理论基础是:

本发明所选用寒热药对马齿苋和肉桂为陕西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学术带头人刘力教授临床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常用药对,经过几十年临床实践证明其疗效确切。并在陕西省教育厅产业化培育项目的支持下对马齿苋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课题名称:马齿苋咀嚼片的研究与开发,编号:2011jg19)。寒热药对配伍中马齿苋味酸性寒,归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下痢,崩漏便血,是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常用中药。肉桂为常用温里药,味辛性热,归脾、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的功效。肉桂含桂皮醛等成分,对胃肠粘膜具有缓和刺激的作用,并能促进长运动,使消化道分泌增加、增强消化机能,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肠痉挛引起的疼痛。马齿苋和肉桂配伍,二者一寒一热,一君一臣,马齿苋主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症,肉桂温经散寒,缓解马齿苋的寒性。且二者都是药食同源中药,无毒副作用,可以作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长期服用。

1仪器与材料

1.1实验仪器

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2006(岛津有限公司);fa2004b型电子天平(上海佑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101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ims-50制冰机(常熟市雪科电器有限公司);小鼠elisa试剂盒(欣博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酶标仪(multiskango)-1510(thermofisher)。

1.2实验材料

马齿苋中药材(陕西兴盛德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70401);肉桂中药材(陕西兴盛德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70301);d-无水葡糖糖(批号:s08j6g1质量分数≥98%,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浓硫酸(西安三浦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苯酚(天津市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马齿苋配伍肉桂的提取粉末;葡聚糖硫酸钠mw:36000-50000(dss,mpbiomedicals生物医学公司);柳氮磺胺吡啶片(上海信宜嘉华药业)。

2方法与结果

2.1马齿苋—肉桂联用提取工艺的研究

前期研究发现马齿苋多糖对uc小鼠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故马齿苋—肉桂联用最佳配比评价采用马齿苋多糖含量为指标,以临床常用配比马齿苋:肉桂(12:5)为参照,本发明以马齿苋:肉桂(12:5)为核心,向外进行相应的扩展和延伸,经发明人长期实践,马齿苋:肉桂在10-14:3-7的结果与马齿苋:肉桂(12:5)的结果趋于相同,尤其是马齿苋:肉桂在11-12:4-5更表现出很强的趋同性。

下面以马齿苋:肉桂(12:5)为例,对本发明的试验条件以及相应反应参数进行如下设计:

2.1.1多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用苯酚-硫酸法绘制标准曲线,得曲线得回归方程为y=5.4616x+0.0923(r2=0.9985),线性范围为0.025~0.15mg/ml。

2.1.2多糖提取率的计算

按照标准曲线求多糖浓度,计算中药材中多糖的含量。多糖提取率为多糖占马齿苋配伍肉桂原药材质量的百分比。

2.1.3单因素试验

2.1.3.1马齿苋和肉桂的比例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结果见表1,可以得出马齿苋和肉桂12:5时,提取率较高。

表1马齿苋和肉桂的配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2.1.3.2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结果见表2,可以得出料液比1:40时提取率最高。

表2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2.1.3.3提取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结果见表3,可以得出随着温度的升高,提取率也在上升。

表3提取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2.1.3.4提取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结果见表4,可以得出提取时间1h和2h、4h和5h时,提取率增加幅度很小,2h至4h时,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提取率增加。

表4提取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2.1.4正交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以四因素三水平l9(43)进行正交试验,参见表5以及表6。

2.1.4.1因素水平表

表5因素水平表

2.1.4.2正交试验

表6正交试验

正交试验结果得出最优工艺是a3b1c3d2,即马齿苋和肉桂12:5,料液比1:30,提取时间5h,提取温度90℃。由r值可以看出c(提取时间)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四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影响的大小如下:c(提取时间)>b(料液比)>d(提取温度)>a(配比)。

2.1.5小结

提取工艺从马齿苋和肉桂的配比、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四个因素研究,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筛选最优实验方案。即马齿苋和肉桂12:5,料液比1:30,提取时间5h,提取温度90℃为最优提取工艺。

3.颗粒剂的制备

3.1.实验试剂及材料

中药马齿苋(陕西兴盛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170401)、肉桂(陕西兴盛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170301)、无水乙醇(天津市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纯净水等。

2.实验仪器

hh-s4型数显恒温水浴锅、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101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vaco型低温冷冻干燥仪、zirbustechnology。

3.实验方法

3.1马齿苋-肉桂颗粒剂的制备

实施例1:

称取马齿苋200.0g,肉桂83.3g,加30倍量的水,90℃提取5h,过滤药渣,浓缩至稠浸膏,得63.6g,相当于原药材21.3g/100g。放置于-80℃冰箱冷冻24h,然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干燥24h,取出,研成细粉,得43.1g膏粉,备用。同样再提取,浓缩至稠膏,4次,保存稠浸膏。

称取膏粉与蔗糖按1:2比例混合均匀,加入80%乙醇溶液调整湿度,制成“手捏成团、轻按即散”的软材。再以挤压制粒的方式通过1号药筛制成颗粒。及时放入烘箱内干燥,干燥后会部分结块、粘连,研压。用1号筛除去粗大颗粒,4号筛除去细粉。即得。

称取稠膏和蔗糖按1:3、1:4、1:5比例混合均匀,制备方法同上。

根据如上记载的实施例1,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长期实践,得到如下配比实施例:

表7实施例总表

以实施例1为例,对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颗粒剂进行如下详细分析及说明:

3.2马齿苋-肉桂颗粒的质量检查

3.2.1外观性状:颗粒应均干燥,颗粒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结块、潮解现象。

3.2.2溶化性:分别称取不同膏辅比的颗粒5.0g,加入热水100.0ml,搅拌5分钟,立即观察。

3.2.3粒度:分别称取不同膏辅比的颗粒30g,不能通过1号筛的颗粒和能通过5号筛的粉末的总和不得超过15%。

3.3实验结果

3.3.1颗粒质量:得膏辅比1:2、1:3、1:4、1:5的颗粒分别为41.2g、60.3g、90.2g、93.2g。

3.3.2外观性状:各不同膏辅料比的颗粒均干燥,颗粒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结块、潮解现象。

3.3.3溶化性:结果见表8。

表8不同膏辅比的颗粒的溶化性

3.3.4粒度

不能通过1号筛的颗粒与能通过5号筛的粉末总和分别为:膏辅比1:2的颗粒总和占比为8.1%,膏辅比1:3的颗粒总和占比为10.2%,膏辅比1:4的颗粒总和占比为9.8%,膏辅比1:5的颗粒总和占比为9.6%。

4.颗粒溶液及稀释液的物理化学参数的测定

4.1.实验仪器

phsj-4f实验室ph计、仪电科学仪器、dds-307电导率仪、上海精科、zen3600、malvern马尔文仪器

4.2.实验方法

4.2.1颗粒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各膏辅比的颗粒1.0g,加入10ml蒸馏水溶解,并分别稀释10、50、100倍,备用。

4.2.2物理化学参数的测定

颗粒粒径:将配制的颗粒液,用马尔文仪器进行颗粒粒径的测定,记录数据。

粘度:将配制的颗粒液,用粘度计进行粘度的测定,记录数据。

ph:将配制的颗粒液,用ph计进行ph值的测定,记录数据。

4.3.实验结果及讨论

4.3.1颗粒粒径(nm),实验结果如表9、表10、表11以及表12所示:

表9膏辅比1:2颗粒粒径

表10膏辅比1:3颗粒粒径

表11膏辅比1:4颗粒粒径

表12膏辅比1:5颗粒粒径

由以上表可见稀释后的颗粒液粒径均较未稀释小,未稀释的颗粒液分散效果较差,颗粒会挤压在一起,使得粒径较大。膏辅比1:3颗粒稀释50,100倍后差距较小,pdi值差值也较小,最为接近真实粒径,且膏辅比1:3的颗粒粒径较小。

4.3.2粘度(cp),如表13所示:

表13各膏辅比颗粒及稀释液粘度

由以上图表可知粘度随稀释倍数增大而减小,但最终均为1.45(测得水粘度1.44),同等稀释倍数下膏辅比越小的颗粒液粘度也越小。粘度和此颗粒的辅料有着密切关系,辅料越多粘度越小。

4.3.3ph,数据如表14所示:

表14各膏辅比颗粒及稀释液ph

由上表可见马齿苋-肉桂颗粒显酸性,稀释倍数增大ph值也增大,且与辅料用量有关,膏辅比小则ph值增大。马齿苋中含有草酸、苹果酸、及氨基酸。肉桂中含有肉桂酸,在化工,医药及其它方面有着广泛运用。

综合分析上述物理化学参数测定结果和颗粒剂评价结果,膏辅比1:3所制得颗粒各项参数较其他配比表现良好。

5.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

5.1引言: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由于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难治愈,易复发,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为特征。

5.2.实验仪器:101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酶标仪、multiskango)-1510(thermofisher)

5.3.实验材料:葡聚糖硫酸钠mw:36000-50000(dss,mpbiomedicals生物医学公司,批号:160110);柳氮磺胺吡啶片(上海信宜嘉华药业,批号:09170611)。

5.4.实验动物:昆明种spf级雄性小鼠70只,体重20±2g,购于成都达硕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许可证号:scxk(川)2015-030。

5.5.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70只,随机分7组,(每组小鼠体重进行方差分析,p>0.05)适应性饲养一周。分为空白组,uc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马齿苋-肉桂颗粒1:2、1:3、1:4、1:5组,空白组小鼠饮用纯净水,其他小鼠自饮5%dss7天诱导uc模型,造模第一天起记录小鼠的体重,大便质地,潜血或便血特征,根据表15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activityindex,dai)评分。

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5%生理盐水,1ml/天;柳氮磺胺吡啶组灌胃125mg/kg的柳氮磺胺吡啶混悬液,1ml/天;颗粒组分别灌胃0.12g/ml的各膏辅比颗粒溶液,均1ml/天。最后一次灌胃完,禁食1天。取小鼠结肠段约1cm,4%多聚甲醛保存,待h&e病理切片使用。

dai=(体重下降评分+大便性状评分+大便隐血情况评分)/3

表15dai评分表

注:正常大便:成形大便;松散大便:不黏附于肛口的,糊状或半成形大便;稀便:可黏附于肛门的稀水样便。

5.6.实验结果

5.6.1dai评分结果见图1:参见图1,小鼠dai评分可得出,在前7天造模期间,小鼠dai评分呈上升趋势,表明小鼠造模成功,第8天灌胃治疗,给药组小鼠dai评分曲线整体呈下降趋势,且随给药颗粒膏辅比的增大,小鼠dai评分下降越小,表明马齿苋—肉桂颗粒对uc有疗效,且与制备颗粒的膏辅比有关。膏辅比1:2和1:3组在治疗14天后疗效基本一致,膏辅比1:4和1:5组疗效基本一致。由此可以看出,膏辅比1:3为疗效比例节点,高于1:3后疗效显著降低,这与膏辅比增加后药量降低密切相关。

5.6.2h&e染色结果如下图2所示。

粘膜层、粘膜下层、固有层和浆膜层构成肠道。图2中,a是完整的结肠组织结构(空白组),包括粘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可见明显的隐窝及杯状细胞,无炎症细胞侵入。b是5%uc模型组,部分结肠粘膜层不完整脱落隐窝和杯状细胞减少,结缔组织疏松。c为阳性对照柳氮磺胺吡啶组,结肠结构完整,有大量隐窝和杯状细胞,但粘膜层还有少量炎症细胞,说明柳氮磺胺吡啶可治疗dss诱导的结肠炎。d、e、f、g分别为膏辅比为1:2、1:3、1:4、1:5的颗粒组,结肠组织完整,有大量隐窝及杯状细胞,但还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说明各比例颗粒均能修复结肠组织,但无法全部消除炎症因子对结肠组织的损伤。比较各膏辅比病理切片效果可以看出,膏辅比1:3切片中炎性细胞数目、隐窝状态和杯状细胞形态由于其他比例。炎性细胞明显减少,结构清晰完整,隐窝规整。综上,膏辅比1:3的颗粒治疗效果最好。

总结:首先优化马齿苋-肉桂配比及水提工艺,并制备出了马齿苋肉桂颗粒剂,并通过现代方法评价了颗粒剂的物理化学参数,同时进行了药理活性研究。表明马齿苋-肉桂配比12:5,膏辅比1:3情况下,所制得颗粒剂活性最好。

6.马齿苋肉桂颗粒剂对小鼠肠道菌群调节的影响

6.1肠道菌群整体轮廓的变化:dss造模及给药后,肠道菌群整体轮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研究采用韦恩图展示各组间菌群otu数量及其种类交叉情况;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展示样本间菌群丰度整体差异。

参见图3,正常对照、模型、阳性药以及马齿苋-肉桂各组共检测到855个otu,其中共有otu仅381个,占44.6%;说明各组间菌群类别差异较大,即造模或给药均能显著改变肠道菌群otu组成。从各组特异性otu数量上看,模型组远远多于对照组以及两个给药组,同样说明造模后的肠道炎症状态使肠道菌群受到生存压力驱动,使种群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给药后这些特异性菌群大大减少,暗示着肠道炎症状态的消退。

基于样本otu丰度的pca分析表明,各组间样本均能明显区分,说明造模以及给药处理均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造模因素影响最大。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肠道菌群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偏移,并有向正常对照组回归的趋势,说明给药处理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肠道菌群结构的恢复。

6.2.肠道菌群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参见图4,各组样品内部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造模处理使小鼠肠道菌群在整体上呈现微生物多样性增加的趋势,其中chao1和pd_whole_tree指数表明造模后微生物种群丰度趋向于平均化,且稀有物种丰度可能增加;而observed_species指数同样说明物种总数增加。肠道微生态的稳定依赖于优势菌群的生态占位,从而促使共生菌群繁殖并抑制机会性致病菌或有害菌的增加。结合以上结果表明,小鼠肠道炎症状态促使稀有菌群繁殖加快,而优势菌群丰度则相对减少,功能下降,肠道微生态的稳定性受到威胁。除了shannon指数以外,在其他3个指数上,阳性药或者马齿苋肉桂给药组均能一定程度上回调多样性指数,表明药物可能通过促进肠道菌群结构恢复从而减轻肠道炎症。

6.3肠道菌群物种注释及差异分析

将各otu代表性序列输入silva数据库鉴定其生物学分类。结果表明小鼠肠道菌群可分为19个菌门和168个菌属。在所有门当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变形菌门(proeobacteria)、epsilonbacteraeota门以及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丰度依次递减,且总量占据所有菌群数量的99.89%。在所有菌属当中,prevotellaceae_ucg-001属(普雷沃氏菌科)、alloprevotella拟普雷沃氏菌属、bacteroides拟杆菌属、allobaculum别样棒菌属、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属(毛螺菌科)、phascolarctobacterium考拉杆菌属、lactobacillus乳酸杆菌属、alistipes另枝菌属、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属(理研菌科)、dubosiella属依次为鉴定出的丰度最高的前十位菌属,丰度从18.5%到1.7%不等。

经过welch'st-test检验,发现模型组放线菌门丰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由0.37%降至0.21%,p<0.05),而该菌在阳性药组合马齿苋-肉桂组有所回调,丰度分别为0.31%和0.43%,且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进一步采用lefse分析,比较造模以及马齿苋-肉桂处理所引起的肠道菌群丰度在各物种分类水平上的差异。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造模处理能够引起双歧杆菌科(bifidobacteriaceae)等17个分类水平的上调以及红蝽菌目(coriobacteriales)等7个分类水平的下调。与此同时,与模型组比较,马齿苋-肉桂处理组引起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等6个分类水平的上调以及双歧杆菌科(bifidobacteriaceae)等13个分类水平的下调。这些结果表明,造模处理引起较多的细菌丰度上调,而马齿苋-肉桂处理则表现出相反趋势,引起大量菌群下调,这种调节趋势可能是马齿苋-肉桂发挥治疗效应的原因之一。另外,此部分结果与前述菌群多样性的变化相吻合。

在显著差异的菌群当中,比较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以及马齿苋-肉桂组的菌群丰度,参见图5,发现bifidobacteriaceae双歧杆菌科、moryella属、lachnospiraceae_nd_3007_group属(毛螺菌科)、bacteroidales_bs11_gut_group科(拟杆菌目)、coriobacteriales红蝽菌目、negativibacillus属(厚壁菌门)、jeotgalicoccus属(葡萄球菌科)、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属(理研菌科)等在模型组中显著升高或显著降低,且阳性药或马齿苋-肉桂处理能够显著回调这些菌群,如图5所示,其中,a是bifidobacteriaceae(双歧杆菌科)细菌在不同实验组中相对丰度图;b是moryella属细菌在不同实验组中相对丰度图;c是lachnospiraceae_nd_3007_group属(毛螺菌科)细菌在不同实验组中相对丰度图;d是bacteroidales_bs11_gut_group科(拟杆菌目)细菌在不同实验组中相对丰度图;e是coriobacteriales红蝽菌目细菌在不同实验组中相对丰度图;f:negativibacillus属(厚壁菌门)细菌在不同实验组中相对丰度图;g是jeotgalicoccus属(葡萄球菌科)细菌在不同实验组中相对丰度图;h是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属(理研菌科)细菌在不同实验组中相对丰度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溃疡性结肠炎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作用。用5%dss诱导uc小鼠,从dai评分,结肠组织形态结构显示马齿苋-肉桂颗粒对uc小鼠有治疗作用。从肠道菌群轮廓和菌群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以及菌群物种注释及差异分析结果说明给药处理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肠道菌群结构的恢复,药物可能通过促进肠道菌群结构恢复从而减轻肠道炎症,从lefse分析结果显示双歧杆菌科一些菌群对uc小鼠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