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月经出血量少的活血化瘀中药配方及熬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33342发布日期:2018-12-01 00:35阅读:8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节月经出血量少的活血化瘀中药配方及熬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月经出血量少的活血化瘀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中药配方由各个中药材按照特定的配比组合到一起,发生相互协同作用,可以针对某种疾病起到治疗作用,且因其药性温和副作用很小,被很多患者所依赖。

在中医理论中“活血化瘀”中的血是体液的意思。活血和化瘀手段是一样的,都是把聚集或者停滞的体液疏散开,使之流动通畅。中药是自然界中接近人体的植物或者动物身上的物质,这些物质属性与人体细胞属性接近,各个中药材之间按照特定的配方组合到一起,发生相互协同作用,针对某种疾病起到治疗作用副作用很小。中药因其药性温和无副作用,是很多患者的依赖。

月经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周期性调节造成子宫内膜周期脱落形成的,因此在下丘脑、垂体、卵巢和生殖道特别是子宫的各个环节上出现的任何器质性或功能性的变化,均可能引起闭经。月经出血量少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表现为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或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也少者,称为月经过少,又称经水涩少。本病常为闭经的前驱表现,提前闭经会引起许多妇科疾病,也易导致不孕之症。作息不规律、过度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内分泌环境的改变,容易导致女性月经不调,月经量少更是困扰了很多年轻女性,而现有药物治疗常伴有较大副作用,有成瘾性,服用时间长,停药后复发率高,不能根治等问题,所以研发一种调节月经出血量少且无副作用无成瘾性的中药配方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节月经出血量少的活血化瘀中药配方,本发明所述中药配方不仅能够有效调节内分泌,活血化瘀,而且没有副作用。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调节月经出血量少的活血化瘀中药配方,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组成:白扁豆5-20份,甘草1-5份,麸枳壳5-10份,女贞子5-20份,槲寄生5-20份,盐杜仲5-20份,黄精5-20份,黄芪20-50份,党参5-20份,当归5-20份,熟地5-20份,川芎5-20份,白芍5-20份,桃仁5-20份,红花5-20份,炒蒲黄5-20份,五灵脂15-30份,益母草25-50份。

进一步,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组成:白扁豆10份,甘草3份,麸枳壳6份,女贞子10份,槲寄生10份,盐杜仲10份,黄精10份,黄芪30份,党参10份,当归15份,熟地15份,川芎15份,白芍15份,桃仁15份,红花15份,炒蒲黄10份,五灵脂10份,益母草30份。

该调节月经出血量少的活血化瘀中药的熬制方法具体如下:

(1)取出砂锅,并将砂锅清洗干净,同时,将白扁豆,甘草,麸枳壳,女贞子,槲寄生,盐杜仲,黄精,黄芪,党参,当归,熟地,川芎,白芍,桃仁,红花,炒蒲黄,五灵脂,益母草泡制于冷水中,泡制时间为20分钟,在泡制的过程中需进行搅拌;

(2)将步骤(1)中泡制完成的中药加入至砂锅内,并向砂锅内加水至砂锅内水平面的高度浸过药面2.8cm;

(3)开火对砂锅内的中药进行熬制,熬制的过程中,第一遍熬制时,先用大火将水烧开,然后转小火熬制45分钟,熬制完成后将药汁倒出;向砂锅内加水至砂锅内水平面的高度浸过药面2cm进行第二遍熬制,先用大火将水烧开,然后转小火熬制25分钟,熬制完成后将药汁倒出;最后将两次熬出的药汁混合,分两次温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中药配方中白扁豆,甘草,麸枳壳,女贞子,槲寄生,盐杜仲,黄精,黄芪,党参配伍有养阴益肾,补气舒肝,治腰腿疼,通经和血的功效。当归的首要功效就是补血调经,此外还有泽颜润肤的功效,在保护女性健康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熟地能对付女性脸色苍白、头晕目眩、月经不调,与当归配伍还能增强当归的补血、活血疗效;川芎既为妇科主药,又是治疗头痛良方,还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减轻乳房不适、心情焦虑及沮丧等经前症状;白芍“益女子血”,能够养血柔肝,对月经不调有着很好的疗效;炒蒲黄行血消瘀;五灵脂可用于瘀血内阻、血不归经之出血,如妇女崩漏经多,色紫多块,少腹刺痛;益母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治疗妇女月经不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对照组1、2和不同实施例的中药配比疗效有效率统计图和疗效痊愈率统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调节月经出血量少的活血化瘀中药配方,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

白扁豆10份,甘草3份,麸枳壳6份,女贞子10份,槲寄生10份,盐杜仲10份,黄精10份,黄芪30份,党参10份,当归15份,熟地15份,川芎15份,白芍15份,桃仁15份,红花15份,炒蒲黄10份,五灵脂10份,益母草30份。

实施例2:

一种调节月经出血量少的活血化瘀中药配方,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

白扁豆5份,甘草1份,麸枳壳5份,女贞子5份,槲寄生5份,盐杜仲5份,黄精5份,黄芪20份,党参5份,当归5份,熟地5份,川芎5份,白芍5份,桃仁5份,红花5份,炒蒲黄5份,五灵脂15份,益母草25份。

实施例3:

一种调节月经出血量少的活血化瘀中药配方,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

白扁豆10份,甘草3份,麸枳壳8份,女贞子15份,槲寄生10份,盐杜仲10份,黄精10份,黄芪30份,党参15份,当归15份,熟地15份,川芎18份,白芍20份,桃仁15份,红花15份,炒蒲黄15份,五灵脂20份,益母草30份。

实施例4:

一种调节月经出血量少的活血化瘀中药配方,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

白扁豆15份,甘草4份,麸枳壳8份,女贞子15份,槲寄生10份,盐杜仲10份,黄精20份,黄芪40份,党参15份,当归15份,熟地15份,川芎15份,白芍15份,桃仁15份,红花15份,炒蒲黄10份,五灵脂20份,益母草40份。

实施例5:

一种调节月经出血量少的活血化瘀中药配方,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

白扁豆20份,甘草5份,麸枳壳10份,女贞子20份,槲寄生20份,盐杜仲20份,黄精15份,黄芪50份,党参20份,当归20份,熟地20份,川芎20份,白芍15份,桃仁20份,红花20份,炒蒲黄20份,五灵脂30份,益母草50份。

为说明本发明药物的疗效,将治疗的325名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施治,立档留查和追踪调查加以统计对比。对照组1不采用任何方式治疗;对照组2采用西医常规雌激素注射治疗;试验组按以上实施案例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每天早晚各1次,15天为1疗程,持续4疗程。

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疗效判定方法:一个月内症状减轻为有效,半年内症状全部消失、两年后未复发的为痊愈。统计结果如表1:

表1疗效统计表

表1中疗效有效率数据对比如图1,如图1所示,实施例2的疗效有效率及疗效痊愈率为实施例最高。由此可见,实施例2为最优实施例。

该调节月经出血量少的活血化瘀中药的熬制方法具体如下:

(1)取出砂锅,并将砂锅清洗干净,同时,将白扁豆,甘草,麸枳壳,女贞子,槲寄生,盐杜仲,黄精,黄芪,党参,当归,熟地,川芎,白芍,桃仁,红花,炒蒲黄,五灵脂,益母草泡制于冷水中,泡制时间为20分钟,在泡制的过程中需进行搅拌;

(2)将步骤(1)中泡制完成的中药加入至砂锅内,并向砂锅内加水至砂锅内水平面的高度浸过药面2.8cm;

(3)开火对砂锅内的中药进行熬制,熬制的过程中,第一遍熬制时,先用大火将水烧开,然后转小火熬制45分钟,熬制完成后将药汁倒出;向砂锅内加水至砂锅内水平面的高度浸过药面2cm进行第二遍熬制,先用大火将水烧开,然后转小火熬制25分钟,熬制完成后将药汁倒出;最后将两次熬出的药汁混合,分两次温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