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奶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7451发布日期:2019-01-14 19:50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奶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婴幼儿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真空奶瓶。



背景技术:

奶瓶,是一种用来盛奶的器具,主要给婴幼儿使用。奶瓶一般由瓶体、奶嘴和瓶盖组成。奶瓶按功能主要分为普通奶瓶和防胀气奶瓶,普通奶瓶就是只用满足喝奶的功能,起不到防胀气的作用。防胀气奶瓶也称为防吐奶瓶,除了满足正常的喝奶之外,还可起到有效的防止胀气、减少打嗝和吐奶,减少中耳炎的发生机率。

现有技术的奶瓶,不管是普通奶瓶还是防胀气奶瓶或者其它功能的奶瓶,其瓶体或瓶身基本都是固定不变的,换言之,其瓶体内腔的容积是固定不变的,进而在吸允奶嘴进行喝奶过程中,随着奶水的不断减少,需要空气不断的进入瓶体内腔,以平衡瓶体内腔与外界之间的压差,空气的进入口一般设置在奶嘴盖与瓶体接合之间的边缘处。

由上可知,在奶瓶盛装奶水过程以及婴幼儿吸允过程中,奶水始终是与空气接触的,然而,根据实际生活经验或公知常识,奶水若长时与空气接触,很容易使空气中的微生物或细菌进入奶水中,导致奶水快速变质,一般而言,奶水与空气接触超过一定时间,就不便于婴幼儿再次喂用,因此,研发一种可避免奶水与空气接触,保证婴幼儿的健康或安全用奶的奶瓶,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能隔离空气与奶水接触并可保证婴幼儿健康或安全用奶的真空奶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真空奶瓶,包括瓶体、防尘罩、吸嘴罩、过滤吸盘、手把锁环、活动塞以及锁紧盖;

所述瓶体具有上下导通的上端口与下端口;

所述过滤吸盘包括套设在上端口的盖体部以及呈竖向且同轴设置在盖体部上的导管,所述导管的上端向盖体部的上方延伸,导管的下端向瓶体内腔延伸,在导管的下端设有过滤网状板;

所述防尘罩盖设在吸嘴罩外,吸嘴罩包括套设在盖体部上且向外凸出的半球形罩以及呈竖向设置在半球形罩上的吸管,所述吸管的下端与导管对接,吸管的上端向半球形罩的上方延伸以形成吸嘴;

所述手把锁环与靠近上端口处的瓶体螺纹连接,且所述半球形罩及盖体部通过手把锁环轴向压紧,以实现上端口的密封;

所述活动塞内套于瓶体,且活动塞与瓶体的内壁之间构成轴向往复式动密封配合结构;

所述锁紧盖与靠近下端口处的瓶体螺纹连接,在锁紧盖上设有若干进气孔;

加奶水时,通过打开锁紧盖且调节活动塞于瓶体内腔的轴向位置,以调节瓶体的装奶容积,吸允吸嘴时,瓶体内腔呈真空密封状态,奶水经导管与吸管并从吸嘴吸出,活动塞随奶水的减少不断向上移动,直至奶水完全吸出。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塞包括塞体、密封环与导引管,所述密封环固设在塞体且靠近塞体下端的周向外壁上,密封环与瓶体的内腔密封配合,所述导引管呈竖向且同轴设置在塞体上,导引管的下端向塞体下方延伸,且导引管的下端口封闭,导引管与塞体之间构成漏斗状结构形式;导引管的内径大于导管的外径,且导引管的长度大于导管向瓶体内腔延伸的长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塞体的下表面设有中空腔体,所述锁紧盖与塞体之间的间隙及中空腔体构成进气腔,当活塞向上移动时,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孔进入进气腔,以平衡进气腔的压差。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环的断面呈内凹的弧形状,且密封环的最低端竖向高度高于导引管的下端竖向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手把锁环包括与瓶体螺纹连接的锁环、呈相对设置在锁环周向外壁上的两个手把以及设置在锁环上用于与半球形罩的外边沿相适应的挤压部,通过挤压部以使手把锁环在螺旋紧固过程中实现对半球形罩及盖体部的轴向压紧。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罩的内壁上设有吸嘴保护槽,在防尘罩盖合后,所述吸嘴置于吸嘴保护槽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防尘罩上开有多个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的外壁上设有容积刻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技术方案采用瓶体不进空气的真空奶瓶结构设计原理,包括瓶体、防尘罩、吸嘴罩、过滤吸盘、手把锁环、活动塞以及锁紧盖;在加奶水时,通过打开锁紧盖且调节活动塞于瓶体内腔的轴向位置,以调节瓶体的装奶容积,吸允吸嘴时,瓶体内腔呈真空密封状态,奶水经导管与吸管并从吸嘴吸出,活动塞随奶水的减少不断向上移动,直至奶水完全吸出,锁紧盖上开设的进气孔,可使活动塞在上升移动过程中,避免活动塞与锁紧盖之间存在负压,保证了活动塞的顺畅移动;由于奶水在盛装过程及吸允过程中全程均无空气进入瓶体内腔,从而有效避免了奶水与空气接触,保证了婴幼儿的长时安全喝奶,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特点,适于本领域内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竖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3所示,一种真空奶瓶,包括瓶体1、防尘罩2、吸嘴罩3、过滤吸盘4、手把锁环5、活动塞6以及锁紧盖7。

所述瓶体具有上下导通的上端口与下端口,结合奶瓶的公知常识,瓶体为呈圆形状的圆筒结构形式。

所述过滤吸盘包括套设在上端口的盖体部41以及呈竖向且同轴设置在盖体部上的导管42,优选的,盖体部呈与瓶体相适应的圆板状,盖体部的周向边沿具有搭接于上端口的边缘条,所述导管的上端与下端分别朝盖体部的上方与下方延伸,在导管的下端设有过滤网状板43,也即导管的下端延伸入瓶体的内腔,过滤网状板起到对奶水的过滤作用,能有效阻挡未冲泡开的奶粉或米粉块吸入,进而造成对吸嘴的堵塞或吸允不畅情况发生,过滤网状板的网孔孔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具体设定。

所述防尘罩盖设在吸嘴罩外,防尘罩的盖合结合形式可结合现有成熟技术理解与实现,此处不作赘述;吸嘴罩包括套设在盖体部上且向外凸出的半球形罩31以及呈竖向设置在半球形罩上的吸管32,半球形罩可起到对吸管的柔性或弹性支承作用,能有效提高人体嘴部与半球形罩接触的舒适性,所述吸管的下端与导管对接,吸管的上端向半球形罩的上方延伸以形成吸嘴33,优选的,吸嘴与吸嘴罩均由硅胶材料制成。

所述手把锁环与靠近上端口处的瓶体螺纹连接,且所述半球形罩及盖体部通过手把锁环轴向压紧,以实现上端口的密封。

所述活动塞内套于瓶体,活动塞与瓶体的内壁之间构成轴向往复式动密封配合结构。

所述锁紧盖与靠近下端口处的瓶体螺纹连接,在锁紧盖上设有若干进气孔71。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真空奶瓶的结构原理:

在加入奶水时,通过打开锁紧盖且调节活动塞于瓶体内腔的轴向位置,以调节瓶体的装奶容积,装奶容积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可以理解的是,活动塞与盖体部之间的瓶体空间即为盛装奶水的容积空间,当将活动塞向上或向下调整时,即可可减少或增加该容积空间;在吸允吸嘴时,锁紧盖及手把锁环均锁紧到位,瓶体内腔呈真空密封状态,奶水经过滤网状板、导管与吸管并从吸嘴吸出,活动塞随奶水的不断减少而不断向上移动,直至奶水完全吸出,其中,活动塞在移动过程中,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孔进入锁紧盖与活动塞之间的间距空腔内,以保证活动塞不存在负压移动,整个吸允过程中,奶瓶的容积空间始终保持无空气进入的真空状态。

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塞包括塞体61、密封环62与导引管63,所述密封环固设在塞体且靠近塞体下端的周向外壁上,密封环与瓶体的内腔密封配合,密封环的轴向往复滑动密封可结合现有成熟的活塞动密封结构形式理解与实现,此处不作赘述;所述导引管呈竖向且同轴设置在塞体上,导引管的下端向塞体下方延伸,且导引管的下端口封闭,导引管与塞体之间构成漏斗状结构形式;导引管的内径大于导管的外径,且导引管的长度大于导管向瓶体内腔延伸的长度,设置导引管的目的是,当活动塞向上移动,直至奶水喝完时,此时塞体的上表面与盖体部的下表面接触,导引管起到容置导管的作用。

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在所述塞体的下表面设有中空腔体64,所述锁紧盖与塞体之间的间隙及中空腔体构成进气腔,当活塞向上移动时,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孔进入进气腔,以平衡进气腔的压差,避免活动塞在上升移动时,进气腔呈负压的情况发生,从而保证活动塞的顺畅上升。

优选的,所述密封环的断面呈内凹的弧形状,内凹的弧形状结构形式,可使密封环能够实现有效密封,具有可降低制造精度,减少生产成本的特点,且密封环的最低端竖向高度高于导引管的下端竖向高度,进而能始终保证密封环与瓶体之间的密封配合,满足整体结构设计功能需要。

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手把锁环包括与瓶体螺纹连接的锁环51、呈相对设置在锁环周向外壁上的两个手把52以及设置在锁环上用于与半球形罩的外边沿相适应的挤压部53,通过挤压部以使手把锁环在螺旋紧固过程中实现对半球形罩及盖体部的轴向压紧,结合现有成熟技术,两个手把优选以瓶体的中心截面对称设置,以利于双手的握持,挤压部起到对半球形罩的搭接边缘的接触挤压作用,可结合图1结构示意理解。

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防尘罩的内壁上设有吸嘴保护槽21,在防尘罩盖合后,所述吸嘴置于所述吸嘴保护槽内,可起到对吸嘴的保护作用。

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为保证防尘罩的顺利盖合,在所述防尘罩上开有多个透气孔22。

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在瓶体的外壁上设有容积刻度11,设置容积刻度可便于计量盛装奶水的容积,结合现有成熟技术,优选瓶体由透明材质制成,进而可便于查看瓶体内奶水的余量,使用更加方便。

以上的说明和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