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牙本质过敏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7870发布日期:2018-12-28 20:3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牙本质过敏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牙齿的健康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9月20日定为“国际爱牙日”。据世界卫生组织权威统计,现在世界上超过70%的人有牙齿和口腔的问题。这些牙齿和口腔的问题,主要有龋齿、牙本质过敏、牙周炎、牙龈炎、口腔溃疡等等。

在一系列的牙齿和口腔问题中,牙本质过敏,是口腔疾病中的多发病、常见病,是成人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口腔疾病,也是临床上牙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牙本质敏感(dentinhypersensitivity,dh)又称为过敏性牙本质,是指暴露的牙本质在受到温度、化学、机械、渗透压等外界刺激时所引发的短暂而尖锐的牙齿酸痛症状,但不能将其归因于其他任何形式的牙体缺损或病变。造成dh的原因很多,包括各种引起釉质或牙骨质缺失、导致牙本质暴露的病理、生理性因素,例如:磨耗、牙龈退缩、不当的刷牙方式、摄取过多的酸性食物等。

因此研发出一种抗牙本质过敏的组合物具有一定的生产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牙本质过敏的组合物,具有抗过敏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抗牙本质过敏的组合物,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24~26份海泡石粉、14~16份珍珠粉、14~16份山芝麻、9~11份羧甲基纤维素钠、9~11份荆芥、9~11份白芷和2~4份烟酰胺。

进一步优选为: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25份海泡石粉、15份珍珠粉、15份山芝麻、1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0份荆芥、10份白芷和3份烟酰胺。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山芝麻、荆芥和白芷均先加工成提取液的形式;

所述山芝麻的提取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取山芝麻、乙醇和水,加热至回流,回流反应4hr,过滤取滤液,浓缩至滤液的1/3,得到山芝麻的提取液;其中,按质量计,山芝麻、乙醇和水的用量比为1∶2∶1;

所述荆芥的提取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取荆芥、乙醇和水,加热至回流,回流反应6hr,过滤取滤液,浓缩至滤液的1/3,得到荆芥的提取液;其中,按质量计,荆芥、乙醇和水的用量比为1∶1∶1.5;

所述白芷的提取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取白芷、乙醇和水,加热至回流,回流反应3hr,过滤取滤液,浓缩至滤液的1/3,得到白芷的提取液;其中,按质量计,白芷、乙醇和水的用量比为1∶3∶1。

进一步优选为:按质量份数计,还包括以下组分:4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0份乙二醇、15份丙三醇、100份碳酸氢钙、40份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40份peo-ppo-peo三嵌段共聚物、20份亚硫酸铁、15份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1、10份硅藻土、6份碳酸氢钠、6份氯化钠和150份水。

进一步优选为:按质量份数计,还包括以下组分:10份熊果酸钠、10份葡萄籽提取物、5份纳米级荞麦粉、5份纳米级茶叶粉和5份海藻糖。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一种抗牙本质过敏的组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分别取配方量的山芝麻、荆芥和白芷,将其制备成提取液,备用;取水升温至55℃,加入配方量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搅拌混匀后加入配方量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eo-ppo-peo三嵌段共聚物、亚硫酸铁、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乙二醇和丙三醇,搅拌混匀后降低至30℃后加入配方量的碳酸氢钙、硅藻土、海泡石粉、珍珠粉、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烟酰胺以及已制备的山芝麻的提取液、荆芥的提取液和白芷的提取液,搅拌混匀即可。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一种抗牙本质过敏的组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分别取配方量的山芝麻、荆芥和白芷,将其制备成提取液,备用;取水升温至55℃,加入配方量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搅拌混匀后加入配方量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eo-ppo-peo三嵌段共聚物、亚硫酸铁、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乙二醇和丙三醇,搅拌混匀后降低至30℃后加入配方量的碳酸氢钙、硅藻土、熊果酸钠、葡萄籽提取物、纳米级荞麦粉、纳米级茶叶粉、海藻糖、海泡石粉、珍珠粉、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烟酰胺以及已制备的山芝麻的提取液、荆芥的提取液和白芷的提取液,搅拌混匀即可。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海泡石粉、珍珠粉、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烟酰胺与牙齿的作用和反应,减少甚至抑制牙小管内的液体流动,降低牙本质及牙髓神经末梢的敏感度,缓解牙本质过敏引起的酸痛症状;通过山芝麻、荆芥、白芷和烟酰胺对牙齿的作用,降低牙髓神经末梢的兴奋性而使疼痛减低,起到减轻牙本质敏感的作用;通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乙二醇、丙三醇对上述成分的分散以及包裹,降低有效成分的挥发,得到较为稳定且均匀的体系,有利于将其添加至牙膏等物质中进行作用;

通过peo-ppo-peo三嵌段共聚物将碳酸氢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1和硅藻土分散在水中,且在得到的水混悬液中并没有因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这一絮凝剂而对造成结块沉降的情况,通过碳酸氢钠、氯化钠和亚硫酸铁对口腔体系的调节,碳酸氢钙对牙齿有一定的摩擦作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1和硅藻土对牙垢的吸附,peo-ppo-peo三嵌段共聚物和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脱除后的牙垢的分散,以及氯化钠对口腔体系的消毒作用,可起到较好的去除牙菌斑的作用,同时相比通过机械方式来除牙菌斑本申请的方法更为柔和,对牙齿影响小;在此基础上添加熊果酸钠、葡萄籽提取物、纳米级荞麦粉、纳米级茶叶粉和海藻糖,通过对牙齿的补充以及消炎镇静,可起到减少牙菌斑再生的可能性,也减少了牙齿的损坏,可维持一个健康的口腔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3:一种抗牙本质过敏的组合物,其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分别取配方量的山芝麻、荆芥和白芷,将其制备成提取液,加入配方量的海泡石粉、珍珠粉、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烟酰胺,混匀即可;实施例1-3的配方如表1所示。

山芝麻的提取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取山芝麻、乙醇和水,加热至回流,回流反应4hr,过滤取滤液,浓缩至滤液的1/3,得到山芝麻的提取液;其中,按质量计,山芝麻、乙醇和水的用量比为1∶2∶1。

荆芥的提取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取荆芥、乙醇和水,加热至回流,回流反应6hr,过滤取滤液,浓缩至滤液的1/3,得到荆芥的提取液;其中,按质量计,荆芥、乙醇和水的用量比为1∶1∶1.5。

白芷的提取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取白芷、乙醇和水,加热至回流,回流反应3hr,过滤取滤液,浓缩至滤液的1/3,得到白芷的提取液;其中,按质量计,白芷、乙醇和水的用量比为1∶3∶1。

表1实施例1-3的配方信息(单位:质量份数)

实施例4:一种抗牙本质过敏的组合物,其直接通过将各组分混合的方式制备得到,其配方信息为: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25份海泡石粉、15份珍珠粉、15份山芝麻、1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0份荆芥、10份白芷和3份烟酰胺。

实施例5:一种抗牙本质过敏的组合物,其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分别取配方量的山芝麻、荆芥和白芷,将其制备成提取液,备用;取水升温至55℃,加入配方量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搅拌混匀后加入配方量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eo-ppo-peo三嵌段共聚物、亚硫酸铁、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乙二醇和丙三醇,搅拌混匀后降低至30℃后加入配方量的碳酸氢钙、硅藻土、海泡石粉、珍珠粉、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烟酰胺以及已制备的山芝麻的提取液、荆芥的提取液和白芷的提取液,搅拌混匀即可。

该组合物的配方信息为:25份海泡石粉、15份珍珠粉、15份山芝麻、1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0份荆芥、10份白芷、3份烟酰胺、4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0份乙二醇、15份丙三醇、100份碳酸氢钙、40份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40份peo-ppo-peo三嵌段共聚物(p123型,购自aldrich,产品信息为:eo20po70eo20、ma=5800)、20份亚硫酸铁、15份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1、10份硅藻土、6份碳酸氢钠、6份氯化钠和150份水。

山芝麻的提取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取山芝麻、乙醇和水,加热至回流,回流反应4hr,过滤取滤液,浓缩至滤液的1/3,得到山芝麻的提取液;其中,按质量计,山芝麻、乙醇和水的用量比为1∶2∶1。

荆芥的提取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取荆芥、乙醇和水,加热至回流,回流反应6hr,过滤取滤液,浓缩至滤液的1/3,得到荆芥的提取液;其中,按质量计,荆芥、乙醇和水的用量比为1∶1∶1.5。

白芷的提取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取白芷、乙醇和水,加热至回流,回流反应3hr,过滤取滤液,浓缩至滤液的1/3,得到白芷的提取液;其中,按质量计,白芷、乙醇和水的用量比为1∶3∶1。

实施例6:一种抗牙本质过敏的组合物,其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分别取配方量的山芝麻、荆芥和白芷,将其制备成提取液,备用;取水升温至55℃,加入配方量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搅拌混匀后加入配方量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eo-ppo-peo三嵌段共聚物(p123型,购自aldrich,产品信息为:eo20po70eo20、ma=5800)、亚硫酸铁、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乙二醇和丙三醇,搅拌混匀后降低至30℃后加入配方量的碳酸氢钙、硅藻土、熊果酸钠、葡萄籽提取物、纳米级荞麦粉、纳米级茶叶粉、海藻糖、海泡石粉、珍珠粉、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烟酰胺以及已制备的山芝麻的提取液、荆芥的提取液和白芷的提取液,搅拌混匀即可。

该组合物的配方信息为:25份海泡石粉、15份珍珠粉、15份山芝麻、1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0份荆芥、10份白芷、3份烟酰胺、4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0份乙二醇、15份丙三醇、100份碳酸氢钙、40份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40份peo-ppo-peo三嵌段共聚物(p123型,购自aldrich,产品信息为:eo20po70eo20、ma=5800)、20份亚硫酸铁、15份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1、10份硅藻土、6份碳酸氢钠、6份氯化钠、150份水、10份熊果酸钠、10份葡萄籽提取物、5份纳米级荞麦粉、5份纳米级茶叶粉和5份海藻糖。

山芝麻的提取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取山芝麻、乙醇和水,加热至回流,回流反应4hr,过滤取滤液,浓缩至滤液的1/3,得到山芝麻的提取液;其中,按质量计,山芝麻、乙醇和水的用量比为1∶2∶1。

荆芥的提取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取荆芥、乙醇和水,加热至回流,回流反应6hr,过滤取滤液,浓缩至滤液的1/3,得到荆芥的提取液;其中,按质量计,荆芥、乙醇和水的用量比为1∶1∶1.5。

白芷的提取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取白芷、乙醇和水,加热至回流,回流反应3hr,过滤取滤液,浓缩至滤液的1/3,得到白芷的提取液;其中,按质量计,白芷、乙醇和水的用量比为1∶3∶1。

性能表征

一、抗过敏试验

1、试验样品:实施例1-6以及空白对照(仅用相同牙刷刷,不使用牙膏)。

2、试验内容

(1)试验对象

对健康的成年男女自愿者进行的双盲、分层、平行临床研究。首先由研究者向试验对象讲清楚实验目的、研究细节、参加研究的责任。愿意参加的受试者填写自愿书后,由研究者对其进行检查,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判断、筛选受试人群。最后选定有牙齿过敏症状、至少4颗牙(仅尖牙和前磨牙)有暴露的根面牙本质、当空气刺激时至少有4颗牙vas记分大于或等于4的的700个试验对象参加了研究,并根据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分为7个平衡组,每组100人,男女各半,试验对象年龄范围为20~40岁。

(2)检查方法

采用数字化疼痛评判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记分,对疼痛的主观评价记录在一条被分成10等份的10cm长的直线上,线的起始端为0表示“无疼痛或者没有不舒适”,线的末端10表示“极其疼痛或者极不舒适”。然后由一名牙医分别用空气和冷水刺激患牙,记录疼痛或不舒适程度,分别得出该牙齿的vas值。首先在室温条件下,用标准压力的空压气刺激受试者4颗过敏牙暴露的根面,记录空气刺激的vas值。间隔时间大约为5~10min,当受试者报告由空气刺激而产生的牙过敏症状消失后,再将10μl的冷水(0℃)放置在暴露的根面(不接触牙齿),再次记录冷水刺激的vsa值。整个研究都采取同样的方法评估受试者固定的4颗牙的牙过敏症状,分别在0周时基线,2周时中期和6周时末期评估vas记分,每个受试者4颗牙的平均值为受试者的vas值。每次牙齿过敏性检查的同时,均检查口腔唇、颊、舌等软组织情况,用以评价实验牙膏对口腔软组织的作用。

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用于评估试验基线0周、2周、6周3组间及试验前后的vas记分情况,t检验用于分析不同组vas两两比较。

(3)实验方法和结果

在完成基线检查后,全部试验对象接受洁牙并根据vas记分情况分为10个平衡组参加该研究。随机的分配为使用试验样品。

受试者采用统一的软质牙刷并按规定使用试验样品,要求一日刷牙2次(早、晚),每次1min。要求实验过程中不用任何其他口腔卫生用品如其他牙膏或牙刷、漱口液、牙线等。实验前对试验对象从人数、年龄、性别、vas记分进行了很好的平衡分组,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在使用牙膏0周、2周、6周时,按照上述方法对受试者vas记分进行评估,使用后的临床检查的统计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和表3显示:和使用空白对照相比,使用实施例1-6后的vsa记分有明显下降,说明实施例1-6具有较好的抗牙本质过敏的效果。

表2使用前后的空气刺激后vas记分结果

表3使用前后的冷水刺激后vas记分结果

二、菌斑和龈炎试验

1、试验样品:实施例1-6以及空白对照(仅用相同牙刷刷,不使用牙膏)。

2、试验内容

(1)试验对象

对健康的成年男女自愿者进行的双盲、分层、平行临床研究。首先由研究者向试验对象讲清楚实验目的、研究细节、参加研究的责任。愿意参加的受试者填写自愿书后,由研究者对其进行检查,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判断、筛选受试人群。初步筛选过程包括口腔软组织及硬组织检查,龈炎及菌斑检查以决定试验对象的是否入选。最后选定改良quigley-hein菌斑指数≥1.5以及oe-silness龈炎指数≥1.0的1000个试验对象参加了研究,并根据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分为10个平衡组,每组100人,男女各半,试验对象年龄范围为20~40岁。

(2)检查方法

采用quigley-hein改良的turesky菌斑指数评价龈上菌斑。对龈上菌斑染色并根据下列标准记录:0=无菌斑;1=牙颈部边缘存在散在的菌斑;2=牙颈边缘可见连续的薄菌斑带(达lmm宽);3=牙颈部菌斑带大于lmm,但少于牙面的1/3;4=菌斑覆盖牙面的1/3~2/3;5=菌斑覆盖牙面2/3以上。

牙齿检查颊面和舌面,对于每个牙最大记数为10。除第三磨牙、假牙和有颈部修复体的牙,其余的牙均在记数之列。每一受试者菌斑指数的均数由个人全部牙齿检查所得计数之和(每个牙2个记录)除以总的测量数(牙齿数目乘以2)得到。

牙龈炎采用改良loe-silness龈炎指数测量,在染色测量菌斑指数之前测量牙龈情况。牙龈炎计数方法及标准如下:0=无龈炎;1=轻度龈炎,牙龈色泽和质地略有变化,但探诊无出血;2=中度炎症,牙龈光亮。红、肿,增生、探诊出血;3=重度炎症,牙龈明显发红、增生、有自发性出血。

如同菌斑指数的检查一样,每个牙检查记录颊面及舌面,一个牙最大记数为6。除第三磨牙、假牙和有颈部修复体的牙,其余的牙均包括在记数之列。oe-silness龈炎指数的均数是指所有牙记数值的总和(每个牙2面)除以总的测量面数(测量的牙齿乘2)所得数值。

(3)实验方法和结果

在完成基线检查(软、硬组织、菌斑、牙龈炎)后,全部试验对象接受洁牙并根据菌斑和龈炎情况分为10个平衡组参加该研究。随机的分配为使用试验样品。

受试者采用统一的软质牙刷并按规定使用试验样品,要求一日刷牙2次(早、晚),每次1min。要求实验过程中不用任何其他口腔卫生用品如其他牙膏或牙刷、漱口液、牙线等。实验前对试验对象从人数、年龄、性别、菌斑和龈炎指数进行了很好的平衡分组,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在使用牙膏1、3、6个月时,按照上述方法对受试者牙菌斑和牙龈炎状况进行评估,使用后的临床检查的统计结果见表4和表5。

表4显示:使用空白对照后,菌斑指数有上升趋势;而使用实施例5或6后菌斑指数有明显下降,说明实施例5或6具有较好的除牙菌斑效果。

表5显示:使用空白对照后,龈炎指数有上升趋势;而使用实施例5或6后龈炎指数有明显下降,说明实施例5或6具有较好的改善牙龈炎的效果。

表4使用前后的菌斑指数结果

表5使用前后的龈炎指数结果

以上内容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