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经颅磁刺激的可穿戴助眠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3056发布日期:2019-01-05 10:5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经颅磁刺激的可穿戴助眠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可穿戴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经颅磁刺激的可穿戴助眠设备。



背景技术:

失眠常见病症是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和睡眠时间减少,记忆力、注意力下降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很多人都会出现失眠的情况。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约27%的人有睡眠障碍,美国失眠发生率为32%-50%,日本为20%,法国为30%,中国为38.2%。失眠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已引起国际关注。据中国睡眠研究专家近年调查,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的成人一年内失眠率平均高达57%,其中最高为68%,最低也有44%。然而,仅有20%的失眠者感觉有病才去医院就诊。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失眠问题的重视。

传统治疗失眠的方法,如脑ct、核磁共振等检测仪器只能检查脑外伤、脑肿瘤等大脑质性损伤检测,并不能精准探测出大脑内部变化,以至于患者常被误诊、漏诊;心理咨询只能是心理上暂时的一个缓解,对于轻度的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但对于重度患者此种方法效果不佳;手术疗法主要用于药物无法治疗后效果不明显的失眠症。手术是危害性比较大的治疗方法,目前很多大型医院已不再使用该治疗法;药物治疗室常用方法,其见效快,疗效显著,但是副作用明显,可造成依赖和成瘾。这种方法患者可以暂时用来缓解症状,无法祛除失眠症。还有一些睡眠仪器应用音乐、振动按摩等方式缓解失眠症患者的症状,但是因人而异效果差别很大,没有普遍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基于经颅磁刺激的可穿戴助眠设备,解决了传统助眠设备在助眠治疗过程中效果不明显,以及传统助眠设备不具备可穿戴性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经颅磁刺激的可穿戴助眠设备,包括电源装置、能够贴合人体后脑的线圈装置及能够佩戴于人体颈部的项圈;

所述线圈装置转动设置在所述项圈上端,所述项圈内设有能够产生助眠效果的磁场发生器,所述磁场发生器与所述线圈装置连接,所述电源装置设置在所述项圈上,所述电源装置与所述磁场发生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项圈为c形弹性项圈。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装置包括线圈支撑座及线圈结构,所述线圈支撑座内设有空心凹槽,所述空心凹槽内设有冷却剂,所述线圈结构沿与线圈支撑座平行方向设置在所述冷却剂内,所述线圈支撑座通过锁紧装置与所述项圈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支撑座设置在所述项圈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磁场发生器通过开关连接所述电源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装置为无线快充式电池或有线快充式电池,所述电源装置上设有外接电源插口。

进一步的,所述外接电源插口与所述磁场发生器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经颅磁刺激的可穿戴助眠设备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经颅磁刺激的可穿戴助眠设备,该设备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普遍适用于失眠症人群,同时可穿戴式结构设计更加符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给人们方便舒适的体验。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经颅磁刺激的可穿戴助眠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经颅磁刺激的可穿戴助眠设备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开关;2-磁场发生器;3-线圈支撑座;4-线圈结构;5-项圈;6-电源装置;7-角度调节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种基于经颅磁刺激的可穿戴助眠设备,包括电源装置6、能够贴合人体后脑的线圈装置及能够佩戴于人体颈部的项圈5;

线圈装置转动设置在项圈5上端,项圈5内设有能够产生助眠效果的磁场发生器2,磁场发生器2与线圈装置连接,电源装置6设置在项圈5上,电源装置6与磁场发生器2连接。

项圈5为c形弹性项圈,材质选用具有弹性的聚乙烯材料。

线圈装置包括线圈支撑座3及线圈结构4,线圈支撑座3内设有空心凹槽,空心凹槽内设有冷却剂,冷却剂能够选用轻水、重水及碳氢化合物,线圈结构4沿与线圈支撑座3平行方向设置在冷却剂内,线圈支撑座3通过锁紧装置与项圈5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线圈支撑座3通过角度调节轴7与项圈5转动连接,锁紧装置可选用自锁式铰链、弹簧自锁式角度调节器及自锁式扭簧,线圈支撑座3内设有过热保护装置,过热保护装置选用现有的过热保护装置,线圈结构通过过热保护装置与开关1连接。

线圈的电感值一般为10~30μh,依据这个范围本发明设定线圈圈数为:10~15匝,线圈缠绕采用扁平式缠绕方式或圆锥式绕线(圆锥角为5°~10°),扁平式线圈或圆锥式线圈都要设置在线圈支撑座3上下居中并且左右居中的位置(圆锥式线圈喇叭口方向对准头部后脑位置)。

线圈结构4可为单个线圈或多个线圈,当采用线圈结构4为单个线圈时,单个线圈位于线圈支撑座3上下居中并且左右居中的位置;

线圈结构4为双线圈时,采用两个双线圈在线圈支撑座3左右对称居中排列方式;线圈结构4为三个线圈时,三线圈采用等边三角形三顶点式排列并在线圈支撑座3上居中;线圈结构4为四个线圈时,四线圈采用菱形式排列并居中;线圈结构4为五个线圈时,五个线圈及以上数量采用等边多边形顶点位置式排列且左右对称居中设置在线圈支撑座3上。

线圈支撑座3设置在项圈5中部。

项圈5起到固定保护脖颈的作用,项圈5通过角度调节轴7与线圈支撑座3相连,使头部颈部可按自然运动方式进行活动,减少睡眠过程中的头部和颈部的不适感,提供一种舒适自然的睡眠体验,同时线圈支撑座3使线圈紧贴于后脑,磁场通过线圈最大程度地减小衰弱作用于大脑睡眠中枢,达到经颅磁刺激的最佳效果。线圈支撑座3内部冷却剂使线圈热量到后脑和后颈部进行温疗,使后脑和后颈得到充分的放松,从而更加利于进入睡眠状态。

磁场发生器2通过开关1连接电源装置6。

电源装置6为无线快充式电池或有线快充式电池,电源装置6上设有外接电源插口8。

外接电源插口8与磁场发生器2连接。

本实例的工作方式

首先,将本装置经外接电源插口8给电源装置6充满电量;使用者将本装置佩戴于颈部合适位置,项圈5会将本装置固定于使用者颈部,同时线圈支撑座3贴合于使用者后脑部位,此时开关1使本装置进行工作,本实例中经颅磁场发生器2电路中的电容放电电流频率为1hz,电容放电电流的脉冲峰值为1000a。通过经颅磁场发生器电路中的电容与线圈串联,线圈中通过频率为1hz,峰值1000a的脉冲电流,从而产生1hz,1.5t的磁场。

本装置工作中,磁场发生器2经线圈产生助眠相应频率与强度的经颅磁刺激作用于大脑内控制睡眠的区域。与此同时,冷却剂将线圈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周围,给线圈冷却降温,并使线圈支撑座升温,对使用者后脑和后颈部位进行温疗。通过热保护装置,确保线圈结构4的使用过程安全进行。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