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座自锁的一次性安全自毁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2646发布日期:2019-02-19 18:44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座自锁的一次性安全自毁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安全自毁注射器,具体为一种针座自锁的一次性安全自毁注射器。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医疗过程中,注射器是医生最常用的一种器具,为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等安全医疗隐患,现有的注射器都采用一次性自毁结构,即在注射器使用后就实现自毁,使其无法二次重复使用。

在目前,市面上的自毁式注射器类型很多,其中有一种注射器的自毁结构是通过手动后拉推杆实现的,其在针筒尾部设置有上下锁定凸起构成的卡合槽,在芯杆头部外壁设置有卡合凸起,一旦后拉芯杆使卡合凸起越过上锁定凸起进入到卡合槽中即实现芯杆的锁死,此时芯杆无法前移也无法后退,且针尖完全内缩到针筒内部不外露,实现注射器的自毁。

以上芯杆和针筒的卡合锁定自毁结构,存在以下不足:1、因芯杆为后装式结构,上下锁定凸起的设置将给芯杆安装带来困难,在装配时必须借助一装配套使芯杆头部穿过上下锁定凸起部位而进入到针筒内部;2、在抽液过程中一旦抽拉过大,就会导致芯杆上的卡合凸起越过上锁定凸起而导致提前自毁,造成药液和注射器的不必要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针座自锁的一次性安全自毁注射器,其对定位针尖的针座进行了重新设计,在芯杆后拉带动针座下移时,通过针座与针筒的卡合实现自锁,从而去除了芯杆与针筒之间的卡合结构,其给芯杆的安装带来很大便利,同时也能有效避免注射器的提前自毁现象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针座自锁的一次性安全自毁注射器,包括针筒、针座和芯杆,所述针座定位安装在针筒的内孔前端,芯杆安装于针筒的内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内孔上口部设有一安装孔段,安装孔段下方设有一环形止位槽;所述针座的中上部与针筒上的安装孔段配合连接,针座外壁底部设有倒置的若干沿周向间隔分布设置的止位撑爪或弹性撑片,各止位撑爪或弹性撑片的顶部与所述环形止位槽顶面相抵连接;针座下方设置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止退圈,止退圈的外壁密封定位在针筒内孔壁上;所述芯杆前端设置有卡合头,注射完毕后芯杆的前推使止退圈与针筒外壁分离,并使卡合头穿过止退圈的中心孔后与针座卡合连接为一体;所述针筒内孔下部设置有由上锁定凸起和下锁定凸起构成的锁死结构,上锁定凸起的内径大于下锁定凸起的内径;所述针座上的止位撑爪或弹性撑片在针座被芯杆后拉到位后可越过上锁定凸起而实现上锁定止位。

进一步的,上述针座底部往中心内凹形成一底斜面,整个针座包括底部相连在一起的外圆部和中心锥形部,所述外圆部在其外壁底部设置着所述止位撑爪或弹性撑片,外圆部在其内壁设置着针尖座的连接螺纹;所述中心锥形部内设有上下贯通的输液通道,输液通道从上往下依序分为上孔段、中孔段和下孔段,其中上孔段孔径最小而中孔段孔径最大,上孔段和中孔段衔接部位设置有卡合凸台,卡合凸台下侧设置成锥形斜面。

进一步的,上述止位撑爪或弹性撑片的外侧壁设置成朝下斜向内倾斜的斜面。

进一步的,上述止退圈由中心部和连接底部构成;其中中心部顶端设有外凸缘,外凸缘穿过针座下孔段后与中孔段密封滑动连接;中心部中心设置有上下贯通的中心孔;所述连接底部的外壁设置有凸起与针筒内孔壁上的定位槽卡合密封连接,或连接底部的外壁直接与针筒内孔壁上的定位槽或安装凸台卡合密封连接;装配后连接底部内侧与针座的底斜面之间留有活动间隙。

进一步的,上述止退圈连接底部上设置有增加其变形性能的环形槽。

进一步的,上述止退圈连接底部的厚度从外往内逐渐缩小。

进一步的,上述芯杆从前往后依序分为卡合头、连杆部、连接部、止位座、易断点、推杆部和按板;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大于连杆部而在两者的连接处形成一挡台,连接部上通过卡舌安装一长度小于自身的胶塞,装配后胶塞偏向连接部上方设置而使胶塞底部与止位座之间留有运动间隙,在芯杆前推利用挡台推动止退圈时可推动止退圈上移而消除所述活动间隙,同时胶塞在止退圈反作用力作用下沿连接部下滑而消除所述运动间隙;所述止位座的外径小于所述上锁定凸起内径而大于所述下锁定凸起内径。

进一步的,上述止位座的上端设有方便其装配时越过下锁定凸起的圆弧倒角。

进一步的,上述上锁定凸起上侧与针筒内孔壁之间设置成斜面,上锁定凸起下侧与针筒内孔壁之间设置成直角面。

进一步的,上述下锁定凸起为类圆弧凸起。

本发明针座通过其上的各止位撑爪或弹性撑片实现其在针筒内孔上的上止位,同时通过止退圈实现针座在针筒内孔中的安装定位。

在使用中,当药液注射完毕时胶塞碰到止退圈而卡合头穿过止退圈中心孔后进入针座的中孔段内。之后继续推动芯杆,此时胶塞前端挤压止退圈而推动止退圈中心部上移,其将逐渐消除止退圈连接底部与针座底斜面之间的活动间隙,同时胶塞在反作用力作用下沿连接部下滑直到运动间隙消除与止位座相抵,在此过程中,止退圈中心部不断上移,其将使连接底部不断变形内缩而与针筒上的定位槽或安装凸台分离,使止退圈与针筒之间的约束解除,而芯杆上卡合头的继续上推将与所述卡合凸台卡合连接,使针座、止退圈和芯杆形成一体结构。之后往后拉动芯杆,带动带针尖的针座、止退圈和芯杆同步后移,该过程直到针座外壁上的止位撑爪或弹性撑片越过上锁定凸起,此时复位的止位撑爪或弹性撑片撑开与上锁定凸起相抵锁死,使针座无法上移,同时芯杆的止位座与下锁定凸起卡死,实现芯杆的下止位锁死,最后从芯杆的易断点折断芯杆即实现注射器的完全自毁,使带针尖的针座完全内缩到针筒内,即不能前移也不能后退。

本发明设计的注射器,其主要通过针座外壁上的倒置式止位撑爪或弹性撑片结合芯杆上止位座实现与针筒的锁死自毁。在此,针座的安装为前装式结构,其从针筒内孔的上口部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不会与针筒内孔尾部的上下锁定凸起相接触,不存在无法装配的问题。同时芯杆上的止位座,其外径小于所述上锁定凸起内径而大于所述下锁定凸起内径,在装配时只需要利用其前端的圆弧倒角通过硬挤压的方式通过下锁定凸起即可完成装配,整个装配过程中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即可方便快捷地实现注射器各部件的安装,同时使用中也不会因芯杆的后拉过大导致提前自毁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平面结构剖视图;

图2、本发明针筒的平面结构剖视图;

图3、本发明针座的平面结构剖视图;

图4、本发明针座设置弹性撑爪的平面结构剖视图;

图5、本发明止退圈的平面结构剖视图;

图6、本发明止退圈与针筒卡合连接的局部放大图;

图7、本发明止退圈与针筒卡合连接的第二种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本发明止退圈与针筒卡合连接的第三种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本发明止退圈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发明止退圈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发明芯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本发明注射完毕时针座部位的平面结构剖视图;

图13、本发明芯杆的卡合头与针座卡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本发明芯杆带动止退圈、针座后拉锁死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本发明芯杆从易断点折断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针座自锁的一次性安全自毁注射器,包括针筒1、针座2和芯杆3,所述针座2定位安装在针筒1的内孔11前端,芯杆3安装于针筒1的内孔11中。

如图2所示,所述针筒内孔11上口部设有一安装孔段111,安装孔段111内径比内孔11的内径小一些,安装孔段111下方设有一环形止位槽112。所述针筒内孔11下部设置有由上锁定凸起113和下锁定凸起114构成的锁死结构,所述上锁定凸起113的内径大于下锁定凸起114的内径。上锁定凸起113上侧与针筒内孔壁之间设置成斜面1131,上锁定凸起113下侧与针筒内孔壁之间设置成直角面1132。所述下锁定凸起114为类圆弧凸起。

如图3所示,所述针座2的中上部与针筒1上的安装孔段111配合连接,针座2外壁底部设有若干倒置的沿周向间隔分布设置的止位撑爪21或弹性撑片25,本图示采用止位撑爪21结构,各止位撑爪21的顶部与所述环形止位槽112顶面相抵连接,而弹性撑片25的结构如图4所示,其顶部与所述环形止位槽112顶面相抵连接,以上止位撑爪21或弹性撑片25在实际中可任意选用,两者在技术效果上并不存在实质差别。

针座2底部往中心内凹形成一底斜面22,整个针座2包括底部相连在一起的外圆部2a和中心锥形部2b,所述外圆部2a在其外壁底部设置着所述止位撑爪21或弹性撑片25,外圆部2a在其内壁设置着针尖座的连接螺纹24。所述中心锥形部2b内设有上下贯通的输液通道,输液通道从上往下依序分为上孔段231、中孔段232和下孔段233,其中上孔段231孔径最小而中孔段232孔径最大,上孔段231和中孔段232衔接部位设置有卡合凸台234,卡合凸台234下侧设置成锥形斜面2341。

在装配时,将止位撑爪21或弹性撑片25收拢后使整个针座2从针筒内孔11的上开口插入,该过程直到止位撑爪21或弹性撑片25穿过整个针筒内孔11的安装孔段111,此时止位撑爪21或弹性撑片25复位而使其顶部顶持在与所述环形止位槽112顶面相抵连接。在此,为方便上止位撑爪21或弹性撑片25的收拢下滑,所述止位撑爪21外侧壁设置有斜向内倾斜的斜面211,弹性撑片25外侧壁设置有斜向内倾斜的斜面251,,以形成下压时的收缩聚拢效果。

所在针座2下方设置有由高弹性材料构成的止退圈4,止退圈4的外壁密封定位在针筒内孔11壁上。如图1和4所示,所述止退圈4由中心部41和连接底部42构成。其中中心部41顶端设有外凸缘411,外凸缘411穿过针座下孔段233后与中孔段232密封滑动连接。中心部41中心设置有上下贯通的中心孔412。所述连接底部42的外壁直接与针筒内孔壁上的定位槽115卡合密封连接,其结构如图6所示,或连接底部42的外壁直接与针筒内孔壁上的安装凸台116卡合密封连接,其结构如图7所示,或连接底部42的外壁通过设置的凸起421与针筒内孔壁1上的定位槽117卡合密封连接,其结构如图8所示,在此,以上的凸起421和定位槽117的位置可以互换,即将凸起设置在针筒内孔壁上,而将定位槽设置在止退圈连接底部42的外壁上。

装配后止退圈4的连接底部42内侧与针座2的底斜面22之间留有活动间隙5。

在此,为增强止退圈4的自身变形性能,所述止退圈4的连接底部42上设有环形槽422,其结构如图5所示,在本图示中环形槽422设置在连接底部42的上表面,在实际中也可将环形槽422设置在连接底部42的下表面。此外,也可采用止退圈连接底部42的厚度从外往内逐渐缩小的结构,其图示如9或10所示。

如图11所示,所述芯杆3从前往后依序分为卡合头31、连杆部32、连接部33、止位座34、易断点35、推杆部36和按板37。注射完毕后芯杆3的前推将使止退圈4与针筒1内孔壁分离,并使卡合头31穿过止退圈4的中心孔412后与针座2卡合连接为一体。

所述连接部33的外径大于连杆部32而在两者的连接处形成一挡台33a,连接部33上通过卡舌331安装一长度小于自身的胶塞38,装配后胶塞38偏向连接部33上方设置而使胶塞38底部与止位座34之间留有运动间隙6。在芯杆3前推利用挡台33a推动止退圈4时可推动止退圈4上移而消除所述活动间隙5,同时胶塞38在止退圈4反作用力作用下沿连接部33下滑而消除所述运动间隙6。

所述止位座34的外径小于所述上锁定凸起113内径而大于所述下锁定凸起114内径,止位座34的上端设有方便其装配时越过下锁定凸起的圆弧倒角341。

所述针座2上的止位撑爪21或弹性撑片25在针座2被芯杆3后拉到位后可越过上锁定凸起113而实现针座2的上移锁定止位。

在以上结构中,本发明针座2通过其上的各止位撑爪21或弹性撑片25实现其在针筒内孔11上的上止位,同时通过止退圈4实现针座2在针筒内孔11中的安装定位。

在使用中,当药液注射完毕,此时胶塞38和芯杆连接部33前端的挡台33a碰到止退圈4,卡合头31穿过止退圈中心孔412后进入针座2的中孔段232内,其结构如图12所示。

之后继续推动芯杆3,利用挡台33a推动止退圈中心部41上移,其将逐渐消除止退圈连接底部42与针座底斜面22之间的活动间隙5,同时胶塞38在止退圈4反作用力作用下沿连接部33下滑直到运动间隙6消除与止位座34相抵,在此过程中,止退圈中心部41不断上移,其将使连接底部42不断变形内缩而与针筒内孔11上的定位槽115或安装凸台116分离,使止退圈4与针筒内孔11之间的约束解除,而芯杆3上卡合头31的继续上推将与针座2上所述卡合凸台234卡合连接,从而使针座2、止退圈4和芯杆3形成一体结构,其结构如图13所示。

之后往后拉动芯杆3,其将带动带针尖7的针座2、止退圈4和芯杆3同步后移,该过程直到针座2外壁上的止位撑爪21越过上锁定凸起113,此时复位的止位撑爪21撑开与上锁定凸起113的下侧直角面相抵锁死,使针座2无法上移,同时芯杆3的止位座34被下锁定凸起114卡死,实现芯杆2的下止位锁死,其结构如图14所示,最后从芯杆3的易断点35折断即实现注射器的完全自毁,其结构如图15所示,使带针尖7的针座2完全内缩到针筒1内,即不能前移也不能后退。

综上,本发明设计的注射器,其主要通过针座2外壁上的倒置式止位撑爪21或弹性撑片25结合芯杆3上止位座34实现与针筒1的锁死自毁。在此,针座2的安装为前装式结构,其从针筒内孔11的上口部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不会与针筒内孔11尾部的上下锁定凸起113、114相接触,不存在无法装配的问题。同时芯杆3上的止位座34,其外径小于所述上锁定凸起113内径而大于所述下锁定凸起114内径,在装配时只需要利用其前端的圆弧倒角341通过硬挤压的方式通过下锁定凸起114即可完成装配,整个装配过程中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即可方便快捷地实现注射器各部件的安装,同时使用中也不会因芯杆3的后拉过大导致提前自毁的现象发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