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健康状态电导经络辨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50901发布日期:2019-02-12 22:43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健康状态电导经络辨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中医健康状态电导经络辨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多项研究证明,个人养生保健涉及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健康状态、饮食劳役、运动锻炼、心理状态、身心状态、压力指数等方面对个人养生保健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只有以个性化的调养特点为基础,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开展个性化立体保健,才能更有效的获得良好的养生保健效果。

亚健康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亚健康的防治已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采取内养外防的各种手段,调摄情志、顺应四时、起居有时、饮食有节、防劳固精、动静结合,从而达到人的神形合一,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中医“治未病”对防治亚健康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亚健康”人群比例高达70%,此类人群苦于无科学有效的科学养生调养保健的指导,而容易向身心疾病发展。

经络测量是中医理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通过生物电导传感器获得的经络测量数据,可以为中医临床诊断提供客观指标,从而提高中医诊断水平,经络测量在中医治未病领域能够为中医提供客观指标,根据客观指标进行判断。

虽然目前电导法穴位测评已经被大部分中医治未病中心、体检中心、健康养生机构所接收与运用,但没有形成一种根据测量经络数据测评解读方法,以提高电导法穴位作为中医健康状态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促进电导法穴位测评在中医治未病领域的推广应用。生物电信号的采集作为一项技术性问题,已经得到良好的解决。基于生物电导喜欢干起的经络测量仪器已经取得良好的数据一致性、稳定性和可操作重复性。但是有效地分析和辨识测量数据仍然是一项困难的工作,现有的公开了公布号为cn103190906a名称为“一种基于生物电导传感器测量经络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的发明专利,该方法建立与经络学说和运气学说相适应的数理模型,使现代计算设备能够服务于中医诊疗和疾病预防,促进其定量化,该方法过于量化,无法根据具体被测量人的测量结果具体辨识被测量这的体质情况,以及被测量者整体和各个经络之间,内外上下,前后左右的具体平衡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健康状态电导经络辨识方法,根据经络测量结果辨识被测量者的体质情况以及被测量者整体和各个经络之间,内外上下,前后左右的具体平衡情况。

一种中医健康状态电导经络辨识方法,采用电导法测量被测量者双侧十二原穴各穴位的测量值,适用于在计算机设备中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计算机设备中预先存储有各穴位数据对应各个体质情况的参考值,所述参考值包括原穴平均能量值参考值、原穴阴阳平衡值参考值、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原穴上下平衡值参考值和对应体质参考值;

s1.获取被测量者经络测量数据步骤:

获取电导法测量的被测量者双侧十二原穴电导法穴位测量值;

s2.辨识步骤:

s21.辨识被测量者气血的虚实盛衰情况步骤:

s21-1.计算原穴平均能量值步骤:

计算双侧十二原穴各穴位测量值的总和,再计算被测量者原穴能量平均值;

所述原穴平均能量值的计算公式为:

s21-2.分析被测量者气血的虚实情况步骤:

将计算得出的所述原穴平均能量值与所述原穴平均能量值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被测量者气血的虚实情况;若所述原穴平均能量值的数值大于所述原穴平均能量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气血的情况倾向于充足和实证;若所述原穴平均能量的数值小于所述原穴平均能量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气血的情况倾向于衰弱和虚证;

s22.辨识被测量者阴阳的相对虚实盛衰情况步骤:

s22-1.计算原穴阴阳平衡值步骤:

将所述双侧十二原穴按照所属经脉的阴阳进行分类,分别计算阴经穴位的穴位测量值总和以及阳经穴位的穴位测量值总和,再计算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

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的计算公式为:

s22-2.分析被测量者阴阳的相对虚实盛衰情况步骤:

将计算得出的原穴阴阳平衡值与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被测量者阴阳的相对虚实盛衰情况;若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数值大于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参考值,则所述被测量者的身体倾向于阴盛阳衰;若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数值小于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参考值,则所述被测量者的身体倾向于阳盛阴衰;

s23.辨识被测量者整体和各个经络的左右相对平衡情况步骤:

s23-1.计算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步骤:

按照双侧十二原穴分布于人体的左右分类,计算左侧穴位测量值的总和以及右侧穴位测量值的总和,再计算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

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的计算公式为:

s23-2.计算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步骤:

按照双侧十二原穴分布于人体的左右分类,获取各个左侧穴位测量值和各个右侧穴位测量值,再计算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

所述各个穴位左右平衡值的计算公式为:

s23-3.分析被测量者整体经络左右平衡情况步骤:

将计算得出的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与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被测量者整体经络左右相对平衡的情况;若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数值大于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的身体倾向于左盛升发太过;若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数值小于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的身体倾向于右盛潜降太过;

s23-4.分析被测量者各个经络左右平衡情况步骤:

将计算得出的所述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与所述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被测量者各个经络左右相对平衡的情况;若所述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数值大于所述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的身体倾向于左盛升发太过;若所述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数值小于所述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的身体倾向于右盛潜降太过;

s24.辨识被测量者上下的相对虚实盛衰情况步骤:

s24-1.计算原穴上下平衡值步骤:

按照双侧十二原穴分布于人体的上下分类,分别计算上部穴位测量值的总和以及下部穴位测量值的总和,再计算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

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的计算公式为:

s24-2.分析被测量者上下的相对盛衰情况步骤:

将计算得出的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与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被测量者上下相对盛衰的情况;若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数值大于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身体倾向于上盛下衰;若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数值小于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身体倾向于下盛上衰;

s3.获取辨识结果步骤:

获取辨识步骤的辨识结果;

s4.分析被测量者体质步骤:

根据辨识结果分析被测量者中医体质情况。

优选的,所述分析被测量者体质步骤具体为:

根据所述获取辨识步骤结果步骤获取的辨识结果,与对应体质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被测量者中医体质情况;

若被测量者的原穴能量平均值比对应体质参考值低,则被测量者倾向于气虚体质;

若被测量者的原穴能量平均值比对应体质参考值高,则被测量者倾向于阴虚体质;

若被测量者的原穴阴阳平衡值比对应体质参考值低,则被测量者倾向于阳虚体质;

若被测量者的原穴阴阳平衡值比对应体质参考值高,则被测量者倾向于阴虚体质;

若被测量者的原穴左右平衡值比对应体质参考值低,则被测量者倾向于痰湿体质和湿热体质。

优选的,所述辨识被测量者上下的相对虚实盛衰情况步骤中的上部为手部,下部为足部。

一种中医健康状态电导经络辨识系统,采用电导法测量被测量者双侧十二原穴各穴位的测量值,适用于在计算机设备中执行,包括以下模块:

所述计算机设备中预先存储有各穴位数据对应各个体质情况的参考值,所述参考值包括原穴平均能量值参考值、原穴阴阳平衡值参考值、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原穴上下平衡值参考值和对应体质参考值;

s1.获取被测量者经络测量数据模块:

获取电导法测量的被测量者双侧十二原穴电导法穴位测量值;

s2.辨识模块:

s21.辨识被测量者气血的虚实盛衰情况模块:

s21-1.计算原穴平均能量值模块:

计算双侧十二原穴各穴位测量值的总和,再计算被测量者原穴能量平均值;

所述原穴平均能量值的计算公式为:

s21-2.分析被测量者气血的虚实情况模块:

将计算得出的所述原穴平均能量值与所述原穴平均能量值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被测量者气血的虚实情况;若所述原穴平均能量值的数值大于所述原穴平均能量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气血的情况倾向于充足和实证;若所述原穴平均能量的数值小于所述原穴平均能量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气血的情况倾向于衰弱和虚证;

s22.辨识被测量者阴阳的相对虚实盛衰情况模块:

s22-1.计算原穴阴阳平衡值模块:

将所述双侧十二原穴按照所属经脉的阴阳进行分类,分别计算阴经穴位的穴位测量值总和以及阳经穴位的穴位测量值总和,再计算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

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的计算公式为:

s22-2.分析被测量者阴阳的相对虚实盛衰情况模块:

将计算得出的原穴阴阳平衡值与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被测量者阴阳的相对虚实盛衰情况;若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数值大于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参考值,则所述被测量者的身体倾向于阴盛阳衰;若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数值小于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参考值,则所述被测量者的身体倾向于阳盛阴衰;

s23.辨识被测量者整体和各个经络的左右相对平衡情况模块:

s23-1.计算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模块:

按照双侧十二原穴分布于人体的左右分类,计算左侧穴位测量值的总和以及右侧穴位测量值的总和,再计算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

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的计算公式为:

s23-2.计算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模块:

按照双侧十二原穴分布于人体的左右分类,获取各个左侧穴位测量值和各个右侧穴位测量值,再计算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

所述各个穴位左右平衡值的计算公式为:

s23-3.分析被测量者整体经络左右平衡情况模块:

将计算得出的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与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被测量者整体经络左右相对平衡的情况;若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数值大于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的身体倾向于左盛升发太过;若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数值小于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的身体倾向于右盛潜降太过;

s23-4.分析被测量者各个经络左右平衡情况模块:

将计算得出的所述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与所述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被测量者各个经络左右相对平衡的情况;若所述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数值大于所述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的身体倾向于左盛升发太过;若所述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数值小于所述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的身体倾向于右盛潜降太过;

s24.辨识被测量者上下的相对虚实盛衰情况模块:

s24-1.计算原穴上下平衡值模块:

按照双侧十二原穴分布于人体的上下分类,分别计算上部穴位测量值的总和以及下部穴位测量值的总和,再计算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

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的计算公式为:

s24-2.分析被测量者上下的相对盛衰情况模块:

将计算得出的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与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被测量者上下相对盛衰的情况;若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数值大于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身体倾向于上盛下衰;若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数值小于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身体倾向于下盛上衰;

s3.获取辨识结果模块:

获取辨识步骤的辨识结果;

s4.分析被测量者体质模块:

根据辨识结果分析被测量者中医体质情况。

优选的,所述分析被测量者体质模块具体为:

根据所述获取辨识结果模块获取的辨识结果,与对应体质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被测量者中医体质情况;

若被测量者的原穴能量平均值比对应体质参考值低,则被测量者倾向于气虚体质;

若被测量者的原穴能量平均值比对应体质参考值高,则被测量者倾向于阴虚体质;

若被测量者的原穴阴阳平衡值比对应体质参考值低,则被测量者倾向于阳虚体质;

若被测量者的原穴阴阳平衡值比对应体质参考值高,则被测量者倾向于阴虚体质;

若被测量者的原穴左右平衡值比对应体质参考值低,则被测量者倾向于痰湿体质和湿热体质。

优选的,所述辨识被测量者上下的相对虚实盛衰情况模块中的上部为手部,下部为足部。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医健康状态电导经络辨识方法及系统,对中医电导法测量的人体双侧十二原穴位测量值进行辨识,并进行计算分析测量结果,根据具体被测量人的测量结果具体辨识被测量这的体质情况,以及被测量者整体和各个经络之间,内外上下,前后左右的具体平衡情况,建立了电导法穴位测评解读方法,提高了电导法穴位测评昨晚中医健康状态评估方法的科学性、规范性,促进电导法穴位测评在中医治未病领域的推广及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中医健康状态电导经络辨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一种中医健康状态电导经络辨识系统的模块图;

图3为各原穴位的参考值图;

图4为不同中医体质人群电导法穴位测评平衡值特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中医健康状态电导经络辨识方法,采用电导法测量被测量者双侧十二原穴各穴位的测量值,适用于在计算机设备中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计算机设备中预先存储有各穴位数据对应各个体质情况的参考值,所述参考值包括原穴平均能量值参考值、原穴阴阳平衡值参考值、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原穴上下平衡值参考值和对应体质参考值,其中图3为各原穴位的参考值图,图4为不同中医体质人群电导法穴位测评平衡值特征图;

s1.获取被测量者经络测量数据步骤:

获取电导法测量的被测量者双侧十二原穴电导法穴位测量值;

s2.辨识步骤:

s21.辨识被测量者气血的虚实盛衰情况步骤:

s21-1.计算原穴平均能量值步骤:

计算双侧十二原穴各穴位测量值的总和,再计算被测量者原穴能量平均值;

所述原穴平均能量值的计算公式为:

s21-2.分析被测量者气血的虚实情况步骤:

将计算得出的所述原穴平均能量值与图3中所述原穴平均能量值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被测量者气血的虚实情况;若所述原穴平均能量值的数值大于所述原穴平均能量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气血的情况倾向于充足和实证;若所述原穴平均能量的数值小于所述原穴平均能量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气血的情况倾向于衰弱和虚证;

s22.辨识被测量者阴阳的相对虚实盛衰情况步骤:

s22-1.计算原穴阴阳平衡值步骤:

将所述双侧十二原穴按照所属经脉的阴阳进行分类,分别计算阴经穴位的穴位测量值总和以及阳经穴位的穴位测量值总和,再计算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

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的计算公式为:

s22-2.分析被测量者阴阳的相对虚实盛衰情况步骤:

将计算得出的原穴阴阳平衡值与图3中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被测量者阴阳的相对虚实盛衰情况;若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数值大于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参考值,则所述被测量者的身体倾向于阴盛阳衰;若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数值小于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参考值,则所述被测量者的身体倾向于阳盛阴衰;

s23.辨识被测量者整体和各个经络的左右相对平衡情况步骤:

s23-1.计算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步骤:

按照双侧十二原穴分布于人体的左右分类,计算左侧穴位测量值的总和以及右侧穴位测量值的总和,再计算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

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的计算公式为:

s23-2.计算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步骤:

按照双侧十二原穴分布于人体的左右分类,获取各个左侧穴位测量值和各个右侧穴位测量值,再计算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

所述各个穴位左右平衡值的计算公式为:

s23-3.分析被测量者整体经络左右平衡情况步骤:

将计算得出的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与图3中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被测量者整体经络左右相对平衡的情况;若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数值大于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的身体倾向于左盛升发太过;若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数值小于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的身体倾向于右盛潜降太过;

s23-4.分析被测量者各个经络左右平衡情况步骤:

将计算得出的所述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与图3中所述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被测量者各个经络左右相对平衡的情况;若所述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数值大于所述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的身体倾向于左盛升发太过;若所述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数值小于所述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的身体倾向于右盛潜降太过;

s24.辨识被测量者上下的相对虚实盛衰情况步骤:

s24-1.计算原穴上下平衡值步骤:

按照双侧十二原穴分布于人体的上(手)下(足)分类,分别计算上部(手部)穴位测量值的总和以及下部(足部)穴位测量值的总和,再计算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

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的计算公式为:

s24-2.分析被测量者上下的相对盛衰情况步骤:

将计算得出的所述原穴上(手)下(足)平衡值与图3中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被测量者上下相对盛衰的情况;若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数值大于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身体倾向于上盛下衰;若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数值小于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身体倾向于下盛上衰;

s3.获取辨识结果步骤:

获取辨识步骤的辨识结果;

s4.分析被测量者体质步骤:

根据辨识结果分析被测量者中医体质情况;

所述分析被测量者体质步骤具体为:

根据所述获取辨识步骤结果步骤获取的辨识结果,与图4中对应体质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被测量者中医体质情况;

若被测量者的原穴能量平均值比对应体质参考值低,则被测量者倾向于气虚体质;

若被测量者的原穴能量平均值比对应体质参考值高,则被测量者倾向于阴虚体质;

若被测量者的原穴阴阳平衡值比对应体质参考值低,则被测量者倾向于阳虚体质;

若被测量者的原穴阴阳平衡值比对应体质参考值高,则被测量者倾向于阴虚体质;

若被测量者的原穴左右平衡值比对应体质参考值低,则被测量者倾向于痰湿体质和湿热体质。

一种中医健康状态电导经络辨识系统,采用电导法测量被测量者双侧十二原穴各穴位的测量值,适用于在计算机设备中执行,包括以下模块:

所述计算机设备中预先存储有各穴位数据对应各个体质情况的参考值,所述参考值包括原穴平均能量值参考值、原穴阴阳平衡值参考值、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原穴上下平衡值参考值和对应体质参考值;

s1.获取被测量者经络测量数据模块:

获取电导法测量的被测量者双侧十二原穴电导法穴位测量值;

s2.辨识模块:

s21.辨识被测量者气血的虚实盛衰情况模块:

s21-1.计算原穴平均能量值模块:

计算双侧十二原穴各穴位测量值的总和,再计算被测量者原穴能量平均值;

所述原穴平均能量值的计算公式为:

s21-2.分析被测量者气血的虚实情况模块:

将计算得出的所述原穴平均能量值与图3中所述原穴平均能量值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被测量者气血的虚实情况;若所述原穴平均能量值的数值大于所述原穴平均能量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气血的情况倾向于充足和实证;若所述原穴平均能量的数值小于所述原穴平均能量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气血的情况倾向于衰弱和虚证;

s22.辨识被测量者阴阳的相对虚实盛衰情况模块:

s22-1.计算原穴阴阳平衡值模块:

将所述双侧十二原穴按照所属经脉的阴阳进行分类,分别计算阴经穴位的穴位测量值总和以及阳经穴位的穴位测量值总和,再计算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

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的计算公式为:

s22-2.分析被测量者阴阳的相对虚实盛衰情况模块:

将计算得出的原穴阴阳平衡值与图3中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被测量者阴阳的相对虚实盛衰情况;若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数值大于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参考值,则所述被测量者的身体倾向于阴盛阳衰;若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数值小于所述原穴阴阳平衡值参考值,则所述被测量者的身体倾向于阳盛阴衰;

s23.辨识被测量者整体和各个经络的左右相对平衡情况模块:

s23-1.计算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模块:

按照双侧十二原穴分布于人体的左右分类,计算左侧穴位测量值的总和以及右侧穴位测量值的总和,再计算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

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的计算公式为:

s23-2.计算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模块:

按照双侧十二原穴分布于人体的左右分类,获取各个左侧穴位测量值和各个右侧穴位测量值,再计算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

所述各个穴位左右平衡值的计算公式为:

s23-3.分析被测量者整体经络左右平衡情况模块:

将计算得出的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与图3中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被测量者整体经络左右相对平衡的情况;若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数值大于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的身体倾向于左盛升发太过;若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数值小于所述整体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的身体倾向于右盛潜降太过;

s23-4.分析被测量者各个经络左右平衡情况模块:

将计算得出的所述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与图3中所述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被测量者各个经络左右相对平衡的情况;若所述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数值大于所述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的身体倾向于左盛升发太过;若所述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数值小于所述各个原穴左右平衡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的身体倾向于右盛潜降太过;

s24.辨识被测量者上下的相对虚实盛衰情况模块:

s24-1.计算原穴上下平衡值模块:

按照双侧十二原穴分布于人体的上(手)下(足)分类,分别计算上部(手部)穴位测量值的总和以及下部(足部)穴位测量值的总和,再计算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

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的计算公式为:

s24-2.分析被测量者上下的相对盛衰情况模块:

将计算得出的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与图3中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被测量者上下相对盛衰的情况;若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数值大于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身体倾向于上盛下衰;若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数值小于所述原穴上下平衡值参考值,则被测量者身体倾向于下盛上衰;

s3.获取辨识结果模块:

获取辨识步骤的辨识结果;

s4.分析被测量者体质模块:

根据辨识结果分析被测量者中医体质情况;

所述分析被测量者体质模块具体为:

根据所述获取辨识结果模块获取的辨识结果,与图4中对应体质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被测量者中医体质情况;

若被测量者的原穴能量平均值比对应体质参考值低,则被测量者倾向于气虚体质;

若被测量者的原穴能量平均值比对应体质参考值高,则被测量者倾向于阴虚体质;

若被测量者的原穴阴阳平衡值比对应体质参考值低,则被测量者倾向于阳虚体质;

若被测量者的原穴阴阳平衡值比对应体质参考值高,则被测量者倾向于阴虚体质;

若被测量者的原穴左右平衡值比对应体质参考值低,则被测量者倾向于痰湿体质和湿热体质。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