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伺服电机直驱的医用患者转运床。
背景技术:
所有的大型手术都是在手术室完成的,而术前和术后患者的护理,治疗及康复训练则多集中在病房,这就导致患者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个必不可少的转换病床的环节。同时,临床大型检查愈来愈多,在检查时常需要将病人转移至检查床,对于不能行走的患者,也需要不停地搬运病人。传统的转换病床的方式是通过3~4名辅助人员将病人抬至手推式推车,将病人运送至手术室或检查室,再将病人抬至手术床或检查床,待手术或检查完毕时将病人运回病房。
传统的换床方式费力麻烦,占用了大量的医护人员的人力,同时由于部分病人容易在辅助人员的搬运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如引流管被拔出,伤口破裂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伺服电机直驱的医用患者转运床,通过机械的方式完成病人的搬运工作,保障患者安全,节省人工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伺服电机直驱的医用患者转运床,包括床身主体、转动机构、皮带位移调整机构和进给推动机构;
所述的床身主体包括底板5,底板5上部安装有后挡板23和侧板2,侧板2内侧装有导轨,导轨上安装有床板16,底板5和支撑臂7上端转动块连接,支撑臂7下端连接在医疗床底架9上,医疗床底架9四个立柱上装有可收放的滚轮8。
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医疗床底架9上的第二伺服电机14,第二伺服电机14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皮带13与第一转动轴12连接,第一转动轴12通过第二传动皮带19与第二转动轴20连接,第一转动轴12与第一转动臂18相连,第二转动轴20与第二转动臂21相连,第一转动臂18与第二转动臂21与底板5下部连接。
所述的皮带位移调整机构包括床板16尾部一侧装有的第三伺服电机24,第三伺服电机24输出轴和第二传动轴30连接,第二传动轴30上同心套有第二辊筒32;
床板16下方的正中部一侧装有第一伺服电机3,第一伺服电机3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轴15连接,第一传动轴15上同心地套有第一辊筒33;
第二辊筒32与传送皮带17的一端连接,第一辊筒33与传送皮带17另一端相连接。
所述的进给推动机构包括放置在床板16后端被掏空处的两组以上的第四伺服电机25,第四伺服电机25固连在底板5上,每个第四伺服电机25输出轴和丝杠27的一端连接,丝杠27套在轴承座28内,丝杠27另一端与螺母29螺纹连接,螺母29固连在床板16内部。
所述的床板16设计为有倾斜角度的斜面,床板16侧面与侧板2连接的导轨设计成有倾斜角度的导轨。
所述的医疗床底架9上装有控制模块,第一伺服电机3、第二伺服电机14、第三伺服电机24、第四伺服电机25通过控制模块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有效节省了病人在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的人力,一人即可通过控制器进行操作,降低了护理成本。
(2)采用伺服电机直接驱动的模式,方便控制,床板进给平稳,定位精确。
(3)床板设计一定倾斜角度,床板下方转动臂通过伺服电机控制,在床板进给前将床身整体转动到一个合理位置,都为床板在进给时方便伸入患者身体下方提供便利。
(4)床板侧面的导轨设计为一定倾斜角度,床板沿侧板内侧的导轨回收时,可以使倾斜的床板回到相对底板水平的位置,床板上的传送皮带将病人通过滑动摩擦力运送到病床中部,保证了病人在转运过程中的平稳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等二轴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图4,一种基于伺服电机直驱的医用患者转运床,包括床身主体、转动机构、皮带位移调整机构和进给推动机构;
所述的床身主体包括底板5,底板5上部安装有后挡板23和侧板2,侧板2上装有挡板1,侧板2内侧装有导轨,导轨上安装有床板16,底板5和支撑臂7上端转动块连接,支撑臂7下端连接在医疗床底架9上,医疗床底架9四个立柱上装有可收放的滚轮8。
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医疗床底架9上的第三连接板10,第三连接板10上安装有第二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1上装有的第二伺服电机14,第二伺服电机14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皮带13与第一转动轴12连接,第一转动轴12通过第二传动皮带19与第二转动轴20连接,第一转动轴12与第一转动臂18相连,第二转动轴20与第二转动臂21相连,第一转动臂18与第二转动臂21均与第一连接板6相连接,第一连接板6连接在底板5下部。
所述的皮带位移调整机构包括床板16尾部一侧装有的第三伺服电机24,第三伺服电机24输出轴通过第二减速器31上和第二传动轴30连接,第二传动轴30上同心套有第二辊筒32;
床板16下方的正中部一侧装有第一伺服电机3,第一伺服电机3输出轴通过第一减速器4与第一传动轴15连接,第一传动轴15上同心地套有第一辊筒33;
第二辊筒32与传送皮带17的一端连接,第一辊筒33与传送皮带17另一端相连接。
所述的进给推动机构包括放置在床板16后端被掏空处的七组第四伺服电机25,第四伺服电机25固定在电机连接座22上,电机连接座22固连在底板5上,每个第四伺服电机25输出轴通过联轴器26和丝杠27的一端连接,丝杠27套在轴承座28内,丝杠27另一端与螺母29螺纹连接,螺母29固连在床板16内部。
所述的床板16设计为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斜面,床板16侧面与侧板2连接的导轨设计成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导轨。
所述的第三连接板10上装有控制模块,第一伺服电机3、第二伺服电机14、第三伺服电机24、第四伺服电机25通过控制模块控制。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当病人需要从病房转运至手术室或检查室时,将转运床停在病人病床旁边,首先是床身转动机构工作,第二伺服电机14通过第一传动皮带13带动第一转动轴12,第一转动轴12通过第二传动皮带19带动第二转动轴20,第一转动轴12和第二转动轴20同时带动第一转动臂18和第二转动臂21向床板16需要进给的方向转动,在第一转动臂18和第二转动臂21的带动下,第一连接板6及底板5向同一方向倾斜,支撑臂7上端转动块随底板5倾斜,在底板5的倾斜作用下,床板16向下倾斜,待角度调整合适时,第二伺服电机14停止转动,倾斜过程结束;
此时进给推动机构工作,并排的七个第四伺服电机25通过联轴器26带动丝杠27转动,丝杠27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推动螺母29沿直线方向进给,螺母29推动床板16顺着侧板2内侧的导轨沿直线方向进给,床板16插入病人身体下方,第四伺服电机25停转;
接着是皮带位移调整机构工作,第一伺服电机3和第三伺服电机24转动,带动传送皮带17向后转,通过滑动摩擦力将病人运送至床板16中部,此时第一伺服电机3和第三伺服电机24停转,第四伺服电机25反转,将床板16沿反方向抽回,将病人送至转运床中部,医护人员将转运床推至手术室或观察室。
若病人需要回到普通病床上,可进行类似操作,将病人安全送回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