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的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78371发布日期:2019-03-08 23:58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针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的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肌苷(inosine),在临床上用途广泛,主要用于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各种急慢性肝炎、心脏病,眼科用于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的主要辅助治疗药,近年来皮肤科用于治疗银屑病、扁平疣等;预防及解除镝剂中毒和其他药物中毒所引起的心和肝脏毒性反应。对于控制病情、改善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临床应用前景。

肌苷的作用机理为:参加体内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活化丙酮酸氧化酶类,使得细胞在缺氧状态下继续进行代谢、促使受损害的肝细胞、心肌细胞等迅速修复。肌苷能提高atp水平并可转变为各种核苷酸。可刺激体内产生抗体,还可提高肠道对铁的吸收,活化肝功能,加速肝细胞的修复。有增强白细胞增生的作用。

作为一种疗效确切的药品,肌苷的针剂经多年临床使用,国内已有大多数地区都在销售、使用该药。但是,现有肌苷针剂在生产、贮存、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染菌(可能与该产品为半生化药品有关),易氧化变质,其外观性状表现为色泽变黄。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医药生产企业多年的技术难题。

因此,亟待研发一种肌苷的针剂,使得其在生产、贮存、使用过程中性状稳定,且不易染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用于治疗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的肌苷针剂在生产、贮存、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的染菌和氧化变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的针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针剂具有稳定性增强、氧化现象降低且不易染菌的特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的针剂,所述针剂含有肌苷、氯化钠、抗氧化剂和助溶剂,其中,基于1000ml的所述针剂,肌苷的含量为2-4g、氯化钠的含量为8-9g、抗氧化剂的含量为0.5-0.8g、助溶剂的含量为0.1-0.5g。

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为亚硫酸钠、维生素c和硫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助溶剂为苯甲酸、谷氨酸和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为维生素c。

优选地,所述助溶剂为苯甲酸。

优选地,所述针剂还含有注射用水余量。

优选地,所述针剂的ph值为6.5-7.5。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用于治疗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的针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制备:

1)基于1000ml的所述针剂,将0.5-0.8g抗氧化剂和0.1-0.5g助溶剂溶于注射用水中,并加入10-15ml药用活性炭浆液混合均匀,然后过滤脱炭,得到混合液i;

2)将8-9g氯化钠溶于注射用水中,并加入10-15ml药用活性炭浆液混合均匀,然后过滤脱炭,得到混合液ii;

3)将混合液i和ii混合,并加入2-4g肌苷,然后加入注射用水至600-800ml,搅拌至溶解,再加入20-30ml药用活性炭浆液混合均匀,并加热至40-50℃,然后过滤脱炭,得到混合液iii;

4)将所述混合液iii的ph值调节至6.5-7.5,并补加注射用水至1000ml,然后用0.22-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混合液iv;

其中,步骤(4)中,ph调节在搅拌条件下分为如下3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80-220rpm,调节ph值至5.5-6;

第二阶段,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20-170rpm,调节ph值至6-6.5;

第三阶段,所述搅拌的转速为220-300rpm,调节ph值至6.5-7.5。

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为亚硫酸钠、维生素c和硫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助溶剂为苯甲酸、谷氨酸和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为维生素c。

优选地,所述助溶剂为苯甲酸。

优选地,所述药用活性炭浆液通过将0.1-0.2g药用活性炭加入至40-60ml注射液水中搅拌后制成。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混合液iv在110-121℃灭菌10-30分钟。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用于治疗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的针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获得的针剂成品中肌苷稳定性强、制备工艺简单,肌苷的氧化现象降低,且避免了注射液的颜色变化,且不易染菌。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的针剂,所述针剂含有肌苷、氯化钠、抗氧化剂和助溶剂,其中,基于1000ml的所述针剂,肌苷的含量为2-4g、氯化钠的含量为8-9g、抗氧化剂的含量为0.5-0.8g、助溶剂的含量为0.1-0.5g。

优选地,基于1000ml的所述针剂,肌苷的含量为2.5-3.5g(例如,2.5g、2.6g、2.7g、2.8g、2.9g、3.0g、3.1g、3.2g、3.3g、3.4g、3.5g)、氯化钠的含量为8.2-8.7g(例如,8.2g、8.3g、8.4g、8.5g、8.6g、8.7g)、抗氧化剂的含量为0.6-0.7g(例如,0.6g、0.61g、0.62g、0.63g、0.64g、0.65g、0.66g、0.67g、0.68g、0.69g、0.7g)、助溶剂的含量为0.2-0.4g(例如,0.2g、0.22g、0.24g、0.26g、0.28g、0.3g、0.32g、0.34g、0.36g、0.38g、0.4g)。

在本发明中,尽管在针剂中加入本领域常规使用抗氧化剂和助溶剂就可以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但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抗氧化剂为亚硫酸钠、维生素c和硫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助溶剂为苯甲酸、谷氨酸和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为维生素c,所述助溶剂为苯甲酸。所述抗氧化剂在针剂中能够防止肌苷的氧化,所述助溶剂能够增加主药在溶液中的含量,而当维生素c与苯甲酸同时加入存在于所述针剂中时,两者之间可以起到相互协同的作用,进一步有效的降低针剂的氧化性,提高稳定性,防止针剂在长期存贮过程中的变色现象,并降低染菌。

在本发明中,所述用于针剂还含有注射用水,所述注射用水为余量,也即,将所述针剂的体积补足至1000ml的量。

在本发明中,所述针剂的ph值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针剂的ph值,例如,所述针剂的ph值可以为6.5-7.5。

在本发明,所述针剂的制备方法可以参照本领域常规的针剂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只要将各组分及用量控制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就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但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在调节ph值的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80-220rpm,调节ph值至5.5-6;第二阶段,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20-170rpm,调节ph值至6-6.5;第三阶段,所述搅拌的转速为220-300rpm,调节ph值至6.5-7.5)进行,能够进一步降低针剂的氧化性,提高稳定性,防止针剂在长期存贮过程中的变色现象,并降低染菌。

基于如上的发现,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的针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制备:

1)将抗氧化剂和助溶剂溶于注射用水中,并加入10-15ml药用活性炭浆液混合均匀,然后过滤脱炭,得到混合液i;

2)将氯化钠溶于注射用水中,并加入10-15ml药用活性炭浆液混合均匀,然后过滤脱炭,得到混合液ii;

3)将混合液i和ii混合,并加入肌苷,然后加入注射用水至600-800ml,搅拌至溶解,再加入20-30ml药用活性炭浆液混合均匀,并加热至40-50℃,然后过滤脱炭,得到混合液iii;

4)将所述混合液iii的ph值调节至6.5-7.5,并补加注射用水至1000ml,然后用0.22-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混合液iv;

其中,步骤(4)中,ph调节在搅拌条件下分为如下3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80-220rpm(例如,可以为180rpm、190rpm、200rpm、210rpm、220rpm),调节ph值至5.5-6(例如,可以为5.5、5.6、5.7、5.8、5.9、6);

第二阶段,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20-170rpm(例如,可以为120rpm、130rpm、140rpm、150rpm、160rpm、170rpm、),调节ph值至6-6.5(例如,可以为6、6.1、6.2、6.3、6.4、6.5);

第三阶段,所述搅拌的转速为220-300rpm(例如,可以为220rpm、230rpm、240rpm、250rpm、260rpm、270rpm、280rpm、290rpm、300rpm、),调节ph值至6.5-7.5(例如,可以为6.5、6.6、6.7、6.8、6.9、7、7.1、7.2、7.3、7.4、7.5)。

本发明中,虽然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以及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ph值有交叉,但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每个阶段的ph值是逐渐升高的,例如,如果第一阶段的ph值调节至了6,那么第二阶段的ph值需要调节至6以上。同样的,各阶段的转速也是如此。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基于1000ml的所述针剂,肌苷的用量为2.5-3.5g(例如,2.5g、2.6g、2.7g、2.8g、2.9g、3.0g、3.1g、3.2g、3.3g、3.4g、3.5g)、氯化钠的用量为8.2-8.7g(例如,8.2g、8.3g、8.4g、8.5g、8.6g、8.7g)、抗氧化剂的用量为0.6-0.7g(例如,0.6g、0.61g、0.62g、0.63g、0.64g、0.65g、0.66g、0.67g、0.68g、0.69g、0.7g)、助溶剂的用量为0.2-0.4g(例如,0.2g、0.22g、0.24g、0.26g、0.28g、0.3g、0.32g、0.34g、0.36g、0.38g、0.4g)。

在本发明中,尽管在针剂中加入本领域常规使用抗氧化剂和助溶剂就可以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但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抗氧化剂为亚硫酸钠、维生素c和硫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助溶剂为苯甲酸、谷氨酸和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为维生素c,所述助溶剂为苯甲酸。所述抗氧化剂在针剂中能够防止肌苷的氧化,所述助溶剂能够增加主药在溶液中的含量,而当维生素c与苯甲酸同时加入存在于所述针剂中时,两者之间可以起到相互协同的作用,进一步有效的降低针剂的氧化性,提高稳定性,防止针剂在长期存贮过程中的变色现象,并降低染菌。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步骤(4)中,可以使用常规的酸对所得溶液的ph值进行调节,优选为盐酸溶液,所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以能够调节溶液的ph值,且不影响药性为目的,盐酸溶液的浓度可以为0.1-0.2mol/l。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步骤(4)中,可以使用常规的碱对所得溶液的ph值进行调节,优选为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也是以能够调节溶液的ph值,且不影响药性为目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可以为0.1-0.2mol/l。

在本发明中,所述药用活性炭浆液可以通过将0.1-0.2g药用活性炭加入至40-60ml注射液水中搅拌后制成。所述药用活性炭可以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各种药用活性炭,可以通过商购获得,例如:可以购自深圳市森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在本发明中,该方法还包括将混合液iv在110-121℃灭菌10-30分钟。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灭菌后降低到室温,灯检,包装后得到本发明的用于治疗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的针剂成品。

在本发明中,灯检检查方法可以为:灯检法应在暗室中进行。检验人员条件远距离和近距离视力测验,均应为4.9及以上(矫正后视力应为5.0及以上);应无色盲。按以下各类供试品的要求,取规定量供试品,除去容器标签,擦净容器外壁,必要时将药液转移至洁净透明的适宜容器内,将供试品置遮光板边缘处,在明视距离(指供试品至人眼的清晰观测距离,通常为25cm),手持容器颈部,轻轻旋转和翻转容器(但应避免产生气泡),使药液中可能存在的可见异物悬浮,分别在黑色和白色背景下目视检査,重复观察,总检査时限为20秒。供试品装量每支(瓶)在10ml及10ml以下的,每次检查可手持2支(瓶)。50ml或50ml以上大容量注射液按直、横、倒三步法旋转检视。供试品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影响观察时,需静置足够时间至气泡消失后检查。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用于治疗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的针剂。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肌苷原料为成都嘉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纯度为99%的市售品,药用活性炭为深圳市森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售品,其余材料和试剂均为市售。

采用溶液颜色检查法进行针剂的外观形状检测,具体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的溶液颜色检查法,取各品种项下规定量的供试品,加水溶解,置于25ml的纳氏比色管中,加水稀释至10ml。另取规定色调和色号的标准比色液10ml,置于另一25ml纳氏比色管中,两管同置白色背景上,自上向下透视,或同置白色背景前,平视观察,供试品管呈现的颜色与对照管比较,不得更深。

通过无菌测试对针剂的染菌进行测试,具体依照2015版《中国药典》第四部1101无菌检查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方法进行肌苷含量测定,所述高效液相色谱为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对供试品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具体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可以采用滴定法进行氯化钠含量测定,具体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肌苷含量制订标示量为90.0-110.0%;氯化钠制订为标示量为95.0-105.0%。

灯检检查方法为:灯检法应在暗室中进行。检验人员条件远距离和近距离视力测验,均应为4.9及以上(矫正后视力应为5.0及以上);应无色盲。按以下各类供试品的要求,取规定量供试品,除去容器标签,擦净容器外壁,必要时将药液转移至洁净透明的适宜容器内,将供试品置遮光板边缘处,在明视距离(指供试品至人眼的清晰观测距离,通常为25cm),手持容器颈部,轻轻旋转和翻转容器(但应避免产生气泡),使药液中可能存在的可见异物悬浮,分别在黑色和白色背景下目视检査,重复观察,总检査时限为20秒。供试品装量每支(瓶)在10ml及10ml以下的,每次检查可手持2支(瓶)。50ml或50ml以上大容量注射液按直、横、倒三步法旋转检视。供试品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影响观察时,需静置足够时间至气泡消失后检查。

药用活性炭浆液:0.1g药用活性炭溶解于40ml注射液水搅拌后制成。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的针剂的制备方法

称取0.6g维生素c、0.2g苯甲酸溶于适量的注射用水中,加入10ml药用活性炭浆液,过滤脱炭,得到混合液i;加入8.2g氯化钠溶于适量的注射用水,加入10ml药用活性炭浆液混合均匀后,过滤脱炭,得到混合液ii;将混合液i和ii混合后,加入2.5g肌苷,加入注射用水至含量的700ml,搅拌至溶解,加入20ml药用活性炭浆液,加热至40-50℃,过滤脱炭,得到混合液iii;调节溶液ph值至~7.0,其中,ph调节过程在搅拌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分为如下3个阶段:第一阶段,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80rpm,调节ph值为~5.8;第二阶段,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20rpm,调节ph值为~6.2;第三阶段,所述搅拌的转速为220rpm,调节ph值为~7.0;补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后,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混合液iv,将混合液iv在110-121℃灭菌10-30分钟,灭菌后降低到室温,最后,进行灯检,包装后得到成品a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的针剂的制备方法

称取0.7g维生素c、0.4g苯甲酸溶于适量的注射用水中,加入15ml药用活性炭浆液,过滤脱炭,得到混合液i;加入8.7g氯化钠溶于适量的注射用水,加入15ml药用活性炭浆液溶解后,过滤脱炭,得到混合液ii;将混合液i和ii混合后,加入3.5g肌苷,加入注射用水至含量的600ml,搅拌至溶解,加入30ml药用活性炭浆液,加热至40-50℃,过滤脱炭,得到混合液iii;调节溶液ph值~7.5,其中,ph调节过程在搅拌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分为如下3个阶段:第一阶段,所述搅拌的转速为220rpm,调节ph值为~6.0;第二阶段,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70rpm,调节ph值为~6.5;第三阶段,所述搅拌的转速为300rpm,调节ph值为~7.5;补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后,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混合液iv,将混合液iv在110-121℃灭菌10-30分钟,灭菌后降低到室温,最后,进行灯检,包装后得到成品a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的针剂的制备方法

称取0.65g维生素c、0.3g苯甲酸溶于适量的注射用水中,加入13ml药用活性炭浆液,过滤脱炭,得到混合液i;加入8.5g氯化钠溶于适量的注射用水,加入13ml药用活性炭浆液溶解后,过滤脱炭,得到混合液ii;将混合液i和ii混合后,加入3g肌苷,加入注射用水至含量的800ml,搅拌至溶解,加入25ml药用活性炭,加热至40-50℃,过滤脱炭,得到混合液iii;调节溶液ph值~6.5,其中,ph调节过程在搅拌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分为如下3个阶段:第一阶段,所述搅拌的转速为200rpm,调节ph值为~5.5;第二阶段,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50rpm,调节ph值为~6.0;第三阶段,所述搅拌的转速为260rpm,调节ph值为~6.5;补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后,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混合液iv,将混合液iv在110-121℃灭菌10-30分钟,灭菌后降低到室温,最后,进行灯检,包装后得到成品a3。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的针剂的制备方法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针剂a4的制备,不通过的是,称取0.5g硫酸氢钠、0.4g苯甲酸溶于适量的注射用水中,加入15ml药用活性炭浆液,过滤脱炭,得到混合液i。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的针剂的制备方法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针剂a5的制备,不通过的是,称取0.6g维生素c、0.1g谷氨酸溶于适量的注射用水中,加入10ml药用活性炭浆液,过滤脱炭,得到混合液i。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的针剂的制备方法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针剂a6的制备,不通过的是,ph调节分为如下3个阶段:第一阶段,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00rpm,调节ph值为~6.2;第二阶段,所述搅拌的转速为60rpm,调节ph值为~6.7;第三阶段,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50rpm,调节ph值为~7.0。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的针剂的制备方法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针剂a7的制备,不通过的是,直接将得到的混合液iiiph值调节至~7.0。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的针剂的制备方法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针剂a8的制备,不同的是,直接将维生素c、苯甲酸、氯化钠和肌苷溶于适量的注射用水至700ml,加入40ml药用活性炭浆液混合均匀后,过滤脱炭,得到混合液,调节溶液ph值至~7.0。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用于说明参比的用于治疗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的针剂的制备方法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针剂b1的制备,不同的是,不加入维生素c。

对比例2

本对比例用于说明参比的用于治疗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的针剂的制备方法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针剂b2的制备,不同的是,不加入苯甲酸。

对比例3

本对比例用于说明参比的用于治疗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的针剂的制备方法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针剂b3的制备,不同的是,不加入维生素c和苯甲酸。

测试例:

对实施例1-8及对比例1-3中样品进行加速试验,进行样品外观形状,肌苷和氯化钠含量及无菌测试。

加速试验条件,40℃±2℃/75±5%rh(湿度),考察时间为6个月,检测时间点为0、1、2、3、6月。具体的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通过测试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1-8中制备的用于治疗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的针剂相对于对比例1-3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并且降低了染菌。不过当抗氧化剂、助溶剂、分阶段搅拌值不在本发明优选范围(实施例4-6)的针剂虽然能保持稳定性和不受染菌,但是针剂中的肌苷和氯化钠的含量明显低于本发明优选范围内肌苷和氯化钠的含量,而在不采用分步骤混合药和不用分阶段搅拌调节ph值时(实施例7和8),在第6个月时,肌苷注射液出现染菌现象。

但是从本申请实施例1中可以看出,在同时添加维生素c与苯甲酸加入针剂中时,两者之间可以起到相互协同的作用,针剂的稳定性较高,长期存贮过程中没有出现变色现象,并且无染菌现象。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