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在治疗青春痘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1362发布日期:2019-03-30 09:41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的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治疗青春痘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青春痘,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

虽然青春痘生长在皮肤表面,但与脏肺功能失调息息相关,发生痤疮或青春痘是由于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雄激素分泌亢进,皮脂腺活性异常,导致皮脂分泌增加,毛囊口角化过度,使其皮脂外流不畅,异常菌群滋生而致病。

而医药祛痘与现代皮肤病学所论痤疮与青春期雄激素增多、皮脂腺增大、皮脂分泌增多,同时使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皮脂瘀积于毛囊形成脂栓相关,同时,皮脂被毛囊中存在的痤疮棒状杆菌分解,生成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引起炎症,致使毛囊壁损伤破裂,毛囊内容物进入真皮,从而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炎症反应,化脓而形成脓肿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相合。

西医用药物如壬二酸、口服异维a酸类药、局部用维a酸类药、维胺酯、口服避孕药、抗生素类药以及雄激素拮抗剂、微量激素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局部外用等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这些化学药物和外用品治疗痤疮的同时亦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引起的皮肤问题亦不容忽视。中医治疗有着明显的治疗优势,疗效明确,临床效果好,深受群众喜爱。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中药组合物,主要包含樟脑、水杨酸甲酯、松节油、薄荷素油、丁香罗勒油、樟油、八角茴香油、肉桂油、冰片、薄荷脑、桉油、茶油提取物。该中药组合物一般制备成外用搽剂,用于感冒头痛、蚊虫咬伤、无名肿毒和舟车眩晕等。关于该中药组合物具有治疗青春痘的效果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在治疗青春痘的药物中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治疗青春痘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樟脑20~40份、水杨酸甲酯220~280份、松节油80~110份、薄荷素油210~290份、丁香罗勒油10~20份、樟油110~190份、八角茴香油10~30份、肉桂油10~30份、冰片2~4份、薄荷脑20~35份、桉油30~50份、芦荟油40~60份、茶油提取物40~120份。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樟脑25~35份、水杨酸甲酯230~270份、松节油85~105份、薄荷素油220~280份、丁香罗勒油13~17份、樟油115~185份、八角茴香油12~28份、肉桂油16~24份、冰片2~4份、薄荷脑24~31份、桉油35~45份、芦荟油45~55份、茶油提取物60~100份。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樟脑35份、水杨酸甲酯250份、松节油95份、薄荷素油250份、丁香罗勒油15份、樟油140份、八角茴香油15份、肉桂油20份、冰片2.5份、薄荷脑27.5份、桉油41份、芦荟油50份、茶油提取物80份。

进一步的,所述茶油提取物从茶油组合物中提取制得,所述茶油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徐长卿1.0份、辛夷1.0份、水芙蓉1.0份、金不换1.0份、大头陈1.0份、鹅不食草1.0份、肿节风1.0份、砂仁0.55份、羌活0.55份、陈皮0.55份、野菊花0.5份、桂枝0.5份、蔓荆子0.5份、紫珠叶0.5份、细辛0.5份、肉豆蔻0.5份、三叉苦0.5份、救必应0.5份、荜澄茄0.5份、地稔0.5份、半枝莲0.5份、柴胡0.5份、鸡骨草0.5份、虎杖0.5份、一枝黄花0.45份、重楼0.25份、人字草0.25份、金线风0.25份、金耳环0.25份、一朵云0.25份、吊黄0.25份。

进一步的,所述茶油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两面针1.0份、九里香1.0份、红花1.0份、卷柏1.0份、千里光1.0份、当归1.0份、三七1.0份、鸡骨香1.0份、独活0.55份、姜皮0.55份、香附0.5份、山白芷0.5份、小罗伞0.5份、桔梗0.5份、地胆草0.5份、五指柑0.5份、木防己0.5份、山银花0.5份、白半枫荷0.5份、麻黄0.5份、防风0.5份、铁包金0.5份、飞天蠄蟧0.5份、荆芥0.5份、钩藤0.5份、白花灯笼0.43份、白花蛇舌草0.43份、石仙桃0.25份、五月艾0.25份、皂角刺0.25份、木香0.25份、山芝麻0.25份、益母草0.25份、紫苏叶0.25份、倒扣草0.25份、侧柏叶0.25份、鱼腥草0.25份。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的茶油提取物是上述中药组合物,粉碎后用茶油浸渍提取。

进一步的,所述茶油提取物提取具体步骤是:将茶油组合物粉碎成粗粉,混匀后加入适量茶油,在40~60℃下浸渍10~30天,趁热过滤,再将滤液静置冷却到室温,既得茶油提取物。

进一步的,所述茶油提取物是将茶油组合物粉碎后,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法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再用茶油定容得到的。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为外用搽剂。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步骤为:将中药组合物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静置,过滤后,取滤液加入茶油,制成1000ml,即得外用搽剂。

青春痘的发生与雄激素过度分泌、皮脂分泌增加、毛囊导管角化过度、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皮脂膜破坏有关,目前治疗过程主要有全面杀菌,消除毛囊内的细菌感染。本发明采用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卷柏、两面针、徐长卿、九里香、辛夷、红花、水芙蓉、金不换、千里光、大头陈、当归、鹅不食草、三七、肿节风、鸡骨香、砂仁、独活、羌活、姜皮、陈皮、香附、野菊花、山白芷、桂枝、小罗伞、蔓荆子、桔梗、紫珠叶、地胆草、细辛、五指柑、山银花、肉豆蔻、木防己、三叉苦、救必应、白半枫荷、荜澄茄、麻黄、重楼、地稔、防风、半枝莲、铁包金、柴胡、飞天蠄蟧、鸡骨草、荆芥、虎杖、钩藤、一枝黄花、白花灯笼、白花蛇舌草、人字草、金线风、石仙桃、五月艾、皂角刺、木香、山芝麻、益母草、紫苏叶、倒扣草、侧柏叶、金耳环、一朵云、鱼腥草、吊黄、樟脑、水杨酸甲酯、松节油、薄荷素油、丁香罗勒油、樟油、八角茴香油、肉桂油、冰片、薄荷脑、桉油、芦荟油等成分,辅料为茶油,具有抗菌消炎、抑菌杀菌、消肿止痛的功效。本申请发明人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将本发明应用于青春痘、痤疮的治疗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为青春痘以及座疮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医药选择和治疗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实施例中给出了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在治疗青春痘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实施例中,采用中药组合物制成的外用搽剂。本实施例可以有效治疗青春痘和座疮,为青春痘以及座疮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医药选择和治疗途径。

本实施例制成外用搽剂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樟脑30份、水杨酸甲酯250份、松节油95份、薄荷素油250份、丁香罗勒油15份、樟油150份、八角茴香油15份、肉桂油20份、冰片2.5份、薄荷脑27.5份、桉油40份、芦荟油50份、茶油提取物80份。

其中,茶油提取物从茶油组合物中提取制得,该茶油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两面针1.0份、九里香1.0份、红花1.0份、卷柏1.0份、千里光1.0份、当归1.0份、三七1.0份、鸡骨香1.0份、徐长卿1.0份、辛夷1.0份、水芙蓉1.0份、金不换1.0份、大头陈1.0份、鹅不食草1.0份、肿节风1.0份、独活0.55份、姜皮0.55份、砂仁0.55份、羌活0.55份、陈皮0.55份、野菊花0.5份、桂枝0.5份、蔓荆子0.5份、紫珠叶0.5份、细辛0.5份、肉豆蔻0.5份、三叉苦0.5份、救必应0.5份、荜澄茄0.5份、地稔0.5份、半枝莲0.5份、柴胡0.5份、鸡骨草0.5份、虎杖0.5份、香附0.5份、山白芷0.5份、小罗伞0.5份、桔梗0.5份、地胆草0.5份、五指柑0.5份、木防己0.5份、山银花0.5份、白半枫荷0.5份、麻黄0.5份、防风0.5份、铁包金0.5份、飞天蠄蟧0.5份、荆芥0.5份、钩藤0.5份、一枝黄花0.45份、白花灯笼0.43份、白花蛇舌草0.43份、石仙桃0.25份、五月艾0.25份、皂角刺0.25份、木香0.25份、山芝麻0.25份、益母草0.25份、紫苏叶0.25份、倒扣草0.25份、侧柏叶0.25份、鱼腥草0.25份、重楼0.25份、人字草0.25份、金线风0.25份、金耳环0.25份、一朵云0.25份、吊黄0.25份。

本实施例中茶油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将茶油组合物中的两面针、九里香、红花等一共六十八味药材粉碎成粗粉,混匀,加入3倍的茶油,在50℃温度下浸渍15天,趁热过滤后,滤液静置冷却至室温,得到茶油提取物。

本实施例中外用搽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中药组合物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静置4天,过滤,取滤液加茶油适量,制成1000ml,即得外用搽剂。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制成外用搽剂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樟脑25份、水杨酸甲酯230份、松节油85份、薄荷素油220份、丁香罗勒油13份、樟油115份、八角茴香油12份、肉桂油16份、冰片2.5份、薄荷脑24份、桉油35份、芦荟油45份、茶油提取物60份。

其中,茶油提取物从茶油组合物中提取制得,该茶油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两面针1.0份、九里香1.0份、红花1.0份、卷柏1.0份、千里光1.0份、当归1.0份、三七1.0份、鸡骨香1.0份、徐长卿1.0份、辛夷1.0份、水芙蓉1.0份、金不换1.0份、大头陈1.0份、鹅不食草1.0份、肿节风1.0份、独活0.55份、姜皮0.55份、砂仁0.55份、羌活0.55份、陈皮0.55份、野菊花0.5份、桂枝0.5份、蔓荆子0.5份、紫珠叶0.5份、细辛0.5份、肉豆蔻0.5份、三叉苦0.5份、救必应0.5份、荜澄茄0.5份、地稔0.5份、半枝莲0.5份、柴胡0.5份、鸡骨草0.5份、虎杖0.5份、香附0.5份、山白芷0.5份、小罗伞0.5份、桔梗0.5份、地胆草0.5份、五指柑0.5份、木防己0.5份、山银花0.5份、白半枫荷0.5份、麻黄0.5份、防风0.5份、铁包金0.5份、飞天蠄蟧0.5份、荆芥0.5份、钩藤0.5份、一枝黄花0.45份、白花灯笼0.43份、白花蛇舌草0.43份、石仙桃0.25份、五月艾0.25份、皂角刺0.25份、木香0.25份、山芝麻0.25份、益母草0.25份、紫苏叶0.25份、倒扣草0.25份、侧柏叶0.25份、鱼腥草0.25份、重楼0.25份、人字草0.25份、金线风0.25份、金耳环0.25份、一朵云0.25份、吊黄0.25份。

本实施例中茶油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将茶油组合物中的两面针、九里香、红花等一共六十八味药材粉碎成粗粉,混匀,加入2倍的茶油,在40℃下浸渍30天,趁热过滤,滤液静置冷却至室温,得到茶油提取物。

本实施例中外用搽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中药组合物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静置6天,过滤,取滤液加茶油适量,制成1000ml,即得外用搽剂。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制成外用搽剂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樟脑35份、水杨酸甲酯270份、松节油105份、薄荷素油280份、丁香罗勒油17份、樟油185份、八角茴香油28份、肉桂油24份、冰片2.5份、薄荷脑31份、桉油45份、芦荟油55份、茶油提取物100份。

其中,茶油提取物从茶油组合物中提取制得,该茶油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两面针1.0份、九里香1.0份、红花1.0份、卷柏1.0份、千里光1.0份、当归1.0份、三七1.0份、鸡骨香1.0份、徐长卿1.0份、辛夷1.0份、水芙蓉1.0份、金不换1.0份、大头陈1.0份、鹅不食草1.0份、肿节风1.0份、独活0.55份、姜皮0.55份、砂仁0.55份、羌活0.55份、陈皮0.55份、野菊花0.5份、桂枝0.5份、蔓荆子0.5份、紫珠叶0.5份、细辛0.5份、肉豆蔻0.5份、三叉苦0.5份、救必应0.5份、荜澄茄0.5份、地稔0.5份、半枝莲0.5份、柴胡0.5份、鸡骨草0.5份、虎杖0.5份、香附0.5份、山白芷0.5份、小罗伞0.5份、桔梗0.5份、地胆草0.5份、五指柑0.5份、木防己0.5份、山银花0.5份、白半枫荷0.5份、麻黄0.5份、防风0.5份、铁包金0.5份、飞天蠄蟧0.5份、荆芥0.5份、钩藤0.5份、一枝黄花0.45份、白花灯笼0.43份、白花蛇舌草0.43份、石仙桃0.25份、五月艾0.25份、皂角刺0.25份、木香0.25份、山芝麻0.25份、益母草0.25份、紫苏叶0.25份、倒扣草0.25份、侧柏叶0.25份、鱼腥草0.25份、重楼0.25份、人字草0.25份、金线风0.25份、金耳环0.25份、一朵云0.25份、吊黄0.25份。

本实施例中茶油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将茶油组合物中的两面针、九里香、红花等一共六十八味药材粉碎成粗粉,混匀,加入4倍的茶油,在45℃温度下浸渍25天,趁热过滤后,将滤液静置冷却至室温,得到茶油提取物。

本实施例中外用搽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中药组合物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静置4天,过滤后,取滤液加茶油适量,制成1000ml,即得外用搽剂。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制成外用搽剂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樟脑30份、水杨酸甲酯240份、松节油90份、薄荷素油260份、丁香罗勒油18份、樟油150份、八角茴香油20份、肉桂油25份、冰片2.5份、薄荷脑20份、桉油42份、芦荟油55份、茶油提取物105份。

其中,茶油提取物从茶油组合物中提取制得,该茶油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两面针1.0份、九里香1.0份、红花1.0份、卷柏1.0份、千里光1.0份、当归1.0份、三七1.0份、鸡骨香1.0份、徐长卿1.0份、辛夷1.0份、水芙蓉1.0份、金不换1.0份、大头陈1.0份、鹅不食草1.0份、肿节风1.0份、独活0.55份、姜皮0.55份、砂仁0.55份、羌活0.55份、陈皮0.55份、野菊花0.5份、桂枝0.5份、蔓荆子0.5份、紫珠叶0.5份、细辛0.5份、肉豆蔻0.5份、三叉苦0.5份、救必应0.5份、荜澄茄0.5份、地稔0.5份、半枝莲0.5份、柴胡0.5份、鸡骨草0.5份、虎杖0.5份、香附0.5份、山白芷0.5份、小罗伞0.5份、桔梗0.5份、地胆草0.5份、五指柑0.5份、木防己0.5份、山银花0.5份、白半枫荷0.5份、麻黄0.5份、防风0.5份、铁包金0.5份、飞天蠄蟧0.5份、荆芥0.5份、钩藤0.5份、一枝黄花0.45份、白花灯笼0.43份、白花蛇舌草0.43份、石仙桃0.25份、五月艾0.25份、皂角刺0.25份、木香0.25份、山芝麻0.25份、益母草0.25份、紫苏叶0.25份、倒扣草0.25份、侧柏叶0.25份、鱼腥草0.25份、重楼0.25份、人字草0.25份、金线风0.25份、金耳环0.25份、一朵云0.25份、吊黄0.25份。

本实施例中茶油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将茶油组合物中的两面针、九里香、红花等一共六十八味药材粉碎成粗粉,混匀,加入3倍的茶油,在60℃温度下浸渍10天,趁热过滤后,将滤液静置冷却至室温,得到茶油提取物。

本实施例中外用搽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中药组合物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静置3天,过滤后,取滤液加茶油适量,制成1000ml,即得外用搽剂。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制成外用搽剂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樟脑35份、水杨酸甲酯270份、松节油105份、薄荷素油280份、丁香罗勒油20份、樟油160份、八角茴香油25份、肉桂油25份、冰片2.5份、薄荷脑28份、桉油35份、芦荟油50份、茶油提取物110份。

其中,茶油提取物从茶油组合物中提取制得,该茶油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两面针1.0份、九里香1.0份、红花1.0份、卷柏1.0份、千里光1.0份、当归1.0份、三七1.0份、鸡骨香1.0份、徐长卿1.0份、辛夷1.0份、水芙蓉1.0份、金不换1.0份、大头陈1.0份、鹅不食草1.0份、肿节风1.0份、独活0.55份、姜皮0.55份、砂仁0.55份、羌活0.55份、陈皮0.55份、野菊花0.5份、桂枝0.5份、蔓荆子0.5份、紫珠叶0.5份、细辛0.5份、肉豆蔻0.5份、三叉苦0.5份、救必应0.5份、荜澄茄0.5份、地稔0.5份、半枝莲0.5份、柴胡0.5份、鸡骨草0.5份、虎杖0.5份、香附0.5份、山白芷0.5份、小罗伞0.5份、桔梗0.5份、地胆草0.5份、五指柑0.5份、木防己0.5份、山银花0.5份、白半枫荷0.5份、麻黄0.5份、防风0.5份、铁包金0.5份、飞天蠄蟧0.5份、荆芥0.5份、钩藤0.5份、一枝黄花0.45份、白花灯笼0.43份、白花蛇舌草0.43份、石仙桃0.25份、五月艾0.25份、皂角刺0.25份、木香0.25份、山芝麻0.25份、益母草0.25份、紫苏叶0.25份、倒扣草0.25份、侧柏叶0.25份、鱼腥草0.25份、重楼0.25份、人字草0.25份、金线风0.25份、金耳环0.25份、一朵云0.25份、吊黄0.25份。

本实施例中茶油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将茶油组合物中的两面针、九里香、红花等一共六十八味药材粉碎成粗粉,混匀,加入4倍的茶油,在45℃温度下浸渍20天,趁热过滤后,将滤液静置冷却至室温,得到茶油提取物。

本实施例中外用搽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中药组合物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静置6天,过滤后,取滤液加茶油适量,制成1000ml,即得外用搽剂。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对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的外用搽剂进行临床效果试验:

患者资料:年龄在14~36岁,患者均表现为面部皮肤具有明显的痤疮青春痘。

试验方法:设立6组试验组,一组30人,六组患者试验期间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1-5组分别敷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制备的外用搽剂。具体使用方法,为清水清洗皮肤后,取适量本品搽剂,直接涂抹在青春痘处即可,每天可以多次(2-5次)使用。6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涂抹壬二酸乳膏(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50527)的治疗方法。

用药5~7天,统计治疗结果。

治疗效果统计,如下表1所示:

由表1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外用搽剂与对照组的壬二酸乳膏相比,对青春痘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的外用搽剂对85%患者均有效用,并且使用后对青春痘消退有明显改善的患者达50%以上。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