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保护套的胸科手术用撑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6588发布日期:2019-01-25 17:04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保护套的胸科手术用撑开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胸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保护套的胸科手术用撑开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上胸外科手术过程中,大多使用手术拉钩牵拉手术创口,由于胸骨质地坚硬,牵拉起来十分吃力,且胸部血液循环丰富,创口中会有大量的血液淤积,需要及时的插入吸管抽吸血液暴露手术视野,现有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433779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胸外科手术扩撑器,属于医学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其特征是在左支架和右支架下侧设有固定夹,固定夹下侧设有锁紧螺栓,左支架前后侧设有套管,左支架中间设有左支撑杆,左支撑杆下侧设有转轮A,左支架前侧设有转轮B,右支架左侧设有固定套杆,固定套杆左侧插入套管内,固定套杆上侧设有托盘支架。但是现有的胸科手术用撑开器还存在着固定方式单一,左右调节不方便和缺少辅助照明放大结构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具备保护套的胸科手术用撑开器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保护套的胸科手术用撑开器,以解决现有的胸科手术用撑开器固定方式单一,左右调节不方便和缺少辅助照明放大结构的问题。一种具备保护套的胸科手术用撑开器,包括支撑柱,撑开钩结构,辅助照明结构,固定座结构,调节管,套管,横支杆,拧帽,固定螺钉,调节螺钉,伸缩杆,调节螺栓和调节筒,所述的支撑柱插接在固定座结构的上端;所述的撑开钩结构焊接在伸缩杆的下端;所述的辅助照明结构胶接在套管的上表面;所述的调节管螺栓连接在左侧设置的支撑柱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套管套接在调节管的外表面左侧;所述的横支杆一端螺纹连接在调节管的右端,另一端螺栓连接在右侧设置的支撑柱的左侧上部;所述的拧帽螺纹连接在伸缩杆的上端;所述的固定螺钉螺纹连接在套管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螺钉螺纹连接在调节筒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伸缩杆螺纹连接在调节筒的内表面;所述的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在调节管的上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调节筒焊接在调节管的正表面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撑开钩结构包括长螺母,固定螺栓,调节杆,撑拉臂,拉钩,固定卡座,固定耳板和液压管,所述的固定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长螺母的正表面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杆分别螺纹连接在长螺母的左右两端;所述的撑拉臂分别轴接在左右两侧设置的调节杆的下表面外侧;所述的拉钩焊接在撑拉臂的下端;所述的固定卡座轴接在撑拉臂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耳板分别焊接在长螺母的下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液压管焊接在撑拉臂的上表面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座结构包括底座管,抱箍片,紧固螺栓,吸盘,U型夹座和紧固丝杠,紧固柄和顶紧片,所述的抱箍片套接在底座管的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紧固螺栓螺纹连接在抱箍片的正表面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吸盘螺纹连接在底座管的下端;所述的U型夹座焊接在抱箍片的右侧;所述的紧固丝杠贯穿U型夹座的右侧上部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辅助照明结构包括支撑杆,锂电池,开关,固定盘,放大镜和灯珠,所述的锂电池镶嵌在支撑杆的内部下侧位置;所述的开关镶嵌在支撑杆的正表面上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盘轴接在支撑杆的上端;所述的放大镜镶嵌在固定盘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灯珠镶嵌在固定盘的正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液压管的上端插接设置有液压杆;所述的液压杆轴接在固定耳板的后表面下侧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紧固丝杠包括紧固柄和顶紧片,所述的紧固柄螺纹连接在紧固丝杠的上端;所述的顶紧片螺纹连接在紧固丝杠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杆具体采用金属软管;所述的支撑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硅胶保护套。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柱和长螺母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硅胶保护套。

优选的,所述的拉钩具体采用医用不锈钢拉钩;所述的拉钩与固定卡座卡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拧帽具体采用半圆形的橡胶帽。

优选的,所述的灯珠具体采用LED灯珠;所述的灯珠设置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的灯珠电性连接锂电池;所述的开关电性连接锂电池;所述的开关电性连接灯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长螺母和调节杆的设置,有利于根据手术部位的开口的大小,调节拉钩和拉钩之间的距离,满足手术的需要。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吸盘和U型夹座的设置,有利于为撑开器提供多种固定方式,可以满足不同位置的固定需要。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调节管和横支杆的设置,有利于根据病人体型的不同调节支撑柱和支撑柱之间的距离,来满足手术的使用需要。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放大镜和灯珠的设置,有利于在手术过程中提供辅助照明和放大的作用,提高手术操作的便捷性。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伸缩杆和调节筒的设置,有利于方便调节拉钩的高度,以适应多角度的撑开需要。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支撑柱和长螺母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硅胶保护套,有利于提高防护效果,防止器械之间发生碰撞产生噪音,影响手术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撑开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辅助照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撑柱;2、撑开钩结构;21、长螺母;22、固定螺栓;23、调节杆;24、撑拉臂;25、拉钩;26、固定卡座;27、固定耳板;28、液压管;281、液压杆;3、辅助照明结构;31、支撑杆;32、锂电池;33、开关;34、固定盘;35、放大镜;36、灯珠;4、固定座结构;41、底座管;42、抱箍片;43、紧固螺栓;44、吸盘;45、U型夹座;46、紧固丝杠;461、紧固柄;462、顶紧片;5、调节管;6、套管;7、横支杆;8、拧帽;9、固定螺钉;10、调节螺钉;11、伸缩杆;12、调节螺栓;13、调节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保护套的胸科手术用撑开器,包括支撑柱1,撑开钩结构2,辅助照明结构3,固定座结构4,调节管5,套管6,横支杆7,拧帽8,固定螺钉9,调节螺钉10,伸缩杆11,调节螺栓12和调节筒13,所述的支撑柱1插接在固定座结构4的上端;所述的撑开钩结构2焊接在伸缩杆11的下端;所述的辅助照明结构3胶接在套管6的上表面;所述的调节管5螺栓连接在左侧设置的支撑柱1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套管6套接在调节管5的外表面左侧;所述的横支杆7一端螺纹连接在调节管5的右端,另一端螺栓连接在右侧设置的支撑柱1的左侧上部;所述的拧帽8螺纹连接在伸缩杆11的上端;所述的固定螺钉9螺纹连接在套管6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螺钉10螺纹连接在调节筒13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伸缩杆11螺纹连接在调节筒13的内表面;所述的调节螺栓12螺纹连接在调节管5的上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调节筒13焊接在调节管5的正表面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撑开钩结构2包括长螺母21,固定螺栓22,调节杆23,撑拉臂24,拉钩25,固定卡座26,固定耳板27和液压管28,所述的固定螺栓22分别螺纹连接在长螺母21的正表面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杆23分别螺纹连接在长螺母21的左右两端;所述的撑拉臂24分别轴接在左右两侧设置的调节杆23的下表面外侧;所述的拉钩25焊接在撑拉臂24的下端;所述的固定卡座26轴接在撑拉臂24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耳板27分别焊接在长螺母21的下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液压管28焊接在撑拉臂24的上表面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座结构4包括底座管41,抱箍片42,紧固螺栓43,吸盘44,U型夹座45和紧固丝杠46,紧固柄461和顶紧片462,所述的抱箍片42套接在底座管41的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紧固螺栓43螺纹连接在抱箍片42的正表面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吸盘44螺纹连接在底座管41的下端;所述的U型夹座45焊接在抱箍片42的右侧;所述的紧固丝杠46贯穿U型夹座45的右侧上部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辅助照明结构3包括支撑杆31,锂电池32,开关33,固定盘34,放大镜35和灯珠36,所述的锂电池32镶嵌在支撑杆31的内部下侧位置;所述的开关33镶嵌在支撑杆31的正表面上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盘34轴接在支撑杆31的上端;所述的放大镜35镶嵌在固定盘34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灯珠36镶嵌在固定盘34的正表面。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液压管28的上端插接设置有液压杆281;所述的液压杆281轴接在固定耳板27的后表面下侧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紧固丝杠46包括紧固柄461和顶紧片462,所述的紧固柄461螺纹连接在紧固丝杠46的上端;所述的顶紧片462螺纹连接在紧固丝杠46的下端。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支撑杆31具体采用金属软管;所述的支撑杆31的外表面设置有硅胶保护套。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支撑柱1和长螺母21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硅胶保护套。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拉钩25具体采用医用不锈钢拉钩;所述的拉钩25与固定卡座26卡接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拧帽8具体采用半圆形的橡胶帽。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灯珠36具体采用LED灯珠;所述的灯珠36设置有多个。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灯珠36电性连接锂电池32;所述的开关33电性连接锂电池32;所述的开关33电性连接灯珠36。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根据不同手术床的使用需要,通过吸盘44进行固定或者用U型夹座45卡接在床体上,通过拧动紧固柄461,进而带动紧固丝杠46带动顶紧片462顶紧床体;然后拧动调节杆23的长度,并用固定螺栓22进行固定,满足使用需要;将拉钩25挂住开口部位,并将拉钩25卡接在固定卡座26内,起到固定作用;根据手术进行的需要,可以通过转动支撑杆31,通过放大镜35观察手术部位,也可以通过按下开关33,启动灯珠36,方便手术的进行;在需要调节挂钩的高度时,通过拧动拧帽8,带动伸缩杆11的上升和下降进而带动长螺母21的上升和下降,来满足使用需要。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