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奶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4139发布日期:2019-04-09 22:1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奶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奶瓶领域。



背景技术:

奶瓶,是用来盛奶的一种器具,一般给婴儿喂奶时使用。现有的奶瓶不具有存储功能,因而在家长出行时需携带奶粉罐,从而造成出行的极大不便,如果能将奶粉存储于奶瓶内,能给出行带来方便,因而,急需一种可存储奶粉的奶瓶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存储奶粉的奶瓶。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奶瓶,包括:

奶瓶主体,奶瓶主体用于冲泡奶粉;

奶瓶盖,所述奶瓶盖与所述奶瓶主体的顶部活动相连,所述奶瓶盖上还设置有奶嘴;

奶粉瓶主体,所述奶粉瓶主体用于存储奶粉,所述奶粉瓶主体还设置有一个连通其内部与奶瓶主体内部的穿孔,所述奶粉瓶主体与所述奶瓶主体底部可拆卸连接;

奶粉瓶盖,所述奶粉瓶盖能密封所述穿孔;

顶推装置,所述顶推装置设置于奶粉瓶主体上,通过所述顶推装置可以推动奶粉瓶盖从而开启所述穿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推装置为顶针,所述顶针设置于奶粉瓶主体底板,所述奶粉瓶主体底板为可变形材料制成,通过推动奶粉瓶主体的底板可以推动所述顶针运动从而顶开奶粉瓶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变形材料为食品级硅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位于奶粉瓶主体与奶瓶主体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装置为密封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个中空的螺纹盖,奶瓶主体底部外周设置有与之对应的螺纹,螺纹盖可以压紧奶粉瓶主体;

奶瓶主体底部还设置有一通孔,奶粉瓶主体部分位置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从而与通孔边缘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可以存储奶粉的奶粉瓶主体与奶瓶主体可拆卸相连,从而达到了携带奶瓶的同时还携带了奶粉的目的,在将奶瓶主体的奶粉冲泡喝完后,通过按压奶粉瓶主体底部从而驱动顶针顶开奶粉瓶盖,然后奶瓶盖向奶瓶主体内冲水,就可以达到冲泡第二次奶粉的目的,而且有效利用了奶粉瓶主体的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方向局部剖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奶粉瓶主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案例

参照图1至图3,一种奶瓶,包括:奶瓶主体10,奶瓶主体10用于冲泡奶粉;奶瓶盖30,所述奶瓶盖30与所述奶瓶主体10的顶部活动相连,所述奶瓶盖30上还设置有奶嘴40;奶粉瓶主体20,所述奶粉瓶主体20用于存储奶粉,所述奶粉瓶主体20还设置有一个连通其内部与奶瓶主体10内部的穿孔,所述奶粉瓶主体20与所述奶瓶主体10底部可拆卸连接,优选如图2所示;奶粉瓶盖50,所述奶粉瓶盖50能密封所述穿孔,从而将奶瓶主体10内的空间与奶粉瓶主体20内的空间分隔开;顶推装置,所述顶推装置设置于奶粉瓶主体20上,通过所述顶推装置可以推动奶粉瓶盖50从而开启所述穿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携带奶瓶的同时还携带有两次冲泡的奶粉,奶瓶主体中存放一次冲泡的奶粉,然后在奶粉瓶主体中还存放有一次冲泡的奶粉。

所述顶推装置优选为顶针70,所述顶针70设置于奶粉瓶主体20底板上,所述奶粉瓶主体20底板为可变形材料制成,所述可变形材料优选为食品级硅胶,也可以选用橡胶之类的材料,通过推动奶粉瓶主体20的底板可以推动所述顶针70运动从而顶开奶粉瓶盖50。在奶瓶主体中的奶粉喝完后,先将奶粉瓶盖50顶开,然后打开奶瓶盖30,向奶瓶内冲水,然后进行搅拌即可,这种方法还利用到了奶粉瓶主体20的空间进行冲泡,而且操作也较为简便。可以携带一个奶瓶,进行两次冲泡,所述顶推装置次优选为奶粉瓶底部为变形程度较大的材料制成,从而可以通过按压奶粉瓶主体20底部,从而增大奶粉瓶主体20内部的气压,然后通过气压推开奶粉瓶盖50。

还包括一个中空的螺纹盖60,奶瓶主体10底部外周设置有与之对应的螺纹,螺纹盖60可以压紧奶粉瓶主体20;

奶瓶主体10底部还设置有一通孔,奶粉瓶主体20部分位置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从而与通孔边缘抵接,优选为奶粉瓶主体20的底部直径略大于通孔的直径,通过螺纹盖60与螺纹配合连接,以及通孔边缘对奶粉瓶主体20的抵接,从而将奶粉瓶主体20固定于奶瓶主体10底部。还包括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位于奶粉瓶主体20与奶瓶主体10之间,用以更好的防止奶瓶泄露,所述密封装置优选为密封圈80,在奶粉瓶主体20的底部直径略大于奶瓶主体10底部的通孔的直径时,优选为密封圈80设置于奶粉瓶主体20底部与奶粉瓶主体20一体设计,次优选为密封盖,将奶粉瓶主体20与奶瓶主体10之间的间隙盖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