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力训练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4904发布日期:2019-08-03 16:37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视力训练仪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力训练及矫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视力训练仪器。



背景技术:

视觉训练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视疲劳的诊断和视觉功能康复,对青少年近视的干预也非常重要。

在现有的视力训练仪器中,显示器组件、视线分隔组件等裸露在外面,在训练过程中,受周围环境中光线的影响,显示器的屏幕上容易产生反光现象,导致用户难以辨认显示器上的画面看,影响训练效果,用户体验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力训练仪器。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视力训练仪器,包括镜片切换组件、显示器组件、显示器导向组件、视线分隔组件和外壳组件,所述镜片切换组件、所述显示器组件、所述显示器导向组件和所述视线分隔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外壳组件的内部。

外壳组件形成一个暗室,暗室中的显示器组件不会受到外界环境中光线的影响,显示器组件的屏幕上也不会产生反光现象,所以用户可清晰的看到显示器组件的屏幕上的画面,训练效果好,用户体验效果好。

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组件包括上壳组件和下壳组件,所述上壳组件以其下开口与所述下壳组件的上开口相适配的方式扣接在所述下壳组件上。

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下壳组件的侧面开设第一通孔,所述视力训练仪器还包括单键控制电路,所述单键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的内部,所述单键控制电路包括触发按钮,所述触发按钮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处。

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通孔开设于所述下壳组件的侧面的中下部。

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下壳组件的上水平面开设第二通孔,所述下壳组件的侧面开设第三通孔;所述视力训练仪器还包括托架组件,所述托架组件包括丝杆、连接轴、颚托和高度调节旋钮,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轴驱动所述丝杆上下移动;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延伸至所述外壳组件的外部,所述颚托固定设置在所述丝杆的另一端;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延伸至所述外壳组件的外部,所述高度调节旋钮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

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壳组件的侧面开设第四通孔,所述镜片切换组件包括瞳距调节旋钮,所述瞳距调节旋钮设置在所述第四通孔处。

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壳组件的上表面开设第五通孔,所述上壳组件的前侧面开设视窗口,所述视线分隔组件包括视线分隔板,所述视线分隔板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五通孔处,自所述视窗口至所述显示器组件之间存在视线通路,所述视线分隔板可将所述视线通路分隔为左右两个子视线通路,所述显示器组件不同区域的显示内容分别通过所述左右两个子视线通路呈现给左右眼。

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壳组件的侧面开设活动窗口,所述活动窗口的位置与所述显示器组件的位置相对应。

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组件以塑料或金属材料制造。

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组件的底面设置橡胶凸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视力训练仪器,外壳组件形成一个暗室,暗室中的显示器组件不会受到外界环境中光线的影响,显示器组件的屏幕上也不会产生反光现象,所以用户可清晰的看到显示器组件的屏幕上的画面,训练效果好,用户体验效果好;通过设计眼部训练仪的外壳组件上的各按钮/旋钮的位置,使其符合人体工学,方便操作,方便记忆,训练过程舒适,用户体验效果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力训练仪器的外壳组件的轴测图1;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力训练仪器的外壳组件的轴测图2;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力训练仪器的外壳组件的轴测图3;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于视力训练仪器的单键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于视力训练仪器的单键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于视力训练仪器的单键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于视力训练仪器的单键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力训练仪器的镜片切换组件的轴测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力训练仪器的镜片切换组件的主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力训练仪器的镜片切换组件的左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力训练仪器的镜片切换组件的右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力训练仪器的显示器导向组件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01、第一通孔;102、第二通孔;103、第三通孔;104、第四通孔;105、第五通孔;110、下壳组件;111、下壳组件的上水平面;112、下壳组件的右侧面;120、上壳组件;121、上壳组件的上表面;122、上壳组件的右侧面;123、上壳组件的前侧面;131、凸台;132、视窗口;133、活动窗口;201、触发按钮;202、或门;203、电源电路;204、CPU;205、电容;206、发光二极管;410、镜片架;411、第一镜盘架;412、第二镜盘架;420、镜片盘;421、第一镜片盘;422、第二镜片盘;423、镜片;430、动力器件;440、传动机构;450、导向杆;460、支撑架;471、螺杆;472、联轴器;480、调心球轴承;491、旋轴;492、瞳距调节旋钮;610、滑动平台;620、底座螺杆;630、底座导向杆;640、底座支架;65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各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实用新型”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实用新型,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实用新型或实用新型构思。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结构、产品等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部分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根据图1至图12,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视力训练仪器,包括镜片切换组件、显示器组件、显示器导向组件、视线分隔组件、和外壳组件,镜片切换组件、显示器组件、显示器导向组件和视线分隔组件均设置于外壳组件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组件形成一个暗室,暗室中的显示器组件不会受到外界环境中光线的影响,显示器组件的屏幕上也不会产生反光现象,所以用户可清晰的看到显示器组件的屏幕上的画面,训练效果好,用户体验效果好。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外壳组件包括上壳组件120和下壳组件110,上壳组件120以其下开口与下壳组件110的上开口相适配的方式扣接在下壳组件110上。本实施例中的外壳组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外壳组件呈三级阶梯状,外壳组件由其下部至其上部依次划分为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其中,第一阶梯是用于安装托架组件,承载用户头部重量的平台;第三阶梯之所以突出,是为了容纳内部的显示器组件;三级阶梯状的外壳组件节省了示例训练仪器的放置空间。另外,以视窗口132所在面为该示例训练仪器的前面,那么整个外壳组件从正面至后面呈现放射状,使得在视窗口132中向内望去,有较好的视野。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单键控制电路,如图4所示,包括触发按钮201、电源电路203、中央处理器CPU204和一个或门202,或门202的输入端连接触发按钮201和CPU204的第一输出引脚,当或门202的任一一输入端输入高电平时,或门202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只有当其两个输入端均为低电平时,或门202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即当触发按钮201动作或CPU204的第一输出引脚输出高电平时,或门202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当触发按钮201没有动作并且CPU204的第一输出引脚输出低电平时,或门202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或门202的输出端连接电源电路203的使能端,用于控制电源电路203的通电状态,电源电路203的输出端与CPU204的VCC引脚连接,用于为CPU204供电,触发按钮201连接CPU204的一个输入引脚,用于控制CPU204执行任务。

例如,在单键控制电路处于待机状态时,触发按钮201首次动作,与之相连的或门202的输入端得一个高电平脉冲,或门202的输出端输出一个高电平脉冲,电源电路203在接收到使能信号后,向CPU204供电,在CPU204得电后,其第一输出引脚持续输出高电平,与之相连的或门202的输入端保持高电平,或门202的输出端保持高电平,电源电路203持续向CPU204供电,系统正常运行。以上整个单键控制电路启动过程均在一个高电平脉冲的周期内完成。此时该触发按钮201具有开机的功能。

在单键控制电路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触发按钮201动作,CPU204的第一输入引脚接收高电平脉冲,CPU204根据该高电平脉冲执行相应的任务,此时触发按钮201作为单键控制电路的执行各项任务的确认按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CPU204具有通信功能和控制功能。CPU204可以与用户的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任务指令。当触发按钮201动作时,CPU204与触发按钮204连接的输入引脚输入一个高电平,CPU204检测到该输入引脚输入一个高电平时控制视力训练仪内部的组件动作以执行该任务。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CPU204控制视力训练仪内部的镜片盘的转动以执行任务指令命令中的任务,当镜片不合适时,按下触发按钮201,此时CPU204检测到与触发按钮201连接的输入引脚输入的一个高电平,控制镜片盘转动,切换到下一个镜片。CPU204控制视力训练仪内部的导向组件前后移动以执行任务指令命令中的任务,当导向组件位置不合适时,按压触发按钮201,此时CPU204控制导向组件向前或向后移动。

在单键控制电路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当CPU204检测到触发按钮201持续动作一段时间并复位后,该一段时间一般指3s以上,优选为5s,CPU204的第一输出引脚的输出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此时或门202的两个输入引脚均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或门202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信号,电源电路203的使能端接收到低电平信号,电源电路203停止供电。此时该触发按钮201具有关机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触发按钮201具有开机功能、确认功能、关机功能,实现一键多用,减少按键数量,减小按键的占用面积,同时降低设计成本。

在以上单键控制电路的基础上,一种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还包括一个电容205,或门202的输出端与电源电路203的使能端连接电容205的一端,电容205的另一端接地。常用CPU204芯片为数字芯片,接收数字信号,在接收信号的过程中极易受到高频杂波信号的干扰,本实施例中接地电容205对高频杂波干扰具有过滤作用,有效的防止高频杂波信号对电路的干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发光二极管206,如图6所示,发光二极管206与CPU204连接,用于指示CPU204的工作状态。由于在单键控制电路的不同阶段,该触发按钮201具有不同的作用,在待机状态,该按钮具有开机功能;在正常运行状态,该按钮具有确认功能和关机功能。本实施例中的添加的发光二极管206,明确的指示出单键控制电路所处的运行状态:当发光二极管206断电不发光时,表示CPU204不工作,即视力训练仪正处于关机状态,此时触发按钮201具有开机功能;当发光二极管206通电发光时,表示CPU204正在工作,即视力训练仪正处于运行状态,若触发按钮201短时间动作则该触发按钮201作为单键控制电路确认执行各项任务的确认按钮,该短时间一般指0.5s以内,若触发按钮201长时间动作则该触发按钮201作为视力训练仪器的关机按钮,该长时间一般指3s以上,优选的选择为5s。本实施例可防止误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7所示,下壳组件110的侧面开设第一通孔101,视力训练仪器还包括单键控制电路,单键控制电路设置在外壳组件的内部,单键控制电路包括触发按钮201,触发按钮202设置在第一通孔101处。下壳组件110的侧面包括左侧面和右侧面,以右侧面为例,如图2和图3所示,下壳组件的右侧面112开设第一通孔101,将单键控制电路的触发按钮201安装在第一通孔101处。当第一通孔101位于下壳组件110的左侧面时,只需将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01的位置做简单的对应即可。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206设置在触发按钮201的内部,触发按钮201为透明材料或亚光材料,发光二极管206的光可穿透触发按钮201。本实施例中,透光的触发按钮201不影响用于观察CPU204的工作状态,发光二极管206和触发按钮201可安装在外壳组件同一位置,保证视力训练仪表面的整洁性,且便于用户在操作触发按钮201的过程中观察CPU204的工作状态。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01开设于下壳组件110的侧面的中下部。以第一通孔101位于下壳组件的右侧面112的中下部为例,在使用眼部训练仪的过程中,右臂自然放置在眼部训练仪的右侧,手部恰好触及设置在外壳组件的下壳组件的右侧面112下中部的按钮,符合人体工学,使用舒适,减少不必要的疲劳;在操作按钮的过程中,手臂呈现出一定的弧度,所以手臂不会无意触到其他按钮/旋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托架组件,托架组件固定在镜片切换组件上,并沿竖直方向移动。托架组件包括机械结构支撑零件、动力器件、传动结构、定位系统,实现颚托支撑头部时的上下移动功能和定位功能。

在上述托架组件中,动力器件为电机驱动,包括直流电机、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传动结构为螺杆、滚珠丝杠、梯形丝杆、联轴器、同步带、同步带轮、轴、杆、轴承和齿轮;定位系统由传感器、附属电路、结构件构成。此处并不限制于列举的结构,所有可以实现功能的结构都可被使用。

托架组件的鄂托固定在丝杆顶端,步进或伺服电机、丝杆螺母固定在机械结构支撑零件上,丝杆置于螺母中,电机轴和丝杆垂直,通过一组分别安装在电机轴和丝杆上的锥齿轮来驱动丝杆螺母转动,实现鄂托和丝杆的上下移动。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托架组件包括高度调节旋钮、连接轴,高度调节旋钮固定设置在连接轴的一端,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设置锥齿轮,锥齿轮可驱动丝杆螺母转动,故旋转高度调节旋钮即可驱动丝杆螺母转动,实现颚托和丝杆的上下移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下壳组件的上水平面111开设第二通孔102,下壳组件的右侧面112/左侧面开设第三通孔103;连接轴的一端与丝杆的一端连接,连接轴驱动丝杆上下移动;丝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102延伸至外壳组件的外部,颚托固定设置在丝杆的另一端;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三通孔103延伸至外壳组件的外部,高度调节旋钮固定设置在连接轴的另一端。如图2和图3所示,以下壳组件的右侧面112开设第三通孔103为例对第三通孔103的位置做了详细的标注,但本实施例不限定左侧面或右侧面。当需要调整颚托的高度时,旋转侧面的高度调节旋钮即可,方便操作,用户体验效果佳。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下壳组件的右侧面112的左上角开设第三通孔103,第三通孔103与外壳组件内部托架组件的位置相对应,与颚托所在的位置相对应,在训练过程中,即第三通孔103的位置与下巴的位置相对应,当需要调节颚托的高度时,右手顺着下壳组件的右侧面112移动到与下巴相对应的位置即可找到在第三通孔103处安装的高度调节旋钮,不需要眼睛再次确认,不需要打断训练过程,用户体验效果好。实施例“下壳组件的左侧面的右上角开设第三通孔”与本实施例是等同的。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视力训练仪的镜片切换组件,如图8至图11所示,包括:镜盘架410、镜片盘420,动力器件430、传动结构440、传感器、定位系统和支撑架460。

两个上述镜片盘420左右堆成设置于镜盘架410上,且两个镜片盘420的盘面位于同一平面,镜片盘420上设有多个镜片423,这些镜片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红片、绿片、柱镜、球镜、遮光片和平光片,通过切换不同类型的镜片,可满足不同类型的示例训练要求。

动力器件430包括步进电机、直流电机或伺服电机,用于驱动镜片盘420转动设置在镜盘架的底部,减小镜片盘420的厚度,使得镜片切换组件更为紧凑;在优选的情况下,动力器件430采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便可按照设定时间驱动镜片423移动预先设置的固定的角度,达到精准定位的目的。

传动结构440包括同步带、同步带主动轮和同步带从动轮,同步带主动轮和同步带从动轮通过同步带连接并传动,同步带主动轮与动力器件430连接,同步带从动轮套设于与镜片盘420连接的转轴上。

传感器固定设置于镜盘架410上,用于定位镜片423,增加镜片423切换的准确性。

定位系统包括缺口及光电传感器,缺口位于镜片盘420的外圆周上,且间隔镜片423设置,光电传感器固定设置于镜盘架410上,且卡骑在镜片盘420上。

镜盘架通过导向杆450固定在支撑架460上,同时,支撑架460固定设置在视力训练仪的底板上。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镜片切换组件的具体使用方式为:将镜片盘420上的镜片423调整为红片或绿片,通过视力训练仪的显示器内图片水平距离的加减,来控制眼肌完成运行型的发散和汇聚,完成眼部运动性聚散功能训练;利用镜片切换组件,将两个镜片盘420上的镜片423调整为柱镜,完成眼部聚散功能训练,改善旁中心注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斜视性弱视等;利用镜片切换组件,将两个镜片盘420上的镜片423调整为球镜,即凹透镜或凸透镜,通过固定时间内提升凹、凸透镜的切换次数,实现眼肌的紧张和放松的快速切换,改善眼部调节力低下、调节滞后、调节灵敏度下降等;利用镜片切换组件,将两个镜片盘420的镜片423切换为遮光片,遮挡单眼,对另一只眼睛进行强化训练;利用镜片切换组件,将两个镜片盘420上的镜片423切换为平光片,通过改变视力训练仪器的显示器组件所显示内容的种类、字体大小、难易程度,来完成眼睛的扫视功能的训练。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优化镜片423的分布格局,镜片423均匀的沿镜片盘420的圆周设置,且两个镜片盘420上相同类型的镜片关于两个镜片盘420的盘面之间的中心线呈镜像对称,镜片盘420旋转时,两个镜片盘420上的相同类型镜片423同时切换到对应位置,保证两个镜片盘420上的镜片423同步切换。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保证镜片423的功能的前提下,减小镜片盘420的直径,优化镜片盘420的排布方式,使镜片盘420的机构更为紧凑。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动力器件430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按照固定时间转动到预先设置的固定位置,带动镜片盘420同步转动到固定位置,更为准确,可消除由于定位不准造成的控制器的程序错乱;可选的,动力器件430为减速步进电机,提高减速步进电机的输出扭矩,进而增大减速步进电机的负载,使镜片盘420的旋转更稳定;可选的,动力器件430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更可消除机内的齿轮间隙误差,使镜片盘420的旋转更为准确,进而镜片423切换的更精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传感器为接近传感器,传感器的感应端与镜片盘420上设置缺口的位置相对应,传感器的感应端的前面由非缺口切换至缺口,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切换一次,传感器的感应端的前面由缺口切换至非缺口,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切换一次。可选的,传感器还可以为对射式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等一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对镜片盘420进行定位的传感器,因此不再做赘述。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镜片切换组件包括定位系统,定位系统包括缺口及光电传感器,缺口位于镜片盘420的外圆周上,且间隔镜片423设置,光电传感器固定于镜盘架410,且卡骑于镜片盘420,视力训练仪还包括控制器,镜片盘420在动力器件430的驱动下旋转,当位于镜片盘420的缺口与光电传感器重合时,光电传感器将此时镜片423的位置信息上传给视力训练仪的控制器,控制器作下一步的指令操作,使镜片423切换更为精准,实现镜片423的自动切换。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利用镜片切换组件,将两个镜片盘420上的镜片423调整为红片或绿片来进行眼部训练时,步进电机启动,驱动同步带主动轮转动,在同步带的传动作用下,同步带从动轮带动镜片盘420转动;当位于镜片盘420的缺口与位于镜盘架410的光电传感器重合时,光电传感器将此时镜片423的位置信息上传给视力训练仪的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光电感应器上传的镜片423的位置信息,判断红片或绿片是否切换到对应位置,若镜片未切换到相应位置,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继续工作,若镜片423切换到相应位置,步进电机停止工作,完成视力训练仪的镜片切换,进行眼部训练。

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中,如图8至图11所示,镜片切换组件包括瞳距调节机构,瞳距调节机构包括镜盘架410、镜片盘420、螺杆471,镜盘架410包括第一镜盘架411和第二镜盘架412,第一镜盘架411上设有左旋螺母,第二镜盘架412上设有右旋螺母,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的锁紧能力好,不易松动,能够有效减小瞳距调节机构由于振动而移位所形成的瞳距调节误差,提高瞳距调节的精准性。

镜片盘420包括第一镜片盘421和第二镜片盘422,第一镜片盘421固定于第一镜盘架411,第二镜片盘422固定于第二镜盘架412,通过移动镜盘架420,可带动镜片盘420移动,达到调节视力训练仪的瞳距的作用。

螺杆471包括正螺纹段与反螺纹段,正螺纹段与右旋螺母连接,反螺纹段与左旋螺母连接;逆时针旋动螺杆471,带动第二镜盘架412与第一镜盘架411相向移动,第一镜片盘421上的镜片423与第二镜片盘422上的相应镜片423之间的距离减小,瞳距减小;顺时针旋动螺杆471,带动第二镜盘架412与第一镜盘架411相背移动,第一镜片盘421上的镜片423与第二镜片盘422上的相应镜片423之间的距离增大,瞳距增大。

可选的,第一镜盘架411上设有右旋螺母,第二镜盘架412上设有左旋螺母,正螺纹段与右旋螺母连接,反螺纹段与左旋螺母连接;正向旋动螺杆471,带动第一镜盘架411与第二镜盘架412相向移动,第一镜片盘421上的镜片423与第二镜片盘422上的相应镜片423之间的距离减小,瞳距减小;反向旋动螺杆471,带动第一镜盘架411与第二镜盘架412相背移动,第一镜片盘421上的镜片423与第二镜片盘422上的相应镜片423之间的距离增大,瞳距增大。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螺杆471的螺纹排数为单排螺纹到四排螺纹,可以扩大镜盘架410的移动范围,进而扩大视力训练仪的瞳距调节范围。缩短螺杆471的长度,与左旋螺母及右旋螺母进行连接,可减小螺杆加工造成的累积误差及装配过程引起的误差,提高视力训练仪瞳距调节的精准度,并可进一步简化结构,优化工艺。

瞳距调节机构的具体参数范围如下:

镜片盘420的靠近或远离,控制瞳距的调节范围是40mm到100mm;

螺杆471的长度范围是40mm到300mm;

螺杆471直径范围是4mm到16mm;

螺杆471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的螺纹规格范围是M4到M16,螺距范围是0.5mm到20mm。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导向杆450为单导向杆或双导向杆,单导向杆结构简单,可进一步使瞳距调节的结构更为紧凑,进而简化视力训练仪的结构工艺;双导向杆结构更为牢固,镜盘架410可在双导向杆上稳定移动。可选的,导向杆450还可为导向轴或直线导轨,在调节镜片盘420距离时,起到导向作用,使镜片盘420按一定方向移动。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汇总,瞳距调节机构还包括支撑架460,镜盘架410通过导向杆450固定于支撑架460上,支撑架460固定于视力训练仪的底板上,增加牢固性。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瞳距调节机构还包括调心球轴承480,与螺杆471进行套接,以消除两侧左旋和右旋螺母的不同心误差,提高瞳距调节的精准性。可选的,瞳距调节机构还包括旋轴491,旋轴491通过联轴器472与螺杆471连接,可消除旋轴491与螺杆471的偏心误差。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瞳距调节结构还包括瞳距调节旋钮492,瞳距调节旋钮492位于旋轴491一端,瞳距调节旋钮492驱动螺杆471旋转,可手动带动两个镜片盘420靠近或远离。可选的,手动瞳距调节旋钮492也可替换为电机,驱动螺杆471进行旋转,精准度更高。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增大视力训练仪的瞳距:逆时针旋动瞳距调节旋钮492,旋轴491转动,在联轴器472的带动下,螺杆471旋动,带动第一镜盘架411与第二镜盘架412相背移动,第一镜片盘421上的镜片423与第二镜片盘422上的相应镜片423之间的距离增大,视力训练仪的瞳距增大。

减小视力训练仪的瞳距:顺时针旋动瞳距调节旋钮492,旋轴491转动,在联轴器472的带动下,螺杆471旋动,带动第一镜盘架411与第二镜盘架412相向移动,第一镜片盘421上的镜片423与第二镜片盘422上的相应镜片423之间的距离减小,视力训练仪的瞳距减小。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上壳组件120的侧面开设第四通孔104,镜片切换组件包括瞳距调节旋钮492,瞳距调节旋钮492设置在第四通孔104处。如图2和图3所示,以上壳组件的右侧面122开设第四通孔104为例,详细标识出第四通孔104的开设位置。旋转第四通孔104处的瞳距调节旋钮492即可实现对瞳距的调节功能。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上壳组件的右侧面122的左下角开设第四通孔104,第四通孔104与训练仪内部瞳距调节组件的位置相对应,第四通孔104在外壳组组件上的位置处于第三通孔103的右上方,对应下巴和眼睛的位置关系,方便记忆,当需要调节瞳距时,右手顺着上壳组件的右侧面122容易准确找到瞳距调节按钮,用户体验效果好。上壳组件120的左侧面的右下角开设第四通孔,仍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壳组件的上表面121开设第五通孔105,上壳组件的前侧面123开设视窗口132,视线分隔组件包括视线分隔板,视线分隔板活动设置在第五通孔105处,自视窗口132至显示器组件之间存在视线通路,即视窗口132、镜片切换组件、视线分隔板和显示器组件依次设置并形成自视窗口132至显示器组件的视线通路,视线分隔板可将视线通路分隔为左右两个子视线通路,显示器组件不同区域的显示内容分别通过左右两个子视线通路呈现给左右眼。视线通路指的在用户使用眼部训练仪器的过程中,在视窗口处观察显示器组件时,视线所经过的通路;视线分隔板将视线通路分隔为左右两个子视线通路,将自视窗口投向显示器的左眼子视线通路和右眼视线通路分隔开,显示器组件不同区域的显示内容分别通过左右两个子视线通路单独呈现给左右眼,以保证左眼视线和右眼视线不会相互影响。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视线分隔组件包括视线分隔板、步进电机/伺服电机,视线分隔板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的转轴上,另一端可在视窗口中部停留。电机的转速范围是5rpm到60rpm;视线分隔板的宽度范围是20mm到40mm;视线分隔板的转动角度范围是240°,即视线分隔板在竖直位置可向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旋转120°。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显示器导向组件包括滑动平台610、底座螺杆620和底座导向杆630;显示器组件固定安装在滑动平台610上,滑动平台610安装在底座螺杆620及底座导向杆630上,且滑动平台610在底座螺杆620及底座导向杆630上进行移动。其中,底座导向杆630的长度范围是150mm到800mm;底座螺杆620的长度范围是150mm到800mm;底座螺杆620直径范围是6mm到16mm;底座螺杆620的螺纹排数是单螺纹到四螺纹;底座螺杆620的螺距范围是1mm到16mm。该传动结构用于实现显示器组件的移动功能,确保显示器组件在底座导向杆630上通过滑动平台610进行前后的移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器导向组件还包括底座650和底座支架640,底座支架640包括第一端底座支架640和第二端底座支架640,第一端底座支架640上开设有第一盲孔、第二盲孔,第二端底座支架640上开设有第三盲孔、第四盲孔;底座导向杆630包括第一底座导向杆630、第二底座导向杆630,第一底座导向杆630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盲孔和第三盲孔内,第二底座导向杆630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二盲孔和第四盲孔内。其中,底座650和底座支架640用于固定支撑整个显示器组件和显示器导向组件,采用金属材质更加结实牢靠。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端底座支架640上还开设有第六通孔,第二端底座支架640上还开设有第七通孔;底座螺杆620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内。其中,第六通孔、第七通孔均设置在底座支架640的中间,这样两端受力均匀,底座支架640的稳固性更强。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底座螺杆620的两端套接轴承,轴承分别安装在第六通孔、第七通孔内。其中,底座螺杆620两端套接轴承是为了能够让其在通孔内可以自由转动,减少摩擦阻力。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轴承的滚子滚道是球面的。其中,该轴承可通过调整轴心的位置进一步消除底座螺杆620和两根底座导向杆630间的不平行误差,使传动更加顺畅,减小摩擦噪音。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器导向组件还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驱动底座螺杆620旋转。其中,电机的转速范围是15rpm到300rpm,显示器移动驱动方式由步进减速电机更换为步进电机,去掉减速机部分,消除了减速机内部齿轮因加工和装配误差造成的齿与齿啮合的间隙,进而步进电机停止转动后,电机轴就不会存在2°~4°晃动量,减小了显示器定位的误差,使定位更加准确。显示器前后移动方式由同步带传动变更为底座螺杆620传动,底座螺杆620因自身的螺纹具有位置自锁特性,显示器定位后无法推动,消除了因为用户误操作引起的干扰。传动结构变更使完成所需功能的结构简化,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生产装配难度,减小了加工累积误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滑动平台6101的中间开设了安装底座螺杆620的底座螺杆620通孔,底座螺杆620通孔两侧分别开设了安底座导向杆630的底座导向杆630盲孔。其中,底座导向杆630间距变小,使底座支架640的体积减小,结构更加简单,减少加工工序、加工时间和成本。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器组件包括显示器、转接架和固定架,显示器通过固定架安装在滑动平台610上。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安装在滑动平台上,第二固定架卡持安装在显示器的上下端,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通过固定件连接。其中,通过固定架的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对显示器进行位置限定,第一固定架限制显示器的左右自由度,第二固定架限制显示器的上下自由度,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固定连接限制了显示器的前后自由度,可通过螺钉与螺母的配套使用固定安装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达到了显示器的固定效果,确保其在移动过程中不发生位置上的偏移。

通过在显示器移动过程中驱动方式由步进减速电机驱动变为步进电机驱动、传动方式由同步带传动变为底座螺杆620传动,提高了显示器定位准确度,结构优化,减少加工工序、零件数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眼部训练仪的显示器在移动过程中平稳性相对较差,出现屏幕定位误差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相关零件结构和加工工艺相对复杂的问题,节约了生产加工成本。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壳组件120的侧面开设活动窗口133,活动窗口133与显示器组件相对应:活动窗口133的大小与显示器组件的大小相对应,活动窗口133的位置与显示器组件的位置相对应,该活动窗口133方便用户操作和控制显示器组件。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外壳组件以塑料或金属材料制造,实现遮蔽和保护内部结构、支撑其他组件的功能,例如外壳组件遮蔽显示器组件,形成暗室,暗室中的显示器组件不会受到外界环境中光线的影响,显示器组件的屏幕上也不会产生反光现象,所以用户可清晰的看到显示器组件的屏幕上的画面,训练效果好,用户体验效果好;例如视线分隔组件设置在外壳组件上。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外壳组件的底面设置橡胶凸台131。凸台131中部设有固定通孔,螺钉等固定件通过凸台131中部的固定通孔将凸台131与眼部训练仪紧固连接到一起,凸台131增加了眼部训练仪与桌面的摩擦力,有效的防止眼部训练仪在桌面上移动的现象。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流程及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