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多功能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3714发布日期:2019-05-03 19:38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多功能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多功能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系统中,一些疾病的患者需要使用药物输液进行治疗,在输液治疗中,针头大多在患者手腕或者肘部内侧的静脉血管处进行穿刺,药物通过输液针头进入静脉血管,对病灶进行治疗。通常,给患者输液、透析时选择的部位大都为手腕或肘部内侧,这是因为基于以下但并非仅仅限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手腕和手背部位的动脉和静脉清晰,有利于穿刺成功;二是方便,例如不需要患者脱去衣服;三是医患双方容易相互配合。

由于药物的输入量较大,输液治疗的时间一般比较长而当输液治疗使用的针头在穿刺成功后,患者的腕部或肘部就不可随意弯曲活动,否则会出现滚针等现象。尤其是小儿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由于不自觉的活动,手部或腕部极易发生滚针现象,即增加了自身的痛苦,又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而且现有的一些输液的固定装置,不能直接用于骨折患者,造成了使用的局限性。

如申请号为201220470872.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固定板,包括半圆筒状护板,在半圆筒状护板的侧边固定有至少一条可以缠绕在所述护板上的固定绷带,该固定绷带的端部设有粘性部件,所述粘性部件可固定在所述固定绷带的任意位置。不能根据患者和患处来改变半圆筒状护板的大小,使用局限性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运用范围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根据患者与患处调节的医用多功能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医用多功能固定装置,其包括:固定板、具有开口供所述固定板放置在其内的袋体以及将所述固定板和袋体捆绑并固定在患处的固定绳;所述固定板包括多个板块组装而成,所述板块均可拆卸;所述袋体至少有一对相对的侧边设有多个第一通孔供所述固定绳通过。

作为优选,所述袋体的内侧包括上侧面和下侧面,所述上侧面设有毛面魔术贴,所述下侧面设有粘面魔术贴,所述毛面魔术贴与粘面魔术贴均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供所述固定绳通过。毛面魔术贴和粘面魔术贴的设置,可以防止在使用中固定板变换位置而影响固定效果。

进一步优选,所述上侧面与毛面魔术贴之间通过锁边结构相连,所述锁边结构锁边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下侧面与粘面魔术贴之间通过所述锁边结构相连,所述锁边结构锁边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锁边结构一方面可以将上侧面与毛面魔术、下侧面与粘面魔术贴连接在一起,方便固定绳穿过;另一方面使得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不会毛边,一旦毛边会影响固定绳穿过,影响医护人员的效率。

进一步优选,所述上侧面、毛面魔术贴、粘面魔术贴、下侧面之间通过所述锁边结构相连,所述锁边结构锁边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一方面可以将固定板限制在中间,粘合毛面魔术贴与粘面魔术贴时不需要顾及固定板是否堵住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方便了医护人员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上侧面、毛面魔术贴、粘面魔术贴、下侧面之间的通孔都连接在一起更加方便了固定绳穿过,节约固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板块至少有一对相对的面设有连接结构。

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板块上的凸起和设置在所述板块上并容纳所述凸起的孔。根据患者与患处的需要,选取合适的板块,依次将一块板块的凸起插入到另一块板块的孔内,得到需要的长度的固定板。

进一步优选,所述凸起设有柔性加粗圈,所述孔的表面设有容纳所述柔性加粗圈的环形凹槽。可以防止板块之间在使用中分离而影响了固定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绳的两端均设有便于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穿引件。穿引件的设置可以加速固定绳的固定,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袋体外侧设有放置手的手套结构,所述手套结构设有窗口。在手背输液时,将手放入手套结构内可以增加固定效果,窗口可以方便输液与后续拔针。

作为优选,所述板块设有多个通气孔。在输液或者骨折固定时,保持患处的通气,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固定板由多个板块组装而成,可以方便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和患处的情况来选择不同数量的板块,在达到效果的情况下又能让患者感到舒适。

2.固定板外套设袋体,通过在袋体上设置第一通孔,一方面方便使用固定绳将其固定在患处;另一方面将袋体采用亲肤透气的材料,可以让患者在治疗时更加舒适,可以避免因不适而取下固定装置影响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2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3为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板块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到4所示的一种医用多功能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1、袋体3、固定绳4。

袋体3具有开口2,固定板1从开口2处放入袋体3中,固定绳4将固定板1和袋体3捆绑并固定在患处。

固定板1包括多个板块11组装而成,板块11均可拆卸,固定板由多个板块组装而成,可以方便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和患处的情况来选择不同数量的板块,在达到效果的情况下又能让患者感到舒适;袋体3至少有一对相对的侧边设有多个第一通孔5供固定绳4通过,根据患者和患处的情况来进行捆绑,可以将第一通孔都使用到,也可以只使用一部分的第一通孔,固定板外套设袋体,通过在袋体上设置第一通孔,一方面方便使用固定绳将其固定在患处;另一方面将袋体采用亲肤透气的材料,可以让患者在治疗时更加舒适,可以避免因不适而取下固定装置影响治疗效果。

优选地,袋体3的内侧包括上侧面31和下侧面32,上侧面31设有毛面魔术贴6,下侧面32设有粘面魔术贴7,毛面魔术贴6与粘面魔术贴7均设有与第一通孔5相对应的第二通孔8供固定绳4通过。毛面魔术贴和粘面魔术贴的设置,可以防止在使用中固定板变换位置而影响固定效果。

上侧面31与毛面魔术贴6之间通过锁边结构9相连,锁边结构9锁边第一通孔5与第二通孔8,下侧面32与粘面魔术贴7之间通过锁边结构9相连,锁边结构9锁边第一通孔5与第二通孔8。锁边结构一方面可以将上侧面与毛面魔术、下侧面与粘面魔术贴连接在一起,方便固定绳穿过;另一方面使得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不会毛边,一旦毛边会影响固定绳穿过,影响医护人员的效率。

板块11至少有一对相对的面设有连接结构12。

连接结构12包括设置在板块11上的凸起121和设置在板块11上并容纳凸起121的孔122。根据患者与患处的需要,选取合适的板块,依次将一块板块的凸起插入到另一块板块的孔内,得到需要的长度的固定板。

凸起121设有柔性加粗圈1211,孔122的表面设有容纳柔性加粗圈1211的环形凹槽1221。可以防止板块之间在使用中分离而影响了固定效果。

固定绳4的两端均设有便于穿过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8的穿引件41。穿引件的设置可以加速固定绳的固定,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板块11设有多个通气孔111。在输液或者骨折固定时,保持患处的通气,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实施例2:

如图1、3、4、5所示的一种医用多功能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1、袋体3、固定绳4。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上侧面31、毛面魔术贴6、粘面魔术贴7、下侧面32之间通过锁边结构9相连,锁边结构9锁边第一通孔5与第二通孔8。一方面可以将固定板限制在中间,粘合毛面魔术贴与粘面魔术贴时不需要顾及固定板是否堵住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方便了医护人员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上侧面、毛面魔术贴、粘面魔术贴、下侧面之间的通孔都连接在一起更加方便了固定绳穿过,节约固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3:

如图3到6所示的一种医用多功能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1、袋体3、固定绳4。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上侧面31、毛面魔术贴6、粘面魔术贴7、下侧面32之间通过锁边结构9相连,锁边结构9锁边第一通孔5与第二通孔8。一方面可以将固定板限制在中间,粘合毛面魔术贴与粘面魔术贴时不需要顾及固定板是否堵住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方便了医护人员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上侧面、毛面魔术贴、粘面魔术贴、下侧面之间的通孔都连接在一起更加方便了固定绳穿过,节约固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袋体3外侧设有放置手的手套结构33,手套结构33结构设有窗口331。在手背输液时,将手放入手套结构内可以增加固定效果,窗口可以方便输液与后续拔针。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