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挠痒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角度可调防划伤的挠痒器,属于挠痒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种挠痒装置,但都是功能单一的,无法改变角度,或改变手柄长度,从而使得身体的某些部位不容易挠到。此外,挠痒部分也不具备弹性缓冲,容易将身体皮肤划伤。
实用新型专利挠痒耙,专利号200520094795.3,公开了一种用于背后挠痒的挠痒耙,解决了现有挠痒耙挠痒效果差的问题,该实用新型有一个手柄,手柄上有一个耙头,耙头上有若干个耙齿,其特殊之处是,在耙齿上分别装有耙齿套,在耙齿套内装有挠痒薄片,挠痒薄片的尖部从耙齿套中伸出,利用挠痒薄片进行挠痒;所述的挠痒薄片和耙齿套用顶丝固定,以便于调节挠痒薄片的伸出长度;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挠痒薄片作为挠痒部件,挠痒的效果好,且其形状可以用剪刀任意修剪,其伸出长度也可随意调整,从而达到类似于手指甲挠痒的效果。但是该装置无法调整角度和手柄长度,使得身体的某些部位不容易挠到。挠痒部分也不具备弹性缓冲,容易将身体皮肤划伤。
此外,实用新型专利挠痒耙,专利号201320495779.X,公开了一种挠痒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手柄部和连设在所述手柄部一端的抓齿部,所述抓齿部设有抓齿;所述抓齿部套设有包裹所述抓齿的柔性爪套;所述柔性爪套的作用端端面与所述抓齿的作用端端面处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手柄部的另一端成型有一对沿轴向朝远离所述抓齿部方向延伸的夹持臂,所述夹持臂的截面为弧线形,一对夹持臂之间形成夹持区。该实用新型的挠痒器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能有效避免抓伤皮肤。但是也无法调整角度和手柄长度,使得身体的某些部位不容易挠到。挠痒部分也不具备弹性缓冲,容易将身体皮肤划伤。
上述两种挠痒耙均有各自的优点,但是也都存在两个缺点:无法调整角度和手柄长度,使得身体的某些部位不容易挠到。挠痒部分也不具备弹性缓冲,容易将身体皮肤划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角度可调防划伤的挠痒器,不仅可以调整耙手的角度,而且可以调整手柄长度,并且具备弹性缓冲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角度可调防划伤的挠痒器由耙手、手柄、铰接柱、滑柱和螺纹套组成,不仅可以调整耙手的角度,而且可以调整手柄长度,并且具备弹性缓冲装置。
所述耙手由挠痒抓手和第一连接柱组成;所述挠痒抓手包括弧形抓手和连接矩形块,所述弧形抓手为圆弧状,所述连接矩形块为矩形,所述弧形抓手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矩形块的一端,所述连接矩形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上设置有铰接槽Ⅰ和滑柱固定槽,所述铰接槽Ⅰ和滑柱固定槽均为圆柱形通孔;
所述挠痒抓手由锯齿状凸块和弹性缓冲装置组成,所述弹性缓冲装置由弹簧和滑动腔体组成,所述锯齿状凸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腔体内,所述弹簧位于所述锯齿状凸块和滑动腔体之间,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锯齿状凸块上,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腔体上;所述弹簧有多个;
所述手柄由U型连接块、第二连接柱、手持圆柱和连接柱Ⅰ组成;所述U 型连接块上设置有矩形槽、铰接槽Ⅱ和滑动槽,所述矩形槽贯穿所述U型连接块,所述铰接槽Ⅱ和滑动槽均位于所述U型连接块的侧面并贯穿所述U型连接块,所述铰接槽Ⅱ和滑动槽与所述矩形槽连通,所述滑动槽为弧形槽;所述矩形槽位于所述U型连接块的下端,所述U型连接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另一端螺纹连接有所述连接柱Ⅰ,所述连接柱Ⅰ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手持圆柱;所述第二连接柱内部设置有圆柱形腔体,且圆柱形腔体的内径大于所述连接柱Ⅰ的外径;
所述耙手通过铰接柱铰接在所述U型连接块上,所述铰接柱同时位于所述铰接槽Ⅰ和铰接槽Ⅱ内并且所述铰接柱的两端连接有螺母;所述滑柱同时位于所述滑柱固定槽和滑动槽内并且所述滑柱的两端连接有蝶形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角度可调防划伤的挠痒器所述的手持圆柱的外表面套有橡胶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角度可调防划伤的挠痒器所述的连接柱Ⅰ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角度可调防划伤的挠痒器所述的螺纹套内部设置有圆柱形腔体,所述螺纹套的一端过盈配合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柱上,螺纹套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并与所述连接柱Ⅰ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角度可调防划伤的挠痒器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角度可调防划伤的挠痒器不仅可以调整耙手的角度,而且角度的调整是连续的,角度调整范围较大。通过调整滑柱在滑动槽内的位置可以使得耙手围绕铰接柱旋转,从而调整耙手的角度,并通过旋紧蝶形螺母挤压U 型连接块的两侧而将滑柱固定在滑动槽内,从而使得耙手固定。该调节机构可以使得耙手的调节角度是连续的,调整幅度较大,从而使用场合更广泛。可以用过调节耙手的角度,而适应各种不易挠到的身体部位。此外,手柄的长度也可以调整,从而使用场合更广泛。并且还具备弹性缓冲装置,可以防止划伤皮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角度可调防划伤的挠痒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角度可调防划伤的挠痒器的耙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角度可调防划伤的挠痒器的手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角度可调防划伤的挠痒器的铰接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角度可调防划伤的挠痒器的弹性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耙手1;挠痒抓手1-1;弧形抓手1-1-1;锯齿状凸块1-1-1-1;弹性缓冲装置1-1-1-2;弹簧1-1-1-2-1;滑动腔体1-1-1-2-2;连接矩形块1-1-2;第一连接柱1-2;铰接槽Ⅰ1-2-1;滑柱固定槽1-2-2;手柄2;U型连接块2-1;矩形槽2-1-1;铰接槽Ⅱ2-1-2;滑动槽2-1-3;第二连接柱2-2;手持圆柱2-3;连接柱Ⅰ2-4;铰接柱3;滑柱4;螺纹套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2、3、4说明本实施方式,下文中所述固定连接可以是焊接、粘接、螺栓连接或过盈配合等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本实用新型一种角度可调防划伤的挠痒器,不仅可以调整耙手的角度,而且可以调整手柄长度,并且具备弹性缓冲装置。
该多功能挠痒耙由耙手1、手柄2、铰接柱3、滑柱4和组成螺纹套5。
所述耙手1由挠痒抓手1-1和第一连接柱1-2组成;所述挠痒抓手1-1包括弧形抓手1-1-1和连接矩形块1-1-2,所述弧形抓手1-1-1为圆弧状,所述连接矩形块1-1-2为矩形,所述弧形抓手1-1-1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矩形块1-1-2 的一端,所述连接矩形块1-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柱1-2;所述第一连接柱1-2上设置有铰接槽Ⅰ1-2-1和滑柱固定槽1-2-2,所述铰接槽Ⅰ 1-2-1和滑柱固定槽1-2-2均为圆柱形通孔;
所述挠痒抓手1-1由锯齿状凸块1-1-1-1和弹性缓冲装置1-1-1-2组成,所述弹性缓冲装置1-1-1-2由弹簧1-1-1-2-1和滑动腔体1-1-1-2-2组成,所述锯齿状凸块1-1-1-1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腔体1-1-1-2-2内,所述弹簧1-1-1-2-1位于所述锯齿状凸块1-1-1-1和滑动腔体1-1-1-2-2之间,所述弹簧 1-1-1-2-1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锯齿状凸块1-1-1-1上,所述弹簧1-1-1-2-1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腔体1-1-1-2-2上;所述弹簧1-1-1-2-1有多个;锯齿状凸块1-1-1-1类似指甲,可以起到更好的挠痒效果。滑动腔体1-1-1-2-2 的内部设置有矩形的滑槽,可以让锯齿状凸块1-1-1-1的上端在其内部滑动。多个弹簧1-1-1-2-1具备弹性缓冲作用,当挠痒时,用力过大,会使得锯齿状凸块1-1-1-1向滑动腔体1-1-1-2-2内滑动,以避免用力过大划伤皮肤。当作用力撤销后,在弹簧1-1-1-2-1的作用下,锯齿状凸块1-1-1-1会滑出。所述滑动腔体1-1-1-2-2内部的矩形滑槽足够深,防止锯齿状凸块1-1-1-1滑出的过程中脱离滑动腔体1-1-1-2-2。
所述手柄2由U型连接块2-1、第二连接柱2-2、手持圆柱2-3和连接柱Ⅰ 2-4组成;所述U型连接块2-1上设置有矩形槽2-1-1、铰接槽Ⅱ2-1-2和滑动槽2-1-3,所述矩形槽2-1-1贯穿所述U型连接块2-1,所述铰接槽Ⅱ2-1-2和滑动槽2-1-3均位于所述U型连接块2-1的侧面并贯穿所述U型连接块2-1,所述铰接槽Ⅱ2-1-2和滑动槽2-1-3与所述矩形槽2-1-1连通,所述滑动槽2-1-3 为弧形槽;所述矩形槽2-1-1位于所述U型连接块2-1的下端,所述U型连接块2-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连接柱2-2,所述第二连接柱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螺纹套5,所述螺纹套5另一端螺纹连接有所述连接柱Ⅰ2-4,所述连接柱Ⅰ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手持圆柱2-3;所述第二连接柱2-2内部设置有圆柱形腔体,且圆柱形腔体的内径大于所述连接柱Ⅰ2-4的外径;所述圆柱形腔体用于容纳连接柱Ⅰ2-4,当连接柱Ⅰ2-4在螺纹套5内旋转时,根据丝杠传动原理,连接柱Ⅰ2-4会一边旋转,一边移动。所谓移动即移向圆柱形腔体内,或从圆柱形腔体内移出。从而实现了连接柱Ⅰ2-4可以在第二连接柱2-2 内移动,当连接柱Ⅰ2-4向第二连接柱2-2内部移动,手柄的长度变短;当连接柱Ⅰ2-4向第二连接柱2-2外部移动,手柄的长度变长。
所述耙手1通过铰接柱3铰接在所述U型连接块2-1上,所述铰接柱3同时位于所述铰接槽Ⅰ1-2-1和铰接槽Ⅱ2-1-2内并且所述铰接柱3的两端连接有螺母;铰接连接可以使得耙手1围绕铰接柱3旋转。铰接柱3两端连接的螺母可以防止铰接柱3滑出。
所述滑柱4同时位于所述滑柱固定槽1-2-2和滑动槽2-1-3内并且所述滑柱4的两端连接有蝶形螺母。滑柱4与滑柱固定槽1-2-2过盈配合,滑柱4与滑动槽2-1-3滑动配合。滑柱4可以在滑动槽2-1-3内滑动,由于滑动槽2-1-3 是弧形的,当滑柱4在滑动槽2-1-3内滑动时,可以带动耙手1围绕铰接柱3 旋转,从而调整耙手1的角度。当角度调整好后,旋紧滑柱4两端的蝶形螺母,并使得蝶形螺母挤压U型连接块2-1的两侧,从而使得滑柱4固定在滑动槽2-1-3 内,耙手1无法继续转动,即实现了耙手1的固定。
所述的手持圆柱2-3的外表面套有橡胶环,可以防滑,从而更好得握住手持圆柱2-3。此外,由于手持圆柱2-3的外表面套有橡胶环,还可以用来捶打身体,以缓解身体不适。
所述的连接柱Ⅰ2-4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丛而能与螺纹套一种角度可调防划伤的挠痒器5螺纹连接。
所述的螺纹套5内部设置有圆柱形腔体,所述螺纹套5的一端过盈配合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柱2-2上,螺纹套5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并与所述连接柱Ⅰ 2-4螺纹连接。螺纹套5将第二连接柱2-2与连接柱Ⅰ2-4连接在一起,并可以改变手柄2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调整角度时,旋开蝶形螺母,使得蝶形螺母与U型连接块2-1的两侧之间存在间隙,便于滑柱4在滑动槽2-1-3内滑动。然后,推拉滑柱4,使得滑柱4 在滑动槽2-1-3内滑动,调整滑柱4在滑动槽2-1-3内的位置。当滑柱4在滑动槽2-1-3内滑动时,可以带动耙手1围绕铰接柱3旋转,从而调整耙手1的角度。当角度调整好后,旋紧滑柱4两端的蝶形螺母,并使得蝶形螺母挤压U 型连接块2-1的两侧,从而使得滑柱4固定在滑动槽2-1-3内,耙手1无法继续转动,即实现了耙手1的固定。
调整手柄2长度时,旋转手持圆柱2-3,从而带动连接柱Ⅰ2-4在螺纹套5 内旋转。根据丝杠传动原理,连接柱Ⅰ2-4会一边旋转,一边移动。所谓移动即移向圆柱形腔体内,或从圆柱形腔体内移出,从而实现了连接柱Ⅰ2-4可以在第二连接柱2-2内移动。当连接柱Ⅰ2-4向第二连接柱2-2内部移动,手柄的长度变短;当连接柱Ⅰ2-4向第二连接柱2-2外部移动,手柄的长度变长。通过控制旋转方向,便可以实现手柄2伸长或者缩短。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