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道内镜外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3334发布日期:2019-07-17 05:41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道内镜外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道内镜外套。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疗中气道内镜检查及利用气道内镜在气管内插管较为普遍。由于气道内镜价格昂贵,医院购买数量有限,因此,提高气道内镜的重复使用率较为重要。医院气道内镜通常使用一次后就需消毒,而临床科室通常未配备气道内镜专用消毒设备,送入医院消毒中心消毒,耗时较长而且成本较高。运用普通的碘伏或者酒精消毒,又不能满足消毒医院卫生消毒标准。这大大的降低了医院气道内镜的使用频率,而需要使用气道内镜时,无镜可用。为了解决上述矛盾,设计一种兼具吸痰药物注射功能的气道内镜外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道内镜外套,以解决气道内镜重复使用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道内镜外套,包括外套主体及依附于外套主体两侧的药物注射管和耦合剂注射管;外套主体两端设置有橡胶圈,其近心端开口处设置有透明薄膜;耦合剂注射管近心端与所述外套主体相通,其入口处设置有单向阀;药物注射管出口与外套主体近心端端口平齐,其入口处设置有单向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橡胶圈与外套主体两端端口之间的距离为1~2cm;耦合剂注射管与外套主体的连通点位于橡胶圈与端口之间。

进一步,外套主体上设置有刻度。

进一步,外套主体的长度为20~22cm。

进一步,外套主体、药物注射管和耦合剂注射管的材质为透明橡胶或透明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的气道内镜外套近心端设置有透明薄膜,透明薄膜阻挡体液进入外套,不会对套内的气道内镜造成污染,需要对下一位患者进行检查时,更换外套即可,大大提高了气道内镜的重复使用效率。

2.在气道内镜外套两侧设置药物注射管和耦合剂注射管,药物注射管不仅可以用来向气道内注药,而且可以用来吸痰;通过耦合剂注射管向外套内注射耦合剂,即使有薄膜的存在,也能使气道内镜成像清晰,不会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

3.橡胶圈具有限位的功能,将内镜镜面贴紧透明薄膜后,再用橡胶圈固定外套位置,则在检查过程中内镜镜面可以一直贴合透明薄膜,检查效果更好。另外,耦合剂注射管与外套主体的连通点位于橡胶圈与端口之间,注入的耦合剂只能在小范围内流动,不仅可以减少耦合剂用量,而且不会对气道内镜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其中,1、外套主体;2、药物注射管;3、耦合剂注射管;4、透明薄膜;5、橡胶圈;6、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气道内镜外套,包括外套主1体及依附于外套主体1外壁上的药物注射管2。外套主体1长20~22cm,其近心端设置有透明薄膜4,透明薄膜4完全封堵外套主体1近心端端口,以阻止体液进入外套主体1内,此处所说近心端是指气道外套插入患者体内的一端。药物注射管2用来向气道内注射药物,为了防止注射后药物回流,以及胃内容物反流,在药物注射管2的开口处设置有单向阀6,该单向阀6以可拆卸的方式与药物注射管2相连接。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拆下单向阀6,将药物注射管2与真空泵进行连接,则可以形成简单的吸痰装置。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透明薄膜4会对气道内镜镜面造成一定的干扰,从而影响检查结果,因此,需要向外套主体1内注射耦合剂。基于此,在外套主体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耦合剂注射管3,耦合剂注射管3近心端与外套主体1相通,并在其入口处设置有单向阀6。为了防止在检查过程中外套在内镜上滑动,在外套主体1的两端设置有橡胶圈5,橡胶圈5与外套主体1端口之间的距离在1~2cm范围内。耦合剂注射管3与外套主体1的连通点位于橡胶圈5与端口之间,则注入的耦合剂只能在小范围内流动,不仅可以减少耦合剂用量,而且不会对气道内镜造成污染。

为了方便观察外套主体1进入患者体内的深度,在外套主体1表面上设置有刻度。另外,为了便于操作,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套主体1、药物注射管2和耦合剂注射管3均采用透明塑料、透明橡胶等透明软质材料制成。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