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椎间内植物植入的撑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8151发布日期:2019-06-11 23:24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椎间内植物植入的撑开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椎间内植物植入的撑开器,主要用于钛网、骨块及椎间融合器等椎间内植物植入时建立植入通道。



背景技术:

脊柱感染、脊柱结核或脊柱肿瘤等脊柱破坏性疾病累及椎体时,往往可导致椎体发生不规则的破坏,甚至形成脓腔,脓肿流注可令多个椎体受累。由于椎体前柱、中柱松质骨比例高且血运丰富,因此破坏更为严重,容易形成较大空腔或导致椎体塌陷,而椎体后柱累及较少,骨质也更为致密,从患者侧面视角观察病灶区域整体表现为旋转90°后的V字型结构,且椎体后柱比邻脊髓、神经根等重要组织结构,因此术中可操作的空间非常狭小。经后路行脊柱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手术时,如何在较小的操作空间里,安全有效地将坚硬且不规则的钛网、骨块或椎间融合器填充到前柱、中柱的巨大缺损中,这一直是困扰脊柱外科医师的重大难题。

传统的做法,需要在尽可能切除周边骨质的同时,人为地用神经根拉钩、神经剥离子尽力拉开脊髓、神经根等组织结构,以求扩大植入通道。此类操作非常费力且风险极高,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脊髓损伤,导致患者瘫痪。而且仅靠神经根拉钩建立起来的植入通道,不仅空间有限,而且非常不稳定,术者稍有懈怠就容易脱钩,不仅通道重新闭塞,也极易造成新的损伤。可知传统的器械存在巨大安全隐患,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便利,能够有效地撑开,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好,降低后路脊柱手术难度的用于椎间内植物植入的撑开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椎间内植物植入的撑开器,包括调节杆及两个用来固定于椎弓根螺钉上的锚固件,两个所述锚固件沿所述调节杆的长度方向布置且位于调节杆的侧下方,各所述锚固件与所述调节杆之间分别设有一根撑开臂,所述撑开臂下端与对应的锚固件相连,撑开臂上端向调节杆所在的一侧弯折并与调节杆相连,所述调节杆上设有用来调节两根所述撑开臂之间距离的调节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锚固件包括定位杆,所述椎弓根螺钉上端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有锁紧螺母,所述定位杆通过所述锁紧螺母压紧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杆位于定位槽之外的部分设有连接部,所述撑开臂下端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部插设于所述撑开臂下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杆两端贯穿所述定位槽,且定位杆两端均设有定位部,所述椎弓根螺钉位于定位杆两端的定位部之间,所述连接部位于其中一端的所述定位部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为锥状结构,所述定位部为片状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杆外周套设有滑动壳体,其中一根所述撑开臂与所述调节杆固定连接,另一根所述撑开臂与调节杆上的滑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于滑动壳体上的旋转手柄、与滑动壳体铰接的卡爪、以及设于卡爪与滑动壳体之间的铰接轴上的扭簧,所述调节杆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调节齿,所述旋转手柄沿周向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调节齿啮合的第二调节齿,所述滑动壳体上设有通孔,所述卡爪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抵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调节齿之间,所述扭簧的一个扭臂与所述滑动壳体相抵,另一个扭臂与所述卡爪另一端相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沿所述旋转手柄的轴向,所述第二调节齿的两侧分别设有压铆头和定位环,所述滑动壳体位于所述压铆头和所述定位环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椎间内植物植入的撑开器,以椎弓根螺钉作为锚固点,着力点更为可靠,撑开臂撑开的力量通过锚固件、椎弓根螺钉可由脊椎后柱传导至前柱、中柱,令撑开更加彻底,通道暴露更加充分,同时能够起到对前柱、中柱矫形的效果,一举多得;锚固件作为中间传力部件,可先安装固定好锚固件,在稳定局部椎体的状态下再进行撑开操作,有效避免矫形过程中的二次损伤,且锚固件与椎弓根螺钉可拆卸连接,便于根据不同患者(成人和小孩使用的椎弓根螺钉规格不同)、手术切口大小进行灵活调整,而无需更换整套设备;将调节杆设于椎弓根螺钉的侧上方并将撑开臂设置为弯折结构,使得两根椎弓根螺钉之间无任何遮挡,植入通道充分暴露,操作空间大幅度增加,便于术者进行操作;利用调节机构调节确定好两根撑开臂之间的距离后,术者无需再用力进行维持,可专注于手术操作,避免出现撑开过程中撑开器械“失手”或“脱手”等低级失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椎间内植物植入的撑开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机构放大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旋转手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锚固件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1、椎弓根螺钉;11、定位槽;12、锁紧螺母;2、调节杆;21、滑动壳体;22、第一调节齿;23、通孔;3、锚固件;31、定位杆;32、定位部;33、连接部;4、撑开臂;5、调节机构;51、旋转手柄;511、压铆头;512、定位环;52、卡爪;53、扭簧;531、扭臂;54、第二调节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用于椎间内植物植入的撑开器,包括调节杆2及两个用来固定于椎弓根螺钉1上的锚固件3,两个锚固件3沿调节杆2的长度方向布置且位于调节杆2的侧下方(图1中为左下方),各锚固件3与调节杆2之间分别设有一根撑开臂4,撑开臂4下端与对应的锚固件3相连,撑开臂4上端向调节杆2所在的一侧弯折并与调节杆2相连,调节杆2上设有用来调节两根撑开臂4之间距离的调节机构5。

该用于椎间内植物植入的撑开器,以椎弓根螺钉1作为锚固点,着力点更为可靠,撑开臂4撑开的力量依次通过锚固件3、椎弓根螺钉1可由脊椎后柱传导至前柱、中柱,令撑开更加彻底,植入通道暴露更加充分,同时能够起到对前柱、中柱矫形的效果,一举多得;锚固件3作为中间传力部件,可先一一对应地在两根椎弓根螺钉1上安装固定好锚固件3,在稳定局部椎体的状态下,然后再进行撑开操作,有效避免矫形过程中的二次损伤,且通过锚固件3的设置,便于根据不同患者(成人和小孩使用的椎弓根螺钉1规格不同)、手术切口大小等进行灵活调整,而无需更换整套器械;将调节杆2设于椎弓根螺钉1的侧上方(图1中为左下方)并将撑开臂4设置为弯折结构,使得两根椎弓根螺钉1之间无任何遮挡,植入通道充分暴露,操作空间大幅度增加,便于术者进行操作;利用调节机构5调节确定好两根撑开臂4之间的距离后,术者无需再用力进行维持,可专注于手术操作,避免出现撑开过程中撑开器械“失手”或“脱手”等低级失误。

具体请参见图4,锚固件3的第一种实施例,包括定位杆31,椎弓根螺钉1上端设有定位槽11,定位槽11内设有锁紧螺母12,定位杆31通过锁紧螺母12压紧于定位槽11内,定位杆31位于定位槽11之外的部分设有连接部33,撑开臂4下端为中空结构,连接部33插设于撑开臂4下端。该种结构的锚固件3有利于在椎弓根螺钉1上的快速拆装,缩短器械的准备时间;锚固件3与撑开臂4连接可靠,不易脱落。尤其适用于脊椎损伤区域较长、需要多个节段同时整体撑开的患者,定位杆31的长度较第二种实施例要长,可跨越两点椎弓根螺钉1。

具体请参见图1,锚固件3的第二种实施例,在第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定位杆31贯穿定位槽11,且定位杆31两端均设有定位部32,椎弓根螺钉1位于定位杆31两端的定位部32之间,连接部33位于其中一端的定位部32上方。该种结构的锚固件3对于单个椎弓根螺钉1的锚固效果更好,实现精确撑开,且可以通过锚固件3带动两根椎弓根螺钉1相互远离(对应撑开过程)或靠拢(对应植入后的回缩过程)。优选的,定位部32采用垂直贯穿定位杆31的片状结构或设于定位杆31外周的环形结构,同时定位片或定位环的尺寸优选大于定位槽11的宽度且小于椎弓根螺钉1上端的直径,在提高锚固的可靠性的同时,占用空间少,有利于手术操作;连接部33优选采用圆锥状结构,便于与撑开臂4连接,同时也能更好地传递撑开作用力。

进一步地,调节杆2外周套设有滑动壳体21,其中一根撑开臂4与调节杆2固定连接,另一根撑开臂4与调节杆2上的滑动壳体21固定连接,调节机构5包括设于滑动壳体21上的旋转手柄51、与滑动壳体21铰接的卡爪52、以及设于卡爪52与滑动壳体21之间的铰接轴上的扭簧53,调节杆2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调节齿22,旋转手柄51沿周向设有多个与第一调节齿22啮合的第二调节齿54,滑动壳体21上设有通孔23,卡爪52一端穿过通孔23并抵设于相邻两个第一调节齿22之间,扭簧53的一个扭臂531与滑动壳体21相抵,另一个扭臂531与卡爪52另一端相抵。本实施例中,调节杆2横截面为矩形结构,第一调节齿22设于调节杆2上表面。需要调节两根撑开臂4之间的距离时,使旋转手柄51旋转,由于第二调节齿54与第一调节齿22相互啮合,使得旋转手柄51、滑动壳体21、与滑动壳体21相连的撑开臂4等整体在调节杆2上移动,移动到位后,放开卡爪52,卡爪52一端在扭簧53的作用下绕铰接轴旋转,另一端卡入相邻的两个第一调节齿22之间,限制与滑动壳体21相连的撑开臂4回退,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沿旋转手柄51的轴向,第二调节齿54的两侧分别设有压铆头511和定位环512,滑动壳体21位于压铆头511和定位环512之间。其中,压铆头511可在装配时,先将旋转手柄51穿过滑动壳体21,然后压铆而成。在压铆头511和定位环512的作用下可防止旋转手柄51沿轴向移动,提升设备的可靠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