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腹腔镜手术术中低体温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9747发布日期:2019-02-19 19:15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腹腔镜手术术中低体温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腹腔镜手术术中低体温的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低体温是指中心体温低于36℃,临床上一般将中心体温34-36℃称轻度低体温,在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中,50-70%可发生轻度低体温。造成低体温的原因有:a)麻醉,麻醉剂的使用即损害中枢温度调节,又损害周围温度调节,尤其全身麻醉阻断了身体大部分的神经传导,因而机体较难随环境温度的变化来调节体温,易受环境温度影响而出现体温下降;b)输注冷的液体或血制品;c)与手术室的环境有关,当室温低于21℃时,体温低于36℃;d)与手术者操作有关,①由于进行手术中手术区域皮肤裸露,碘酒、酒精等消毒液的擦拭在蒸发的同时带走了大量的热;②手术体腔暴露面积大、时间长、加速了体热的散发;③接触脏器的器械及湿棉纱温度太低;e)患者自身的因素,①患者如果自身体质弱,对冷敏感性强、抵抗力差,手术引发的冷刺激易引起体温下降;②心理因素,病人因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波动使血液重新分配,影响回心血量和微循环,术中易致低体温;f)年龄因素,①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体温易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②老年人基础代谢率低,身体弱,体温下降的发生率也较高。而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有:a)影响机体凝血功能,体温降低使血小板功能减弱,降低凝血因子活性,温度下降3℃可使凝血酶原时间大约增加10%,从而导致出血时间延长;b)增加伤口感染的机会,轻度低体温可直接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减少皮肤血流量,从而减少了组织的氧气供应,同时,围术期低体温还与蛋白质的消耗和骨胶质合成减少有关,这些均可使患者对手术伤口感染的抵抗力降低;c)延长术后恢复时间,机体在34℃时记忆力减退、消失,体温在32℃时可使患儿嗜睡且有麻醉作用,另外,低温使肝脏代谢率降低,肝功能受到抑制,使肌松药和静脉麻醉药的作用延迟,造成机体对麻醉药的需求量锐减,明显延长了麻醉恢复时间,从而延长了清醒和术后拔管时间;d)引起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低温下肺血管对缺氧的反应性降低,术中低温的病人术后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是术中体温正常者的3倍,同时,低温可引起低钾,而且一定范围内体温的降低与血清钾的减低成正比,低钾是导致室速、室颤等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严重时还可能引起心衰,低温还可降低心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其次,低温引起的寒战也显著增加了围手术期氧耗和二氧化碳的生成,寒冷引起心脏传导阻滞的加剧和心肌收缩力的降低会因吸入麻醉剂而加重,麻醉恢复期间寒战病人为产生更多的热量会增加氧耗,身体的反应为心输出量增加、心动过速、高血压和心肌局部缺血,当中心温度低于正常37℃时,室速和心脏异常的发生率将增加2倍;e)影响机体代谢,低温导致静脉瘀滞和局部组织氧供减少,进一步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使药物在肝脏的代谢速度减慢。因此,在术中增加加温措施来防止低体温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利用充气式保温毯的温度将气腹管内气体加热,再将气腹管内加热后气体通入腹腔内,为患者采取了多手段的保温措施,可有效防止腹腔镜手术术中低体温的发生,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腹腔镜手术术中低体温的装置,所述防止腹腔镜手术术中低体温的装置包括供气单元、可控温的加热单元、充气式保温毯、气腹机、气腹管;所述供气单元通过可控温的加热单元与充气式保温毯的进气口连接,使所述供气单元提供的气体Ⅰ经可控温的加热单元加热后充入充气式保温毯内,再由所述充气式保温毯的排气口排出,保证加热后气体Ⅰ一直充入所述充气式保温毯内;所述气腹管包括气腹管Ⅰ段、气腹管Ⅱ段,所述气腹管Ⅱ段穿过充气式保温毯的内部,且所述气腹管Ⅱ段的两端在充气式保温毯的外部,所述气腹管Ⅱ段的一端通过气腹管Ⅰ段与气腹机连接,所述气腹管Ⅱ段的另一端与腹腔连接,使所述气腹机提供的气体Ⅱ经充气式保温毯内的气体Ⅰ加热后进入腹腔。本实用新型优选为在充气式保温毯内部的所述气腹管Ⅱ段为蛇形分布。本实用新型优选为在充气式保温毯外部的所述气腹管Ⅱ段与腹腔连接端设有保温套Ⅰ。本实用新型优选为所述气腹管Ⅱ段的一端设有可开合的密封盖Ⅰ,所述气腹管Ⅱ段的另一端设有可开合的密封盖Ⅱ,当所述密封盖Ⅰ、密封盖Ⅱ合上时,使所述气腹管Ⅱ段保持密封,当所述密封盖Ⅰ、密封盖Ⅱ打开时,使气腹管Ⅰ段可以套在所述气腹管Ⅱ段的一端上,所述气腹管Ⅱ段的另一端与腹腔连接。本实用新型优选为所述充气式保温毯内设有中心汇管,所述中心汇管的进气孔与充气式保温毯的进气口连接,所述中心汇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个出气孔。本实用新型优选为所述中心汇管沿充气式保温毯长边方向的对称轴设置。本实用新型优选为在所述中心汇管管壁的不同高度上等距设有若干个出气孔,且同一高度上沿充气式保温毯短边方向在所述中心汇管管壁两侧各设有一个出气孔。本实用新型优选为所述可控温的加热单元包括电阻丝、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所述电阻丝设置在加热管内,且所述电阻丝与温度控制器连接;所述加热管的一端与供气单元连接,所述加热管的另一端与充气式保温毯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充气式保温毯内,且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优选为所述加热管设有保温套Ⅱ。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利用充气式保温毯的温度及向腹腔内注入的热气来维持患者的正常体温,防止了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通过向腹腔内注入热气,减少了术中因镜头起雾带来的擦镜次数,缩短了手术的总时长。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图3幅,图1为实施例1所述防止腹腔镜手术术中低体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所述中心汇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所述气腹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供气单元,21、电阻丝,22、温度控制器,23、温度传感器,24、加热管,25、保温套Ⅱ,3、充气式保温毯,31、中心汇管,311、中心汇管的进气孔,312、中心汇管的出气孔,4、气腹机,51、气腹管Ⅰ段,52、气腹管Ⅱ段,521、密封盖Ⅰ,522、密封盖Ⅱ,53、保温套Ⅰ。具体实施方式下述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防止腹腔镜手术术中低体温的装置,所述防止腹腔镜手术术中低体温的装置包括供气单元1、可控温的加热单元、充气式保温毯3、气腹机4、气腹管;所述可控温的加热单元包括电阻丝21、温度控制器22、温度传感器23;所述电阻丝21设置在套有保温套Ⅱ25的加热管24内,且所述电阻丝21与温度控制器22连接;所述加热管24的一端与供气单元1连接,所述加热管24的另一端与充气式保温毯3的进气口连接,使所述供气单元1提供的气体Ⅰ经电阻丝21加热后充入充气式保温毯3内,再由所述充气式保温毯3的排气口排出,保证加热后气体Ⅰ一直充入所述充气式保温毯3内;所述温度传感器23设置在充气式保温毯3内,且所述温度传感器23与温度控制器22连接;所述气腹管包括气腹管Ⅰ段51、气腹管Ⅱ段52,所述气腹管Ⅱ段52穿过充气式保温毯3的内部,且所述气腹管Ⅱ段52的两端在充气式保温毯3的外部,在充气式保温毯3内部的所述气腹管Ⅱ段52为蛇形分布,保证所述气腹管Ⅱ段52内气体的加热效果,所述气腹管Ⅱ段52的一端设有可开合的密封盖Ⅰ521,所述气腹管Ⅱ段52的另一端设有可开合的密封盖Ⅱ522,当所述密封盖Ⅰ521、密封盖Ⅱ522合上时,使所述气腹管Ⅱ段52保持密封,保证灭菌后所述气腹管Ⅱ段52保持无菌,当所述密封盖Ⅰ521、密封盖Ⅱ522打开时,使气腹管Ⅰ段51的一端可以套在所述气腹管Ⅱ段52的一端上,所述气腹管Ⅰ段51的另一端与气腹机4连接,所述气腹管Ⅱ段52的另一端与腹腔连接,在充气式保温毯3外部的所述气腹管Ⅱ段52与腹腔连接端套有保温套Ⅰ53,使所述气腹机4提供的气体Ⅱ经充气式保温毯3内的气体Ⅰ加热后进入腹腔;所述充气式保温毯3内设有中心汇管31,且所述中心汇管31沿充气式保温毯3长边方向的对称轴设置,所述中心汇管31的进气孔311与充气式保温毯3的进气口连接,在所述中心汇管31管壁的不同高度上等距设有若干个出气孔312,且同一高度上沿充气式保温毯3短边方向在所述中心汇管31管壁两侧各设有一个出气孔312,以防止充气式保温毯3局部热量集中。应用例1实施例1所述防止腹腔镜手术术中低体温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开启供气单元1、温度控制器22和气腹机4,设定加热温度的上限值与下限值,电阻丝21开始加热;当充气式保温毯3与气腹管Ⅱ段52内气体达到使用温度时,患者躺在充气式保温毯3上,气腹管Ⅱ段52内气体通入腹腔;当温度传感器23检测到充气式保温毯3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的上限值时,停止电阻丝21加热,当温度传感器23检测到充气式保温毯3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的下限值时,电阻丝21再次加热,如此循环,直至手术结束。对比例1只使用现有充气式保温毯来维持患者体温的作为对照组,使用实施例1所述防止腹腔镜手术术中低体温的装置来维持患者体温作为实验组,其对比结果见表1。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对比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手术例数(例)2525术前体温(℃)36.536.5术中体温(℃)36.335.0术后体温(℃)36.235.2未加热气腹(℃)-24.5加热气腹(℃)28-腹腔内温(℃)37.035.2擦镜次数(次)36手术时长(h)1.582.00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