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血试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4144发布日期:2019-01-22 22:00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血试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采血试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主要是利用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液标本,真空采血管是一种负压的采血试管,自动化仪器的大量使用及血液的保存对血样原始状态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真空采血技术突破了仅仅只为安全的要求,其准确性、标本的原始性状、维持时间等指标都较好,现已在临床中广泛使用。护理人员在采集血液的过程中,将采血针头一端插入患者血管,一端插入真空采血管,利用采血管内的负压,将患者血管内一定量的血液吸入采血管内。

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技术缺陷:1,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正确收集血液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检验项目对血液标本的需要量是不一样的,对是否需要抗凝以及需要抗凝的程度要求也各不相同,例如:血沉试验试管要求的枸橼酸钠浓度是3.2%,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4;用于检查D-二聚体的试管要求采血量为2-3毫升,如果小于或者超出范围,视标本为不合格。现有的真空采血试管采血量的多少主要由采血的护理人员掌控,工作中经常因为标本血量不在范围内或者试管内抗凝问题而导致标本不合格需要重新采集,浪费患者血液,增加了患者痛苦,极易引发医患纠纷;

2,如若是抗凝试管采血,护理人员采集血液标本后还需要上下轻轻晃动试管,使试管壁上的抗凝剂与血液融合,保证抗凝效果。在采集多个需抗凝的血液标本时,边采集血液边晃动上一个采集了血液标本的试管,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强度,有导致血液采集过量或者晃动试管不均匀,导致采集的血量超标,血液凝固,溶血等风险增加,影响检验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血试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采血试管,包括试管本体和位于试管本体开口端的橡胶塞;所述试管本体内设置有两端开口的内管;所述内管上端与橡胶塞连接;所述内管下端外周设置有阻流层;所述阻流层外周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内管通过密封塞与试管本体内壁密封连接。

所述阻流层的材料为孔石。

所述阻流层、密封塞底端均和内管底端平齐。

所述试管本体内、底部放置有抗凝剂。

所述试管本体管壁上设置有体积刻度。

所述橡胶塞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内管上方。

本实用新型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根据检验要求,按标准实现试管内的定量采血,不由护理人员主观决定试管内采血量;

2、抗凝试管采血时,血液与试管内抗凝剂自动混合,无需护理人员在采血后轻轻晃动来实现抗凝过程;

3、实现上述技术问题的同时,不改变试管外观,仍然能保证试管在自动化仪器下的管机配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其中:1----橡胶塞;2-----试管本体;3-----内管;4-----密封塞;5-----抗凝剂 ; 6------阻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采血试管,包括试管本体2和位于试管本体2开口端的橡胶塞1;所述试管本体2内设置有两端开口的内管3;所述内管3上端与橡胶塞1连接;所述内管3下端外周设置有阻流层6;所述阻流层6外周设置有密封塞4;所述内管3通过密封塞4与试管本体2内壁密封连接。

所述阻流层6的材料为孔石层6。

所述阻流层6、密封塞4底端均和内管3底端平齐。

所述试管本体2内、底部放置有抗凝剂5。

所述试管本体2管壁上设置有体积刻度。

所述橡胶塞1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内管3上方。

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橡胶塞1和试管本体2构成,与现有的真空采血试管相同点为内部均为真空负压状态,试管本体22内径一致,目的是便于在现有的自动化仪器下仍然能管机配合使用;橡胶塞1可完全封闭试管本体22头端,其中央稍内凹,中央下端连有内管3,内管3两头开放,上端与橡胶塞1紧密连接,下端穿过孔石层6中部并与之紧密连接,且与孔石层6平齐,目的是采血针头经过内凹部刺破橡胶塞1直接进入内管3,血液经过内管3滴入试管本体22底部。橡胶塞1内管3孔石层6紧密相连,目的是能将其整体拔出,便于在自动化仪器下使用时。孔石层6外侧包裹有密封塞4,孔石层6的特点是可通过空气,但与血液接触后将遇湿封闭,血液无法通过,此设置的目的是利用孔石层6在试管本体22的高度来决定采血量的多少,实现定量采血。试管本体22外壁设有刻度,根据需要是否抗凝,试管本体22底部可选择性的注有抗凝剂5。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采血量的多少,设置内管3及孔石层6在试管本体22中的高度,制成多种型号采血量的试管。

具体实施方式:

护理人员在采集血液标本时,先根据检验项目要求,选择好合适的本试管;按常规将采血针头一端插入患者血管内,另一端插入橡胶塞1中央内凹处,刺破部分橡胶进入内管3上部管腔内,由于管内是真空负压,血液将通过采血针头沿内管3流入试管本体22底部,如检验项目为需要抗凝时,血液流入试管本体22底部,与底部预留的抗凝剂5自动混合。当采血达到需要量时,也就是试管本体22内血液高度到达孔石层6的平面时,孔石层6与血液接触后遇湿封闭,血液无法通过,加上密封塞4密封管壁与孔石层6的间隙,此时负压即刻终止,血液不再流入试管内。

在自动化仪器检验时,现有的真空采血试管需要将其橡胶塞1拔出,本实用新型一样将橡胶塞1及与之相连接的内管3孔石层6密封塞4一并拔出丢弃,由于管径相同,并不影响管机配合使用。

尽管本说明书较多地使用了1----橡胶塞;2-----试管本体;3-----内管;4-----密封塞;5-----抗凝剂 ; 6------阻流层等术语,但并不排除 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 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未详细阐述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较为详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替换或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