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煎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1147发布日期:2019-06-11 23:45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煎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煎药器。



背景技术:

中药汤剂是中药的传统剂型之一,汤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在煎药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控制煎药的火候及时间,这样才能使中药的药效发挥到极致。

现有中药的熬制均采用人工熬制的方式,在熬制的过程中,需要多次加水,以便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提取出来,人工熬制需要人员一直进行看护,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干锅的现象,影响药效的发挥。

一方面,中药熬制中采用的熬药的水质的好坏也会影响到药剂的质量,现有中药的熬制大多数采用的是自来水,自来水中的余氯会影响到药剂的质量,造成药效下降。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较为名贵的补品,例如燕窝等,采用明火加热会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降低其营养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煎药器,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煎药过程复杂、煎药水质差、药效发挥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煎药器,包括底座、煎药壶、净水设备及控制器,所述煎药壶、净水设备及控制器均设置于底座上,所述煎药壶包括壶体及壶盖,所述壶盖设置于壶体的上端,所述壶盖上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内设有进水球阀,所述壶体内设置有储药瓶,所述储药瓶设置于进水口的下方,所述净水设备的纯水端设置于所述进水口的上方,所述净水设备的纯水端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净水设备的废水端连接废水箱,所述废水箱通过废水管连通所述壶体内部,所述废水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壶体的底部设有导热体,所述壶体的下方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连接所述导热体,所述进水球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加热器连接所述控制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壶体的内部设有第一液位检测器与第二液位检测器,所述储药瓶内设有第三液位检测器及第四液位检测器,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器位于壶体的底部,所述第二液位检测器位于壶体的上部,所述第三液位检测器位于储药瓶的底部,所述第四液位检测器位于储药瓶的上部,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器、第二液位检测器、第三液位检测器、第四液位检测器连接所述控制器。

第一液位检测器、第二液位检测器用于检测壶体内的最低液面与最高液面,当壶体内的液面低于第一液位检测器的高度时,第二电磁阀打开,当壶体内的液面高于第二液位检测器的高度时,第二电磁阀关闭。第三液位检测器、第四液位检测器用于检测储药瓶内的液面高度,当储药瓶内的液面高度低于第三液位检测器时,进水球阀与第一电磁阀打开,当储药瓶内的液面高度高于第四液位检测器时,进水球阀与第一电磁阀关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热体采用黑晶不粘导热体。

黑晶不粘导热体,发热均匀,使用寿命长、无毒无异味,不会对药材产生副作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壶体的壶壁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陶晶不粘层、陶土层、上釉层及高温烫金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净水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箱、网式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超滤过滤器及反渗透过滤器,所述反渗透净水器的纯水端设置于所述进水口的上方,反渗透净水器的废水端连通所述壶体内部。

反渗透净水器产生的废水用于加热通水,节约了水资源,减少了废水的排放量。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绝缘层,所述煎药壶及净水设备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层的两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壶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架,所述储药瓶置于所述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煎药器采用自动加水的方式进行煎药,根据加药量控制加水量及加水次数,不会出现干锅的现象,保证了煎药过程的安全;煎药采用净水隔水熬制的方式,不会破坏药材内的有效成分,有助于药效的发挥,保证了药效的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煎药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底座1、煎药壶2、净水设备3、控制器4、绝缘层5、壶体6、壶盖7、储药瓶8、加热器9、导热体10、支架11、第一液位检测器12、第二液位检测器13、第三液位检测器14、第四液位检测器15、进水球阀16、原水箱17、网式过滤器18、活性炭过滤器19、超滤过滤器20、反渗透过滤器21、废水箱22、纯水端23、第一电磁阀24、第二电磁阀2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煎药器,包括底座1、煎药壶2、净水设备3及控制器4,煎药壶2、净水设备3及控制器4均设置于底座1上,底座1的中部设有绝缘层5,煎药壶2及净水设备3分别设置于绝缘层5的两侧。煎药壶2包括壶体6及壶盖7,壶盖7设置于壶体6的上端,壶盖7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内设有进水球阀16,壶体6的内部设置有支架11,储药瓶8置于支架11上,储药瓶8设置于进水口的下方,净水设备3的纯水端23设置于进水口的上方,净水设备3的纯水端23设有第一电磁阀24,净水设备3的废水端连接废水箱22,废水箱22通过废水管连通壶体6内部,废水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25,壶体6的底部设有导热体10,壶体6的下方设有加热器9,加热器9连接导热体10。进水球阀16、第一电磁阀24、第二电磁阀25、加热器9连接控制器4。导热体10采用黑晶不粘导热体10。黑晶不粘导热体10,发热均匀,使用寿命长、无毒无异味,不会对药材产生副作用。壶体6的壶壁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陶晶不粘层、陶土层、上釉层及高温烫金层。

壶体6的内部设有第一液位检测器12与第二液位检测器13,储药瓶8内设有第三液位检测器14及第四液位检测器15,第一液位检测器12位于壶体6的底部,第二液位检测器13位于壶体6的上部,第三液位检测器14位于储药瓶8的底部,第四液位检测器15位于储药瓶8的上部,第一液位检测器12、第二液位检测器13、第三液位检测器14、第四液位检测器15连接控制器4。第一液位检测器12、第二液位检测器13用于检测壶体6内的最低液面与最高液面,当壶体6内的液面低于第一液位检测器12的高度时,第二电磁阀25打开,当壶体6内的液面高于第二液位检测器13的高度时,第二电磁阀25关闭。第三液位检测器14、第四液位检测器15用于检测储药瓶8内的液面高度,当储药瓶8内的液面高度低于第三液位检测器14时,进水球阀16与第一电磁阀24打开,当储药瓶8内的液面高度高于第四液位检测器15时,进水球阀16与第一电磁阀24关闭。

净水设备3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箱17、网式过滤器18、活性炭过滤器19、超滤过滤器20及反渗透过滤器21,反渗透净水器的纯水端23设置于进水口的上方,反渗透净水器的废水端连通壶体6内部。反渗透净水器产生的废水用于加热通水,节约了水资源,减少了废水的排放量。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