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脑穿刺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9307发布日期:2019-06-19 01:23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可视脑穿刺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可视脑穿刺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血肿穿刺引流术是处理脑内出血的一种治疗手段,其已经连续三次成为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分别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2001BA703B16),国家“十二五”科技科技攻关课题(2011BAI08B05),国家“十三五”科技科技攻关课题。在这类手术中,需将一根引流管通过穿刺术置入到血肿腔内进行血肿引流。

为了提升引流成功的概率,需要对血肿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并穿刺正确,现有技术主要通过超声波或X光对引流管和血肿进行定位以提升引流成功概率,也有部分专利在引流管上设置摄像头以直接获取颅内的影像,如一次性可视引流管(CN201420095694),具有测温、测压、可视和引流功能的脑室引流管(CN201620590836),具有可视功能的脑室引流管(CN201620365294) 等等实用新型撰写,但是这几个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都是将摄像头通过额外的管道固定在引流管的外壁上,如此极大的增加了引流管的整体径向尺寸,极大的提升了手术难度,因此在实践中未见其使用。又有部分专利如授权公告号为 CN104014069B,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3月30日,名称为《一种可视脑室及硬膜下外引流系统》的发明专利,其设置一个可视穿刺导芯,在导芯的端部设置LED光源和微型摄像头,使用时将导芯与导向鞘一起插入脑组织以获取影像。到达预定位置后,拔出可视穿刺导芯,留置导向鞘,通过导向鞘将引流管置入预定位置。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通过上述方案并不能获得满意的术中图像,究其原因,一方面,穿刺时被颅内组织直接包裹的LED光源,导致LED光源难以为微型摄像头提供有效的照明空间,同时由于微型摄像头与周围颅内组织直接接触,获取的影像范围极小,故其实际辅助作用较为有限。另一方面,LED 光源和微型摄像头如果被异物(如血液)污染,就无法再观察周围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视脑穿刺引流装置,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视脑穿刺引流装置,包括导芯和设置于所述导芯端部的摄像头和灯具,所述导芯的端部设置有聚光观察罩,所述聚光观察罩与所述导芯密封连接;

所述摄像头和灯具均设置于所述聚光观察罩中,所述聚光观察罩为透明罩。

上述的可视脑穿刺引流装置,所述聚光观察罩为半球形罩或者半椭球形罩。

上述的可视脑穿刺引流装置,所述灯具距离所述聚光观察罩的距离介于1-3cm之间。

上述的可视脑穿刺引流装置,所述聚光观察罩的外壁上设置有疏水涂层。

上述的可视脑穿刺引流装置,所述灯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灯具环绕所述摄像头布置。

上述的可视脑穿刺引流装置,还包括引流鞘,所述引流鞘外套于所述导芯上。

上述的可视脑穿刺引流装置,所述导芯上设置有万向转接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视脑穿刺引流装置,设置一个聚光观察罩罩住摄像头和灯具,如此具有至少三个作用,其一,通过聚光观察罩内壁面的反射以提升亮度,从而获取更为清晰的颅内影像。其二,聚光观察罩提供一个更大的观察范围,使得获取的影像的范围更大,辅助作用更为明显。其三,聚光观察罩的外壁上设置有疏水涂层。含有水性成分的异物不容易粘染聚光观察罩,即使粘染部分聚光观察罩,术者也可以通过部分未被粘染异物的聚光观察罩观察到周围的大致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视脑穿刺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芯;2、摄像头;3、灯具;4、聚光观察罩;5、引流鞘;6、基座; 7、电线;8、数据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视脑穿刺引流装置,包括导芯1和设置于所述导芯1端部的摄像头2和灯具3,所述导芯1的端部设置有聚光观察罩4,所述聚光观察罩4与所述导芯1密封连接;所述摄像头2和灯具3均设置于所述聚光观察罩4中,所述聚光观察罩4为透明罩。

具体的,导芯1为可以穿入引流管的长条,其用于伸入颅内的一端设置有摄像头2和灯具3,如微型摄像设备和LED灯具3,对应的,摄像头2 连接有数据线8,灯具3连接有电线7,可选的,现有技术中也有将电线7 和数据线8合二为一的设计,可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之一。本实施例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导芯1的端部连接有聚光观察罩4,聚光观察罩4与导芯1密封连接,即导芯1伸入颅内后,脑脊液等组织不会进入聚光观察罩4的内部。聚光观察罩4为透明的罩体,其材质为高强度透明材料,如强化玻璃,亚克力,硅胶等等,摄像头2和灯具3位于聚光观察罩4的内部,如此使用过程中颅内组织不会触碰到摄像头2和灯具3,如此对两者进行保护。另外,灯具3发出的光线碰到聚光罩的内壁时会发生反复反射,如此形成聚光作用,即提升聚光观察罩4内部的亮度,使用过程中脑组织贴合于聚光观察罩4上,高亮度的聚光观察罩4内部环境有利于更清晰的观察到贴合于聚光观察罩4上的脑组织。同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聚光观察罩4的大小,聚光观察罩4的外壁面即为可以直接观察到的部分,如此可以获取到较大的观察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视脑穿刺引流装置,将导芯1穿入引流管,跟随引流管穿刺进入颅内部,其用于在引流管道穿刺过程中观察引流管周围的结构,通过转动或者移动导芯1的手持端改变引流管的走向以避开重要血管和结构,直至到达目标位置,随后撤出导芯1,待其它操作结束后,最后撤出引流管。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摄像头2和灯具3的布置,可以在导芯1的端部设置一个基座6供摄像头2和灯具3安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视脑穿刺引流装置,设置一个聚光观察罩4 罩住摄像头2和灯具3,如此具有至少两个作用,其一,通过聚光观察罩4 内壁面的反射以提升亮度,从而获取更为清晰的颅内影像,其二,聚光观察罩4提供一个更大的观察范围,使得获取的影像的范围更大,辅助作用更为明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聚光观察罩4为半球形罩或者半椭球形罩,弧形的外表面一方面有利于柔和的挤压以保护脑组织,另一方面有利于光线在内部反复的反射,提升内部光亮度。

进一步的,所述灯具3距离所述聚光观察罩4的距离介于1cm-3cm之间,实际使用过程的结果表明,该距离下光线在聚光观察罩4内能够充分反射,使得获取到的影像不仅没有明显的亮斑状观察盲点,获取到的影像也较为清晰,而且光线能够穿透部分较为透明的脑组织,在距离血肿一定的距离内即可隐约的看到红色肿块,具有一定的提前预判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聚光观察罩4的外壁上设置有疏水涂层,其用于防止脑组织粘附到聚光观察罩4的外壁上,进而影响观察结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灯具3有多个,多个所述灯具3环绕所述摄像头2布置,如此为摄像头2提供均匀的光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还包括引流鞘5,所述引流鞘5外套于所述导芯1上,各类引流管的尺寸各不相同,部分引流管的尺寸过小可能导致导芯1无法穿入。此时,先将引流鞘5和导芯1穿刺如颅内侧,到达目标位置后,撤出导芯1,从引流鞘5内穿入引流管,再撤出引流鞘5,此时引流管即位于目标位置,引流操作结束后,最后撤出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导芯1上设置有万向转接头,万向转接头为微型的万向转接结构,其用于为导芯1提供灵活的转向能力,通过转动导芯1位于颅外侧的一端,可以使得颅内的一端发生转向,便于避开重要血管。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