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按摩滚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1189发布日期:2019-03-30 09:04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艾灸按摩滚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养生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艾灸按摩滚筒。



背景技术:

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艾灸疗法是传统医学中最古老的医疗方法之一,对百余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历史上曾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贡献。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借助于各种灸疗器具施治的器械灸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易于推广普及。

但是,目前在进行按摩灸治疗时还存在许多缺点:手持艾条对热量的掌控难度较大,容易对皮肤和手部早上烧伤,同时穴位上的纱布烧透后需要频繁更换,浪费资源,上述这些缺点限制了艾灸疗法的推广和普及,不能满足日益增长且多样化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艾灸按摩滚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艾灸热量不好控制、且按摩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艾灸按摩滚筒,包括用于与人体皮肤滚动配合的滚筒,设置于滚筒一端且用于封堵滚筒的第一端盖以及设置于滚筒另一端且用于封堵滚筒并固定艾灸条的第二端盖,第二端盖包括与滚筒的另一端接触配合的第二盖体以及垂直于第二盖体设置于第二盖体内侧的插针,插针贯穿艾灸条设置,第一端盖包括与滚筒的另一端接触配合第一盖体以及垂直于第一盖体设置于第一盖体内侧的针套,针套与插针的自由端插接配合,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端面上分别设有若干个通气孔,滚筒的外周设有若干按摩凸起。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插针设置于第二盖体的中心,针套设置于第一盖体的中心。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为金属材质构件。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滚筒为陶瓷材质。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若干个按摩凸起在滚筒在轴向上均匀排布,若干个按摩凸起在滚筒在径向上均匀排布。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通气孔在所述第一盖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通气孔在所述第二盖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艾灸按摩滚筒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艾灸按摩滚筒,通过采用表面设有按摩凸起的滚筒的形式,在对人体穴位进行加热的同时还能起到良好的按摩效果,同时设置于滚筒端部的第二端盖的插针能够方便的插入到艾灸条中,进行艾灸条的固定,插针和针套插接配合的形式使被点燃的艾灸条被固定在滚筒的中心处,实现滚筒外壁均匀加热的效果,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上的通气孔的设置能够为艾灸条的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保证艾灸条的燃烧,进而实现艾灸条为滚筒提供稳定热量的效果,对穴位起到良好的按摩刺激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艾灸按摩滚筒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第一盖体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第二盖体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滚筒;110-按摩凸起;200-第一端盖;210-第一盖体;220-针套;300-第二端盖;310-第二盖体;320-插针;400-艾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艾灸按摩滚筒进行说明。艾灸按摩滚筒,包括用于与人体皮肤滚动配合的滚筒100,设置于滚筒100一端且用于封堵滚筒100的第一端盖200以及设置于滚筒100另一端且用于封堵滚筒100并固定艾灸条400的第二端盖300,第二端盖300包括与滚筒100的另一端接触配合的第二盖体310以及垂直于第二盖体310设置于第二盖体310内侧的插针320,插针320贯穿艾灸条400设置,第一端盖200包括与滚筒100的另一端接触配合第一盖体210以及垂直于第一盖体210设置于第一盖体210内侧的针套220,针套220与插针320的自由端插接配合,第一盖体210和第二盖体310的端面上分别设有若干个通气孔500,滚筒100的外周设有若干按摩凸起11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艾灸按摩滚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艾灸按摩滚筒,通过采用表面设有按摩凸起110的滚筒100的形式,在对人体穴位进行加热的同时还能起到良好的按摩效果,同时设置于滚筒100端部的第二端盖300的插针320能够方便的插入到艾灸条400中,进行艾灸条400的固定,当艾灸条400被点燃后,能够通过插针320将艾灸条400固定在滚筒100的中心处,实现滚筒100外壁均匀加热的效果,第一盖体210和第二盖体310上的通气孔500的设置能够为艾灸条400的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保证艾灸条400的燃烧,进而实现艾灸条400为滚筒100提供稳定热量的效果,对穴位起到良好的按摩刺激效果。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艾灸按摩滚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插针320设置于第二盖体310的中心,针套220设置于第一盖体210的中心。插针320和针套220对应设置在滚筒100中心的形式,能够使艾灸条400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避免滚筒100进行旋转时造成的艾灸条400的错位,实现艾灸条400对滚筒100的外周实现热量的均匀散发,保证对患者穴位的按摩的同时还能避免对人体皮肤的烫伤。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艾灸按摩滚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端盖200和第二端盖300为金属材质构件。由于第二端盖300上的插针320需要贯穿过燃烧的艾灸条400,所以在材质的选择上应该选择不易燃烧的金属材质,且金属材质构件上进行通气孔的加工时更为方便,能够有效降低成本。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艾灸按摩滚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滚筒100为陶瓷材质。与人体接触的滚筒100采用陶瓷材质,能够在对艾灸条400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有效的传递的同时还能提高人体使用的舒适度,降低与皮肤之间的摩擦,提高使用舒适度。滚筒100表面采用密封形式,不设置通孔,能够有效避免艾灸条400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未完全熄灭的灰烬在空洞中掉落造成对人体的灼伤。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艾灸按摩滚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若干个按摩凸起110在滚筒100在轴向上均匀排布,若干个按摩凸起110在滚筒100在径向上均匀排布。按摩凸起110在滚筒的外周上的排布具有良好的均匀性,避免间隙过大或过小造成的按摩作用不明显的问题。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艾灸按摩滚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通气孔500在所述第一盖体210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通气孔500在所述第二盖体310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艾灸按摩滚筒,通过采用表面设有按摩凸起的滚筒的形式,在对人体穴位进行加热的同时还能起到良好的按摩效果,同时设置于滚筒端部的第二端盖的插针能够方便的插入到艾灸条400中,进行艾灸条400的固定,插针和针套插接配合的形式使被点燃的艾灸条400被固定在滚筒的中心处,实现滚筒外壁均匀加热的效果,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上的通气孔的设置能够为艾灸条400的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保证艾灸条400的燃烧,进而实现艾灸条400为滚筒提供稳定热量的效果,对穴位起到良好的按摩刺激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