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型富血小板血浆分离套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60636发布日期:2019-07-24 10:56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密闭型富血小板血浆分离套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闭型富血小板血浆分离套装。



背景技术: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中含有高浓度的生长因子,它具有明确的促进创面愈合、成骨及软组织修复的作用和加速骨愈合的能力,提高愈合质量,并且由于PRP完全来源于自体,无疾病传染及免疫排斥反应,制作简单,对组织损伤小,因此在临床上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富血小板血浆是根据全血中各成分的沉降系数不同,利用离心方法将血小板分离提取出来浓缩保存。全血在离心过程中,由于红细胞沉降速度最快,离心后沉在最下层,血小板和白细胞沉降速度相似,分布在中间层,血浆在最上层。现有的小样本血小板分离,注射器抽血后加入无菌试管内,离心,再到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内用吸液器分离,这种分离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血袋是软质材料,离心时不能坚立,细胞成分分层不清晰,造成血小板回收率较低;2、全血分离出来血小板后红细胞和多余的血浆无法回输给病人,造成浪费;3、血液分离多次在空气中暴露,血小板容易被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密闭型富血小板血浆分离套装,避免了分离制备过程中血液暴露污染的风险,不仅血小板回收率高,而且使用安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密闭型富血小板血浆分离套装,包括分离管、血小板收集装置和若干收集装置,所述分离管与血小板收集装置之间通过主连接管连通;所述主连接管上还设有若干分支连接管,所述收集装置分别通过所述分支连接管与所述主连接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若干分支连接管上均设有开关夹子,所述血小板收集装置前端的主连接管上设有开关夹子,所述分离管前端的主连接管上设有开关夹子。

优选的,所述血小板收集装置和所述若干收集装置上均设有橡皮针口。

优选的,所述收集装置包括第一收集装置、第二收集装置和第三收集装置,所述第一收集装置、第二收集装置、第三收集装置分别通过所述分支连接管与所述主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收集装置与第二收集装置之间的主连接管上设有开关夹子。

优选的,所述第二收集装置和血小板收集装置上分别设有留样管。

优选的,所述分离管包括储料壳体和推进装置,所述推进装置包括推进装置壳体和固定于推进装置壳体底部的推进泵,所述储料壳体设于推进泵与推进装置壳体之间,所述推进泵可沿储料壳体内壁上下移动;所述推进装置壳体和所述储料壳体之间分别设有卡扣和滑行装置。

优选的,所述储料壳体包括注射头和注射筒体,所述注射头外套有一密封壳体,所述密封壳体为注射筒体的延伸;所述注射头与注射管连接,所述注射管穿出所述密封壳体的侧面与主连接管连接;所述注射头上还设有一橡皮针口通道,所述橡皮针口通道穿出所述密封壳体。

优选的,所述卡扣包括卡口和卡夹,所述卡口由设置在推进装置壳体内壁上的若干第一挡条形成;所述卡夹由设置在储料壳体外壁上的若干第二挡条形成,所述推进装置壳体通过左右旋转使所述卡夹卡在所述卡口内。

优选的,所述储料壳体外壁竖直方向上设有的凹槽形成滑行轨道,所述推进装置壳体内壁的竖直方向上设有凸条,所述滑行轨道与所述凸条相互吻合形成滑行装置;所述凸条与所述滑行轨道相互吻合时,所述卡夹不卡在所述卡口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收集装置为分离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利用本实用新型密闭型富血小板血浆分离套装,全血分离过程中的采血、分离、回输均在密闭型装置中进行,避免了血液污染的风险,使用安全方便,且无需生物安全柜等昂贵设备。本实用新型血小板回收率高,分离出来的红细胞和多余血浆可以回收利用,不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密闭型富血小板血浆分离套装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闭型富血小板血浆分离套装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分离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1分离管;101储料壳体;1011卡夹;1012滑行轨道;1013注射头;1014密封壳体;1015注射筒体;102推进装置;1021推进泵;1022推进装置壳体;1023卡口;103注射管;2主连接管;3血小板收集装置;4第一收集装置;5第二收集装置;6第三收集装置;7分支连接管;8橡皮针口;9留样管;10橡皮针口通道;1101开关夹子;1102开关夹子;1103开关夹子;1104 开关夹子;1105开关夹子;1106开关夹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密闭型富血小板血浆分离套装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一种密闭型富血小板血浆分离套装,主要包括分离管1、血小板收集装置3和若干收集装置,分离管1与血小板收集装置3之间通过主连接管2连通;所述主连接管2上还设有若干分支连接管7,所述收集装置分别通过所述分支连接管7与所述主连接管2连通。其中,所述若干分支连接管7上均设有开关夹子,所述血小板收集装置3前端的主连接管2上设有开关夹子1107,所述分离管1前端的主连接管2上设有开关夹子1102;用于将分离后的血浆、红细胞或血小板分别分离时,将其他相应收集装置的通道关闭或开启。

基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密闭型分离套件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收集装置包括第一收集装置4、第二收集装置5和第三收集装置6,所述第一收集装置4、第二收集装置5、第三收集装置6分别通过所述分支连接管7与所述主连接管2连通,所述第一收集装置4与第二收集装置5之间的主连接管2上设有开关夹子1104。该实施例中,第一收集装置4用于收集红细胞;第二收集装置5用于收集分离管中的血小板和血浆,并进行分离;第三收集装置6用于收集第二次分离后的贫血小板血浆,血小板收集装置3用于收集或稀释所需浓度的富血小板。在应用过程中,由于每位患者所用到的血小板浓度不同,因此可增设若干血小板收集装置;所增设的收集装置的容量为5~20mL,应用时直接将其中一个收集装置取走便可,方便实用。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收集装置、血小板收集装置3和分离管1上分别设有橡皮针口8,可用于回输各装置中的血浆、富血小板或红细胞到人体或其他装置,也可用于将其他物质输入到收集装置、血小板收集装置3或分离管1中。该橡皮针口8在针拔除后可自动闭合避免红细胞、血浆或富血小板等流出及污染。所述第二收集装置5、第三收集装置6和血小板收集装置3上分别设有留样管9,可用于检测分离出的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计数值。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分离管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2,分离管1主要包括储料壳体101和推进装置102,所述推进装置102包括推进装置壳体1022和固定于推进装置壳体1022底部的推进泵1021,所述储料壳体101设于推进泵1021 与推进装置壳体1022之间,所述推进泵1021可沿储料壳体101内壁上下移动,所述推进装置壳体1022和所述储料壳体101之间分别设有卡扣和滑行装置 1012。卡扣和滑行装置的设置可以防止推进泵1021倒退,进而防止全血离心时因离心力的作用导致血液倒流出分离管1中。

进一步的,储料壳体101包括注射头1013和注射筒体1015,所述注射头 1013外套有一密封壳体1014,所述密封壳体1014为注射筒体1015的延伸,可便于将全血进行分离。注射头1013与注射管103连接,所述注射管103穿出密封壳体1014的侧面与主连接管2连接;注射头1013上还设有一橡皮针口通道 10,所述橡皮针口通道10穿出密封壳体1014。

上述实施例中的卡扣包括卡口1023和卡夹1011,所述卡口1023由设置在推进装置壳体1022内壁上的若干第一挡条形成,所述卡夹1011由设置在储料壳体101外壁上的若干第二挡条形成,所述推进装置壳体1022通过左右旋转使所述卡夹1011卡在所述卡口1023内。优选的,储料壳体101外壁竖直方向上设有的凹槽形成滑行轨道,所述推进装置壳体内壁的竖直方向上设有凸条,所述滑行轨道与所述凸条相互吻合形成滑行装置1012。另外,所述凸条与所述滑行轨道相互吻合时,所述卡夹1011不卡在所述卡口1023内。滑行装置1012可以让推进泵1021更容易地推进或倒退,而卡扣可以防止推进泵1021的倒退或前进。例如:当需要将定量离心后的全血进行分离时,将推进装置102沿着滑行轨道推进特定距离后,将所述推进装置壳体1022左右旋转使所述卡夹1011 卡在所述卡口1023内,从而锁定推进装置102的位置,便可防止推进泵1021 的倒退;当需要继续将离心后的全血进行分离时,再次将推进装置壳体1022左右旋转,使凸条回到滑行轨道上后,继续往前推动推进泵1021,使分层后的各成分血流入主连接管2中。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闭型富血小板血浆分离套装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由于第一次分离出来的血浆和血小板分离不是很明显,其血浆中血小板含量非常很高,因此为了提高血小板的回收率,本实用新型对于第一次分离出来的血浆进行二次分离,而本实用新型第二收集装置5是用于收集第一次分离出来的血小板和血浆;因此该实施例中,第二收集装置5也采用分离管1的结构,可便于二次分离。另外,二次分离后,第二收集装置5中的血小板浓度较高,而在使用过程中每个人所需要的血小板浓度不同,因此需要对第二收集装置5中的血小板进行稀释;第二收集装置5也采用分离管的结构,可更精准地将该装置中的血小板推入血小板装置中。

在应用过程中,若需要分离出定量血小板,可将血小板收集装置3中的富血小板血浆通过留样管9取出进行检验,测出血小板计数值,通过与第三收集装置6中贫血小板血浆进行配比,得到临床所需浓度血小板的PRP。其中,上述收集装置中设有相应容量刻度值,以便实时记录收集装置中相应红细胞、血浆等物质的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