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角度调节的脚撑结构及含该脚撑结构的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2661发布日期:2019-04-29 12:2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脚撑结构及含该脚撑结构的轮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康复器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多角度调节的脚撑结构及含该脚撑结构的轮椅。



背景技术:

现有轮椅的主要构造是在轮椅主体设有一椅座,并使轮椅主体在位于椅座两侧处分别组设有扶手,又在轮椅主体下方前、后方各设有前轮与后轮,又在轮椅主体前方组接有脚架,当使用者乘坐轮椅时,其脚部便可放置在脚架的踏板上,使其脚部离开地面,以利于轮椅前进。

该轮椅脚架的踏板除可供使用者脚部放置并离开地面外,还具有提供使用者脚部踩踏,以支撑使用者脚部的效果,然而,由于乘坐轮椅的人多为年老生理机能返化、肌肉萎缩或发生车祸、中风等人,致使下半身无法活动或瘫痪,因此,虽然有脚架的踏板供使用者脚部踩踏支撑,但使用者腿部却无支撑处,以致使用者的腿部因治疗等因素须抬高时,由于腿部处没有良好的支撑,当使用者腿部抬高后便无力抵抗重力,而使其脚部及腿部往下掉落,造成使用者治疗受阻,因此,有本领域从业者研究在轮椅的两脚架上进一步设有腿靠部,用来置于使用者腿部处,以提供使用者腿部的抵靠。其腿靠部的调节角度单一,如无法多角度旋转,以致于使用者要乘坐入轮椅或由轮椅挪出时,该腿靠部常会阻碍使用者的进出,因此,对于行动不便的使用者而言,造成其进出轮椅极大的不便,甚至令使用者腿部撞伤,或令使用者受此腿靠部绊倒而跌伤。再者,当轮椅收折时,这两个对应的腿靠部也造成轮椅收折时的阻碍,而使轮椅无法收折至更小的体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多角度调节的脚撑结构。该脚撑结构可以实现竖直方向旋转以及水平方向的旋转,从而实现不妨碍使用者进出、轮椅的收折以及调整腿部的放置位置达到最舒适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含多角度调节脚撑结构的轮椅。该轮椅可以实现竖直方向旋转以及水平方向的旋转,从而实现不妨碍使用者进出、轮椅的收折以及调整腿部的放置位置达到最舒适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角度调节的脚撑结构,该脚撑结构安装在轮椅主体的脚架上,用于承托使用者的腿部,该脚撑结构包括腿部靠垫、脚架固定块、直立枢轴、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第一水平枢轴;所述脚架固定块上设有弧型导槽,所述直立枢轴插装在该弧型导槽内,并沿着弧型导槽的长度方向滑移;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直立枢轴可转动连接在脚架固定块上,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水平枢轴可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腿部靠垫。

进一步地,所述脚架固定块包含对合的第一固定块及第二固定块,该脚架夹设在该第一固定块及第二固定块之间,又在该第一固定块及第二固定块上设有相对的锁孔,还设有锁固件,该锁固件穿设锁接于该第一固定块及第二固定块的锁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块及第二固定块的锁孔位于第一固定块及第二固定块的一侧,又在第一固定块及第二固定块的另一侧设有对应枢接的枢轴与枢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块进一步在相对脚架的一面设有滑块,而脚架在对应第二固定块的滑块处设有沿着脚架的杆长方向而设的滑槽,滑槽与第二固定块的滑块相接设。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直立枢轴连接的一端设有两个锁孔,所述直立枢轴插装在两个锁孔以及弧型导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连接处均设有相对的锁合部,该锁合部的中部设有相对的锁孔,所述第一水平枢轴穿设于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连接处的锁孔;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锁合部上均设有相互啮合的辐射状齿牙。

进一步地,该脚撑结构还包括靠垫安装块以及第二水平枢轴;所述靠垫安装块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二水平枢轴的轴孔,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上也设有轴孔;所述靠垫安装块通过第二水平枢轴依次穿设两个轴孔以可转动枢接在第二连接杆上;所述腿部靠垫固定在靠垫安装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轮椅,包括轮椅主体以及如上所述的多角度调节的脚撑结构;所述轮椅主体上设有脚架,所述脚撑结构固定在脚架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脚撑结构通过第一连接杆枢接在脚架固定块实现竖直方向旋转,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枢接结构实现水平方向的旋转,从而使脚撑结构不妨碍使用者进出、轮椅的收折以及可以调整腿部的放置位置达到最舒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脚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脚撑结构的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轮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脚撑结构;1、腿部靠垫;2、脚架固定块;21、第一固定块;211、弧型导槽;212、枢轴;22、第二固定块;221、枢槽;222、滑块;23、锁固件;3、直立枢轴;4、第一连接杆;41、锁合部;42、辐射状齿牙;5、第二连接杆;6、第一水平枢轴;7、靠垫安装块;8、第二水平枢轴;200、脚架;201、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多角度调节的脚撑结构100,该脚撑结构安装在轮椅主体的脚架200上,用于承托使用者的腿部,该脚撑结构包括腿部靠垫1、脚架固定块2、直立枢轴3、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以及第一水平枢轴6;

所述脚架固定块上设有弧型导槽211,所述直立枢轴插装在该弧型导槽内,并沿着弧型导槽的长度方向滑移;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直立枢轴可转动连接在脚架固定块上,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水平枢轴可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腿部靠垫。

该脚撑结构通过第一连接杆枢接在脚架固定块实现竖直方向旋转,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枢接结构实现水平方向的旋转,从而使脚撑结构不妨碍使用者进出、轮椅的收折以及可以调整腿部的放置位置达到最舒适的效果。

具体地,所述脚架固定块包含对合的第一固定块21及第二固定块22,该脚架夹设在该第一固定块及第二固定块之间,又在该第一固定块及第二固定块上设有相对的锁孔,还设有锁固件23,该锁固件穿设锁接于该第一固定块及第二固定块的锁孔。该锁固件为现有技术中的螺栓或螺钉中的一种。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一固定块及第二固定块两端均通过锁固件安装,也可以是第一固定块及第二固定块的其中一端通过锁固件安装。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块及第二固定块的锁孔位于第一固定块及第二固定块的一侧,又在第一固定块及第二固定块的另一侧设有对应枢接的枢轴212与枢槽221。该枢轴与枢槽的设计实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的快速安装,安装时,只需要将枢轴插装在枢槽内即可,无需采用紧固件进行锁紧,减少了一道锁紧工序。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为了实现腿部靠垫可以实现竖直方向的上下位移调节,所述第二固定块进一步在相对脚架的一面设有滑块222,而脚架在对应第二固定块的滑块处设有沿着脚架的杆长方向而设的滑槽201,滑槽与第二固定块的滑块相接设。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直立枢轴连接的一端设有两个锁孔,所述直立枢轴插装在两个锁孔以及弧型导槽内。第一连接杆上设两个锁孔的固定方式是最为稳定和坚固,可以使第一连接杆在以直立枢轴为转轴,实现旋转角度大幅度增加的效果。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连接处均设有相对的锁合部41,该锁合部的中部设有相对的锁孔,所述第一水平枢轴穿设于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连接处的锁孔;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锁合部上均设有相互啮合的辐射状齿牙42。相互啮合的辐射状齿牙的设置使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相对转动后可以实现相对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该脚撑结构还包括靠垫安装块7以及第二水平枢轴8;所述靠垫安装块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二水平枢轴的轴孔,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上也设有轴孔;所述靠垫安装块通过第二水平枢轴依次穿设两个轴孔以可转动枢接在第二连接杆上;所述腿部靠垫固定在靠垫安装块上。其中,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枢接效果可以实现腿部靠垫与腿部接触位置的大幅度调整,而腿部靠垫可转动地枢接在第二连接杆上,可以实现腿部与腿部靠垫接触位置的微调整,从而精密提高腿部安放的舒适度。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一种轮椅,包括轮椅主体以及多角度调节的脚撑结构;所述轮椅主体上设有脚架,所述脚撑结构100固定在脚架200上。脚撑结构的结构参见实施例1的多角度调节的脚撑结构。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