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介入手术血管造影系统射线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3387发布日期:2019-04-13 00:38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介入手术血管造影系统射线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介入手术血管造影系统射线防护装置,属于医用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与结合,悬吊式平板探测器血管造影系统通过血管造影实时减影技术开展胸部、四肢、神经血管介入手术治疗,术中需要多次曝光采集病人影像资料,曝光时,极大的电离辐射对病人及介入医生产生巨大危害。传统的介入防护装置,主要包括铅屏风、铅挂帘、铅玻璃挡板等固定装置以及介入医生穿铅衣、铅裤头、戴铅帽、铅眼镜等防护措施。现有的防护措施只能阻挡部分辐射,介入医生的头面部、四肢及患者不能进行全面有效隔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介入手术血管造影系统射线防护装置,包括有上下两部分侧面四面环绕的防护罩结构,上下两层防护罩结构之间相互独立;防护罩结构包括侧面直立的支撑杆和顶部的框型杆,顶部的框型杆由中间横拉杆、中间横拉杆两端垂直相连的两个侧拉杆,侧拉杆前部连接的可折叠横拉杆组成,铅帘安装在框型杆上并竖直下垂,组成防护罩结构;在下层防护罩结构底部通过合页连接内伸缩杆,内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伸缩阀连接外伸缩杆,外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万向轮,内伸缩杆和外伸缩杆共同组成斜向下伸出的支撑结构,在合页下部连接有多个支撑结构组成支撑脚,为防护罩结构提供稳定支撑。本新型通过上述结构,对射线发射和接收的源头进行四面环绕双层防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隔离不全面,危害患者和医生健康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介入手术血管造影系统射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下两部分侧面四面环绕的防护罩结构,上下两层防护罩结构之间相互独立;防护罩结构包括侧面直立的支撑杆和顶部的框型杆,顶部的框型杆由中间横拉杆、中间横拉杆两端垂直相连的两个侧拉杆,侧拉杆前部连接的可折叠横拉杆组成,铅帘安装在框型杆上并竖直下垂,组成防护罩结构;在下层防护罩结构底部通过合页连接内伸缩杆,内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伸缩阀连接外伸缩杆,外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万向轮,内伸缩杆和外伸缩杆共同组成斜向下伸出的支撑结构,在合页下部连接有多个支撑结构组成支撑脚,为防护罩结构提供稳定支撑。

所述的防护罩结构为内外两层,外层与内层的中间横拉杆和侧拉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杆,通过连接杆支撑内层结构,通过两层铅帘起到双层防护的效果。

所述的合页与内伸缩杆连接处设有多个定位孔,内伸缩杆插入合页部分定位孔,通过将内伸缩杆固定在不同的合页定位孔处,调整内伸缩杆插入合页的深度,从而起到使内伸缩杆长度可调且和拆卸。

所述的支撑杆与侧拉杆之间,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为支角三角形板材,两个直角边分别与支撑杆、侧拉杆连接,从而起到支撑作用。

所述的支撑杆上设有液压缸,通过控制液压缸调整支撑杆的高度。

所述的支撑杆上对应上层防护罩结构位置处,和对应下层防护罩结构位置处,均设置有一个液压缸。

所述的上下两层防护罩结构之间放置治疗床,大型C臂机的C型臂通过上层防护罩结构顶部伸入上层防护罩结构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上下分层结构,使用方便,隔离全面且适用各种高度的治疗床。

2、内外两层结构,加强对射线的防护效果,防止射线从缝隙中泄漏。

3、防护罩为三面定位,一面可折叠合拢或展开的四面防护装置,使用方便,防护效果好。

4、下部为可伸缩拆卸的伸缩杆,配合合页结构和伸缩阀结构,收纳方便,可躲避障碍提高适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图1的侧视图。

图3:防护罩结构俯视图。

图4:为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介入手术血管造影系统射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下两部分侧面四面环绕的防护罩结构1,上下两层防护罩结构1之间相互独立;防护罩结构1包括侧面直立的支撑杆18和顶部的框型杆,顶部的框型杆由中间横拉杆17、中间横拉杆两端垂直相连的两个侧拉杆14,侧拉杆前部连接的可折叠横拉杆10组成,铅帘安装在框型杆上并竖直下垂,组成防护罩结构1;使用时上部的防护罩结构1为平板探测器防护罩,下层为X线球管防护罩。

在下层防护罩结构1底部通过合页11连接内伸缩杆12,内伸缩杆12的另一端通过伸缩阀7连接外伸缩杆9,外伸缩杆9的另一端连接万向轮5,内伸缩杆12和外伸缩杆9共同组成斜向下伸出的支撑结构,在合页11下部连接有多个支撑结构组成支撑脚,为防护罩结构1提供稳定支撑。

所述的防护罩结构1为内外两层,外层与内层的中间横拉杆17和侧拉杆14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1,通过连接杆21支撑内层结构,通过两层铅帘起到双层防护的效果。

所述的合页11与内伸缩杆12连接处设有多个定位孔,内伸缩杆12插入合页11部分定位孔,通过将内伸缩杆12固定在不同的合页11定位孔处,并通过固定螺钉15固定安装。调整内伸缩杆12插入合页11的深度,从而起到使内伸缩杆12长度可调且和拆卸。同时,内伸缩杆12可以插在外伸缩杆9内部,通过伸缩阀6上的伸缩阀控制开关7进行拧紧定位,调整整体长度,便于收纳和躲避障碍物。

所述的支撑杆18与侧拉杆14之间,安装有支撑板19,支撑板19为支角三角形板材,两个直角边分别与支撑杆18、侧拉杆14连接,从而起到支撑作用。

所述的支撑杆18上设有液压缸8,通过控制液压缸8调整支撑杆18的高度。并且可以在支撑杆18上对应上层防护罩结构1位置处,和对应下层防护罩结构1位置处,均设置有一个液压缸8。为方便控制,可以设置有液压缸调节手柄16,液压缸调节手柄16与液压缸8之间电气连接,通过一个液压缸调节手柄16同时控制左右两个液压缸8的升降,即左右连个液压缸8之间为联动关系。所述的上下两层防护罩结构1之间放置治疗床3,大型C臂机的C型臂2通过上层防护罩结构1顶部伸入上层防护罩结构1内。同时,优选的可以在治疗床3下部设有治疗床可升降底座4,由此调整治疗床的高度。

使用方法:

1推至治疗床旁,调整液压缸8高度。

2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合叶1、内伸缩杆12和外伸缩杆9伸缩位置,躲避治疗床下障碍物,将防护装置推至防护位置。

4,调整可折叠横拉杆10角度位置,将平板探测器20、X线球探测器21,及患者照射部位置于双层防护罩内。

5不用时,调整制液压缸8下降,调整伸缩阀6和伸缩阀控制开关7,将外伸缩杆9收入内伸缩杆12内,调整合页11,固定螺钉15将防护装置折叠收纳,便于存放,减少占用空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