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连转运呼吸机和简易呼吸器的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6064发布日期:2019-06-13 16:00阅读:1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连转运呼吸机和简易呼吸器的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可连转运呼吸机和简易呼吸器的减压阀。



背景技术:

现有与气瓶连接的减压阀仅有一个出气接头,出气接头通过管箍等连接软管,再通过软管与转运呼吸机连接,出气接头与软管连接牢固,拆卸不便,在转运呼吸机断电、故障等情况下,出气接头无法直接连接简易呼吸机,需要使用扳手等工具更换减压阀或解除管箍,操作复杂,在紧急情况下浪费时间,造成断氧时间过长,危及患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连转运呼吸机和简易呼吸器的减压阀,至少有两个出气接头,独立调节,在紧急情况下无需拆卸就能使气瓶和简易呼吸器快速连接,缩短断氧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连转运呼吸机和简易呼吸器的减压阀,包括进气管,进气管一端有与气瓶连接的接头,进气管另一端至少分为第一支路、第二支路两条支路,每条支路上各连接有一个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中空壳体,壳体中有一带通孔的隔断和膜片,隔断和膜片将壳体内腔分为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第一内腔开有进气口,进气口支路连通,第二内腔开有出气口,出气口连有出气接头,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通过通孔连通,第一内腔与隔断相对的内壁上固连第一调节弹簧的一端,第一调节弹簧的另一端固连有活塞,活塞的宽度大于通孔的宽度,第一调节弹簧将活塞压在隔断上,活塞封住通孔,活塞上与第一调节弹簧连接的相对面固连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通孔与膜片固连,膜片上与连接杆连接的相对面固连第二调节弹簧的一端,第二调节弹簧的另一端固连压板,压板上与第二调节弹簧连接的相对面连接调节杆一端,调节杆的另一端穿过壳体,所述第一支路上的出气接头为第一出气接头,所述第二支路上的出气接头为第二出气接头,第二出气接头为快速接头,所述快速接头外壁有螺纹状凸起,所述螺纹状凸起为锥面,锥面小端朝快速接头开口方向。

进一步的,还包括流量表,所述流量表与第二出气接头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高压力表,所述高压力表连接在进气管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低压力表,所述低压力表与第一出气接头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调节旋钮,调节旋钮与调节杆伸出壳体一端固连,所述调节杆与壳体螺纹配合,调节杆与壳体配合处有密封层。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在第二内腔内,倒流管近端与隔断固连,远端与膜片留有间隙,导流管内腔与通孔连通,导流管远端到膜片的距离小于出气口到膜片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安全阀,所述安全阀与第二内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壳体为管状,所述第一调节弹簧、活塞、导流管、膜片、第二调节弹簧、压板、连接杆、调节杆和通孔的轴线与管状壳体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气接头为DISS接头,所述进气管上与气瓶连接的接头为ASSS接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设置两个支路,分别有两个不同出气接头,可分别连接转运呼吸机和简易呼吸器;

2、调节组件能够调节、控制出气口氧气压力,也可停止供氧;

3、各条支路上分设调节结构,可单独控制每条支路上的供氧;

4、流量表、低压力表配合调节组件,能够控制提供氧气的流量、压力;

5、连接简易呼吸器的为快速接头,凸起外壁为锥面,小端朝快速接头开口方向,便于直接、迅速连接导氧管;

6、采用旋钮配合螺纹调节,调节简单、方便;

7、调节杆与壳体配合处有密封层,减少氧气从配合处弥散;

8、调节组件上设置安全阀,气压过高时,可自动排气,使气压保持在限定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软管、气瓶连接时示意图;

图3为第二出气接头示意图;

图中:1-进气管、2-第一支路、3-第二支路、4-进气口、5-第一调节弹簧、6-活塞、7-膜片、8-第二调节弹簧、9-压板、10-调节杆、11-调节旋钮、12-壳体、13-连接杆、14-第二出气接头、15-第一出气接头、16-第一内腔、17-第二内腔、18-第三内腔、19-气瓶、20-软管、21-转运呼吸机接头、22-低压力表、23-流量表、24-高压力表、25-隔断、26-安全阀、27-导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连转运呼吸机和简易呼吸器的减压阀,包括进气管1,进气管1一端有与气瓶19连接的接头,进气管1另一端至少分为第一支路2、第二支路3两条支路,每条支路上各连接有一个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管状中空壳体12,壳体12中有一带通孔的隔断25和膜片7,隔断25和膜片7将壳体12内腔分为第一内腔16、第二内腔17和第三内腔18,第一内腔16开有进气口4,进气口4与支路连通,第二内腔17开有出气口,出气口在第二内腔侧壁,出气口连有出气接头,第二内腔内还连有安全阀26,第一内腔16和第二内腔17通过通孔连通,隔断25在第二内腔17内一侧连有导流管27,导流管27近端与隔断25固连,远端与膜片7留有间隙,导流管27内腔与通孔连通,导流管27远端到膜片7的距离小于出气口到膜片7的距离,第一内腔16与隔断25相对的内壁上固连第一调节弹簧5的一端,第一调节弹簧5的另一端固连有活塞6,活塞6的宽度大于通孔的宽度,第一调节弹簧5将第一活塞6压在隔断25上,活塞6封住通孔,活塞6上与第一调节弹簧连接5的相对面固连连接杆13的一端,连接杆13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和导流管27与膜片7固连,膜片7上与连接杆13连接的相对面固连第二调节弹簧8的一端,第二调节弹簧8的另一端固连压板9,压板9上与第二调节弹簧8连接的相对面连接调节杆10一端,调节杆10的另一端穿过壳体12,还包括调节旋钮11,调节旋钮11与调节杆10伸出壳体12一端固连,所述调节杆10与壳体12螺纹配合,调节杆10与壳体12配合处有密封层,所述第一支路2上的出气接头为第一出气接头15,所述第二支路3上的出气接头为第二出气接头14,第二出气接头14为快速接头,快速接头外壁有螺纹状凸起,螺纹状凸起为锥面,锥面小端朝快速接头开口方向,还包括低压力表22、流量表23、高压力表24,低压力表22与第一出气接头15连通,监测向转运呼吸机供氧的压力,流量表23与第二出气接头14连通,监测向简易呼吸器供氧的流量,高压力表24连接在进气管1上监测气瓶19提供的氧的压力。

第一调节弹簧5、活塞6、导流管27、膜片7、第二调节弹簧8、压板9、连接杆13、调节杆10和通孔的轴线与壳体12的轴线重合。

气瓶19出气口与减压阀进气管1相连,减压阀第一出气接头15通过管箍与软管20的一端连接,软管20的另一端有连接转运呼吸机接头21,在转运呼吸机断电、故障等情况下,软管20上的接头无法直接连接简易呼吸机,只能通过工具更换减压阀或者解除管箍的固定,操作复杂,浪费时间。

第二出气接头14平时空置,在转运呼吸机断电、故障等情况下,无需拆卸第一出气接头15上由管箍等固定的软管20或更换减压阀,直接将导氧管连接在第二出气接头14上,导氧管再与简易呼气器相连,如此可迅速的将简易呼吸器与气瓶19连接,恢复对患者的供氧,第二出气接头14为快速接头,快速接头外壁有螺纹状凸起,螺纹状凸起为锥面,锥面小端朝快速接头开口方向,便于直接、迅速连接导氧管。

转动调节旋钮11,使调节杆10左移,通孔打开,第二调节弹簧8被压缩,推动膜片7带动连接杆13左移,连接杆13顶开压在隔断25上的第一活塞6,使第一活塞6与隔断25间产生间隙,露出通孔,当气瓶阀打开后,气体输入压力升高,高压氧气通过进气管1流入各支路调节组件的第一内腔16,在通过通孔和导流管进入第二内腔17,活塞6受压带动连接杆13右移,此时膜片7受到连接杆13的和高压气体的压力,使膜片7向右移动,第二内腔17的容积扩大,第三内腔18的容积缩小,第二内腔17的氧气扩散,气压减小,经过减压后的氧气经第二内腔17再从出气接头13或14排出。输出压力大小由转动调节旋钮11改变第二调节弹簧8所产生的力,调节膜片7的位移,使第二内腔17的气体压力产生变化达到目标输出压力。反向旋转调节旋钮11,调节杆10、压板9右移,第二弹簧8放松,膜片7左边的推力大于第二弹簧8产生的作用力,膜片7向右移动,第一弹簧5复位使活塞6顶回隔板25,将通孔封住,使第一内腔16和第二内腔17隔绝,氧气不能从第一内腔16流入第二内腔17,停止供氧。安全阀26在各种原因下氧气高压超过上限时,自动打开排气,直至压力降到安全范围内自动关闭,保证减压阀的安全使用。

第一出气接头为DISS接头,进气管上与气瓶连接的接头为ASSS接头。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