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1264发布日期:2019-05-03 19:21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穿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刺器。



背景技术:

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创口小和对患者伤害低等优点。腹腔镜手术建立气腹后,需要通过穿透腹壁的方法来得到腹腔外和腹腔内的连通,以便于手术中对于手术环境的观察和手术器械的操作。

穿刺器是内窥镜系统手术和微创医疗必不可少的耗材,用于穿透腹腔壁建立腹腔内外连接,为手术内镜和手术器械提供一个安全的进入腹腔的通道。传统的穿刺器在穿刺腹腔时,穿刺腹腔时的穿刺深度只能通过医生的经验来判断,不能用穿刺深度和术前扫描数据进行对比,因此承担了更大的危险性。另外对于正常手术时,由于传统的穿刺器是全透明材料,在插入过程中医生无法知晓穿刺器的插入深度,若出现误判深度导致插入深度过深就会伤及脏器。

因此,亟待需要一种新型穿刺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刺器,可以让医生在穿刺过程中随时判断穿刺的大概深度,从而与扫描结果对比,降低误判的可能性和手术的风险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穿刺器,包括:

套管,其外侧设有增摩结构,所述增摩结构上间隔设有不同颜色的标注线;

内鞘,其穿设于所述套管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增摩结构为槽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增摩结构上设有三处所述标注线。

作为优选,三处所述标注线从上至下依次位于所述增摩结构的四分之一处、二分之一处和底端。

作为优选,三处所述标注线的颜色从上至下依次为黄色、绿色和蓝色。

作为优选,所述标注线由PC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标注线的颜色采用模内转印技术或模内贴技术标注。

作为优选,还包括密封帽,所述密封帽位于所述套管的顶部。

作为优选,还包括通风阀,所述通风阀设于所述密封帽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套管和所述内鞘由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增摩结构增加套管与腹腔壁的摩擦力,实现套管能够固定在腹腔壁的合适位置,使得穿刺器穿透腹腔壁的一瞬间不会由于惯性伤及脏器;同时在增摩结构上间隔设有不同颜色的标注线,方便医生对穿刺深度的把握,更加直观,便于观察,提高手术的效率,降低因深度的误差而造成手术失误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套管;11、增摩结构;12、标注线;2、内鞘;3、密封帽;4、通风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穿刺器,包括套管1、内鞘2、密封帽3和通风阀4,其中:

内鞘2穿设于套管1的内部,密封帽3位于套管1的顶部,通风阀4设于密封帽3的内部。内鞘2用于穿刺皮肤给套管1开路,密封帽3是为了增强腹腔的密闭性,通风阀4是为了防止穿刺器在穿刺过程中可能造成腹腔的气体泄漏,故需要补充气体(二氧化碳)以维持腹腔压力,而套管1是为了插入内镜或者手术器械。

具体地,套管1的外侧设有增摩结构11,增摩结构11上间隔设有不同颜色的标注线12,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增摩结构11增加套管1与腹腔壁的摩擦力,实现套管1能够固定在腹腔壁的合适位置,使得穿刺器穿透腹腔壁的一瞬间不会由于惯性伤及脏器;同时在增摩结构11上间隔设有不同颜色的标注线12,方便医生对穿刺深度的把握,更加直观,便于观察,提高手术的效率,降低因深度的误差而造成手术失误的风险。

具体地,增摩结构11为槽状结构,槽状结构可以增加套管1与腹腔壁的摩擦力。

具体地,增摩结构11上设有三处标注线12,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不对标注线12的数量进行限定,优选为三处。三处标注线12从上至下依次位于增摩结构11的四分之一处、二分之一处和底端,由于腹腔壁的范围一般在增摩结构11所处的范围内(即标注距离的选择已经考虑到绝大多数人的腹腔壁的厚度),因此在增摩结构11的范围内进行颜色的标注,有利于医生对穿刺深度的把握。

具体地,三处标注线12的颜色从上至下依次为黄色、绿色和蓝色,标注线12的颜色应相较于血液(即红色)为醒目的颜色,而黄色、绿色和蓝色均相较于红色区别较大,所以为防止与红色的血液混合而看不清标注线12,故选择这三种颜色来标注穿刺器中增摩结构11的三个位置,以此来更好地方便医生观察和把握穿刺深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不对标注线12的颜色进行限定。

具体地,标注线12由PC材料制成,这是由于PC材料具有优异的尺寸稳定性、较高的强度以及可着色等优点。标注线12的颜色采用模内转印技术或模内贴技术标注,优选地,采用模内转印技术对标注线12进行着色。具体地,套管1和内鞘2由不锈钢制成,也可以由其它材料制成,在此不对套管1和内鞘2的形成材料进行限定。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用户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