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盆底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3250发布日期:2019-06-13 15:4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盆底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盆底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电刺激训练和振动训练是现有盆底康复技术中的两大康复手段,有临床表明两者都是安全有效的。目前,现有的盆底康复设备多为医用大型训练设备,这种设备价格昂贵,操作复杂,体积大,无法普及到家用环境中。而小型化的便携式盆底康复设备训练方式即为单一,多数都只有电刺激功能,这种训练设备的效果极其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盆底训练装置,该装置体积小,便携,成本低,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的复合训练手段,用移动终端进行显示、控制、数据统计和处理,方便用户在家庭环境下进行系统的盆底康复训练。

对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线盆底训练装置,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刺激电路模块、振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壳体上设有电刺激传导介质构件,所述电刺激传导介质构件与电刺激电路模块连接,所述电刺激电路模块、振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电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所述电刺激电路模块通过主控模块控制可产生脉冲电流,脉冲电流通过电刺激传导介质构件,形成对盆底肌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结构简单,将电刺激传导介质构件安装在壳体山谷,同时振动模块与壳体接触,这样大大降低了整个无线盆底训练装置的体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可以与外界的终端或遥控器连接,方便的进行功能转换和参数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刺激传导介质构件的材质为金属或导电硅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刺激传导介质构件设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与电刺激电路模块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振动模块包含振动组件和振动驱动电路,所述振动组件与振动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振动驱动电路与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振动组件与壳体接触。其中振动组件通过机械运动对壳体施加振动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振动组件为振动电机或振动弹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蓝牙、WIFI或2.4G无线通信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线盆底训练装置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主控模块、振动模块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3.7V锂离子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设有挡板,所述壳体外套设有电极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极套表面设有凸点。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套的材质为硅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体积小,方便患者随身携带,价格低廉,而且兼顾有电刺激和振动等多重训练手段,可以用于专业化家庭盆底康复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盆底训练装置的系统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盆底训练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盆底训练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盆底训练装置的安装了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盆底训练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盆底训练装置的电刺激电路模块的电路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盆底训练装置的振动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盆底训练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包括:1-壳体,2-电刺激传导介质构件,3-接线柱,4-振动组件,5-电源模块,6-电路板,7-挡板,8-电极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5所示,一种无线盆底训练装置,其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电刺激电路模块、振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5和主控模块,所述壳体1上设有电刺激传导介质构件2,所述电刺激传导介质构件2与电刺激电路模块连接,所述电刺激电路模块、振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5与主控模块、振动模块电连接。所述电刺激传导介质构件2的材质为金属或导电硅胶。所述电刺激传导介质构件2设有接线柱3,所述接线柱3与电刺激电路模块连接。

所述振动模块包含振动组件4和振动驱动电路,所述振动组件4与振动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振动驱动电路与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振动组件4与壳体1接触。所述振动组件4为振动电机或振动弹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蓝牙、WIFI或2.4G无线通信模块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电刺激电路模块、振动驱动电路、主控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都集成在电路板6上;所述接线柱3、振动组件4、电源模块5和主控模块的电路板6都固定在无线盆底训练装置的壳体1的内部。在使用时,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时控制无线盆底训练装置的工作状态,移动终端可以对用户训练的时间、强度、脉宽和频率等参数进行显示、统计以及分析。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5固定在电路板6的上方。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电路图如图8所示。优选的,所述主控模块包括MCU,进一步的,所述MCU的型号为STM8S105、STM32F100、STM8L051或STM8S103。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型号为BlueNRG-1。

所述壳体1上设有挡板7,所述壳体1外套设有电极套8。所述电极套8表面设有凸点。挡板7用于限定电极放入阴道的长度,挡板7之后的壳体1尾部部分留在体外。所述电极套8根据挡板7的外形尺寸开模制成,保证与阴道电极表面贴合紧密,采用过盈配合,可包裹至电极的头部至挡板7部分。

使用时,将无线盆底训练装置插入阴道,电刺激传导介质构件2与阴道内的盆底肌肉贴合,通过主控模块控制,并可与振动组件4同时作用,起到更好的作用。

电刺激传导介质构件2设有接线柱3,此接线柱3通过导线与电路板6上的电刺激电路模块相连接;电磁及电路模块的电路图如图7所示。其中,电刺激电路模块可以产生强度为0~80V,脉宽为50~450us,频率为2~100Hz的脉冲信号,使用时此脉冲信号通过接线柱3传递到电刺激传导介质构件2上,从而施加到患者的盆底肌上,形成神经肌肉电刺激训练。

如图6和图8所示,所述电刺激电路模块包括场效应管Q1,三级管Q2~Q9;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通过电感L1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容C4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容C4的负极接地,所述电容C4的正极与电阻R1连接,所述电阻R1与三极管Q2连接,所述三极管Q2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与电阻R6、电阻R7、三极管Q3的集电极、但机关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6连接,所述电阻R6与电阻R9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电阻R7连接,所述电阻R7与电阻R10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电阻R12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电阻R11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7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8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三极管Q6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8与三极管Q9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与电容C20、电阻R15的并联电路连接后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与电容C21、电阻R16的并联电路连接后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刺激传导介质构件的一个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电刺激传导介质构件的另一个电极连接。

所述振动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如图7所示,该振动驱动电路可以驱动振动组件4产生振动频率为20Hz的机械振动,此机械振动通过壳体1施加到人体的盆底肌上,形成盆底振动训练。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