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抑菌除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7474发布日期:2019-04-13 00:56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臭氧抑菌除臭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臭氧抑菌除臭设备。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容易滋生细菌或产生臭气的环境:如垃圾房、垃圾转运站、公厕、粪便处理车间、污泥处理车间等,这些环境所散发出的带有致病微生物的臭气会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及工作环境,也是居民投诉最多的地方。传统的抑菌除味设备(如紫外消毒、喷雾除臭等)存在抑菌及除味的死角,使得消杀不能彻底,且无法同时消毒并除臭。

臭氧作为一种新型的抑菌除臭技术,具有作用时间段、抑菌无死角且产物无二次污染的优点,因而越来越受到关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臭氧抑菌除臭设备,旨在解决需要进行抑菌及除臭的空间中的病原菌污染及由于厌氧菌发酵产生的臭气污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臭氧抑菌除臭设备,包括:安装箱体,安装箱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电源模块,电源模块设置在安装箱体的安装腔内;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装配在安装腔内,臭氧发生器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排风风扇,排风风扇安装在安装箱体的出风口处,排风风扇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排风风扇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气体抽送至需要进行抑菌及除臭的空间中。

进一步地,臭氧抑菌除臭设备还包括进风风扇,进风风扇安装于安装箱体的进风口处,进风风扇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电源模块安装在安装箱体的安装腔内,电源模块位于臭氧发生器和进风风扇之间,且电源模块与进风风扇的吹风口相互正对设置。

进一步地,排风风扇的送风量大于或等于进风风扇的送风量。

进一步地,臭氧发生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臭氧发生器与电源模块之间并联电连接。

进一步地,排风风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排风风扇呈一字型并排设置。

进一步地,进风风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进风风扇呈一字型并排设置。

进一步地,安装箱体的外侧上设有用于搬运移动的移动拉手。

应用本实施例的臭氧抑菌除臭设备对易滋生细菌以及产生臭气的空间进行吹送含有臭氧和空气的混合气流,即:通过臭氧抑菌除臭设备中的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并启动排风风扇进行排风输送,则安装箱体内实现气流循环流动,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到安装腔内与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混合,然后气流从出风口吹送出去并吹送到需要进行抑菌及除臭的空间中。这样可以达到以下效果:一、含有臭氧的混合气流在空间中持续作用,能够抑制厌氧菌的生长繁殖,从而控制空间中臭气的产生;二、含有臭氧的混合气流与空间中的空气进行充分接触,从而杀灭气载微生物;三、臭氧将空间中的部分臭气氧化生成无机酸,改善环境气味。从而达到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臭氧抑菌除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

310、安装箱体; 320、电源模块;

330、臭氧发生器; 340、排风风扇;

350、进风风扇; 360、移动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臭氧抑菌除臭设备包括安装箱体310、电源模块320、臭氧发生器330和排风风扇340,安装箱体310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电源模块320设置在安装箱体310安装腔内,臭氧发生器330安装在安装箱体310的安装腔内,臭氧发生器330与电源模块320电连接,排风风扇340安装在安装箱体310的出风口处,排风风扇340与电源模块320电连接,排风风扇340将臭氧发生器330产生的臭氧气体抽送至需要进行抑菌及除臭的空间中。

应用本实施例的臭氧抑菌除臭设备对易滋生细菌以及产生臭气的空间进行吹送含有臭氧气体的混合气流,即:通过臭氧抑菌除臭设备中的臭氧发生器330产生臭氧,并启动排风风扇340进行排风输送,则安装箱体310内实现气流循环流动,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到安装腔内与臭氧发生器330产生的臭氧混合,然后气流从出风口吹送出去并抽送到需要进行抑菌及除臭的空间中。这样可以达到以下效果:一、含有臭氧的混合气流在空间中持续作用,能够抑制住厌氧菌的生长繁殖,从而控制空间中臭气的产生;二、含有臭氧的混合气流与空间中的空气进行充分接触,从而杀灭气载微生物;三、臭氧将空间中的部分臭气氧化生成无机酸,改善环境气味。

臭氧的抑菌灭菌机制类属于生物化学氧化,由于臭氧在空气中不稳定而发生分解产生氧自由基[O·],即O3→O2+[O·],氧自由基[O·]能破坏分解细菌的细胞壁并很快地扩散透进细胞内,从而氧化分解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须的葡萄糖氧化酶等,也可以直接与细菌、病毒发生作用,破坏细胞、核糖核酸(RNA),分解DNA、RNA、蛋白质、脂质类等大分子聚合物,使细菌的代谢和繁殖过程遭到破坏,从而实现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目的,并且同时通过将死亡菌体内的寄生病毒粒子、噬菌体、支原体等溶解变性灭亡,从而抑制病原体的传播扩散。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氧化性在已知的几种氧化剂中仅次于氟而居第二位。臭氧由于易于分解而无法储存(即O3→O2+[O·]),需现场制取现场使用,在本实施例中即采用臭氧发生器330进行制取。臭氧发生器330的分类按臭氧产生的方式划分,臭氧发生器330主要有三种:一是高压放电式,二是紫外线照射式,三是电解式,即利用高压电离(或化学、光化学反应),使空气中的部分氧气分解聚合为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转变过程;亦可利用电解水法获得。优选地,本实施例采用高压电放电式。由于臭氧发生器的具体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均属于现有技术,因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的臭氧抑菌除臭设备对需要进行抑菌及除臭的空间中的空气进行吹气的过程中,气流中的臭氧还能将臭气中的H2S、NH3等无机组分氧化成H2SO3、H2SO4、HNO3等无机酸,相关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H2S+3O3→H2SO3+3O2

H2SO3+O3→H2SO4+O2

NH3+O3→NO+NO2+H2O

NO+O3→NO2+O2

4NO2+O2→2N2O5

NO2+O2+H2O→4HNO3

N2O5+H2O→HNO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臭氧抑菌除臭设备还包括进风风扇350,进风风扇350安装于安装箱体310的进风口处,进风风扇350与电源模块320电连接。在臭氧抑菌除臭设备的工作过程中,进风风扇350与排风风扇340协同工作,使得气流流动更加顺畅,气流输送效率更高,同时也起到散热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模块320安装在安装箱体310的安装腔内,电源模块320位于臭氧发生器330和进风风扇350之间,且电源模块320与进风风扇350的吹风口相互正对设置。这样,从进风风扇350的吹风口吹出的风首先吹送至电源模块320上,从而对电源模块320实现冷却效果,然后气流再与臭氧发生器330所产生的臭氧进行混合,并在排风风扇340的抽风动力作用下抽送至需要进行抑菌及除臭的空间中的空气中,从而利用臭氧进行空气净化的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排风风扇340的数量为多个,进风风扇350的数量也为多个,并且,多个排风风扇340之间呈一字型地并排设置于安装箱体310的出风口处,多个进风风扇350之间呈一字型地并排设置于安装箱体310的进风口处,从而加大安装箱体310中内部气流流量,这样也就更加扩大了臭氧的抑菌除臭范围。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臭氧抑菌除臭设备中的排风风扇340的送风量大于或等于进风风扇350的送风量;或者是直接在臭氧抑菌除臭设备中仅设置排风风扇340而不设置进风风扇350,而只需保证排风风扇340持续地正常工作即可。

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能够产生足够量的臭氧来进行混合并吹送至需要进行抑菌及除臭的空间中,因此,本实施例的臭氧抑菌除臭设备中的臭氧发生器330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臭氧发生器330与电源模块320之间并联电连接,通过一个或多个臭氧发生器330同时地产生满足抑菌除臭要求的臭氧量。

在本实施例的臭氧抑菌除臭设备中,为了工作人员能够方便地将臭氧抑菌除臭设备进行搬运而在各个相应的需要位置进行安装,因此,该臭氧抑菌除臭设备的安装箱体310上设置了两个移动拉手360,工作人员通过两个移动拉手360即可方便地整体搬运移动该臭氧抑菌除臭设备。

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一、含有臭氧的混合气流持续作用在需要进行抑菌及除臭的空间中,能够抑制住厌氧菌的生长繁殖,从而控制臭气的产生;二、含有臭氧的混合气流与空间中的空气进行充分接触,从而杀灭气载微生物;三、臭氧将空间中的部分臭气氧化生成无机酸,改善环境气味。从而达到改善生活环境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