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推拿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2770发布日期:2019-06-26 01:27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脊柱推拿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脊柱推拿治疗仪。



背景技术:

中国推拿学的治疗方法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是在人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运用各种手法来防治疾病。一方面,通过手法直接发挥活血化瘀、理筋整复、矫正畸形、纠正解剖位置的异常等作用;另一方面,手法动态力的波动信息,通过穴位—经络—脏腑的传导途径,反射性地影响津液、气血、营卫、脑髓、脏腑以及精神、情志等生理活动和病理状态,从而起到全身性的调治作用。

然而,采用传统的中医推拿按摩的方式会增加医疗结构从业人员的工作强度,容易造成医疗结构从业人员关节肌肉劳损;而现有市场上的按摩治疗仪,一般都是采用单纯的单体按摩头进行X及Y方向的垂直或水平运动,主要是依靠按摩头的震动对人体进行按摩的方式,这种单纯按摩头的按摩方式并未能将中医的较为完整的推拿手法完整应用于治疗或保健中,用户体验不好且治疗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模拟多种中医按摩手法,进而达到增强用户体验以及治疗效果的脊柱推拿治疗仪。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柱推拿治疗仪,包括控制处理元件、用于检测推拿按压位置确定按压力度的检测元件、升降架、安装在所述升降架上的固定板以及驱动所述固定板沿所述升降架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以及所述检测元件均与所述控制处理元件电连接;

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按压区域,所述按压区域中设有呈矩阵状紧密排布的推压单元,每一推压单元均与所述检测元件电连接;所述推压单元包括推压体、弹性元件、传动杆以及驱动所述传动杆做直线往复运动的动力元件,所述动力元件与所述控制处理元件电连接,所述弹性元件一端与所述传动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压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推压体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弹性元件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杆帽。

进一步地,所述杆帽设有朝外凸出的弧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元件包括用于感应电位的电位传感元件,所述电位传感元件设置在所述推压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元件包括用于感应压力的压力传感元件,所述压力传感元件设置在所述弹性元件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治疗床,所述升降架架设在所述治疗床上,所述升降架包括与所述治疗床连接的四根立杆,四根所述立杆与所述治疗床垂直设置,每根立杆上均设有所述驱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沿所述立杆杆体方向设置的导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且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块、与所述导轨平行设置的丝杆以及驱动所述丝杆运动的电机,所述滑块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处理元件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显示元件,所述显示元件与所述控制处理元件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绝缘弹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脊柱推拿治疗仪,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固定板沿升降架移动至腰背部脊椎附近,与脊柱附近皮肤接触,固定板上呈矩阵状布置的推压单元发生形变,每一检测元件检测到脊椎附近皮肤形变的初始参数信息,并将对应位置的参数信息反馈至控制处理元件,控制处理元件根据将推压单元阵列收集到的参数数据以推压单元排列的方式记录为矩阵,系统预设多种按摩手法,每一按摩手法对应到矩阵各推压单元上,预先设定的按摩手法控制每一对应的推压单元的动力元件进而控制推压力度,进而执行相应的推压操作,由于固定板上呈矩阵状紧密排布多个推压单元,多个推压单元组成能覆盖整个脊椎区域的矩阵治疗面,根据不同的按摩手法控制不同穴位位置对应的推压单元的推压力度,每个推压单元的不同按压力度在矩阵治疗面上组成波浪状、X方向、Y方向及圆弧等运动,进而能更好地模拟中医滚法、揉法、点压穴位等推拿手法,用户体验较佳,且治疗效果增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脊柱推拿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推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1、控制处理元件;2、检测元件;3、升降架;4、固定板; 5、驱动组件;6、治疗床;7、显示元件;21、电位传感元件;22、压力传感元件;31、立杆;41、推压单元;411、推压体;412、弹性元件;413、传动杆;414、动力元件;4111、连接杆;4112、杆帽; 51、导轨;52、滑块;53、丝杆;54、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图1~5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脊柱推拿治疗仪,包括控制处理元件1、用于检测推拿按压位置确定按压力度的检测元件2、升降架3,安装在升降架3上的固定板4以及驱动固定板4沿升降架3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5,驱动组件5以及检测元件2均与控制处理元件1电连接,控制处理元件1是整个仪器的信息控制处理中心;

固定板4上设有按压区域,按压区域可以覆盖住整个腰背部,按压区域中设有呈矩阵状紧密排布的推压单元41,为了保证推压精度,各推压单元41之间采用蜂巢式堆叠排列,能有效降低各推压单元41 之间的空隙面积;每一推压单元41均与检测元件2电连接,检测元件2用于检测推拿按压位置以及确定按压力度,具体是检测对应的推压单元41与脊椎附件皮肤接触时形变的初始参数,并将初始参数反馈至控制处理元件1,推压单元41具体包括推压体411、弹性元件 412、传动杆413以及驱动传动杆413做直线往复运动的动力元件414,动力元件414与控制处理元件1电连接,弹性元件412一端与传动杆 413连接,另一端与推压体411连接,推压体411直接作用在脊椎皮肤上,用于按压脊椎,具体地,通过动力元件414驱动传动杆413做直线运动,连接在传动杆413上的弹性元件412被压缩,并产生弹力作用在推压体411上,实现推压体411按压脊椎。

具体地,开始工作时,用户俯卧在固定板4的按压区域正下方,通过驱动组件5驱动固定板4沿升降架3移动至腰背部脊椎附近,与脊柱附近皮肤接触,固定板4上呈矩阵状布置的推压单元41发生形变,每一检测元件2检测到脊椎附近皮肤形变的初始参数信息,并将对应位置的参数信息反馈至控制处理元件1,控制处理元件1根据将推压单元41阵列收集到的参数数据以推压单元41排列的方式记录为矩阵,系统预设多种按摩手法,每一按摩手法对应到矩阵各推压单元 41上,预先设定的按摩手法控制每一对应位置的推压单元41的动力元件414的推压力度,进而执行相应的推压操作,由于固定板4上呈矩阵状紧密排布多个推压单元41,多个推压单元41组成能覆盖整个脊椎区域的矩阵治疗面,根据不同的按摩手法控制不同穴位位置对应的推压单元41的推压力度,每个推压单元41的不同按压力度在矩阵治疗面上组成波浪状、X方向、Y方向及圆弧等运动,进而能更好地模拟中医滚法、揉法、点压穴位等推拿手法,用户体验较佳,且治疗效果增强,按摩推拿结束,固定板4沿升降架3向上移动离开用户腰背部,用户离开,整个按摩推拿过程结束。

本实施例中,动力元件414以及传动杆413为电动推杆结构,电动推杆是一种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推杆的直线往复运动的电力驱动装置。

检测元件2包括用于感应对应推压单元41处皮肤电位的电位传感元件21,电位传感元件21设置在推压体411上,通过电位感应元件感应对应推压单元41处皮肤的电位,作为穴位的计算依据,进而确定具体的穴位位置,根据脊椎具体的穴位位置,确定每个推压单元 41的推压力度。因为根据具体的研究表明,人体或动物的体表经络、腧穴部位皮肤电阻或电位不同于非经穴部位,并随相应脏腑功能的变化而变化;后来又进一步发现,机体体表经络、腧穴部位不仅在电学方面,而且在光、声、热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经穴的这些特异性,为经络的客观显示和探测提供了可能,因此,除了使用电位传感元件21进行探测确定穴位,也可以是感应光、声或热进行探测分析确定具体穴位位置。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脊柱推拿治疗仪还包括显示元件7,显示元件7与控制处理元件1电连接,显示元件7优选为显示屏,具体地,通过运用经穴低电阻(高导电量)特性,通过电位感应元件测量背腰部各部位或特定经络部位的电位,将检测到的电位数据反馈至控制处理元件1,控制处理元件1将反馈的电位信息进行数据比对(默认在特定的经络腧穴分布区域,腧穴点电位比周围穴点都低),确定具体的穴位位置,并在显示屏上显示背腰部特定穴位以及经络的成像情况,便于医护人员判别定位腧穴、经络,保证推拿按压的准确性。

为了进一步保证电位测量的准确性,设置弹性元件412为绝缘弹簧,避免金属对电位检测造成干扰。

进一步地,检测元件2包括用于感应推压单元41压力的压力传感元件22,压力传感元件22设置在弹性元件412上,主要是用于感应推压单元41上弹性元件412的压力,具体地,当固定板4在驱动组件5的驱动下向下移动直至接触人体背腰部皮肤,此时通过压力感应元件记录推压单元41上弹性元件412的形变初始值,并反馈至控制处理元件1,确定具体的按摩手法后,控制处理元件1根据不同推压单元41上的初始压力值,控制每一推压单元41上的动力元件414 对传动杆413施加的力,进而控制推压单元41的推压力度,按摩过程中,压力感应元件也可以实时向控制处理元件1反馈弹性元件412 上的压力值,控制处理元件1根据具体的情况可以及时调整推压单元 41上的推压力度,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推压体411包括连接杆4111,连接杆 4111的一端与弹性元件412连接,连接杆4111的另一端设有杆帽4112,杆帽4112与腰背部皮肤直接接触,通过设置杆帽4112增大推压体 411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减少压力,既能保证较好的用户体验,还不至于损伤皮肤。

更进一步地,杆帽4112设有朝外凸出的弧形面,通过外凸的弧形面按压效果更佳,舒适度更高。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脊柱推拿治疗仪还包括治疗床6,治疗床6便于用户俯卧进行按摩推拿,升降架3架设在治疗床6上,保证连接在升降架3上的固定板4位于用户腰背部的正上方,升降架3 包括与治疗床6连接的四根立杆31,四根立杆31与治疗床6垂直设置,每根立杆31上均设有驱动组件5,驱动组件5用于驱动固定板4 沿升降架3上下移动。

如图4所示,驱动组件5包括沿立杆31杆体方向设置的导轨51、连接在固定板4上且与导轨51滑动配合的滑块52、与导轨51平行设置的丝杆53以及驱动丝杆53运动的电机54,滑块52与丝杆53 螺纹配合,电机54与控制处理元件1电性连接,具体地,通过电机 54驱动丝杆53旋转带动与丝杆53配合的滑块52在导轨51中移动,每一立杆31上的驱动组件5的滑块52与固定板4连接,滑动沿导轨 51移动进而带动固定在升降架3上移动。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