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机互动型运动理疗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3193发布日期:2019-04-29 12:3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机互动型运动理疗器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理疗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机互动型运动理疗器械。



背景技术:

现有生活节奏较快,许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于是进行各种运动来强身健体。比如使用跑步机跑步、打球等。然而,现有运动器材外表冰冷且使用乏味,难于吸引用户持之以恒进行运动锻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人机互动型运动理疗器械,通过红外传感器感应用户靠近时发出灯光或/和声音信号的欢迎使用提示信息以提供人机互动来吸引用户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提供人机互动的运动理疗器械,该运动理疗器械包括理疗鞍座,该理疗鞍座的外侧面设有透光罩,该透光罩的内侧设有指示灯,且该理疗鞍座的内部设有红外传感器和处理电路板,该处理电路板包括处理器以及电源开关,该处理器与红外传感器电性相连,电源开关连接在供电电源与指示灯之间,且电源开关的控制端与处理器的其中一个控制端口相连。

其中,该理疗鞍座还包括显示屏和扬声器,显示屏、扬声器也分别通过电源开关与供电电源相连。

其中,电源开关包括继电器K1和晶体管Q1,该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连接供电电源,该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分别连接指示灯、显示屏和扬声器,该晶体管Q1的基极串接电阻R1连接至处理器的其中一个控制端口、集电极串接电阻R2连接该继电器K1的控制端。

其中,理疗鞍座还包括:鞍座底板;依次固定在鞍座底板上的支撑板及鞍座盖板,该鞍座盖板盖合于支撑板上;设于鞍座盖板内侧面的理疗装置。

其中,支撑板的前端部设有手柄部,该手柄部的两侧设有扶手。

其中,鞍座盖板的上表面具有便于用户就坐的就坐区域,理疗装置设置在该就坐区域,该理疗装置包括发热体、红外灯圈或/和振动电机,以及电性连接发热体、红外灯圈或/和振动电机的供电电源,发热体、红外灯圈、振动电机分别位于就坐区域的后端、中部及前端。

其中,所述运动理疗器械还包括设于理疗鞍座下方的运动支撑部。

其中,运动支撑部通过连接座与理疗鞍座固定相连,且在连接座与理疗鞍座之间设有减震垫。

其中,该运动支撑部包括:下端部均带有滑动结构的第一运动支架和第二运动支架,第一运动支架的上末端具有横向设置的第一枢接轴以及纵向设置的第一半齿轮,第二运动支架的上末端具有横向设置的第二枢接轴以及纵向设置的第二半齿轮,第一枢接轴及第二枢接轴枢接于连接座下端面的第二固定孔之中,第一半齿轮与第二半齿轮啮合相连;连接在第一运动支架与第二运动支架之间的弹性部件。

其中,运动支撑部还包括:固定在连接座的下方且包覆在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的内护板,或/和包覆在第一运动支架上端部的外侧面和第二运动支架上端部的外侧面的外裙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运动理疗器械上提供人机互动,在理疗鞍座中内置指示灯、红外传感器和处理电路板,利用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用户靠近时通过处理电路板控制指示灯发出光线,并可配合扬声器播放预设的语音,通过光线、声音的欢迎使用提示信息以吸引用户使用,改变传统运动器材外表冰冷、使用乏味难以吸引用户使用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运动功能与理疗功能相结合的运动理疗器械,在理疗鞍座上设置远红外线及振动按摩的理疗装置,便于用户在使用运动理疗器械进行运动健身的同时,利用理疗功能来改善用户的健康。

3.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使用安全可靠,尤其适合上班族及中老年人群使用,起到强身健体和理疗保健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理疗鞍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现人机互动功能的结构框图。

图3是图2的部分电路示意图。

图4是理疗鞍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理疗鞍座的上座及理疗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个实施例中运动理疗器械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对应图6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兼具运动功能与理疗功能的人机互动型运动理疗器械,该运动理疗器械包括理疗鞍座1,该理疗鞍座1具有显示运动状态信息的显示屏1231,且理疗鞍座1的外侧面设有透光罩181,该透光罩181的内侧设有指示灯,该理疗鞍座1的内部设有红外传感器182、处理电路板183和扬声器;其中,该处理电路板183包括处理器1831以及电源开关1832,处理器1831与红外传感器182电性相连,而电源开关1832为常开开关,该电源开关1832的第一开关端连接供电电源,该电源开关1832的第二开关端分别连接指示灯、显示屏1231和扬声器。

结合图3所示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处理电路板183采用Atmel公司生产的ATmega128的低功耗单片机,该单片机的其中一个控制端口(比如控制端口P2.0)与电源开关1832的控制端电性相连。比如,红外传感器182采用广泛使用的HT-208型号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2,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2的第1引脚为电源端并连接供电电源,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2的第2引脚为输出端,通过电容C2耦接单片机U1的第一控制端口(比如控制端口P1.0),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2的第3引脚接地。电源开关1832包括:继电器K1和晶体管Q1,该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连接供电电源,该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分别连接指示灯、显示屏1231和扬声器;该晶体管Q1的基极串接电阻R1连接至单片机U1的其中一个控制端口(比如控制端口P2.0)、集电极串接电阻R2连接该继电器K1的控制端。

当用户没有靠近运动理疗器械时,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2的第2引脚输出低电平给单片机U2的控制端口P2.0,此时,单片机U2的控制端口P1.0也输出为低电平,故晶体管Q1截止,继电器K1中的线圈未得电,从而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与常开触点之间仍是断开状态,故此时供电电源无法给指示灯、显示屏1231和扬声器供电。反之,当用户靠近运动理疗器械时,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2的第2引脚输出高电平给单片机U2的控制端口P2.0,此时,单片机U2的控制端口P1.0也输出为高电平,故晶体管Q1导通,继电器K1中的线圈得电,从而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与常开触点之间变成接通状态,故此时供电电源给指示灯、显示屏1231和扬声器供电,指示灯工作发出光线从透光罩181透出,显示屏1231得电启动,且扬声器连接在单片机的另一个控制端口(图3未画出,比如P2.1端口),由单片机U2将预设的欢迎语音信息发送至扬声器进行播放,从而营造包括灯光、声音的欢迎使用提示信息以吸引用户使用。

当然,透光罩181的外形可以设计成各种可爱、卡通等外形,比如图1所示透光罩181的外形近似为两只相连通的大眼睛。

进一步结合图4所示,理疗鞍座1还包括:鞍座底板13;依次固定在鞍座底板13上的支撑板12及鞍座盖板11,该鞍座盖板11盖合于支撑板12上;设于鞍座盖板11内侧面的理疗装置。支撑板12的侧边具有用于提高强度的折边结构121,且支撑板12的前端部设有手柄部122,该手柄部122的两侧设有扶手1221,且每个扶手1221的外侧面设有减振套。该手柄部122上还设有显示装置123,显示屏1231设于该显示装置123的上侧面,且该显示装置123的上侧面还设有开关按键1232。

结合图5所示,理疗装置设于鞍座盖板11内侧面。理疗装置包括发热体141、用于产生远红外线的红外灯圈143、用于产生振荡进行人体按摩的振动电机146以及电性连接发热体141、红外灯圈143及振动电机146的供电电源。鞍座盖板11的上表面具有便于用户就坐的就坐区域,该就坐区域的中部设有透光板111,红外灯圈143通过密封圈144固定在透光板111的内侧面,便于红外灯圈143发出的远红外线通过透光板111向外发射。振动电机146通过电机座145固定在鞍座盖板11内侧面且位于就坐区域的前端(靠近显示装置123的一端)。鞍座盖板11上还设有用于安放发热体141的发热体安装槽112,发热体141通过隔热垫142设于发热体安装槽112中,且发热体141位于就坐区域的后端(远离显示装置123的一端)。并且,为了便于用户就坐于鞍座盖板11上或/和增加理疗鞍座1的外形美观度,在鞍座盖板11的上表面还设有饰板110,比如饰板110为皮革,皮革可粘固在鞍座盖板11的上表面。

其中,供电电源(比如为蓄电池)通过开关按键1232给发热体141、红外灯圈143及振动电机146提供工作电源。当用户按下开关按键1232时,供电电源开始分别给发热体141、红外灯圈143及振动电机146提供工作电源,发热体141产生热量,红外灯圈143发出远红外线,而振动电机146产生振动。使用时,用户跨坐在理疗鞍座1上,用户胯部跨坐在鞍座盖板11上表面的就坐区域,双手握住两侧的扶手1221开始运动。并当用户按下开关按键1232时,发热体141产生热量、红外灯圈143发出远红外线、振动电机146产生振动对胯部进行理疗,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并促进人体健康。

结合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运动理疗器械还可以在理疗鞍座1的下方设置一个运动支撑部4,该理疗鞍座1通过减震垫2、连接座3固定在运动支撑部4的上端部。该运动支撑部4通过连接座3与理疗鞍座1固定相连,而减震垫2设于连接座3与理疗鞍座1之间。具体来说,理疗鞍座1通过螺钉等固定元件固定在连接座3上端面的第一固定孔31。当然,该运动支撑部4包括但不限于现有的各种坐式运动器械,比如脚踏式运动机、骑马机等。

该运动支撑部4包括:下端部均带有滑动结构的第一运动支架41和第二运动支架42,第一运动支架41的上末端具有横向设置的第一枢接轴411以及纵向设置的第一半齿轮412,第二运动支架42的上末端具有横向设置的第二枢接轴421以及纵向设置的第二半齿轮422,第一枢接轴411及第二枢接轴421枢接于连接座3下端面的第二固定孔32之中,第一半齿轮412与第二半齿轮422啮合相连;连接在第一运动支架41与第二运动支架42之间的弹性部件45,该弹性部件45可以为弹力绳、胶块甚至弹簧等,用于在第一运动支架41与第二运动支架42分离运动过程中积蓄弹性能量以便产生回复弹力使第一运动支架41与第二运动支架42朝相对方向靠拢运动。

另外,该运动支撑部4还包括用于提高使用安全性的内护板43及外裙板44,该内护板43固定在连接座3的下方且包覆在第一半齿轮412与第二半齿轮422的外部,而外裙板44则包覆于第一运动支架41上端部的外侧面和第二运动支架42的上端部的外侧面。

其中,滑动结构包括分别设于第一运动支架41的下末端、第二运动支架42的下末端的至少一个直线滚轮40,通过直线滚轮40在使用环境的地面上做直线滑动,从而让第一运动支架41的下端部可以相对第二运动支架42的下端部在理疗鞍座1的下方进行直线的分开或靠拢的直线滑动。

使用时,用户双脚站立在使用环境的地面上且跨坐在理疗鞍座1上,用户胯部向下用力时,第一运动支架41、第二运动支架42的下末端依据各自的直线滚轮40朝相反的相反做直线分离运动(弹性部件45被拉伸从而积蓄了回复弹力),从而带动理疗鞍座1下降,用户随着理疗鞍座1下降过程的运动轨迹近似一个从上往前下方运动的弧形轨迹;当第一运动支架41的第一半齿轮412与第二运动支架42的第二半齿轮422转动到齿轮齿口的末尾而无法进一步转动时,此时理疗鞍座1跟随运动支撑部4下降到最低位置而无法进一步继续下降,用户可以通过双脚用力开始向上站立,此时因弹性部件45的回复弹力使第一运动支架41、第二运动支架42的下末端做相对靠拢的直线滑行运动,从而理疗鞍座1随胯部向后上方运动,用户的胯部对应的运动轨迹近似为一个从下往后上运动的弧形轨迹,直到用户完全站稳在使用环境的地面上时运动理疗器械回复初始状态,完成一个动作周期。如此反复运动,起到锻炼及理疗的运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