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阴道冲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3618发布日期:2019-05-03 19:37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阴道冲洗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妇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阴道冲洗器。



背景技术:

阴道冲洗器是妇女自行冲洗阴道,进行阴道炎治疗和日常卫生保健的常用物品,主要用于将阴道中的异物冲洗出来,保持阴道的洁净,防止有害细菌大量滋生。现有的冲洗器大多是通过挤压冲洗壶底部而使冲洗剂进入阴道进行冲洗,在出现倾斜或者倒立的情况时,位于冲洗器内的液体会流出,造成泄漏,不便于用户外出携带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防止液体外泄,便于携带和使用的新型阴道冲洗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阴道冲洗器,包括:冲洗管、瓶体、防漏塞、瓶盖,所述冲洗管活动穿设于所述瓶盖,且所述冲洗管与所述瓶盖紧密贴合,所述瓶盖盖设于所述瓶体上,所述防漏塞塞设于所述冲洗管,所述防漏塞上包括塞体和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块,所述冲洗管的下端设有限位结构,所述瓶盖内设有凸圈,所述凸圈的内径小于限位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块以所述塞体的轴线为中心线均匀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上端面还设有凸环,所述凸环环设于所述冲洗管下端,所述凸环的外径大于所述瓶盖上的通孔的直径,且小于所述凸圈的内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防漏塞、瓶盖均为塑料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阴道冲洗器,当用户不需要使用新型阴道冲洗器时,塞体会完全塞入到,此时瓶体内的液体无法通过冲洗管流出。当用户需要使用新型阴道冲洗器时,沿着冲洗管向下推动瓶盖,使瓶盖下移直至内圈接触限位块,由于凸圈的内径小于限位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在继续下移瓶盖时,塞体会在瓶盖的推动作用下从冲洗管内向外移动,液体可以通过限位块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冲洗管内,限位结构可以防止瓶盖脱离冲洗管,同时,防止防漏塞被完全推出,在防止液体外泄的同时便于携带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阴道冲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阴道冲洗器中冲洗管和防漏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阴道冲洗器中防漏塞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阴道冲洗器中防漏塞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阴道冲洗器中瓶盖的仰视图。

图中,1-冲洗管;2-瓶体;3-防漏塞;4-瓶盖;11-限位结构;31-塞体;32-底座;33-进水槽;34-限位块;35-凸环;41-凸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5所示,一种新型阴道冲洗器,包括:冲洗管1、瓶体2、防漏塞3、瓶盖4,冲洗管1活动穿设于瓶盖4,且冲洗管1与瓶盖4紧密贴合,瓶盖4盖设于瓶体2上,防漏塞3塞设于冲洗管1,防漏塞3上包括塞体31和底座32,底座32上端面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块34,冲洗管1的下端设有限位结构11,瓶盖4内设有凸圈41,凸圈41的内径小于限位结构11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当用户不需要使用新型阴道冲洗器时,塞体31会完全塞入到,此时瓶体2内的液体无法通过冲洗管1流出。当用户需要使用新型阴道冲洗器时,沿着冲洗管1向下推动瓶盖4,使瓶盖4下移直至内圈接触限位块34,由于凸圈41的内径小于限位结构11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在继续下移瓶盖4时,塞体31会在瓶盖4的推动作用下从冲洗管1内向外移动,液体可以通过限位块34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冲洗管1内,限位结构11可以防止瓶盖4脱离冲洗管1,同时,防止防漏塞3被完全推出。

塞体31的外壁上环设有至少一个进水槽33,进水槽33自塞体31的上端面沿塞体31的轴线的方向延伸,进水槽33的槽长小于塞体31的高度。

塞体31在瓶盖4的推动作用下从冲洗管1内向外移动时,进水槽33会从冲洗管1内外露出来,液体可以经过限位块34之间的间隙和进水槽33最终流入到冲洗管1内。

限位块34以塞体31的轴线为中心线均匀分布。

限位块34以塞体31的轴线为中心线均匀分布可以使进入到冲洗管1内的各个方向的水流更加均匀,新型阴道冲洗器在喷出水时,喷出的出水流也更加均匀。

底座32上端面还设有凸环35,凸环35环设于冲洗管1下端,凸环35的外径大于瓶盖4上的通孔的直径,且小于凸圈41的内径。

防漏塞3、瓶盖4均为塑料件。

塑料件更加容易加工,且成不低廉,利于大批量生产和销售。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