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轮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5829发布日期:2019-04-13 00:49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轮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轮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轮椅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电动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目前许多残疾人使用的轮椅主要是手动轮椅和电动轮椅车,手动轮椅车对路面要求高,轮圈式轮椅力矩小,在上下坡时操作更加困难,使用者使用时特别费力、艰难。电动轮椅车适应路面范围广,具有制动功能,在上下坡时更显优势,但现有的电动轮椅车的动力驱动装置、控制器等部件与轮椅本体连接成一体,无法快速拆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轮椅装置,能够实现电动轮椅装置与手动轮椅上的快速安装与拆卸。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轮椅装置,包括:

车架单元,其包括车架本体、车把、车杆和车轮;所述车架本体上设置有拉手;所述车架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车杆,所述车架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器前盖,所述连接器前盖内设置有拉杆销,所述拉杆销通过拉线与所述拉手连接;所述车把设置在所述车杆的顶端,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车杆的底端;

连接单元,其包括连接杆、连接器后盖和连接件;所述连接器后盖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连接器后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形状相适配的通孔;所述连接器后盖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孔;及

驱动单元,其包括电池和控制器;所述电池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置在连接杆上靠近所述连接器后盖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连接器后盖上的通孔为半环孔。

优选的,所述车架本体的下方连接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架、支杆和滚轮;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车架本体上,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杆的中间,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支杆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车架本体内。

优选的,所述车轮为电机轮,所述电机轮的电机为正反转电机。

优选的,所述车把为调速转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提供了一种电动轮椅装置,通过操作拉手带动拉线,在弹簧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拉杆销在连接器前盖内伸缩,拉杆销在伸出时卡在连接件的固定孔里固定住,同时将连接器后盖连接在定位销上,从而使得电动轮椅装置和手动轮椅的快速安装;通过操作拉手带动拉线使得拉杆销从连接件的固定孔里退出,再将连接器后盖脱离定位销,使得电动轮椅装置从手动轮椅上卸下,以此实现电动轮椅装置与手动轮椅上的快速安装与拆卸,从而实现轮椅在手动和电动两种模式下的快速切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轮椅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轮椅装置一较佳实施例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轮椅装置与手动轮椅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

101车架本体、102车把、103车杆、104车轮、105拉手、106定位销、107连接器前盖、108拉杆销、109拉线;

201连接杆、202连接器后盖、203连接件、204支撑块、205固定块;

301控制器;

401支架、402支杆、403滚轮;

5手动轮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附图,一种电动轮椅装置,包括:车架单元、连接单元和驱动单元。

车架单元包括车架本体101、车把102、车杆103和车轮104。车架本体101的一端设置有车杆103,车把102设置在车杆103的顶端,车轮104设置在车杆103的底端,此设置可以参考常见非机动车车辆的设置。优选的,车把102为调速转把。

车架本体101上设置有拉手105,拉手105的设置类似于手刹,拉手105的旁边可以设置一个限位块,扳动拉手105使其位于限位块上为一种状态,扳动拉手105使其不在限位块上则为另一种状态。

车架本体101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销106,定位销106横向穿过车架本体101,用于连接连接器后盖202。定位销106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器前盖107,连接器前盖107为中空结构。连接器前盖107内设置有拉杆销108,拉杆销108通过拉线109与拉手105连接,拉线109的材质可以为不锈钢,提高牢固性,更加耐用。为了拉线109具有更好的拉力,在拉杆销108与拉线109之间设置弹簧,使得拉线109在扳动拉手105时对拉杆销108的作用力更灵活。

连接单元包括连接杆201、连接器后盖202和连接件203。连接器后盖202设置在连接杆201的一端,连接件203设置在连接杆201的另一端。连接件203用于将连接杆201和手动轮椅5连接起来,连接件203可以是短把手,也可以是常见的卡箍结构等。在普通的手动轮椅5的座椅下方找一个管状的物体,利用此连接件203将其卡住,使其连接在连接杆201上。

手动轮椅5与车架本体101的连接通过连接单元来实现。手动轮椅5通过连接件203连接在连接单元上,连接单元通过连接器后盖202套在定位销106上以及拉杆销108卡在固定孔里来连接在车架本体101上。

在连接杆201与手动轮椅5连接后,对手动轮椅5而言,只有连接件203的一个作用力,为此可以在连接杆201上设置支撑块204,支撑块204设置在连接杆201上靠近连接器后盖202的一端。支撑块204设置为可伸缩结构,使得支撑块204的长度可调节,以便适用于不同宽度的手动轮椅5。在与手动轮椅5连接后,将支撑块204抵在手动轮椅5的轮子之间撑住,增加手动轮椅5与该电动轮椅装置的连接力,且连接件203的作用力为纵向的力,支撑块204的作用力为横向的力,使得手动轮椅5与该电动轮椅装置连接得更稳固。支撑块204的两端可以设置为为工字型结构,增大支撑块204手动轮椅5的接触面积,加强连接。

连接器后盖202上设置有与定位销106形状相适配的通孔,用于与定位销106的连接。为了更方便地将连接器后盖202套在定位销106上,连接器后盖202上的通孔设置为半环孔,此时连接器后盖202上的通孔形似一个钩子,挂在定位销106上,这样稍微将连接器后盖202抬起就可以脱离定位销106,操作方便。

连接器后盖202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块205,固定块205内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用于容纳连接器前盖107。固定块205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的位置与拉杆销108的位置相对应。将连接器前盖107放置在固定块205的定位槽内,当扳动拉手105使得拉杆销108伸出连接器前盖107时,拉杆销108落入固定块205底部的固定孔内卡住,将连接杆201与车架本体101连接起来。

驱动单元是电动轮椅装置的动力驱动,驱动单元包括电池和控制器301,电池与控制器301电连接。电池与控制器301的设计、选型可以参考现有的电动车。控制器301可以选用无刷控制器301,且带有前进后退开关。为了节省空间,减小该电动轮椅装置的体积,可以将电池设置在车架本体101内,即将车架本体101设置为中空结构,将电池安装在车架本体101内。

车轮104为电机轮,且电机轮的电机为正反转电机,反转的转速远小于正转的转速,可以方便残疾人在手动轮椅5上拆卸电动轮椅装置。当需要拆卸电动轮椅装置时,可以先将电机设置成反转,使得电动轮椅装置有向后的驱动力,定位销106会自动稍微后退,便于连接器后盖202从定位销106上拿下,特别是对于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来说,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

车架本体101的下方连接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架401、支杆402和滚轮403;支架401的一端设置在车架本体101上,支架401的另一端设置在支杆402的中间,滚轮403设置在支杆402的两端。也就是将滚轮403对称设置在车架本体101的两侧,使得该电动轮椅装置能够保持平衡,特别是在电动轮椅装置从手动轮椅5上卸下后还能够独立地竖直放置,不会发生电动轮椅装置在只有一个车轮104的情况下倒下去。且滚轮403的设置在平时使用过程中也可以起到辅助作用。

实际使用过程中,先将连接件203与手动轮椅5连接,再将连接杆201与连接件203连接,通过调节支撑块204的长度将手动轮椅5固定,此时将手动轮椅5与连接单元连接起来。扳动拉手105通过拉线109来带动拉杆销108缩进,这时将连接器后盖202挂在车架本体101的定位销106上,同时把固定块205上的固定孔与拉杆销108的位置对准,扳动拉手105释放拉线109,这时拉杆销108伸出卡在连接件203的固定孔里固定住,完成定位。这时手动轮椅5到电动轮椅转化完成。通过上述操作,可以直接将该电动轮椅装置直接连接在现有的手动轮椅5上,实现轮椅在手动和电动两种模式下的快速切换。

如果需要拆下,通过扳动拉手105上的拉线109将拉杆销108缩进,拉杆销108从连接件203的固定孔里退出,把连接器后盖202从定位销106上取下,这时电动轮椅装置与手动轮椅5实现了分离。如果需要经常使用,可以将连接单元直接连接在手动轮椅5上,在切换到电动轮椅时只要将连接单元和车架单元连接起来即可,简化了操作,安装与拆卸更加快速便捷。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