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导管联合面罩吸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3824发布日期:2019-05-03 19:38阅读:6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鼻导管联合面罩吸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鼻导管联合面罩吸氧装置。



背景技术:

心外科术后的低氧血症患者,通常使用高浓度的氧气面罩进行吸氧,在患者进食时需要护士进行更换鼻导管吸氧的操作,导致患者不能持续氧疗;面罩与外界不相通,有CO2潴留的风险。另外,当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护士仍需进行更换鼻导管吸氧的操作,而且需要术后患者手持雾化装置,增加了患者的心脏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鼻导管联合面罩吸氧装置,可以提高局部氧浓度,同时避免CO2潴留的风险;患者进食时不需要更换鼻导管吸氧操作,保证患者持续氧疗的同时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可以同时进行雾化吸入和氧气吸入治疗,而且不需要术后患者手持雾化装置,减少了患者的心脏负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鼻导管联合面罩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鼻导管和能与面部相贴合并形成储氧腔的氧气面罩,所述鼻导管上设置有吸氧口,所述吸氧口穿过所述氧气面罩并位于所述氧气面罩内部;所述氧气面罩上设置有通气口,所述储氧腔通过所述通气口与外界相连通。

所述通气口能直接与雾化吸入装置相连接。

所述储氧腔的空间为80-150ml。

所述氧气面罩上还设置有束缚带。

所述氧气面罩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鼻导管联合面罩吸氧装置,通过将吸氧鼻导管与高浓度氧气面罩相结合,可以给予低氧血症患者鼻导管吸氧的同时使用氧气面罩吸氧,这样吸氧的氧分压与单独使用鼻导管吸氧的氧分压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但是在二氧化碳分压上无统计学差异;而且在患者进食时不需要护士进行更换鼻导管吸氧的操作,保证患者持续氧疗。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鼻导管联合面罩吸氧装置,在雾化吸入治疗时,雾化吸入装置可以直接与通气口连接,患者可以同时进行雾化吸入和氧气吸入治疗,而且不需要术后患者手持雾化装置,减少了患者的心脏负担。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鼻导管联合面罩吸氧装置,氧气面罩与面部相贴合并形成储氧腔,可以提高局部氧浓度;氧气面罩上设置通气口,储氧腔通过通气口与外界相连通,避免了CO2潴留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鼻导管联合面罩吸氧装置,其包括氧气面罩1和鼻导管2。其中,氧气面罩1能与面部相贴合并形成储氧腔3,可以提高局部氧浓度;氧气面罩1上还设置有通气口4,储氧腔3通过通气口4与外界相连通,避免CO2潴留的风险;鼻导管2设置有吸氧口,吸氧口穿过氧气面罩1并位于氧气面罩1内部。

上述实施例中,储氧腔3的空间为80-150ml。

上述实施例中,通气口4可以直接与雾化吸入装置相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氧气面罩1上还设置有束缚带5,可以将氧气面罩1固定在患者的面部。

上述实施例中,氧气面罩1可以采用透明材料制作而成,方便操作和观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鼻导管联合面罩吸氧装置在使用时,可以给予低氧血症患者鼻导管2吸氧的同时使用氧气面罩1吸氧,这样吸氧的氧分压与单独使用鼻导管吸氧的氧分压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但是在二氧化碳分压上无统计学差异;而且在患者进食时不需要护士进行更换鼻导管吸氧的操作,保证患者持续氧疗;在雾化吸入治疗时,雾化吸入装置可以直接与通气口4连接,患者可以同时进行雾化吸入和氧气吸入治疗,而且不需要术后患者手持雾化装置,减少了患者的心脏负担。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设置位置及其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