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计手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6769发布日期:2019-11-25 21:52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血压计手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诊断目的仪器的配件,具体为血压计手带。



背景技术:

市场上血压计的手带,包括可将血压计固定于某一位置,长方形或接近长方形的织物,并在织物上设如魔术贴的固定机构。如臂式电子血压计,使用时,将织物饶于后臂上,然后使用前述固定机构将织物捆绑于后臂。后臂也被称为上臂。

由于臂式电子血压计使用时,手带捆绑于后臂。受前臂活动范围所限,同一手的手掌、手指,很难或者不能接触到同一手的后臂,只能接触到同一手的肩头位置;由于电子血压计需要在压紧臂部的情况下,才能测量正确,双手无论如何配合,要做到压紧电子血压计的同时又捆绑牢固手带,是非常困难的。

为解决这一问题,部分产品在手带的一端设置宽度与手带相当的环扣,将手带的一端穿过环扣,然后拉扯穿过环扣的这一端,以此达到单人操作就能完成捆绑的功能。这种技术方案造成另一技术问题,拉扯的时候,导致设置在手带上的血压计移位,不能准确地测量。当使用者捆绑完成后尝试将位置调整到准确的位置时,如果捆绑比较牢固,则很难重新调整,如果捆绑不牢固,则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因此,臂式电子血压计的使用,一般需要他人,例如医院里的护士协助。

相同的技术问题,在腕式电子血压计手带中也同样存在;由于电子血压计自身的工作原理,无论电子血压计采用分离方式还是采用一体化方式设于手带上,上述技术问题均存在。而水银血压计,有佩戴不便的问题,但是没有移位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前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以令使用者一人操作即完成捆绑固定的手带。

血压计手带采用基于卷轮装置的系带系统作为其捆绑功能的机构。

具体地,所述系带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系带导向件,所述系带导向件与所述卷轮装置,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手带的中部。考虑到系带导向件可供选择的形状较多,为方便使用,所述系带导向件至少一个设在手带上与所述卷轮装置相对的边沿上。

所述系带导向件与所述卷轮装置距离与成年人后臂周长相当。

为保证发明目的可以实现,所述系带系统的系带长度应符合:所述系带长度≧10cm。

考虑到手带不使用时,存放过程中可能导致系带互相缠绕造成不便,所述系带导向件的系带孔朝向手带外部,以减小互相缠绕的可能。也可以通过:所述手带包括上、下两层,所述系带系统的系带设于所述手带上、下两层之间解决;采用这种方式时,所述手带包括上、下两层的部分,其长度在5cm以上。手带设置系带承托件,可以进一步减小互相缠绕的可能。

为进一步方便使用者穿戴,所述手带首尾相接成环状。

上述技术方案,除了可以解决穿戴不便的技术问题,也可以解决所述血压计为电子血压计时,捆绑移位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2所示为背景技术中介绍的,通过设置环扣和魔术贴完成捆绑功能的手带。

图3所示为具体实施例一中的手带。

图4所示为具体实施例二中手带捆绑后臂的操作示意图。

图5所示为具体实施例二中的手带。

图6所示为具体实施例二中取下手带上层后的手带。

图7所示为具体实施例二中取下手带上层后,使用卷轮装置卷绕手带前后的对比图。

图8所示为具体实施例二手带各构造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为手带,101、102为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魔术贴;21为系带,201为具体实施例一中的第一系带导向件,202为具体实施例一中的第二系带导向件,203为具体实施例二中的系带导向件,204为卷轮装置。3为气囊,4为系带承托件。

具体实施方式

博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了基于卷轮装置的系带系统的专利,其中包括了201180032591.5。具体实施例将以该系带系统为例,应用于臂式血压计,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技术问题。

如图3所示,手带1为长条状。其中一边沿上设有第一系带导向件201,实施例中,系带导向件201是缝合在手带1上的,但也可以通过粘接、铆接等方式固定到手带上。

手带1的中部上设有第二系带导向件202和卷轮装置204。系带21从卷轮装置204出发,经过第一系带导向件201两端的系带孔,再经过第二系带导向件202两端的系带孔,回到卷轮装置。

使用者通过旋动卷轮装置204,可以使系带21绕卷,从而使手带1的周长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考虑到成年人的后臂周长,该实施例中,第二系带导向件202与卷轮装置204处于同一垂直位置,第一系带导向件到二者的距离是一样的。第一系带导向件201与第二系带导向件202之间的距离为22cm,第二系带导向件202至另一边沿的距离为27cm,因此,旋动卷轮装置204,可以使手带1的周长在22cm与49cm之间变化,使手带1的周长与成年人的后臂周长相对应,从而使手带1可以较牢固地固定在后臂上。

由于旋动卷轮装置204,与背景技术中介绍的拉扯手带,然后粘贴魔术贴不同,不会产生一个后臂切线方向上的力矩,因此不会造成手带的旋转,进而造成血压计的移位,避免了由于血压计移位造成的测量不正确。

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一种不便之处在于,系带21裸露在外,导致存放手带时,裸露的系带自身,或者系带与手带之间打结,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为此,更进一步地,手带1包括手带上层18和手带下层19,系带21设于手带上层18与手带下层19之间。手带上层18与手带下层19通过针线缝合,或者粘接的方式,形成管道,系带21通过上述两条管道连接卷轮装置204和系带导向件203,从而形成具体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

如图8所示,为使系带21不至于移位、打结等情况出现,在手带上层18、气囊3之间设置系带承托件4。系带承托件4可以使用c形胶等具有一定硬度的零部件构成,通过自身的硬度,承托系带21,限制系带21的自由度,从而降低系带21移位、打结的可能。

手带1的两边沿通过缝合、粘接、铆钉等方式相互连接,使手带1呈环状。使用时,可以先将手带1套至后臂,然后旋动卷轮装置204,使手带的直径减小至适当的长度,再修正手带1的位置,使测量的位置正确。然后继续旋动卷轮装置204,是手带1绑紧在使用者的后臂上,考虑到成年人后臂肌肉的情况,绑紧后与调整时手带1的直径差距,应在1.5cm以上,换算成周长则约为5cm以上,因此管道的长度设为5cm以上,系带就在10cm以上。以上操作,使用者可以一人独自完成,从而有别于现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