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扭伤用的脚踝护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5074发布日期:2019-04-13 00:45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动扭伤用的脚踝护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运动扭伤用的脚踝护具。



背景技术:

脚踝扭伤,临床上外侧韧带损伤较为常见,系由足部强力内翻引起。外侧韧带部分撕裂较多见,其临床表现是踝外侧疼痛、肿胀和走路跛行,有时可见皮下瘀血,外侧韧带部位有压痛,使足内翻时,引起外侧韧带部位疼痛加剧。

目前,脚踝扭伤的患者都需要护具将脚部和腿部进行保护,避免脚踝扭伤的情况增加,一般脚踝护具都是固定规格的尺寸,有些患者的脚部大小不一,护具偏大会造成护具的松脱,不能起到对脚踝很好的保护效果,而且引起患者穿戴过程中的不舒适,多数脚踝护具不具有活动和调节角度的功能,降低了患者脚踝扭伤的恢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动扭伤用的脚踝护具,解决了一般脚踝护具都是固定规格的尺寸,有些患者的脚部大小不一,护具偏大会造成护具的松脱,不能起到对脚踝很好的保护效果,而且引起患者穿戴过程中的不舒适,多数脚踝护具不具有活动和调节角度的功能,降低了患者脚踝扭伤恢复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运动扭伤用的脚踝护具,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上表面与限位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左侧面卡接有第一螺纹筒,且第一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的左端与套接在第一轴承内的第一转轴右端固定连接,且第一转轴的左端与把手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卡接在第一滑槽内壁的左侧面,且第一螺纹柱的右端通过第二转轴套接在第二轴承内,且第二轴承卡接在第一滑槽内壁的右侧面。

所述支撑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母贴,且支撑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公贴,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内壁的相对面分别通过两个第一销轴与护臂的正面和背面铰接,所述护臂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公贴,且护臂正面对应第二魔术公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母贴,且护臂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与软卡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软卡杆的底端通过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两个第二滑槽内,且两个第二滑槽分别开设在软卡板内壁的正面和背面,所述软卡板的左侧面分别与护臂和固定板的右侧面搭接,且软卡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卡扣装置,所述卡扣装置背面的一端与软卡杆正面开设的通孔的内壁搭接,且软卡板底端的正面和背面分别通过第二销轴与两个连接块的相对面铰接,且两个连接块的左侧面均与支撑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形状为U型板,且软卡板的形状为H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的形状为矩形,且护臂的外表面开设有通气孔。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形状为圆环状,且把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卡扣装置包括第二螺纹筒,且第二螺纹筒卡接在软卡板的正面,且第二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柱,且第二螺纹柱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第二螺纹柱背面的一端与软卡杆正面开设的通孔的内壁搭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形状为矩形,且限位块的形状为L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动扭伤用的脚踝护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运动扭伤用的脚踝护具,通过第一螺纹筒、第一螺纹柱、把手、第一滑块、第一转轴、第二转轴、限位块和支撑板的相互配合,当患者将脚掌放置到支撑板上,腿部与护臂内部贴合,医护人员通过转动把手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螺纹柱转动,由于第一螺纹柱只能在固定的位置旋转,从而使第一螺纹筒在与第一螺纹柱的螺纹连接的作用下带动第一滑块进行移动,第一滑块带动限位块进行移动,使限位块移动到适合脚掌的位置,提高了患者穿戴过程的舒适性,有利于脚部大小不同的患者进行使用,提高了脚踝护具的实用性。

(2)、该运动扭伤用的脚踝护具,通过软卡杆、软卡板、第二滑槽、第二滑块、卡扣装置和通孔的相互配合,患者穿戴好之后,当卡扣装置不与通孔接触时,患者可以适当活动脚踝,脚踝活动过程中,固定块拉动软卡杆上下移动,软卡杆带动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上下滑动,有利于患者进行轻微的脚踝恢复训练,当卡扣装置与通孔接触,软卡杆与软卡板之间进行固定,第二滑块停止滑动,避免了脚踝在扭伤过程中晃动而造成扭伤情况更加严重,通过卡扣装置与不同位置通孔的配合,使患者脚踝弯曲的角度可以进行调节,有利于患者尽快的康复。

(3)、该运动扭伤用的脚踝护具,通过第一魔术公贴、第一魔术母贴、第二魔术公贴和第二魔术母贴的相互配合,第一魔术公贴和第一魔术母贴将患者脚掌与支撑板进行固定,防止脚掌在支撑板的滑落,提高脚掌与支撑板之间的稳定性,通过第二魔术公贴和第二魔术母贴将患者腿部进行固定,有利于患者脚踝部位进行固定,避免了患者扭伤情况的加重,提高了患者脚踝部位的稳定性,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第一滑槽、3第一滑块、4第一螺纹筒、5第一螺纹柱、6第一转轴、7第一轴承、8把手、9第二转轴、10第二轴承、11限位块、12第一魔术母贴、13第一魔术公贴、14固定板、15第一销轴、16护臂、17第二魔术母贴、18第二魔术公贴、19通气孔、20固定块、21软卡杆、22第二滑块、23第二滑槽、24软卡板、25卡扣装置、251第二螺纹柱、252第二螺纹筒、253挡板、26通孔、27第二销轴、28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运动扭伤用的脚踝护具,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形状为矩形,通过设置支撑板1,使患者的脚掌能够水平放置,提高了患者脚踝部分的稳定性,便于患者的使用,提高了患者脚踝扭伤的恢复效率,支撑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且第一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3,第一滑块3的上表面与限位块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限位块11的形状为L形,通过设置限位块11,当第一滑块3带动限位块11进行移动,使限位块11移动到适合脚掌的位置,提高了患者穿戴过程的舒适性,有利于脚部大小不同的患者进行使用,提高了脚踝护具的实用性,第一滑块3的左侧面卡接有第一螺纹筒4,且第一螺纹筒4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柱5,第一螺纹柱5的左端与套接在第一轴承7内的第一转轴6右端固定连接,且第一转轴6的左端与把手8的右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把手8,医护人员通过转动把手8带动第一转轴6转动,第一滑块3带动限位块11进行移动,使限位块11移动到适合脚掌的位置,提高了患者穿戴过程的舒适性,把手8的形状为圆环状,且把手8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通过设置防滑纹,使转动把手8的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手掌与把手8之间的摩擦力增大,第一轴承7卡接在第一滑槽2内壁的左侧面,且第一螺纹柱5的右端通过第二转轴9套接在第二轴承10内,且第二轴承10卡接在第一滑槽2内壁的右侧面。

支撑板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母贴12,且支撑板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公贴13,通过设置第一魔术公贴13和第一魔术母贴12,第一魔术公贴13和第一魔术母贴12将患者脚掌与支撑板1进行固定,防止脚掌在支撑板1的滑落,提高脚掌与支撑板1之间的稳定性,支撑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的形状为U型板,通过设置固定板14,使支撑板1与护臂16之间进行连接,使患者的脚踝部位放置的更加稳定,且固定板14内壁的相对面分别通过两个第一销轴15与护臂16的正面和背面铰接,护臂1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公贴18,且护臂16正面对应第二魔术公贴18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母贴17,通过设置第二魔术公贴18和第二魔术母贴17,将患者腿部进行固定,有利于患者脚踝部位进行固定,避免了患者扭伤情况的加重,提高了患者脚踝部位的稳定性,且护臂1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

固定块20的下表面与软卡杆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固定块20,使软卡杆21与护臂16进行固定,通过软卡杆21与固定板14进行连接,且软卡杆21的底端通过第二滑块22滑动连接在两个第二滑槽10内,且两个第二滑槽分别开设在软卡板24内壁的正面和背面,第二滑块22的形状为矩形,通过设置第二滑槽23和第二滑块22,脚踝活动过程中,固定块20拉动软卡杆21上下移动,软卡杆21带动第二滑块22在第二滑槽23内上下滑动,有利于患者进行轻微的脚踝恢复训练,且护臂16的外表面开设有通气孔19,通过设置通气孔19,使患者腿部位置进行透气并散热,避免护臂16过于闷热而造成患者腿部的不适,软卡板24的左侧面分别与护臂16和固定板14的右侧面搭接,且软卡板24的形状为H形,且软卡板2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卡扣装置25,通过设置卡扣装置25,当卡扣装置25与通孔26接触,软卡杆21与软卡板24之间进行固定,第二滑块22停止滑动,避免了脚踝在扭伤过程中晃动而造成扭伤情况更加严重,卡扣装置25包括第二螺纹筒252,且第二螺纹筒252卡接在软卡板24的正面,且第二螺纹筒252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柱251,且第二螺纹柱251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253,第二螺纹柱251背面的一端与软卡杆21正面开设的通孔26的内壁搭接,卡扣装置25背面的一端与软卡杆21正面开设的通孔26的内壁搭接,通过卡扣装置25与不同位置通孔26的配合,使患者脚踝弯曲的角度可以进行调节,有利于患者尽快的康复,且软卡板24底端的正面和背面分别通过第二销轴27与两个连接块28的相对面铰接,通过设置连接块28,使软卡板24与支撑板1之间连接的更加稳定,且两个连接块28的左侧面均与支撑板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使用时,首先,当患者将脚掌放置到支撑板1上,腿部与护臂16内部贴合,医护人员通过转动把手8带动第一转轴6转动,第一转轴6带动第一螺纹柱5转动,由于第一螺纹柱5只能在固定的位置旋转,从而使第一螺纹筒4在与第一螺纹柱5的螺纹连接的作用下带动第一滑块3进行移动,第一滑块3带动限位块11进行移动,使限位块11移动到适合脚掌的位置,然后,通过第一魔术公贴13和第一魔术母贴12将患者脚掌与支撑板1进行固定,通过第二魔术公贴18和第二魔术母贴17将患者腿部进行固定,然后,患者穿戴好之后,当卡扣装置25不与通孔26接触时,患者可以适当活动脚踝,脚踝活动过程中,固定块20拉动软卡杆21上下移动,软卡杆21带动第二滑块22在第二滑槽23内上下滑动,患者可以进行轻微的脚踝恢复训练,当卡扣装置25与通孔26接触,软卡杆21与软卡板24之间进行固定,通过卡扣装置25与不同位置通孔26的配合,使患者脚踝弯曲的角度可以进行调节。

综上可得,该运动扭伤用的脚踝护具,通过第一螺纹筒4、第一螺纹柱5、把手8、第一滑块3、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9、限位块11和支撑板1的相互配合,当患者将脚掌放置到支撑板1上,腿部与护臂16内部贴合,医护人员通过转动把手8带动第一转轴6转动,第一转轴6带动第一螺纹柱5转动,由于第一螺纹柱5只能在固定的位置旋转,从而使第一螺纹筒4在与第一螺纹柱5的螺纹连接的作用下带动第一滑块3进行移动,第一滑块3带动限位块11进行移动,使限位块11移动到适合脚掌的位置,提高了患者穿戴过程的舒适性,有利于脚部大小不同的患者进行使用,提高了脚踝护具的实用性。

同时,该运动扭伤用的脚踝护具,通过软卡杆21、软卡板24、第二滑槽23、第二滑块22、卡扣装置25和通孔26的相互配合,患者穿戴好之后,当卡扣装置25不与通孔26接触时,患者可以适当活动脚踝,脚踝活动过程中,固定块20拉动软卡杆21上下移动,软卡杆21带动第二滑块22在第二滑槽23内上下滑动,有利于患者进行轻微的脚踝恢复训练,当卡扣装置25与通孔26接触,软卡杆21与软卡板24之间进行固定,第二滑块22停止滑动,避免了脚踝在扭伤过程中晃动而造成扭伤情况更加严重,通过卡扣装置25与不同位置通孔26的配合,使患者脚踝弯曲的角度可以进行调节,有利于患者尽快的康复。

同时,该运动扭伤用的脚踝护具,通过第一魔术公贴13、第一魔术母贴12、第二魔术公贴18和第二魔术母贴17的相互配合,第一魔术公贴13和第一魔术母贴12将患者脚掌与支撑板1进行固定,防止脚掌在支撑板1的滑落,提高脚掌与支撑板1之间的稳定性,通过第二魔术公贴18和第二魔术母贴17将患者腿部进行固定,有利于患者脚踝部位进行固定,避免了患者扭伤情况的加重,提高了患者脚踝部位的稳定性,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