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肢体定位按压一体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介入诊疗技术在各系统取得了长足发展,运用越来越广泛,使以往传统手术不能治疗的患者得以救治,并以其微创、安全、患者痛苦小优势逐步取代部分传统手术方式。但由于手术结束后,需要拔出股动脉上的动脉鞘,当动脉鞘拔出后会在股动脉壁上留下2-0.7毫米的出血孔。传统止血方法多为利用沙袋直接平压或者医护人员用手直接按压股动脉壁孔部位,挤压时间在15-40分钟,使股动脉壁的肌肉组织收缩和血小板凝血形成血栓,以达到短时间内止血,但该种传统方式,用沙袋时有些狂躁或无意识患者在按压过程中极易发生扭动下肢,因此导致沙袋移位无法有效止血,引起局部血肿和腹膜后出血等并发症,如医护人员直接用手按压,耗时耗力,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劳动量增加,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肢体定位按压一体护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肢体定位按压一体护理装置,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肢体定位按压一体护理装置,包括髋固定罩、固定套、伸缩杆、限位孔、固定座、膝固定罩、导向套、导向板、滑套、弧形压板、气垫、Y型气管、充气球囊、气压表,所述的固定套位于髋固定罩左侧下端,所述的固定套与髋固定罩一体相连,所述的伸缩杆位于固定套内部下端,所述的伸缩杆与固定套滑动相连,所述的限位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限位孔由上向下依次分布于伸缩杆内部,所述的限位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固定座位于伸缩杆底部,所述的固定座与伸缩杆一体相连,所述的膝固定罩位于固定座右侧,所述的膝固定罩与固定座一体相连,所述的导向套位于髋固定罩右侧下端,所述的导向套与髋固定罩一体相连,所述的导向板位于膝固定罩右侧上端,所述的导向板与膝固定罩一体相连,且所述的导向板与导向套滑动相连,所述的滑套贯穿于导向套外壁,所述的滑套与导向套滑动相连,所述的弧形压板位于滑套后端,所述的弧形压板与滑套一体相连,所述的气垫位于弧形压板后端,所述的气垫与弧形压板采用魔术贴相连,所述的Y型气管位于气垫左侧下端,所述的Y型气管与气垫胶水相连,所述的充气球囊位于膝固定罩前端,所述的充气球囊与膝固定罩胶水相连,且所述的充气球囊与Y型气管胶水相连,所述的气压表位于膝固定罩前端左侧,所述的气压表与膝固定罩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气压表与Y型气管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髋固定罩和膝固定罩右侧还设有弹性绑带,所述的弹性绑带后端分别与髋固定罩和膝固定罩后端铆钉相连,且所述的弹性绑带前端分别与髋固定罩和膝固定罩前端卡扣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髋固定罩和膝固定罩内壁还均设有软垫,所述的软垫分别与髋固定罩和膝固定罩采用魔术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套内部前端下侧还贯穿有第一螺栓,所述的第一螺栓与固定套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滑套内部前端还设有第二螺栓,所述的第二螺栓与滑套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Y型气管左侧下端还设有放气阀,所述的放气阀与Y型气管胶水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肢体定位按压一体护理装置,当患者在进行穿刺或导管治疗后,因股动脉部位需要进行按压来达到止血目的,同时,为了避免患者下肢股动脉区域来回转动或因扭动导致拉扯股动脉,引起创口扩大问题时,即可通过该装置一并解决,具体操作如下,医护人员预先目视判断患者髋关节与膝关节之间的长度,再通过拉动髋固定罩与膝固定罩,即膝固定罩带动伸缩杆与导向板顺着固定套和导向套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当髋固定罩与膝固定罩的间接位置到达医护人员需要时,停止拉动并拧紧第一螺栓,即第一螺栓顺着固定套作由前向后运动,当第一螺栓插入到对应位置的限位孔后,通过固定套、第一螺栓、伸缩杆以及限位孔相互配合的作用,从而实现髋固定罩与膝固定罩的有效固定,接着医护人员将髋固定罩与膝固定罩分别从患者髋关节与膝关节外侧插入,并环绕弹性绑带,通过髋固定罩右侧弹性绑带环绕患者腰部和膝固定罩右侧弹性绑带环绕患者膝关节的配合作用,从而实现该装置与患者身体的有效固定,此时通过上述操作,能够达到对患者髋关节与膝关节的相连加固目的,有效的避免患者下肢发生随意扭动的情况,降低了创口牵拉情况的产生,接着,医护人员目视判断患者股动脉创口位置,并通过上下移动滑套,使滑套带动弧形压板顺着导向套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当弧形压板高度处于股动脉创口位置时停止移动,并拧紧第二螺栓,当第二螺栓顺着滑套作由前向后旋转压持导向套时,通过第二螺栓的压持效果,从而实现滑套位置的固定,接着医护人员只需往复按压充气球囊,即外界空气通过充气球囊由Y型气管进入到气垫内部,实现气垫的膨胀,因前端弧形压板的限位,从而实现气垫向后端患者股动脉创口的压持,此时通过气垫的压持作用,能够持续对患者股动脉创口进行按压,最终达到长时间止血目的,该肢体定位按压一体护理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首先通过髋关节与膝关节组合式固定机构设计,能够加固患者下肢固定效果,有效的避免患者下肢扭动过程中牵拉创口的问题,其次通过充气压迫止血配合效果,能够实现对患者股动脉区域的止血,最终通过上述,从而在提高了患者术后安全与稳定的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利于临床的推广应用,同时,软垫材质为软质硅胶,具备良好的弹性效果与柔软性,实现与患者身体的软接触,当医护人员需要拆卸气垫时,首先打开放气阀,即实现气垫内部空气由Y型气管向外界的排出,接着将气垫拉动,使气垫与弧形压板魔术贴分离,接着更换或消毒气垫即可,最终方便了后续的使用,气压表是为了检测压迫患者的气压值。
附图说明
图1是肢体定位按压一体护理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肢体定位按压一体护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肢体定位按压一体护理装置的立体图。
髋固定罩1、固定套2、伸缩杆3、限位孔4、固定座5、膝固定罩6、导向套7、导向板8、滑套9、弧形压板10、气垫11、Y型气管12、充气球囊13、气压表14、弹性绑带101、软垫102、第一螺栓201、第二螺栓901、放气阀12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所示,肢体定位按压一体护理装置,包括髋固定罩1、固定套2、伸缩杆3、限位孔4、固定座5、膝固定罩6、导向套7、导向板8、滑套9、弧形压板10、气垫11、Y型气管12、充气球囊13、气压表14,所述的固定套2位于髋固定罩1左侧下端,所述的固定套2与髋固定罩1一体相连,所述的伸缩杆3位于固定套2内部下端,所述的伸缩杆3与固定套2滑动相连,所述的限位孔4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限位孔4由上向下依次分布于伸缩杆3内部,所述的限位孔4为圆形通孔,所述的固定座5位于伸缩杆3底部,所述的固定座5与伸缩杆3一体相连,所述的膝固定罩6位于固定座5右侧,所述的膝固定罩6与固定座5一体相连,所述的导向套7位于髋固定罩6右侧下端,所述的导向套7与髋固定罩1一体相连,所述的导向板8位于膝固定罩6右侧上端,所述的导向板8与膝固定罩6一体相连,且所述的导向板8与导向套7滑动相连,所述的滑套9贯穿于导向套7外壁,所述的滑套9与导向套7滑动相连,所述的弧形压板10位于滑套9后端,所述的弧形压板10与滑套9一体相连,所述的气垫11位于弧形压板10后端,所述的气垫11与弧形压板10采用魔术贴相连,所述的Y型气管12位于气垫11左侧下端,所述的Y型气管12与气垫11胶水相连,所述的充气球囊13位于膝固定罩6前端,所述的充气球囊13与膝固定罩6胶水相连,且所述的充气球囊13与Y型气管12胶水相连,所述的气压表14位于膝固定罩6前端左侧,所述的气压表14与膝固定罩6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气压表14与Y型气管12胶水相连,所述的髋固定罩1和膝固定罩6右侧还设有弹性绑带101,所述的弹性绑带101后端分别与髋固定罩1和膝固定罩6后端铆钉相连,且所述的弹性绑带101前端分别与髋固定罩1和膝固定罩6前端卡扣相连,所述的髋固定罩1和膝固定罩6内壁还均设有软垫102,所述的软垫102分别与髋固定罩1和膝固定罩6采用魔术贴相连,所述的固定套2内部前端下侧还贯穿有第一螺栓201,所述的第一螺栓201与固定套2螺纹相连,所述的滑套9内部前端还设有第二螺栓901,所述的第二螺栓901与滑套9螺纹相连,所述的Y型气管12左侧下端还设有放气阀1201,所述的放气阀1201与Y型气管12胶水相连。
该肢体定位按压一体护理装置,当患者在进行穿刺或导管治疗后,因股动脉部位需要进行按压来达到止血目的,同时,为了避免患者下肢股动脉区域来回转动或因扭动导致拉扯股动脉,引起创口扩大问题时,即可通过该装置一并解决,具体操作如下,医护人员预先目视判断患者髋关节与膝关节之间的长度,再通过拉动髋固定罩1与膝固定罩6,即膝固定罩6带动伸缩杆3与导向板8顺着固定套2和导向套7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当髋固定罩1与膝固定罩6的间接位置到达医护人员需要时,停止拉动并拧紧第一螺栓201,即第一螺栓201顺着固定套2作由前向后运动,当第一螺栓201插入到对应位置的限位孔5后,通过固定套2、第一螺栓201、伸缩杆3以及限位孔4相互配合的作用,从而实现髋固定罩1与膝固定罩6的有效固定,接着医护人员将髋固定罩1与膝固定罩6分别从患者髋关节与膝关节外侧插入,并环绕弹性绑带101,通过髋固定罩1右侧弹性绑带101环绕患者腰部和膝固定罩6右侧弹性绑带101环绕患者膝关节的配合作用,从而实现该装置与患者身体的有效固定,此时通过上述操作,能够达到对患者髋关节与膝关节的相连加固目的,有效的避免患者下肢发生随意扭动的情况,降低了创口牵拉情况的产生,接着,医护人员目视判断患者股动脉创口位置,并通过上下移动滑套9,使滑套9带动弧形压板10顺着导向套7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当弧形压板10高度处于股动脉创口位置时停止移动,并拧紧第二螺栓901,当第二螺栓901顺着滑套9作由前向后旋转压持导向套7时,通过第二螺栓901的压持效果,从而实现滑套9位置的固定,接着医护人员只需往复按压充气球囊13,即外界空气通过充气球囊13由Y型气管12进入到气垫11内部,实现气垫11的膨胀,因前端弧形压板10的限位,从而实现气垫11向后端患者股动脉创口的压持,此时通过气垫11的压持作用,能够持续对患者股动脉创口进行按压,最终达到长时间止血目的,同时,软垫102材质为软质硅胶,具备良好的弹性效果与柔软性,实现与患者身体的软接触,当医护人员需要拆卸气垫11时,首先打开放气阀1201,即实现气垫11内部空气由Y型气管12向外界的排出,接着将气垫11拉动,使气垫11与弧形压板10魔术贴分离,接着更换或消毒气垫11即可,最终方便了后续的使用,气压表11是为了检测压迫患者的气压值。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